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凝聚法治共識》教學設計課題 4.2凝聚法治共識 課型 新授課 教具 多媒體、課件 主備人素養(yǎng) 目標 政治認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道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自覺提高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法治觀念: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衛(wèi)者;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觀念。健全人格:凝聚起法治共識,能夠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nèi)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責任意識: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nèi)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努力成為依法治國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核心 問題 1.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維護合法權益。掌握政府的作用、宗旨; 2.為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個人分別應該怎么做。 3.明白厲行法治,營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與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教學 方法 故事教學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 設計意圖時政評說 學生說評時政 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自主學習 構建第四課思維導圖 啟思合作學習 導入新課:右圖是一位慈祥的老爺爺,背著裝滿各種蔬菜瓜果的背簍趕去市區(qū)賣菜。 猜一猜這幸福的笑容背后蘊含著怎樣的故事? 啟智 導入新課不是高鐵坐不起,而是背簍專線更有性價比! 在重慶,有一條特殊的地鐵線----軌道交通4號線。因每天都有一群背著背簍的菜農(nóng)搭乘地鐵前往市區(qū)賣菜,被大家親切稱為“背簍專線”。 之前,有網(wǎng)友建議,早晚高峰時段禁止乘客攜帶菜筐等大型物品。對此,重慶軌道交通方面回應:軌道交通的服務宗旨是以人為本,服務民生,只要行為和物品合規(guī),就不會干涉。此番回應引發(fā)網(wǎng)友點贊,紛紛評論重慶軌道交通接地氣、重人情。 思考:結合“背簍專線”,分析我國政府的性質(zhì)。 1.政府的作用、宗旨、目標:P51 (1)含義: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則運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2)作用:一方面,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3)來源: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 (4)宗旨: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為人民謀利益。 (5)原則: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教師引導】“花式執(zhí)法”的相關材料。 【教師提問】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分別是什么呢?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后舉手發(fā)言談感悟。 【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P52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現(xiàn)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 (2)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jù)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正確行使權力。 (2)核心:規(guī)范政府的行政權。 鏈接:監(jiān)督政府的渠道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通過課本上運用你的經(jīng)驗的素材,讓學生感悟日常生活中我們享受到了哪些政府的服務,結合“背簍專線”,分析出我國政府的性質(zhì),從而思考政府的作用。 總結提升互動學習 司機撞人,警方最新通報:醉駕、刑拘! 思考:1.判定肖某某醉駕、刑拘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教師引導】結合課本相關內(nèi)容討論如何厲行法治。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后舉手發(fā)言談感悟。 【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1.厲行法治的要求:P53-55 (1)總述: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nèi)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思考:1.判定肖某某醉駕、刑拘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2.請結合所學評價肖某某的行為。 3.為避免上述悲劇,我們該如何厲行法治? 【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2)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guī)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 (3)政府:各級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4)全社會:加強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 思考: 厲行法治與加強道德建設有何關系?二者又是如何為推進依法治國方略助力的?④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 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小組匯報學習收獲并提出疑惑之處 總結提升課后作業(yè)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會理想,也是偉大的,社會實踐和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設法治中國,任重道遠,讓我們?yōu)閷崿F(xiàn)法治理想而努力奮斗! 繪制一張以“法治”為主題的手抄報。 法治學習和宣傳,推薦紀錄片《法治中國》。自行收集材料,下節(jié)課討論,陳述觀點,教師點評。 導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