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寫意山水畫我們以前學過透視,山水畫也講究透視,北宋山水畫家郭熈總結“三遠”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緲緲。”圖一:溪山行旅圖圖二: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圖三:山色空蒙雨亦奇想一想:三遠法在畫中是怎樣體現的 溪山行旅圖范寬 北宋高遠,就是仰視看山。該作品以仰視的手法,表現山峰的高遠,山勢逼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李可染 中國近代深遠,就是俯視看山。作品以重山復嶺、密樹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組合來增加山勢的深度,用濃重的紅色調夸張而浪漫的描寫秋山紅樹的絢麗,塑造了一個深邃莫測的深遠空間。山色空蒙雨亦奇白雪石 中國近代作品以蘇軾的詩句“山色空蒙雨亦奇”為題,淡墨畫雨中山巒朦朦朧朧的感覺恰到好處,石青色恰當地表現出綠樹被雨洗刷得青翠的韻致。《飲湖上初晴后雨》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 元代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 元代“西去山,別詳其遠近”——《畫云臺山記》顧愷之“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畫山水序》宗炳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