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音樂教學設計課 題 阿里里 課 時 1年 級 一年級 課型 音樂游戲 授課時間作品分析 《阿里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云南納西族民歌。歌詞中多次出現具有納西族特色的襯詞“阿里里”“花花賽”等,使歌曲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歌曲采用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增添了生動、活潑的氣氛,生動地表現了納西族人民喜忙春耕的熱鬧場面。節領唱襯詞。歌曲短小簡潔,調性為 d 羽五聲調式,音域跨度小,易于上口。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于納西族舞蹈動作的學習學生很感興趣學習目標1. 能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2. 聆聽音樂,初步感知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并能積極與老師、同學合作參與多種演唱形式的音樂游戲。3. 隨樂律動,感受云南納西族的音樂風格特點,體會歌唱游戲的快樂。評價活動內容活動環節 評價內容 評價要點舞蹈動作學習 舞蹈動作 跟著音樂準確表演學唱 感受領唱與齊唱 各種方式感受拓展欣賞 感受納西族不同民俗 隨視頻表演學習重點 能積極與老師、同學合作參與多種演唱形式的音樂游戲。學習難點 感受云南納西族的音樂風格特點,體會歌唱游戲的快樂。學具準備 多媒體,電子琴板書設計 課堂觀察與診斷阿里里教 與 學 設計意圖一、復習鞏固民族歌曲,認識新的民族——納西族1. 聆聽音樂,復習鞏固《飛呀飛》。師:同學們,你們瞧!這里正在舉辦少數民族歌舞晚會呢。第一個出場的是達斡爾族的小朋友,他們快樂地唱起了《飛呀飛》,我們也和他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2. 聆聽音樂,復習鞏固《唱呀,跳呀》。師:接下來,蒙古族的小朋友們上場啦!讓我們隨著蒙古族小朋友《唱呀,跳呀》的歌聲一起拍拍手吧!3. 聆聽《阿里里》,認識納西族。師:咦?你們瞧,又有一位身著民族服裝的小朋友唱著歌走來了。她又是哪個民族呢?4. 納西族介紹。小結:這個民族叫納西族,大多居住在云南省。他們經常穿著畫有星星、月亮圖案的披肩,人們稱這種披肩為“披星戴月”。這也是他們民族服飾的一個標志,象征著納西族婦女的勤勞善良。二、聆聽音樂,參與體驗納西族舞蹈1. 教師示范納西族舞蹈——阿里里。2. 簡介納西族歌舞音樂。師:和很多少數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本節課所學的歌曲《阿里里》其實也是納西族人舞蹈時會唱的。在喜慶節日或勞動后的夜晚,納西族人便邊唱邊跳“阿里里”。下面,讓我們通過這個視頻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歌舞活動吧!(播放納西族人唱跳歌舞音樂《阿里里》的視頻。)師:除了邊唱邊舞以外,大家還發現他們的演唱和舞蹈有什么特點嗎?師:是的,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他們在演唱時,先由一人領唱,再由眾人齊和。跳舞時,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一邊唱一邊跳。3. 教師示范動作,帶領學生學習“阿里里”部分舞蹈動作。4. 合作表演“阿里里”的舞蹈動作。師:同學們的動作跳得很好,接下來讓我們牽起小手,圍成一個小圓圈,一起合作跳一跳吧!5. 合著音樂,再次復習舞蹈動作。師:下面,讓我們合著音樂再次跳一跳吧。如果會唱的話,還可以邊唱邊跳喲!三、學唱歌曲,感受領唱與齊唱1. 聆聽歌曲,找出歌詞中領唱部分與齊唱部分。師:請同學們邊聽歌曲邊找一找,歌曲中哪幾句是領唱?哪幾句是齊唱?2. 學唱領唱部分。3. 學唱齊唱部分。4. 用多種形式進行表演唱。(可以先由男生領唱,女生齊唱,后交換,也可以由部分同學領唱,剩余同學演唱齊唱部分。領唱的同學可以不停地輪換,以使每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四、結合民俗節日參與歌舞表演1. 觀看視頻,創設情境,感受納西族節日文化。師: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也是納西族一年一度的“棒棒節”。這一天納西族人們會聚集在一起吃元宵,交易勞動工具,還會舉辦熱鬧的篝火晚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2. 參與體驗“棒棒節”歌舞活動,綜合表演《阿里里》。五、課堂總結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又新學習了一個少數民族的歌曲。中華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多姿多彩,各有特色,讓我們在今后的音樂課堂中進一步去感受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吧! 復習蒙古族歌曲和達斡爾族歌曲,引出納西族利用納西族舞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簡單納西族動作能讓學生養成聆聽的習慣,也能在音樂歌唱游戲中初步感受領唱、齊唱等不同演唱形式的特點,體驗合作參與的樂趣。安全提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