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部編歷史八上 第6課戊戌變法 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部編歷史八上 第6課戊戌變法 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第6課 戊戌變法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33頁。
教材分析
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危機加深。1898年6月1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政治改良。它因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頑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臺,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愛國救亡政治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雖然失敗了,但這場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民探索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一次偉大嘗試。
本課分兩部分介紹了這場“百日維新”。第一部分介紹了變法運動的背景及準備,包括“公車上書”事件及當時較有名氣的學會、報刊理論等,并對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和嚴復進行了專門介紹。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變法的內容及失敗的原因。包括光緒帝頒布的新政內容,以及慈禧發動的政變,戊戌六君子被殺害的史實。最后簡單點明了變法的意義。
核心素養
分析相關史料與史事,學會對歷史事件進行正確的剖析與理解,感悟中國愛國志士在尋求救國圖強道路上不懈的探索。
教學目標
1.聯系所學,歸納戊戌變法的背景;通過對圖片及相關文字史料的認讀,了解公車上書及其影響;自主學習,知道戊戌變法的主要人物和當時有影響力的報刊、學會;通過具體史事的分析,掌握戊戌變法的內容、失敗的原因及影響。(時空觀念、史料實證)
2.查找、獲取相關史料,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戊戌變法的興起和經過;分析具體的史料與史事,在探究中認識變法的影響,剖析戊戌變法的局限性,學會對歷史事件進行正確的剖析和理解,培養利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3.明白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行不通的,感悟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精神,激發愛國情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唯物史觀、家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公車上書”和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難點
戊戌變法在的歷史意義;變法失敗原因的理解。
教學突破
戊戌變法盡管失敗了,但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對于這一點,可以讓學生結合當今社會上的書刊、影視等文化產業對人們的影響來體會當時維新人士的行為對人們思想的影  實響。百日維新失敗的原因在于它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受到了其抵制和扼殺,而維新派的力量又過于弱小。在教學時可以適當補充當時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與光緒皇帝的力量對比,介紹戊戌政變的大致經過,由變法失敗的原因感受到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在當時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教學設想
本課教學時可以先帶領學生梳理一下古代中日關系的演變,使學生感受到近代日本由于變法而進步,清朝由于故步自封而落后,在中日對戰中不堪一擊,遭受屈辱,從而自發思考近代中國如何才能強大,由此進入戊戌變法的學習。在“康有為與公車上書”這一部分,首先要帶領學生結合教材內容了解上書的背景及大致情況,以及其意義——拉開了維新運動的序幕。公車上書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人士繼續宣傳變法所進行的活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為后面光緒帝的變法作好了準備,這一部分要帶領學生結合相關人物具體的言論,探討維新人士所創辦的學會和報刊所宣傳的是什么思想及其影響。在“百日維新”這一部分,重點要指導學生識記變法的主要內容,并對之一一分析,感受其進步之處,同時分析其為什么會受到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并最終失敗。關于“戊戌六君子”,除了要記住六個人的名字,可以對其中譚嗣同的行為進行討論分析,感受其氣節,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師:19世紀末,中日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它發生在哪一年,結果如何
