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第1節 太陽和月球* 太 陽* 月 球太陽概況:(1)太陽直徑約140萬千米。(是地球的109倍)(2) 表面溫度約6000℃,中心溫度達1500萬℃。(3) 日地平均距離1.5億千米。(4)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太陽日冕太陽光球層太陽表面常有變化,這些變化通常稱為太陽活動。常見的太陽活動有太陽黑子、耀斑、日珥、太陽風等。里 外光球層——黑子;色球層——耀斑、日珥;日冕——太陽風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約為11年.黑子數最多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峰年;黑子數極少的一年稱為谷年.11年國際上規定從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為第一周.從2009年開始是24周。下一個太陽黑子活動開始的年份是? 耀斑及日珥日珥的發生日珥太陽黑子(1)擾亂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2)產生“磁暴”現象,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3)南北極地區形成極光。(4)影響地球上的氣候、水文、地質及人類的生活。(5)太陽活動危及星際航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有哪些影響 你對月亮了解多少?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地月距離約為38.44萬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1/400(日地距離為1.5億千米)月球的直徑約為3476千米,太陽的直徑約為月球的400倍,太陽的直徑約為地球的109倍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1/49,地球的體積約為太陽的1/130月球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81,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比較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差異?月球表面月球南極月球正面與反面環形山環形山的形成人類的“飛天”之夢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后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20世紀70年代,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命名為“Wan Hoo”。嘗試升空人類很早就有登上月球、遨游太空的遐想.1969年7月20日,人類終于第一次登上了月球.?月球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有趣的美稱:玉兔(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辛棄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幼學瓊林》);冰輪(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陸游);玉輪(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李賀);玉蟾(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蟾蜍(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賈島);顧菟(陽鳥未出谷,顧菟半藏身——李白);嬋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此外,月球還有許多別致的雅號,如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據中國探月計劃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透露,我國實施月球探測計劃,將分四個階段來實現。第一步是研制和發射月球軌道器、軟著陸月球登陸器和月球車。第二步實現取樣返回。第三步實施載人登月計劃。第四步的任務是人類在月球上定居. 中國將在2010 年之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測計劃。中國登天夢 中國的航天“情結”由來已久: 古代神話中就有嫦娥奔月的傳說; 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飛天被稱為“最美的形象”; 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這樣寫道:中國最早發明的古代火箭,便是現代火箭的雛形。 “神舟五號”的升空,標志著中國的航天事業又將進入一個新的紀元。 ……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思考:我國現在是否有必要發展登月技術??“人類航天最終是要取得回報的,也就是說我們要開發太空資源。”——中國航天專家李大耀說。第一,是相對于地球表面的高遠位置,也就是“勢能”,所謂站得高看得遠,“比如應用衛星,目前開發最多、最充分的就是這一項。”第二,高真空、超潔凈資源,也就是大氣密度與大氣中所含塵埃數的密度極低。目前太空制藥的某些實驗中,純度要比地球環境高100倍。第三,太空微重力資源,也就是說擺脫了重力之后的環境,物體不再有輕重之分,目前應用比較多的是冶金。在地球上有些合金,在重力環境下,就好像水與油一樣是要分層的,而在太空可以冶煉出新的合金,制造新材料。第四,太空的太陽能資源,地球只有一半的時間可以接受太陽能,折射、反射、云層、水汽吸收都要損失大量能量。而幾乎所有的衛星都是靠太陽能電池作為能源,可以設想是建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第五,月球資源,在這個地球最近的鄰居上可以做很多事,“月球很早以前就進入寧靜階段,保留了大量原始信息,可以研究宇宙的起源。月球的引力場很弱,只有地球的1/6,發射航天器的阻力就小了。而且月球上也找到了水,有水就可以電離出氫、氧,燃料也就有了。月球上有100多種礦物,其中5種是地球上沒有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上有氦3元素(氦的同位素),這在地球上十分罕見,它是核電的主要原料之一。有過一個估計,月球表面深度3米以內的氦3有70多萬噸。這意味著上個世紀末,全球一年的用電量相當于100噸氦3的核反應,以此計算月球的氦3夠地球7000年的電量。”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