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6課 冷戰冷戰的發生1.含義:指二戰后的40多年間,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2.冷戰發生原因:①戰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一位,妄圖稱霸世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力量的壯大,阻礙了美國稱霸世界。(美國為什么要發動冷戰)②美蘇軍事力量相對均衡,誰也不敢貿然發動戰爭;戰后世界要求和平,反對用戰爭方式解決爭端。(為什么用冷戰的方式)③美、蘇兩國的國家戰略的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3.冷戰即將開始的信號:1946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說。4.美國冷戰政策/表現:政治上:杜魯門主義的出臺(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破裂,冷戰正式開始。)經濟上:推行馬歇爾計劃(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的運用,也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重要步驟。)軍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5.冷戰的主要實施區域在:歐洲二、德國分裂背景:1948年6月,“柏林危機”爆發結果:成立東德(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蘇占區)和西德(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美英法占領區)影響: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三、北約與華約的對峙北約:1949年,美、英、法等12個在華盛頓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華約:1955年,蘇聯同東歐7個社會主義國家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影響:1955年,華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正式形成.四、冷戰沖突1.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 2.20世紀60年代,古巴導彈危機和美國侵略越南。3.7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 4.80年代,美國制訂“星球大戰計劃”,美蘇雙方的軍備競賽不斷升級。兩極格局、冷戰、美蘇爭霸結束的標志:1991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的意義:①使世界分為兩大陣營,形成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導致世界長期不得安寧;②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冷戰的教訓:冷戰只能加劇大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對抗既不利于雙方利益,也不利于世界和平。因此要加強國際合作。八、冷戰中的熱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都發生在亞洲)一.選擇題(共10小題)1.“曼哈頓工程”一開始圈定的31名科學家名單中,愛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是聯邦調查局卻以“愛因斯坦有共產主義傾向”為由,圈掉了他的名字?!?948年7月1日的一次晚宴中,愛因斯坦對波蘭駐美國大使說:“我想你現在應該意識到,美國再也不是一個自由國家了?!睈垡蛩固贡慌艛D的國際背景是( ?。?br/>A.美國參加了同盟國 B.蘇聯瘋狂擴軍備戰C.美國推進“冷戰”政策 D.社會主義運動興起2.柏林墻的出現,使德國柏林成為“一堆、兩城、兩國”,柏林人民進入了“大墻時代”,導致這一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br/>A.德國的分裂 B.馬歇爾計劃的推行C.冷戰的發生 D.北約與華約的對峙3.美國總統杜魯門曾說:“美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凱撒、成吉思汗、拿破侖等任何一個偉大領袖所擔負的責任,都不能同美國總統今天所擔負的責任相比。”材料表明美國的主要目的是( ?。?br/>A.干涉他國內政 B.構建和諧世界C.全面稱霸世界 D.遏制共產主義4.表中軍事武器的不斷研發,主要是因為( ?。?br/>原子彈:美國1945年,蘇聯1949年 氫彈:美國1952年,蘇聯1953年 洲際彈道導彈:蘇聯1957年,美國1959年 潛射彈道導彈:蘇聯1955年,美國1960年A.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需要B.美蘇的冷戰對峙C.恐怖主義的威脅D.多極化趨勢的加強5.如圖是小明同學整理的學習卡片。他學習的主題應該是( ?。?br/>1.杜魯門主義出臺 2.馬歇爾計劃提出 3.“柏林危機”爆發 4.德國分裂 5.北約和華約成立A.多極化趨勢的加強B.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C.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不斷D.不結盟運動的興起6.二戰后,美國用經濟、政治兩條繩索很快就將西歐圈進了自己的霸主戰略。這條政治“繩索”是( ?。?br/>A.雅爾塔會議 B.波茨坦會議C.杜魯門主義 D.華約7.1985年鄧小平認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是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逼渲?,影響“東西問題”的主要因素是( )A.冷戰對峙 B.蘇聯模式僵化C.經濟全球化 D.反殖民主義8.二戰后的40年間,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被稱為“冷戰”?!袄鋺稹遍_始的標志是( ?。?br/>A.杜魯門主義出臺 B.馬歇爾計劃實施C.“北約”成立 D.“華約”成立9.二戰后,美國對蘇聯形象的宣傳從“盟友”變成了“黑暗”“殘酷”的“邪惡帝國”,同樣,蘇聯也利用電影、小說等多種形式塑造美國的敵人形象。這一變化是由于( )A.冷戰的發生 B.多極化趨勢加強C.蘇聯的解體 D.藝術的不斷發展10.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的標志是( )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B.馬歇爾計劃的提出C.日本的崛起 D.歐共體的成立二.材料題(共1小題)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表關于馬歇爾計劃的部分信息背景 歐洲已是一片廢墟,“經濟、社會、政治嚴重惡化”,人民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社會動蕩不安。