生:1894年,清軍戰敗。
2.師;戰后中日簽訂的條約是什么 它的內容是什么
學生回顧《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3.師:《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后,群情激憤,彈丸之國居然讓“天朝上國”遭受如此屈辱?;叵牍糯娜毡臼窃鯓拥?,古代的中國又是怎樣的
帶領學生回顧古代中國和日本之間的交往情況,感受古時中國的強大和日本的弱小,再對比近代的中日戰爭,得出兩國近代的差距。
4.師:當時的中國如何才能恢復昔日的強大 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思考后交流想法,認識到變革迫在眉睫。
設計意圖·通過古代和近代的對比,激發學生的歷史榮辱觀及歷史責任感,同時認識到此時的中國要尋求出路,從而引出維新變法。
二、教授新課
(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
1.師: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洋務運動自強救國的夢想破滅,有識之士認識到,單憑引進外國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而在此之前,向封建傳統思想大膽挑戰,要求破舊立新進行變法的維新思想已逐漸興起。1895年春,正值中國科舉考試,《馬關條約》的簽訂消息傳到北京后,群情激憤,具有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的莘莘學子為挽救民族危亡做了什么事情呢
教師播放視頻“公車上書”,學生觀看。
2.師:請大家閱讀教材,找出公車上書的地點、原因、時間、內容、人物和影響。
學生閱讀后回答,教師板書
地點:北京
原因:《馬關條約》的簽訂
時間:1895年
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聯合1300多名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
內容;拒和、遷都、變法
影響;轟動京滬,拉開了變法維新的序幕
3.師:漢朝時,公家用車馬接送被征舉的讀書人赴京,以示禮遇,后來人們就用“公車”作為舉人入京應試的代稱。由于康、梁等是舉人,這次上書就叫作“公車上書”。上書中的三項內容——拒和、遷都和變法。拒和就是拒絕和日本和談;遷都是建議把都城遷往西安,這是為了避開日軍的兵鋒,利用中國廣闊的戰略縱深堅持抵抗,直到耗盡日軍的戰略資源不得不停戰;變法是進行資產階級改良。舉人反對議和,建議遷都我們都可以理解,那他們為什么還要請求變法呢
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4.師:大家說得不錯。在任何一個時代,知識分子對時局的變化都是最敏感的。甲午戰爭后,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思考:為什么堂堂的中國竟然敗給了一個島國 為什么中國搞洋務這么多年,又是買兵器,又是練海軍,又是請外國專家,還是不堪一擊 慘痛的教訓讓他們逐漸認識到,原來中國缺的不僅僅是先進的武器和技術,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也要改變,我們的鄰國日本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學習進步的政治、經濟制度,學習先進的思想文化,提出這一主張的階層我們稱之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維新派看到了中國的落后,并提出向西方學習來改變中國命運,這在當時的中國是最進步的思想。作為這次運動的領導人康有為和梁啟超,他們是怎樣的人呢 請大家讀讀教材介紹。
學生閱讀“人物掃描”,了解其大致經歷。
5.師:變法圖強并不是史無前例。秦國的商鞅變法就是成功的例子,它使秦國成為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這次公車上書卻沒有成功,上書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是這次愛國知識分子的大請愿對社會的震動和影響極大。上書的內容被大量傳抄印刷,維新思想迅速傳播;更重要的是,知識分子開始以群體力量來干預現實政治,這說明,維新變法已經從一股社會思潮轉變為一場政治運動。為繼續宣傳變法維新思想,維新人士又做了什么事情呢
學生閱讀教材第31頁的內容,了解維新派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法的史實。
6.師:維新派最銳利的武器便是手中的筆桿子,報刊是一個重要的陣地,這一時期出現的進步報刊達30多種。到了1898年,學會、學堂和報館合計達300所以上。我們先來看他們所創辦的報刊。
(課件出示“維新運動期間各地重要報紙”)在諸多報刊中,影響最大的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時務報》是當時維新派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機關報,梁啟超是創辦人之一,我們來看他在報紙上所發表的《變法通議》強調了什么?
