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善用法律》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法治觀念:培養依法維權意識,樹立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觀念,培育自我保護意識,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學會運用法律與人打交道;能夠在面對違法犯罪時,勇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知道依法維權的方式;懂得青少年面對違法犯罪時,要自覺抵制;要敢于并善于斗爭;明白善于斗爭的原因。 責任意識: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能夠依法維權,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教學 重點 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教學 難點 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教學過程導入 授新課 材料分享:啄木鳥獎是中國消費者協會設立的獎項。獎項是為了鼓勵更多的消費者依法參與消費環境監督。 202X年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將“啄木鳥獎”授予華東政法大學學生王潔瑩,以表彰她為廣大消費者爭取合法權益的行為。 主要事件:起訴上海迪士尼“禁止攜帶食品入園” 迪士尼修改了相關規定,除少數特殊食品仍禁止攜帶外,游客可攜帶供本人食用的食品及飲料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 思考:結合“維權斗士”王潔瑩的經驗思考當我們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 提示: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知識鏈接:法律服務機構 律師事務所:熟悉法律的專業人士解釋法律問題、當顧問處理涉及法律的事務打官司、當辯護人 公證處:專門的證明機構,證明合同、遺囑、親屬關系、身份、學歷等情況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法律服務所:解釋法律問題 代寫法律文書 幫助出主意 解決涉及法律的問題 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可預約“上門”撥打“12348”咨詢專線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又要打官司討回公道““弱者的保護神” 筆記: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或稱:打官司) 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全體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適用民事案件) 行政訴訟: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俗稱“民告官”) 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動(適用犯罪案件) 練一練: 7月的一天,正在大港區一小區的居民樓下的劉林,被樓房脫落的外墻皮砸中頭部,經鑒定為一級傷殘。其家屬將小區的物業告上法院,索賠216萬余元。 張某利用弟弟的駕駛證和自己所有的車輛信息在“滴滴打車”平臺注冊。張某駕駛該車輛,利用“滴滴打車”軟件聯系搭載乘客,被蘭州市城市交通運輸管理處查獲,并將車輛暫扣,城運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給予張某罰款20000元的行政處罰。張某向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申請行政復議。 陳某,17歲,因故意殺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陳某因懷疑同學張某在背后說自己的壞話,還向老師告”黑狀”,便趁張某值日時,拿刀朝張某亂戳,致使張某死亡。 思考:上述三個三案例分別屬于什么法律程序? 提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情境創設: 小宇、小剛、小偉是七年級的同學。有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們看見兩個手持兇器的歹徒正在對女同學搜身并毆打。這時,小宇說:“我們去和兩個歹徒拼了!” 小剛說:“你倆盯住歹徒,我去報警。”小偉說:“別管這事,跟我們沒關系。”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三位同學的行為說說你的看法 你認為這些中學生應該怎么救該女生 時間:3分鐘 成員:前后4人為一組 分工:1人記錄討論成果1人代表發言注意:課堂記錄和聲音的控制 提示:小偉:觀點是錯誤的。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小浩:有見義勇為的品質。他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精神值得提倡,但青少年在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時,要采取機智靈活的做法,注意自我保護,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小剛:做法是正確的。他在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時,表現了智勇雙全,這樣做,既能抓獲犯罪分子,又能保護自己。 筆記:我們為什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②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 ③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 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常見方法: ①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 ②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 ④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護好作案現場。 青少年應如何做到尊法守法? ①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 ②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某市司法局推進特殊群體關愛行動,將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等作為法律服務和幫助重點對象。以下能為該群體提供專門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是 ( ) A.監察委員會 B.村委會 C.公安局 D.法律援助中心 受到非法侵害,必要時我們可以直接向 起訴。( ) 公安機關 B.人民法院 C.人民檢察院 D.人民政府 3.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下列案例屬于行政訴訟的是 ( ) A.小李與某廠家簽訂了買賣合同,廠家收到全款后卻只發放了一半貨物,小李遂將廠家告上法庭 B.周某因捕殺、販賣珍稀野生動物,被提起訴訟 C.某小學生在家長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媽媽的手機給一個美女主播打賞21萬元,媽媽與直播平臺協商索回款項無果,決定提起訴訟 D.店主小王收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決定書后,因不服處罰提起訴訟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條款就是善意救助者責任豁免規則,也被稱作“好人法”。規定這一條款有利于鼓勵公民 ( ) A.機智靈活地應對違法犯罪 B.敢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C.培養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 D.依法制裁違法犯罪分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