時間 1947年提出,1948年正式啟動,持續了4年。金額 援助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為貨款。受援國 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西德、英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受援國 堡、荷蘭、挪威、瑞典、瑞士、土耳其、冰島、葡萄牙。——摘編自《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等材料二:在美國的要求下,1947年英、法等16個國家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1948年4月,該委員會改為常設機構“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與美國的經濟合作署對口,負責分配和使用美國提供的援助。各成員國還希望在減少關稅和貿易壁壘方面互相合作,于是,1950年6月西歐國家又成立了旨在促進貿易和支付自由化的歐洲支付聯盟。1951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六國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摘編自《世界現代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給“馬歇爾計劃”下一個定義。(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用一分為二的方法簡析馬歇爾計劃實施對西歐的影響。(3)馬歇爾計劃只是冷戰的表現之一,如果你參與關于冷戰的項目學習,請你補充一個史實,并說明你補充這一史實的理由。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1.【答案】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美國冷戰的相關知識。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冷戰開始。【解答】A.美國參加了同盟國是在一戰時期,與材料中的“1948年”的描述不符,A錯誤;B.材料中描述的是“曼哈頓工程”以“愛因斯坦有共產主義傾向”為由排除在外,并未提及蘇聯,B錯誤;C.材料“‘曼哈頓工程’一開始圈定的31名科學家名單中,愛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是聯邦調查局卻以‘愛因斯坦有共產主義傾向’為由。圈掉了他的名字。”的內容描述的是“曼哈頓工程”以“愛因斯坦有共產主義傾向”為由排除在外,說明美國為了遏制共產主義積極推進“冷戰”政策,C符合題意;D.材料中描述的是“曼哈頓工程”以“愛因斯坦有共產主義傾向”為由排除在外,并未提及社會主義運動的狀況,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美國冷戰政策的相關知識。2.【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柏林墻的相關內容,準確解讀材料信息。【解答】A.柏林墻是德國分裂的象征,排除A。B.馬歇爾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排除B。C.根據材料“柏林墻的出現,使德國柏林成為‘一堆、兩城、兩國’”及所學可知,柏林墻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是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之間沖突導致的,故C正確。D.北約與華約屬于美蘇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集團,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理解柏林墻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3.【答案】C【分析】本題以美國總統杜魯門話語為依托,考查杜魯門主義。【解答】A.干涉他國內政是手段,排除A。B.材料與構建和諧世界無關,排除B。C.據“凱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侖或其他任何一個偉大領袖所擔負的責任,都不能同美國總統今天所擔負的責任相比擬?!笨芍?,材料描述的事件是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美國杜魯門提出的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冷戰政策的開始。其實質是遏制蘇聯,稱霸世界,因而題干中其中“責任”的實質是稱霸世界。C符合題意。D.遏制共產主義是表象,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記杜魯門主義相關知識。4.【答案】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美國的冷戰政策以及美蘇爭霸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正確識讀題干材料。【解答】根據“原子彈:美國1945年,蘇聯1949年、氫彈:美國1952年,蘇聯1953年、洲際彈道導彈:蘇聯1957年,美國1959年、潛射彈道導彈:蘇聯1955年,美國1960年”可知,表中軍事武器的不斷研發的時間屬于1945年到1960年;這一時期屬于美蘇冷戰對峙時期,雙方加緊軍備競賽,故B符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于1945年,故A不符合題意;表格中軍事武器的發明是美蘇之間的爭霸的需要,與恐怖主義無關,排除C;題干材料屬于美蘇爭霸的表現,沒有體現多極化趨勢的加強,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美國的冷戰政策以及美蘇爭霸等知識。5.【答案】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冷戰局面形成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冷戰開始,德國分裂標志著美蘇冷戰對峙局面基本形成,北約和華約成立的標志著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兩極格局形成,所以,主題是美蘇冷戰局面的形成過程,B項正確;題干反映的是美蘇之間的冷戰對峙局面形成,世界格局形成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加強的趨勢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排除A;地區沖突不斷這一內容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排除C項;不結盟運動是新獨立國家是為了維護國家獨立,擺脫美國和蘇聯的控制發起的,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冷戰局面形成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6.