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設計作業設計團隊所在學校(簽章):作業涉及教科書版本:人教版2017教育部審定 年級及冊次:八年級上冊作業涉及單元、章節(或主題、任務):第三單元 勇擔社會責任作業設計團隊教師姓名(不超過5個):整體性作業設計思路說明: 立足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依據2022年版《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五方面來看,本單元重點在道德修養、健全人格和責任意識三個方面。 本單元主要內容為角色與責任、愛心與奉獻。具體涉及以下四個方面共2課4個課時:1、正確認識角色與責任的關系。能說出責任的含義,分清責任來源。理解角色不同,責任不同。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學會為自己負責,對他人、社會心存感恩。2、理解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的關系;履行自己承擔的責任,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做一個負責任的人。3、理解關愛他人的重要性,理解服務社會的意義。4、學會在生活中以自己的行動關愛他人,主動參與服務社會的活動。 作業設計依據學生特點和現狀,以基礎性和發展性為主,設計4個課時作業,并按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設計。主要考慮先對基礎知識的學習、理解,進而對其拓展、運用。具體是概念的了解與判斷;對角色與責任、代價與回報關系的正確理解和選擇;由此理解承擔責任的重要性,能正確判斷和表述;重點能根據實際情景,在社會生活中關愛他人,掌握關愛的藝術;能積極主動服務、奉獻社會。最后,設計一個本單元綜合實踐探究性作業,通過知識與技能的運用與實踐,既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又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第七課 積極奉獻社會 第1課時 關愛他人使用時段 作業內容 作業設計 設計意圖 使用者 預計時長 預估難度系數課前 基礎性作業 作業一 在雅安萬達廣場,一位老人因腿腳不便無法系好鞋帶,某女孩發現后,主動幫老人系好鞋帶后匆匆離去,該女孩因此被贊為“最美女孩”。這位最美女孩,美在何處? 【參考答案】關愛他人,熱心助人 一個路人因太疲憊,躺在路邊睡著了。不久,一條毒蛇從草叢里鉆了出來,爬向了那個沉睡的路人。眼看熟睡的路人就要死在蛇吻之下,就在這時,一個農夫經過這里,他打死了那條毒蛇,并沒有驚醒行路人的好夢,靜靜地走開了。很多人一生都生活在別人的恩澤之中,但他卻永遠也不會知道那熟睡時發生的一切。 結合材料并說說生活中你曾接受過他人什么愛心幫助? 【參考答案】開放性問題,圍繞“關愛”,言之有理皆可。 認識生活中的關愛 學生 5分鐘 0.95作業二 歌曲《愛的奉獻》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對下面歌詞啟示理解不正確的是( ) ①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 ②點滴善行可匯聚成愛的海洋 ③只要社會有關愛,困難就會消失 ④關愛他人促進社會美好。 【參考答案】③ 下列對“關愛”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①關愛就是關心愛護 ②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 ③真正的關愛只存在于親人之間 ④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 ⑤關愛有利于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參考答案】③ 思考關愛的作用 學生 2分鐘 0.95發展性作業 作業一 1.“如果遇到困難,可來這里點一份免費的單人套餐。”在疫情期間,南昌縣一家小面館自發為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人員、老人等提供愛心餐。面館主人的行為值得我們點贊,是因為他( ) A.善于欣賞自己,促進自我發展 B.懂得寬容他人,贏得社會認可 C.承擔法定職責,履行法定義務 D.關心幫助他人,傳遞美好情感 【參考答案】D 2.2022年11月25日,浙江寧波市慈善總會收到一封掛號信,裝有108張匯款收據,總計106萬元。這是化名為“順其自然”的愛心人士連續第24年向寧波市慈善總會捐款,善款總額已達1469萬元。從1999年開始,每年的11月底到12月初,“順其自然”的愛心捐款都會如約而至,從未缺席。