資源簡介 第5課 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知識點梳理】工業革命前后生產工具、勞作場所的變化生產工具:手工勞動(零碎分散)到機器大生產(專業集中)勞作場所:家庭手工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場、集中的手工工場 到 工廠工廠制度的特點、影響?特點:生產資料集中,勞動力集中,規模大,分工精細,協同合作,大機器生產,嚴格的規章制度影響:經濟:促進標準化生產模式誕生,保證產品數量與質量;有利于科學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挖掘工人勞動潛質,促進早期管理人才出現,獲得巨額利潤。政治:促進家庭領域與社會生產領域分化,婦女走出家庭加入社會生產,逐漸提高社會地位。文化:早期工廠大量雇傭童工,一定程度上阻礙近代基礎教育發展。工業革命對近代中國的影響?積極: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資本主義思想和生產方式,從而推動中國邁向近代化。消極: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工業革命后生活方式的變化 積極:(1)城市化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2)交通運輸業的進步,社會的流動性大增(3)鄉村發生變化: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農業機械日益普及,建立大農場人們的眼界開闊:大量人口從農村移向城市(城市化)。(4)生活節奏的加快,時間觀念更為增強(5)文化素質的提升問題: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健康問題、環境污染嚴重、疾病與犯罪等。【鞏固提升】1.1816~1846年,普魯士學齡兒童入學率從43%增至68%,60年代達到97.5%。1828~1836年德累斯頓、卡塞爾、漢諾威和達姆施塔特成立了技術訓練機構。1821年柏林技術學院成立,1842年把學制由兩年延長為三年;開設算術、幾何、數學、化學和礦物學等學科。這反映出德國( )A.強調初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并重 B.工人社會地位的普遍提高C.教育發展迎合了工業革命需要 D.國家統一加速了教育轉型2.1833年,英國議會通過《工廠法》,規定不準使用九歲以下的童工。1848年通過《公共衛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廢棄物集中處理。在19世紀80年代還相繼出臺《工人階級住房法》等,進一步解決工人的住房問題。英國此舉旨在( )A.維護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B.保護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C.提高工人階級的政治地位 D.加強對工廠的科學化管理3.為研究世界近代史上的某一現象,一學者列舉了以下要點:新興的工業中心、從世界各地獲得充足糧食供應、充分供應潔凈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統和垃圾處理系統、預防和控制傳染病。該學者研究的這一現象是( )A.近代城市化的快速發展 B.工業革命與工廠體系的建立C.近代技術和醫學的進步 D.世界聯系加強改變社會生活4.19世紀的美國,社會上崇尚虔誠、順從、純潔、持家的“真正的女性”,“女工”是一個貶義詞。紡織廠為了大規模雇用女性,在生產與生活中采取一些舉措保障女工的權益,工廠代替家庭為女工提供一種父權式“保護”。這從側面反陜了( )A.工業化促使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 B.工廠制度顛覆傳統家庭觀念C.工廠制度推動女性社會角色轉變 D.工業化提高女工的社會地位5.工業革命后,英國及其他地方的農業實現了飛躍性發展,這一發展為城市工廠提供了勞動力。從更好的鐵制工具到脫粒機,久居鄉村的人們從淡變為追求利潤。這說明工業革命( )A.促進了鄉村的變革 B.維護了工人和農民的利益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D.給民眾生活帶來消極影響6.一個開埠時曾來過上海的英國植物學家,在1848年重來上海時感嘆道:“使我驚異的是江岸的外觀,我曾聽說上海已經建造了許多英美的洋行,我上次離開中國時,的確有一兩家洋行正在建筑;但是現在,在破爛的中國小屋地區,在棉田及墳地上,已經建立起一座規模頗巨的城市了。”據此可推知,當時上海( )A.商貿發展推動城市化 B.城市功能發生顯著變化C.自然經濟結構的解體 D.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特征7.19世紀初,柏林大學開大學科研的先河,通過將教學和研究相統一的途徑和自由的學術環境,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和專業知識,使學生在完成學業時能對某一個專業有精深的了解。柏林大學這一做法( )A.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B.重構了拿破侖戰爭后的德國文化C.有助于商品流動國際化 D.反映了德國對古羅馬文化的傳承8.鴉片戰爭以來,隨著機紗的供應,手工織布廠在中國也隨之出現。這些工廠只需購買機紗為原料,織成土布,成本大減。同時,手工織布的織機也幾經改良,效率大增。這說明近代中國( )A.鄉村自然經濟瓦解速度下降 B.傳統織布業仍有發展空間C.民族紡織工業投資環境改善 D.列強資本輸出影響力擴大9.