學生朗讀,教師出示梁啟超言論:“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日本以變法而強大,中國如果不變法,將會因守舊而滅亡。
7.組織討論:你如何理解梁啟超的話,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說一說。
點撥:梁啟超的意思是:法制,是規范天下人行為的公用的制度;變革,是社會發展、前進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由變革而起。變化也發生著變化,不改變也會改變。日本因為變法而強大起來,中國如果不變法就會滅亡,只有實行變法才是救亡圖存的唯一出路。
8.師:《國聞報》于1897年10月26日創刊于天津。我們來看看它的主持人之一嚴復是怎樣一個人。
指導學習“人物掃描”中對嚴復的介紹,尤其要注意其是個翻譯家以及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論的宣傳。指出嚴復在維新思想的傳播中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最早把進化論介紹到中國,并用它來解釋維新變法,在思想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9.師:《國聞報》的創辦目的是“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根據這個你能猜想一下報刊的內容大致是什么嗎
學生猜測后教師簡要說明:刊登國內各省要聞.同時譯載重要政論及名著等。
10.師:《國聞報》在維新運動中影響很大,成為維新派的重要宣傳工具,與上海《時務報》分掌南北輿論界的領導地位。接下來我們看看那個時期所舉辦的學會。(課件出示《維新運動期間各地重要學會》)請大家看一看,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后說出自己的發現,如學會已遍布全國各地。此處要求學生記住本地所創辦的學會名字。(如果本地有)
11.出示“強學會舊址”圖片,教師介紹這就是當時的強學會,康有為、梁啟超都是會員,維新派經常在這里集會講演,興盛時一度吸引了不少朝中大臣,如張之洞、袁世凱等,李鴻章也想成為會員,但因其簽訂《馬關條約》,名聲太臭而被拒絕。
12.組織討論這些學會和報刊主要宣傳了什么觀點 產生了什么影響
讓學生通過討論明白,這些學會和報刊主要宣傳了變法的思想,其摧動了維新思想的傳播,壯大了雛新派的影響,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廣開民智,為維新改革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百日維新
1.師: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膽行動。1897年冬,德國強占膠州灣,消息傳出后,康有為上書光緒帝,指出形勢迫在眉睫,如果再不變法,不但國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都要做不成了。這封上書終于送到了光緒手中,并深深打動了這位立志有所作為的皇帝,于是接見康有為,表示不做“亡國之君”,讓康有為全面籌劃變法。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宣布實行變法,這是百日維新的開始,此后的三個多月中,光緒帝頒布了一系列法令,主要內容有哪些 請大家讀一讀。
學生閱讀教材,找出變法的具體內容。
2.出示戊戌變法內容,提問:想一想;這些措施分別會帶來什么影響。
結合教材,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出示表格,讓學生從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四個方面了解變法內容,然后學生逐條討論分析變法的影響,完成表格。
類別 頒布的新法 影響
政治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財政支出,開放言路,有利于有見識的人參與政權
經濟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有 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有利于社會經濟運行的調控
文化 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結合“京  師大學堂”來思考) 有于選拔人才和傳播先進科學技術
軍事 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有利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
3.教師明確表格內容后,學生再分組討論.
問題1:變法得到了哪些人的擁護
問題2:變法觸動了哪些人的利益 可以結合具體的變法內容來說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中心,分組自主學習,通過分析自己得出結論,比老師直接給出答案印象要深刻得多;同時學生也有一種自豪感,培養了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師:變法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體制,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些法令集中反映了維新派的愿望和主張,也是他們救國的具體方案,如果真正推行,中國社會將會走向何方
學生:將會逐漸朝著資本主義的方向發展。
5.師:然而,變法最終失敗了。它是怎么失敗的 請大家讀一讀相關資料。
學生閱讀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廢除變法詔令的史實。
6.師:變法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1898年是舊歷戊戌年,因此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又因這次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歷時103天,所以又稱“百日維新”。
7.教師簡要講述袁世凱告密,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光緒帝被囚禁的故事
戊戌變法的第四天,光緒就被迫任命頑固派代表榮祿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并規定“自今日起,新授二品以上大臣要到慈禧面前謝恩”??梢姀囊婚_始慈禧就在破壞變法,她通過“謝恩”來籠絡、收買人心,更重要的是控制了人事大權,防止光緒帝提拔維新人士;通過親信榮祿掌握了軍權,控制了整個京城。這樣的破壞貫穿了變法的始終,到后來,光緒帝已完全被架空,絕望中的光緒給康有為發了一封密詔:
“朕思考時局艱難,不變法不足以救中國,不去守舊之大臣而用通達英勇之士,則不能變法,但是皇太后不以為然。朕屢次勸諫,太后更生氣?,F在朕位幾乎不保。你們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應妥當秘密籌劃,設法相救……
皇帝已自身難保,接到這封密詔后,康有為、譚嗣同抱頭痛哭,改革的理想就這樣破滅了嗎 會不會出現轉機呢 這時候譚嗣同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榮祿的部下,曾經參加過強學會,他叫袁世凱,于是,譚嗣同連夜拜訪袁世凱,向他尋求幫助。袁世凱假裝答應,轉身卻告訴了榮祿,慈禧得知后發動了政變,做了三件事:一是幽禁光緒帝,二是廢除了全部法令(除了京師大學堂外),三是大肆追捕維新志士。這就是戊戌政變。變法就此失敗。
8.師:變法失敗后,維新派一些代表性人物結局如何呢 請大家讀讀“相關史事”中對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的介紹。
學生閱讀教材內容,了解三人的大致情況。
9.師:戊戌政變后的9月24日,梁啟超見到譚嗣同,勸他和自己一起去日本。譚嗣同不同意,梁啟超再三勸說,譚嗣同也不應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說的:“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學生思考,明確:各國的變法,無不是經過流血犧牲而成功的,而在中國從沒聽說過有為變法維新而流血的,這大概就是我們失敗的原因吧。如果是這樣,我譚嗣同愿意作為變法維新而流血犧牲的第一人!
