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正視發展挑戰》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表現為價值取向,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進中華民族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 道德修養 :表現為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的修養,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法治觀念 :學法懂法、遵紀守法,具有公民意識,能夠依規依法參與公共事務。 健全人格 :表現為積極情緒、高雅情趣、樂觀向上等心理健康特質,以及健全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 責任意識 :有序參與公共事務,具有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內在要求。 教學 重點 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對策。 教學 難點 增強學生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意識;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對策。 教學過程導入 新聞鏈接:【#日本福島核污染水開始排海#】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已于當地時間2023年8月24日下午1時許,正式開始福島核污染水作業。據日本東電公司發布的消息,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預計為200至210噸,每天的排放情況將在次日公布。第一階段排海將持續17天,合計排放約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周邊鄰國和國際社會對日本政府這種自私自利極不負責的行為普遍持批評態度,并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韓國的共同民主黨表示,核污染水排海是環境恐怖行為。泰國食品藥品監管局宣布將加強對日本進口海產品的檢查力度,抽查樣本量將增加一倍。 思考:為何國際社會如此關注這一事件 授新課 新聞一:【#鳴沙山月牙泉再現絲路盛況#】暑假期間,甘肅敦煌,女子隨拍敦煌又開始堵駱駝了,拍攝者熊女士介紹,當天下午到達月牙泉是下午5點多,排隊的游客很多,牽駱駝的小哥哥說駱駝們現在早上6點多就上班了,晚上8點半才能下班。騎一次駱駝是100元,能坐30多分鐘,一眼望去沙漠上全是駱駝大軍,自己也是第一次體驗騎駱駝等紅綠燈,感覺這錢花得很值。駱駝:天沒亮出門,天黑還沒回家。 新聞二:據新華網,來自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統計顯示,7月1日暑運開始至8月15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6.14億人次。其中8月12圖的暑運返程客流高峰,創暑運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 全國各大機場內外也是一片熙熙攘攘的繁忙畫面。首都機場有關負責人介紹,暑運以來,首都機場航班量和旅客量同樣屢創新高。其中8月6日,單日旅客吞吐量超過20萬人次,創首都機場2020年2月以來客流新高。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在大中小學生放假最為集中的7—8月,國內旅游人數預計將達到13.31億人次,占全年國內旅游出游人數的20.18% 材料::1990年,聯合國決定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當前世界人口問題嚴峻。一是人口數量增長過快。2011年世界人口突破70億,2017年達到76億,預計2030年將達到86億,2050年將達到98億,2100年將達到112億。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2017年,世界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約9.62億,到2050年這一年齡層的人口數量將達到21億,2100年將達到目的31億。 思考:從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提示: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材料分享:2020年,我國迎來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1年5月11日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總人口為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全國人口是指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思考1:從人口普查的結果,你能發現什么? 提示: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 思考2:我國人口狀況還具備哪些特點 提示:當前,我國人口狀況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如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 思考3:當前的人口現狀會給我國發展帶來什么影響 提示:基礎設施缺乏、水資源短缺、未富先老、就業困難、收入差距拉大、住房緊張、能源消耗劇增、嚴重少子化、社會問題、糧食短缺、流動人口管理困難 思考4:為解決人口問題,我國采取了哪一對策 提示: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即按人口政策有計劃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憲法。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到21世紀初,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調整。 思考:實行計劃生育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圖片分享: 思考:為什么計劃生育政策不斷調整? 提示: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2021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圖片分享:全球環境問題 我國的資源國情現狀 (1)資源總體情況: 世界上有150多種可被人類利用的礦產,在我國已初步探明儲量的就有137種,其中銅、鋁、石油等80多種礦產儲量位居世界前列;一些非金屬礦藏總量居世界首位;鎢的儲量比世界各國的總和還要多得多;水的蘊藏量居世界第一...... (2)資源人均情況: (3)我國,一次性筷子主要是由樺樹和楊樹木制成,14億中國人1年約消耗掉480億套一次性餐具,這意味著每天就用掉近1億3000萬雙一次性筷子,為滿足大市場需求,中國平均每天就要有近100畝的林地遭到砍伐,面積相當于100個橄欖球場。 (4)我國多數礦產資源貧礦多、富礦少,共生礦多、單一礦少。在鐵礦儲量中含鐵量大于30%的富礦縣占總儲量的7.1% ,90%人工為貧礦。在能源中,優質能源石油、天然氣只占探明能源的28%。中國有些礦種儲量雖然大,但礦石品位低,雜質多,場地分散,開采困難。 思考:從我國的資源狀況看我國存在的資源問題。 提示:優勢: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 劣勢: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短缺。 原因: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 影響:A.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B.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 今日習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思考:怎樣處理突出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提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生產方式才能得到解決。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輸電鐵塔是鳥類喜歡的筑巢地點。近年來,電網工作人員在鐵塔上搭建人工鳥巢、局部絕緣化處理,由防鳥驅鳥變為護線愛鳥,確保鳥類和電網都安全。這體現了 A.綠色惠民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B.人與自然可以和諧共生 C.保護環境要堅持自然恢復為主 D.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2023年4月26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是針對特殊地理、特定區域或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門法律。對該法認識正確的有 ①對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有重要意義 ②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③標志著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實現法治化 ④決定了當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目前,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在2035年前后將突破4億。為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這表明我國 A.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形勢 B.為解決大量的人口流動采取積極措施 C.將解決老齡化問題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心工作 D.把發展銀發經濟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 4.目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人才紅利”正在形成。這一形勢有利于 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②支撐我國高質量發展 ③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④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第一個方面就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推動“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表明 ①我國總人口增速較快 ②黨和國家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 ③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 ④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