從前習慣于做農活的人們很快明白季節、日出日落和氣候波動不再決定勞動日程了,相反,鐘表、車間和機器創造了新的勞動節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時,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機器單調的運轉,打個盹或是和同伴說句話都不行。這一變化( )A.有利于優化手工工場的管理 B.反映人類勞作方式的重大變革C.表明傳統的農業已不復存在 D.導致人們逐漸擺脫了體力勞動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城市建立初期依附于農村及封建主,但城市居民有一種強烈的共同意識,那就是以和平方式要求領主承認城市自治;如果這項要求被拒絕,就改以暴力方式,很快城市取得自治。自治城市是當時經濟、商業中心,其新的生活、消費方式深深地誘惑著封建主階級,他們在痛苦、羨慕和無奈的感情下,紛紛以住戶和消費者的身份住進城市,采取多種形式擴大其貨幣的所有量。最初的做法是用貨幣地租代替實物和徭役地租,或雇工經營土地;一部分人轉向經營工商業或金融、航海業,甚至將目光投放于海外,一批批受到封建主支持和鼓勵的海外航海探險隊踏上征程。同時,貿易平等原則也逐漸適用于人與人之間,人們將封建莊園中等級與身份隔離的意識逐漸淡忘。——摘編自胡楊《淺論中世紀西歐城市的復興對封建社會的影響》材料二:工業革命開啟西歐工業化,大量農村人涌入城市,生活理念、思想觀念逐漸與城市趨同。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歐主要國家都大力興建鄉村基礎設施、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務體系,城鄉差別因而縮小,鄉村經濟結構和人口從業結構也“類”城市化。然而這一過程以犧牲鄉村為代價,大肆從農村攫取生存資源,鄉村的發展空間被擠壓;鄉村經濟結構及發展方向以為城市控制的市場為轉移,農村工作機會流失,大量青壯年外出,留守老人更感精神孤獨。政策的制定者往往來自城市,制定規劃時常常出于各種目的而忽略相關重要信息,以致缺乏全局性,城鄉越來越同質同構。——摘編自劉景華《工業化以來西歐的“鄉村城市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世紀西歐城市實現自治的主要路徑及影響。(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西歐近代的“鄉村城市化”。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816~1846年,普魯士學齡兒童入學率從43%增至68%,60年代達到97.5%”“1828~1836年德累斯頓、卡塞爾、漢諾威和達姆施塔特成立了技術訓練機構”“開設算術、幾何、數學、化學和礦物學等學科”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德國教育得到較快發展,有利于提高工人的技術能力,迎合了工業革命的需要,C項正確;材料涉及初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但僅從材料無法得出“初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并重”,排除A項;“工人社會地位的普遍提高”在材料并未體現,排除B項;1871德國完成統一,D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2.答案:A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英國通過立法照顧工人階級的利益、維護生態環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工人階級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惡劣,引起工人階級的不滿,并引發工人運動,為了緩和階級矛盾英國通過了一系列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工人階級的利益,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緩解階級矛盾,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A項正確;“不準使用九歲以下的童工”與保護生態環境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改善工人階級的工作、生活環境,沒有涉及工人階級的政治地位,排除C項;“改善工人的住房問題”與加強工廠的科學化管理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3.答案:A解析: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工業革命以來,工業化促進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公共設施逐步完備。A項正確;材料涉及城市化的發展,而不是工業革命與工廠的建立,排除B項;材料反映城市化的發展,而不僅僅是技術和醫學的進步,排除C項;D項只是針對“從世界各地獲取充足的糧食供應”,不能全部反映材料的城市化表現,排除D項。故選A項。4.答案:C解析:材料中形成了一種對比:社會上,“女工”是一個貶義詞,要求女性“順從、純潔、持家”;工廠中,女性是創造利益的工人,工廠代替家庭為女工提供一種父權式“保護”。