10.師:第二天,譚嗣同被逮捕,在獄中,他在墻壁上題詩一首,“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辈痪?,譚嗣同與其他五位維新派人士被殺害,我們來看看另外五人的名宇。
學生說出其他幾人的名字: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
11.師:這六個人被稱為“戊戌六君子”。我們來看看譚嗣同的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維新派要殺的賊指誰 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 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
生:“賊”指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無力回天”是因變法遭到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鎮壓失敗而無法挽回;“死得其所”是因為譚嗣同甘為變法流血犧牲,認為自己為此而死是應當的。
12.組織討論:譚嗣同明明可以逃走,卻選擇了被捕就義,他的死值得嗎
學生的觀點可能分為兩種,一是覺得不值得,是因為逃走后還可保存實力繼續斗爭,不應該做這樣的犧牲。另一種覺得值得,因為譚嗣同的獻身精神會激勵后人繼續斗爭。
設計意圖:通過對譚嗣同行為的探討,將本課推向高潮,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歷史責任感,充分發揮歷史課堂以史鑒今的作用。
13.師:一百多年前,譚嗣同和其他五位維新人士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表現了愛國志士們為了國家進步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氣概。滄海浮生,歲月如潮,他們的事跡我們會永遠銘記。現在讓我們回到變法本身,戊戌變法有何歷史意義 戊戌變法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運動,它為什么會失敗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交流探討,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其失敗在于領導變法運動的民族資產階級天生軟弱,維新派力量弱小,又沒能發動群眾,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而頑固派勢力又過于強大。戊戌變法沒有觸動封建頑固派的實權地位,沒有涉及議院、定憲法等政治主張,沒有采取維新派掌管軍隊的措施,以至于后來面對政變陰謀束手待斃。這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14.師: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教材說道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請結合當今社會的文化領域對人們思想的影響來說一說。
學生交流如今的影視、書籍、報刊、論壇等文化活動對人們的認知和思想的影響,由此體會到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15.師: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為近代思想啟蒙運動的蓬勃興起開辟了道路,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維新運動留下的許多遺產,諸如解放思想、變革觀念、建立社團、興辦學堂創辦報刊提倡女學改易風俗等,更成為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維新派提倡新學,批判舊學,著重宣傳“興民權”,大大地提高了全社會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從此,民主主義成為洶涌的社會思潮,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三、鞏固新知
(一)教材習題
1.教材第33頁“課后活動”第1題:制作表格,整理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
【講評】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在教材中有明確說明,用列表加以整理時,可以將內容進行分類,并大致探討每條新政措施所產生的積極意義。
2.教材第33頁“課后活動”第2題: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討論戊戌變法,主要觀點如下
A.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
B.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一樣,都主張向西方學習。
C.戊戌變法失敗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沒有產生積極影響。
【講評】本題中A的表述是沒有問題的,C的說法肯定是錯誤的,需要學生著重探討的是選項B的內容。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一樣.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學習的方式卻不一樣。洋務運動是器物變革,是走軍事器物救國之路,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戊戌變法想通過變法圖強,除了技術,還學習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
(二)同步課堂
1.初二某班同學舉辦以“近代化探索”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下列選項與此相符的是
①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   ②鄧世昌血染黃海
