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延續文化血脈》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提高中華文化認同感、歸屬感、民族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道德修養 :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熱愛中華文化,體會中華傳統美德的力量,樹立自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積極態度。 法治觀念 :提高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和運用能力,立足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辯證認識文化現象的能力,并能做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斷和選擇。 責任意識 :理解中華文化的產生、內容和意義,知道文化自信的涵義及重要性,自覺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自覺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健全人格 :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思想品質,培養健全的人格。 教學 重點 理解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內涵和重要價值,培養文化認同感,厚植家國情懷。 教學 難點 引導學生堅定內心的文化自信 教學過程導入 觀看視頻《我在故宮修文物》 思考:有人認為,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沒有實用價值,沒有必要花時間、花力氣去修復和保護。但也有人認為,那些帶著歷史痕跡的文化遺產,每一件都有著生命和故事,它們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要發揚光大。祖先留下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呢? 學生:有的學生認為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復這些古董,不太值得。但大多數學生表示是有價值的,認為可以通過這些物件去感受曾經的生活、生產狀態,重現歷史,啟迪后人。 授新課 議學活動:看建筑猜地區 議學活動:看節日猜民族 請你思考各民族的節日和服飾等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圖片分享: 思考:觀看圖片思考中華文化內容有哪些? 提示: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 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舉世無雙的中華文明,每一個中華兒女都為之感到驕傲和榮光”。 材料二:請你來斷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②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 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④下雨天,留客天,留 我不留! ⑤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 留。 請你思考兩則材料分別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 提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議學情境:典籍里的中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節目聚焦流傳千古的歷史文化典籍,以“文化訪談+戲劇+影視化”的方式,對典籍里蘊含的思想精華和傳奇故事進行情景化呈現、通俗化解讀,讓書寫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同時節目將通過“表演創新”、“新技術應用”等方式,實現全面升級。 請你思考上述材料說明中華文化能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議學情境:材料兩則 材料一: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習近平 材料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 請你思考上述兩則材料共同反映了教材中的哪句觀點 提示: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議學情境:材料分享 材料: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 請你思考這段材料說明我們要繼續傳承中華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議學情境:材料兩則 材料一: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的奮斗歷程,貫穿著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摘自2023年廣東高校學術研討會專家演講 材料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彰顯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賦予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摘自公眾號河南宣講 請你思考這段材料說明我們要繼續傳承中華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的奮斗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貫穿著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 筆記整理: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③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議學情境:小文的假期 國慶假期期間,小文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國慶研學·與文化同行”的徐州研學活動。 漢文化景區:來到漢文化景區,見到了被稱為“漢代三絕”的漢墓、漢兵馬俑和漢畫像石,被兩漢優秀傳統文化所震撼! 淮海戰役紀念館:后跟隨老師步伐來到淮海戰役紀念館感受了革命先烈們“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壞黃土一杯魂”豪情和革命文化。 云龍湖景區:最后跟隨隊伍游覽了云龍湖景區景區里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有情有義、誠實誠信、開明開放、創業創新”的徐州城市精神的宣傳欄領悟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魅力。 思考:他們在研學期間領略了哪幾種文化 提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圖片分享: 請你思考如今,中華文化越來越多的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提示:說明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 說明中華文化更多地被人們接受、欣賞、認同。 議學情境:材料分享 材料:文化自信就是一個國家、民族、政黨以及全體社會成員對自身文化理想、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心,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堅定信念,對自身文化發展方向和道路的執著堅守以及對光明前景的堅定信心,對在世界文化潮流激蕩交融中保持自身文化獨立性的強大定力。 請你思考根據上述材料說說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 提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議學情境:材料分享 材料: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請你思考人民日報的這段話說明文化自信有何重要性 提示: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議學情境:材料分享 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請你思考總書記的這段話說明堅定文化自信有何重要意義 提示: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筆記整理: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內涵) ②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③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議學情境:習語分享 材料:思想就是力量。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 請你思考這段材料啟示我們想要堅定文化自信應不斷怎么做 提示:①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②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議學情境:材料分享 材料: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于世。 請你思考根據材料,說說要堅定文化自信還要怎么做 提示: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圖片分享: 請你思考你還知道哪些美德 結合課本P63說說傳統美德的內容有什么 提示:(1)特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2)內容:①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②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③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④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⑥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 議學情境:材料分享 材料: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志,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 請你思考根據材料中劃線內容續寫傳統美德的重要價值 提示: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議學情境:好文分享 材料: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 請你思考上述材料說明傳統美德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202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考察,同師生代表親切交流。他說,國家要強大,必須辦好教育。一師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這一紅色資源保護運用好。這啟示青少年 ①繼承革命文化,發揚優良傳統 ②賡續紅色血脈,擔當時代使命 ③推進文旅融合,彰顯非遺魅力 ④豐富教育形式,引領文化風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面的文字描述能得出的結論是 我國東北有綿延起伏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 我國東部、南部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我國西部有冰川廣布、谷地深窄的帕米爾高原 我國北部有遼闊的草原與戈壁沙漠 A.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 B.中華民族有遼闊的疆域 C.中華民族有燦爛的文化 D.中華民族有多元一體的優勢 3、“高強度的賽程,如果為了自己,可以不去,但有些比賽為了國家,將國家的責任扛在肩上,只有一個字:做!”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泳壇名將張雨霏這樣說。下列古詩詞的主旨與她的觀點一致的是 A.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B.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4、最近,以藜蒿炒臘肉、蓮花血鴨、贛南小炒魚等為代表的“江西小炒”火出了圈。“江西小炒”是“老鄉見老鄉”時不可或缺的餐敘元素,也是一種情感紐帶和民間文化載體。“江西小炒” ①承載著江西人民的情感認同 ②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紐帶 ③已成為江西文化的唯一代表 ④展現出飲食文化的多姿多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