浙江寧波市慈善總會遵循他的要求,堅持將善款用于助學、教育方向。在“順其自然”的影響下,寧波出現了越來越多隱名捐款的人。下列對“順其自然”的事跡認識正確的有( ) ①其行為只是為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贊許 ②關愛他人,可以傳遞美好情感 ③“順其自然”不僅履行了道德義務,也履行了法定義務 ④“順其自然”熱心公益,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參考答案】②④ 了解認識關愛在生活中的表現 學生 2分鐘 0.95作業二 1.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輕的女士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進去后才放開手。老奶奶向她道謝時,那位女士對老奶奶說:“我的媽媽也和您的年紀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思考:你怎么看待這位女士的行為? 【參考答案】是關愛社會、服務社會的行為。 2.山西省某志愿服務隊面向獨居、孤寡老人開展“窗簾行動”。選定社區中年齡偏大、行動力差、體弱多病的老人作為服務對象,征求老人及其家人同意后,在其家中窗戶顯眼位置貼上固定標識。志愿者們通過窗簾的開關狀態判斷老人的安全情況。這種做法告訴我們( ) ①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注意方式 ②關愛他人不分年齡、事情大小,要竭盡所能 ③關愛他人要考慮他人的切實需求和內心感受 ④要增強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 【參考答案】①②③ 通過日常行為,理解關愛有方法 學生 10分鐘 0.95課中 基礎性作業 作業一 1.閱讀思考 ①你如何評價售票員、司機和乘客們的行為? ②你從中體會到關愛具有怎樣的作用? 【參考答案】①關愛他人,熱心助人;傳遞溫暖,讓社會和諧。②作用: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 2.閱讀思考: 【參考答案】關愛他人,收獲幸福。贏得尊重,獲得發展機會。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 通過日常行為,理解關愛的作用 學生與老師 15分鐘 0.85作業二 1.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下列行為符合這一策略的是( ) A.小李每天默默地用自行車載腿有殘疾的小王上下學 B.下課了,小明大聲對小楊說,“你是殘疾人,不方便,我扶你去廁所” C.小麗為了安慰半期考試考得不好的朋友,在校園廣播站為她點歌 D.一輛外地車停在小麗前面,請她上車給他們指路,她亳不猶豫地上了車 【參考答案】A 2.“君子坐而論道,少年起而行之。”某高校的學生們就用溫暖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在得知校外煎餅攤呂阿姨的丈夫生病治療需要一大筆錢時,他們自發前往呂阿姨的煎餅攤照顧生意。不僅自覺排隊,還幫助呂阿姨洗菜、打掃衛生,默契約定絕口不提其丈夫生病的事。這啟示我們 關愛他人要( ) A.盡己所能B.心懷善意C.講究策略D.有求必應 【參考答案】ABC 了解關愛是一種藝術 學生與老師 3分鐘 0.9作業三 1.看圖交流: 如何看待學生與老人的關愛行為? 【參考答案】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及時給予道義支持,物質幫助,精神關懷。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要講究策略。 理解關愛他人是一種藝術 學生與老師 3分鐘 0.75發展性作業 作業一 1.2022年4月,全國支援上海抗疫期間,揚州一位愛心人士不小心將手機打包進抗疫物資中并運往上海,得知經過后。細心的居委會特意為這部到上海“一日游”的“揚州戶籍手機”機主開具了未曾到過上海的證明,以免機主因“手機的這一奇妙旅程”影響生活。這一故事( ) 啟示我們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 B.傳遞了誠信友善的良好社會風尚 C.說明關愛他人心懷善意就足夠了 D.體現了互敬互愛、助人為樂良好風范 【參考答案】ABD 2.王家斌是成都的一名公交車司機,在一次行車途中,車上一男子突然暈倒,熱心乘客急忙扶起他,讓他坐到座位上,并通知王家斌。王家斌立即將車停在路邊,開啟應急燈,撥打120,并向公司報備。與此同時,熱心乘客推開車窗,保持車內通風,更有熱心的乘客買來葡萄糖水,讓暈倒的男子喝下。經了解,該男子因錢包失竊,已長時間沒有進食,導致低血糖。這時,120急救人員趕來,初步檢查這名男子無大礙。