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地球、月亮與太陽2單元太陽用燦爛的陽光,描繪白天的畫卷。月亮用柔和的月光,講述夜晚的的故事。......仰望蒼的人啊,從未停止過對他們的探索與思索。5.地球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最初,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像一口鍋,倒扣在地上;地像一個方形的棋盤,是平的。天地白天黑天蓋天說是中國古代人的一種直觀感受,所以人們說天像一口鍋扣在地上。生活在海邊的人們發現,當帆船回港時,總是先看見船帆,后看見船身。由此,人們認識到海面不是平的。海面彎曲是古希臘人開船進出海時,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所以海不是平的。從張衡在他的《渾天儀注》寫出了月亮、太陽、陸地、海、天。但人們只認為這是1幅抽象畫。我國漢代的張衡在他的《渾天儀注》中寫道:“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陸地天海月亮太陽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人 。東漢時期杰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蜀郡太守張堪的孫子。舉孝廉出身,,歷任郎中、太史令、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擔任尚書。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獲封西鄂縣伯。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并稱"漢賦四大家"。《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已經散佚。明代學者張溥輯有《張河間集》。古希臘學者亞里十多德根據月食時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陰影,推測地球是球形的。古希臘學者根據月食提出了一個推測:地球是圓的。你認為這些解釋合理嗎 我認為:第一個說“的是天是鍋,地是平的”而感到不合理;第二個說“船進海時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后說海是圓的”我認為合理;第三個張衡的渾天說和現代宇宙觀最接近,但是難以解釋日月星辰的周期運動現象;第四個古希臘學者通過月食說地球是圓的。在球面上模擬帆船回港的情況。帆船回港時,我們最先看見的是船帆,后看見船身;帆船出港時,我們最先消失的是船身,后消失船帆。在地球儀上標注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1.閱讀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故事。2.用彩筆在地球儀上標注出麥哲倫航行路線的主要停靠點。3.在主要停靠點上插一面小旗,并用棉線將小旗按航行路線連起來。科學手冊5頁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故事。麥哲倫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探險家。1519 年9月,麥哲倫率領5艘遠洋海船從西班牙出發,穿過大西洋,到達南美洲的巴西。之后一路南下航行了4個月以后,麥哲倫發現一個平靜的港灣,便把它命名為“圣胡利安港”。在那里,麥哲倫船隊度過了一個冬天。1520 年10 月,探險船隊沿著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時,發現了一條通往太平洋的海峽。穿過海峽,便到達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前方便是一片浩瀚的太平洋。后人為了紀念麥哲倫,把這條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1521 年,麥哲倫船隊橫渡太平洋,抵達菲律賓群島。在那里,麥哲倫和當地的土著居民發生了沖突,結果被一支毒箭射中,客死他鄉。麥哲倫死后,船員們繼續他未完成的航行,橫渡印度洋,繞過好望角,于1522 年9 月回到西班牙,歷時近3 年,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航行結束時,麥哲倫的5艘遠洋海船只剩下一艘,出發時的200多名船員只剩下18 人。他們以巨大的代價獲得了航行成功,以實踐證實了地球是圓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連成一體。為此,人們稱麥哲倫是“第一個擁抱地球的人”。麥哲倫峽非律賓島你會發現:當取下連接小旗的棉線時,棉線呈環狀。這是因為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后始終朝著一個方向--西邊航行,最終又回到了起點。1961年,人類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航天員 從太空看到了地球--一顆藍色的星球。像地球這樣,自身不發光,圍繞太陽運行,且質量足夠大的天體,被稱為行星。地球表面有液態的水,溫度適宜,是太陽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別是有高級智慧生物的行星。地球是:行星像地球這樣,自身不發光,圍繞太陽運行,且質量足夠大的天體,叫做 行星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是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 藍色部分可能是什么 咖啡色和綠色部分可能是什么 比較藍色、咖啡色、綠色部分的面積,哪個更大 1.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層或冰川。2.藍色部分可能是:海洋。3.綠色部分可能是:森林。4.咖啡色部分可能:荒漠。藍色部分最大參考地球儀,將陸地板塊貼紙貼在一個藍色氣球上。步驟:1.吹好藍色氣球。2.對照地球儀,在氣球上粘貼陸地板塊貼紙。建議順序: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洲大陸、南美洲大陸、大洋洲大陸、南極洲大陸一、選詞填空本節課到此結束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