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八年級歷史(上冊)同步素養提升教案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解讀一、單元課標解讀【導論】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7 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戰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終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內容要求】通過了解九一八事變、東北抗聯、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孕育的抗戰精神,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歷史意義;通過了解中共七大,認識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重大意義。【素養目標】唯物史觀 以九一八事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帝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了解全國各界團結抗戰的情況,說明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理解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確論從史出的基本觀點;知道抗日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是反抗暴力的行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必然的時空觀念 了解抗日戰爭的經過,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能夠利用相關的地圖分析抗日戰爭中的重大戰役史料實證 多渠道獲取抗日戰爭的多種相關史料,包括文獻史料、圖像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等,掌握獲取史料的基本方法,提高歸納整合能力歷史解釋 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能夠對歷史事實進行合理的理解與判斷,初步形成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知道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標志;明白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多角度分析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歷史意義家國情懷 通過學習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感受中華民族頑強不屈、團結對外的優秀品質,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明白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結合現實,冷靜地剖析歷史、正視歷史,樹立理性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的信念單元教材分析【大單元綜述】本單元主要講述了從1931年至1945年這14年間的抗戰歷史。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侵華戰爭。日軍很快占據中國東北,并威脅華北。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救亡的旗幟,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日軍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在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組織多次戰役,英勇殺敵。在敵后戰場,中國共產黨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展開人民游擊戰爭。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相互配合,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特別是8年全民族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大線索梳理】【大單元結構】【階段特征】總特征:中國人民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政治:日本由局部侵華到全面侵華,中國的民族危機加劇;國共兩黨由對立走向合作,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經濟:日本的侵略和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使得民族工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瀕臨崩潰。思想:毛澤東思想逐漸成熟,在中共七大上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大概念整合】近代日本發動兩次侵華戰爭的比較:三、重難點分析1. 兩次國共合作的比較抗日戰爭的特點(1)民族性:抗日戰爭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包括了全國各階級、各民族的一場民族戰爭。(2)雙重性:從戰爭性質來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戰爭,又是民族解放斗爭。(3)兩個戰場并存:國民政府組織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開辟的敵后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4)以弱勝強:從戰爭雙方的實力來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相對落后的中國戰勝了資本主義強國日本,中國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敵入侵斗爭的完全勝利。(5)持久性:中國的抗戰堅持了十四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的抗日戰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四、學情分析針對八年級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感性認識大于理性認識,所以歷史教學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應注重在教學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八年級學生對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充滿了探究新知的欲望和激情。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搜集和整理資料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具有初步運用史實和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但還需要在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辨別分析史實的方法等方面給予積極的引導。五、單元課時安排每課一課時,復習一課時,共六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