分析其背景,可以看出,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女性的社會角色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由之前的家庭主婦變為工廠工人,這沖擊了傳統社會、家庭結構,C項正確;工廠“在生產與生活中采取一些舉措保障女工的權益”,其主要目的是保證足夠的勞動力,并不意味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排除A項;“顛覆”表述夸大,排除B項;女性社會角色的變化,并不意味著社會地位的變化,由社會上崇尚的女性特質可以看出,女性的社會地位變化不大,排除D項。5.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工業革命后,英國及其他地方的農業實現了飛躍性發展,久居鄉村的人們從淡變為追求利潤,說明工業革命促進了鄉村的變革,A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工業革命對鄉村的影響,而非維護工人利益,也不是城市化,排除BC項;材料描述的是影響具有積極的成分,而非消極,排除D項。故選A項。6.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中“上海已經建造了許多英美的洋行”“在棉田及墳地上,已經建立起一座規模頗巨的城市了”可知,隨著上海的商貿發展,城市規模也在擴大,城市景象發生了巨大變化,這說明上海商貿發展推動城市化,A項正確;材料看不出上海城市功能的變化,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商貿的作用,與自然經濟結構的解體無關,排除C項;材料沒有強調文化多元,排除D項。故選A項。7.答案:A解析:19世紀柏林大學將教學和研究相統一的途徑和自由的學術環境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和專業知識。這為德意志科技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適應了工業化發展的需求,故A項正確;拿破侖戰爭后歐洲文化的重構與拿破侖法典的傳播有關,與德國科技發展無直接關系,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商品流動國際化、德國對古羅馬文化傳承的信息,排除C、D兩項。8.答案:B解析:據題干關鍵信息“手工織布廠”“‘只需’購買機紗為原料,織成土布,‘成本大減’”“手工織布的織機‘也’幾經改良,‘效率大增’”等信息,可得出,近代中國傳統的手工織布業仍有發展空間,B項正確;僅據材料無法得出手工織布廠位于城市還是鄉村,另外手工織布廠也是雇傭自由勞動力的,也會沖擊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排除A項;民族紡織業指的是使用機器生產的近代工業,與材料“手工織布”不符,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機紗”,不涉及列強資本的輸出且列強資本輸出影響力擴大是在甲午中日戰爭后,排除D項。故選B項。9.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從前習慣于做農活的人們很快明白季節、日出日落和氣候波動不再決定勞動日程了……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機器單調的運轉,打個盹或是和同伴說句話都不行。”,可以看出人類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勞作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B項正確;據材料“鐘表、車間和機器創造了新的勞動節奏”可知此時為工業革命之后,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組織形式由手工工場到工廠的轉變,材料中的規定有利于優化工廠的管理,排除A項;工業革命推動了農業的機械化,但從世界范圍來看,至今傳統的農業仍舊存在,表述絕對,故排除C項;工廠制度下,人成為機器的附庸,工人仍舊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排除D項。故選B項。10.答案:(1)路徑:談判、暴動、金錢贖買。影響:城市經濟發展;農村封建生產關系解體(農村資本主義發展);新航路開辟;平等觀念傳播;大學建立(近代科技文化繁榮)。(2)簡評:積極方面:推動工業化;加速城市化;促進城鄉一體化。存在問題:農村從屬于城市;城市剝奪農村;貧富差距拉大;精神空虛;發展同質化同構化;缺乏全局性、系統性。解析:(1)路徑:根據材料“那就是以和平方式要求領主承認城市自治;如果這項要求被拒絕,就改以暴力方式”并結合所學可得出談判、暴動、金錢贖買。影響:根據材料“自治城市是當時經濟、商業中心”可得出城市經濟發展:根據材料“人們將封建莊園中等級與身份隔離的意識逐漸淡忘”可得出農村封建生產關系解體(農村資本主義發展):根據材料“一部分人轉向經營工商業或金融、航海業,甚至將目光投放于海外,一批批受到封建主支持和鼓勵的海外航海探險隊踏上征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新航路開辟;平等觀念傳播;大學建立(近代科技文化繁榮)。(2)簡評:積極方面:根據材料“西歐主要國家都大力興建鄉村基礎設施、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務體系,城鄉差別因而縮小,鄉村經濟結構和人口從業結構也‘類’城市化”并結合所學可得出推動工業化;加速城市化;促進城鄉一體化。存在問題:根據材料“以犧牲鄉村為代價,大肆從農村攫取生存資源……留守老人更感精神孤獨”并結合所學可得出農村從屬于城市;城市剝奪農村;貧富差距拉大;精神空虛;根據材料“以致缺乏全局性,城鄉越來越同質同構”可得出發展同質化同構化;缺乏全局性、系統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