【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冷戰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據所學可知,二戰后,美國用經濟、政治兩條繩索很快就將西歐圈進了自己的霸主戰略。這條政治“繩索”是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要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這些政策和綱領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此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美蘇“冷戰”從此開始。C項符合題意;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都召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而不是二戰后,排除AB兩項;華約是冷戰在軍事方面的措施,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冷戰開始的標志及其具體表現。7.【答案】A【分析】本題考查了美國的冷戰政策及措施。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后美國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蘇聯成為唯一能抗衡美國的軍事政治大國;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為了爭奪利益,一定要劃分利益范圍,因此形成冷戰對峙,爭霸必不可少。所以影響“東西問題”的主要因素是冷戰對峙。A項符合題意;蘇聯模式僵化,導致蘇聯解體,排除B項;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經濟發展,排除C項;反殖民主義,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A。【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審清題意,明確答題角度是美國的冷戰政策,然后依據教材知識作答。8.【答案】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杜魯門主義的出臺,重點掌握“冷戰”開始的標志。【解答】據所學可知,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這篇演說提出的政策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A項正確;1947年,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目的是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排除B項;“北約”和“華約”的成立標志著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形成,排除CD項。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美蘇之間的“冷戰”的相關史實。9.【答案】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后美蘇關系從盟友走向敵對。【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結束后由于美蘇兩個大國意識形態的問題,美蘇關系開始惡化,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冷戰的開始,雙方開始除軍事對抗外,進行了一系列在意識形態、經濟、政治等領域的對抗,A項正確;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排除B項;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共產黨失去執政地位及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瓦解,蘇聯解體發生在1991年,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美蘇關系惡化的原因是兩國意識形態和爭奪世界霸權所造成的敵對,而非藝術創造的需要,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后美蘇關系從盟友走向敵對,考查了學生閱讀、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的能力。10.【答案】A【分析】本題考查了杜魯門主義的出臺。【解答】A.杜魯門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謀求世界霸權的指導方針與擴張計劃,它的出臺是冷戰開始的標志。A正確。B.馬歇爾計劃的提出是冷戰的表現之一,與題意不符,排除B。C.日本的崛起和美國的大力扶植有關,與題意不符,排除C。D.歐共體的成立是為了擺脫兩極格局下美國的控制,與題意不符,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杜魯門主義的出臺。側重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二.材料題(共1小題)11.【答案】(1)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也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驟。(2)促進了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有利于美國控制西歐。(3)北約和華約的成立;北約和華約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分析】本題考查冷戰政策、馬歇爾計劃等相關史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也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驟。(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歇爾計劃實施對西歐的影響是促進了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有利于美國控制西歐。(3)馬歇爾計劃只是冷戰的表現之一,如果我參與關于冷戰的項目學習,可以補充的史實有北約和華約的成立,補充這一史實的理由是北約和華約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故答案為:(1)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也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驟。(2)促進了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有利于美國控制西歐。(3)北約和華約的成立;北約和華約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冷戰政策、馬歇爾計劃等相關史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