王師傅和熱心乘客掏出現金,讓其先去附近吃飯再繼續趕路。王家斌開公交車一年多以來,第一次遇到這種突發狀況,他在救助暈倒乘客的同時,也向其他乘客做了解釋工作。“作為公交司機,這是我應該做的。”王家斌說,“就算換成其他人也會這樣做,而且可能會做得更好。” (1)分析王家斌和熱心乘客的行為受贊譽的理由。 (2)王家斌和熱心乘客的行為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參考答案】 (1)主動關愛他人、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品質好,新生和善待生命。 (2)關愛他人,心懷善意,盡己所能,講究策略。 對關愛他人藝術的理解運用 學生與老師 8分鐘 0.85作業二 教材P78“探究與分享” 思考:如何看待他們的觀點?簡要分析交流。 【參考答案】 兩位女同學觀點錯的。主要從從關愛他人的作用角度分析,再從關愛他人的藝術方面著手。歸納運用本課時主要內容即可。 關愛他人作用及策略綜合運用 學生與老師 5分鐘 0.8課后 基礎性作業 作業一 整理出本課時主要內容。 歸納整理及時復習所學 學生 2分鐘 0.95作業二 1.小明上網隨意找了一家自稱是專門救助“自閉癥”兒童的公益網站,準備注冊自己的姓名、身份證等個人信息,并打算用微信把零用錢匯到指定的銀行賬戶上。不料,老師知道后,立即要求小明暫停…… 思考: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參考答案】關愛他人除心懷善意,還要講究策略。面對復雜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判斷,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行動要果斷和理智。 2.閱讀下面材料,思考: 運用本課所學知識,說說“免費吃面”活動的社會意義。 【參考答案】從關愛他人的作用和藝術方面思考即可。 3.某地婦聯統籌開展各類兒童關愛服務活動:發起“恒愛行動——百萬家庭親情一線牽”志愿者招募活動,動員愛心家庭參與其中,短短一天時間,300斤愛心毛線就被200余位“愛心媽媽”認領完畢,凝聚著滿滿愛心的200余件編織品寄往對口援助地區留守困境兒童手中,為那里的孩子在寒冷的冬日圓了一個溫暖的夢;開展孤困兒童微心愿認領活動,梳理924個兒童的微心愿并全部完成認領。通過這些活動,勉勵受助兒童把社會關愛化作奮發學習的動力,鼓勵受助家庭把幫扶關心化作戰勝困難的力量,樹立信心,樂觀向上,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1)從關愛他人的角度,談談開展上述活動的積極意義。(從個人、他人和社會角度闡述) (2)學校將開展以"愛心牽手傳遞溫暖"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請你為之設計兩種活動形式。 【參考答案】(1)對個人:贏得尊重,得到關心和幫助,維系友好,獲得發展機會;對他人:傳遞美好,帶來溫暖。對社會:和諧穩定,促進文明進步。 (2)演講、繪畫、辯論、實踐等。 關愛他人藝術在生活中的運用 學生 8分鐘 0.8發展性作業 作業一 搜集社會上關愛他人的感人事跡并相互交流。 【參考答案】開放問題。 梁益建(幫助困難病人的好醫生)是醫學博士,四川省成都市三醫院骨科主任。梁益建多年前學成回國,參與“駝背”手術3000多例,親自主刀挽救了上千個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專家。盡可能地為患者著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則。到醫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經濟條件不好。為了讓患者盡快得到治療,他處處為病人節省費用外,還常常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捐錢,四處化緣。碰到有錢的朋友,他會直接開口尋求幫助,甚至嘗試過在茶館募捐。 何玥,女,壯族,2000年7月出生,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金寶鄉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年僅12歲的何玥因患腦瘤去世,生前她作出無償捐獻器官的決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她的無私與大愛詮釋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她被稱為“最美女孩”,她的遺愿被稱為“最美遺愿”。 培養搜集能力,向榜樣學習 學生 5分鐘 0.9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