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八年級歷史(上冊)同步素養提升教案第八單元 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單元解讀一、單元課標解讀【導論】從晚清到民國,伴隨著外來文化的沖擊和社會政局的更替,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教育文化事業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民族資本主義應運而生,民族工業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艱難成長。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變了中國人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與此同時,教育、出版業的發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一大批文學藝術家的優秀作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內容要求】通過了解張謇興辦實業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艱辛歷程;通過了解開辦京師大學堂、廢除科舉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主要史事及民國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知道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曲折過程。【素養目標】唯物史觀 了解近代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知道人類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決定因素;文字是革命斗爭的有力武器,大眾傳媒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時空觀念 比較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與現代社會生活,學會用縱向比較的方法學習歷史;知道近代中國教育文化事業發展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史料實證 依據歷史文獻資料及視頻、圖片等史料,了解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等人創辦企業的經歷;充分利用劇照、圖片、繪畫、文學作品等史料,了解近代文學藝術的發展歷史解釋 認識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分析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緩慢的原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比較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夠用發展的觀點分析歷史問題;掌握近代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的基本史實,提高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家國情懷 認識近代實業家的愛國情懷,增強愛國情感;培養社會進步觀和與時俱進的態度;通過學文學藝術,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單元教材分析【大單元綜述】從晚清到民國,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教育文化事業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民族工業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艱難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企業家。不過,近代民族工業總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集中于輕工業部門,地區分布也極不平衡。伴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國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風俗習慣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們在外來生活觀念的沖擊下,不斷求新求變,一系列新事物不斷出現。從總體上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近代教育不斷改革。建學堂、廢科舉、立學制,中國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漸建立起來。與此同時,新聞出版業也發展起來,人們得以更加方便地獲取知識和信息。20世紀初以后,中國文藝創作空前繁榮。一批優秀的文學家、藝術家和文藝作品,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大線索梳理】【大單元結構】【階段特征】總特征:近代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民族工業: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教育文化:近代教育和新聞出版事業不斷發展;在文藝創作上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社會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逐步近代化,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外交:由閉關鎖國到被迫開放,中國開始了妥協退讓的屈辱外交。三、重難點分析近代中國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原因、特點和啟示1.原因: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發展非常艱難,在夾縫中求生存。2.特點: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主要表現為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缺乏市場競爭力。“后天畸形”主要表現為:輕重比例失調,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地區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區。3.啟示:只有民族獨立,民族工業才能得到健康發展。我們現在要抓住有利的國內外環境,大力發展科技,健全工業體系,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四、學情分析本單元的知識點較多,學生不容易記憶和掌握。教學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眾多的知識點。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其認識到教育改革的艱難以及中國近代后期時代特征對文藝的巨大影響,努力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其體現出的熱血報國的赤子之心,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五、單元課時安排每課一課時,復習一課時,共三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