③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 ?、芸涤袨榻M織公車上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講評】手抄報的主題是“近代化探索”,本題四個選項中,①和②與抵抗侵略有關,與近代化無關。
【答案】C
2.京師大學堂是在戊戌變法中,中國近代由國家建立的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的招牌,它叫什么 它也是今天一所著名大學的前身,這所著名大學的名稱是什么
【講評】戊戌變法在教育上,改科舉、廢八股,各地設立中小學堂,京師設立大學堂。京師大學堂也是如今北京大學的前身。
【答案】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袊詮?,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
——《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
材料二:法何以必變 凡在天地之間者,莫不變?!史蜃冋?,古今之公理也?!娫唬骸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毖灾闻f國必用新法也……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變法通議》自序選(梁啟超)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和中國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歷史事件有關
(2)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李鴻章和梁啟超外,請再分別寫出一位兩則材料所述事件的代表人物。G
(3)材料一中李鴻章認為“獨火器萬不能及”,為此,他們以______為口號,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______工業。
(4)把兩則材料所述事件作為一個單元,你認為該單元的標題應該是什么
【講評】材料一是李鴻章說的,大意是中國的文武制度都比西方好,但武器比不上,中國要自強,就要學習西方的技術來制造武器。這與洋務運動相關。材料二梁啟超說國家必須要實施變法,這與戊戌變法相關。
【答案】(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2)左宗棠(或張之洞、曾國藩、奕 )(3)自強和求富,軍事和民用 ?。?)近代化的探索(意對即可)
四、課堂小結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也是先進的中國人不斷探索救國道路的歷史,戊戌變法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由于頑固勢力的強大和維新派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戊戌變法運動失敗了,但是其進步性、積極作用不可抹殺,戊戌變法利于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并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維新志士們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的行動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必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繼續奮斗。
板書設計
戊戌變法
公車上書
地點·北京
原因:《馬關條約》的簽訂
時間:1895年
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聯合1300多名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
內容:拒和、遷都、變法
影響:轟動京滬,拉開了變法維新的序菜
報刊:
上海《時務報》:梁啟超《變法通議》
天津《國聞報》:嚴復《天演論》
百日維新: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明定國是》
1898年9月21日,觸犯頑固派利益,慈禧戊戌政變
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楊深秀、康廣仁
意義: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教學探討與反思
本課所要掌握的內容有較強的故事性,如戊戌政變的具體情況,可以對之稍加講述,為課堂教學創設歷史情境,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時,可借助圖片、表格和文字材料,清晰地概括出重點內容,變抽象為形象,來幫助學生理解教材,輔助教學。關于整個教學內容,學生能夠掌握教材所敘述的即可,知道變法的背景、變法內容、失敗的過程及歷史意義,不必拔高。
補充資料
膠州灣事件
甲午戰爭之后,攫取青島就成為德皇威廉二世孜孜以求的目標,并開始制訂占領計劃。
1897年11月14日,清晨7時許,艦隊司令棣特利希發布了占領膠州灣的命令。由“羚羊號”及“威廉號”兩艦官兵組成500人的陸戰隊,分乘三艘快艇,從棧橋登陸,并分頭占領了軍火庫、電報局棧橋、青島炮臺,包圍了總兵衙門和4個兵營。中午,棣特利希派員向青島總兵章高元遞交了通牒:把膠州灣交給德軍,清軍必須在3個小時之內撤到女姑口和嶗山以外,以48小時退完為限,“過此即當敵軍辦
在德軍威逼之下,章高元沒開一槍一炮,于14日下午3時下令清軍拔隊后撤,由青島村退往山后的四方,當日德軍宣布占領膠州灣及其附近一切海島及屬地。隨后的18天中,章高元在德軍威逼下一退再遲,由四方退至滄口,最后調駐煙臺,青島從此淪為德國殖民地。
- 1 -
- 10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盐边县| 大石桥市| 洛扎县| 汝州市| 同德县| 博客| 特克斯县| 水城县| 招远市| 东光县| 毕节市| 新余市| 晋州市| 泰宁县| 韩城市| 许昌县| 且末县| 岳西县| 思茅市| 行唐县| 谢通门县| 白银市| 武清区| 蛟河市| 阜城县| 河曲县| 布拖县| 西平县| 东丽区| 徐州市| 基隆市| 米林县| 定南县| 夹江县| 达日县| 广平县| 锡林浩特市| 孟村| 大姚县|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