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六課時同在藍天下(黔教版)三年級上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07板書設計04知識拓展課后作業08教學目標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不同背景的人面臨的各種情況,從而激發內心的關愛之情。0102通過課程,明白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員,有責任為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03能夠運用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查找資料、進行比較和進行采訪等。04責任擔當創意物化問題解決價值體認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活動的創意物化,如將本課所學知識內容運用到生活中。新知導入藍天白云下,我們走進了美麗的大自然,摸摸樹木,聽聽鳥語,閩聞花香,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可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有一些小伙伴成為獨特的存在,他們或許無法自由行走奔跑、或許聽不到美妙的聲音、或許看不到多彩的世界。但是,他們卻和我們一起,同在一片藍天下努力地生活著!新知導入探究新知主題一:藍天下的他們藍天下,有可愛的小鳥、美麗的花朵、樸實的樹木、巍峨的群山、蜿蜒的河流、奇異的石頭,有你、有我、有他們。大家都用自己特別的樣子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探究新知說一說當你看到身邊有一些特殊的伙伴時,你想到了什么?當我看到一些特殊的伙伴時,我會想到友誼、支持和共同成長的重要性。每個伙伴都有獨特的背景和經歷,他們的存在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同的視角和體驗。同時,這也讓我想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如何通過彼此的優勢互補,共同克服挑戰,實現目標。探究新知找一找找一找我們身邊有沒有特殊的伙伴,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助的特殊的人,了解一下,他們需要什么幫助?肢體殘疾者:他們可能在行動上有諸多不便,比如坐輪椅的人上下樓梯、過馬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都存在困難。他們需要有人幫忙推輪椅、抬輪椅上下臺階,在乘坐公共交通時協助他們上下車。探究新知訪一訪特殊人員也會有自己難處和特長,請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分組調查身邊的特殊人員情況。調查信息統計表序號 特殊情況 困難 特長1 手臂殘疾 行動不便 歌聲美妙2 說話障礙 影響交流 繪畫能力強他們的愿望:像正常人一樣擁有正常的生活科學研究發現,當人的某個感覺器官存在缺陷時,另一個感覺器官的功能往往會變得更為敏銳。例如,失明的人通常聽力比較靈敏,而失聰的人則往往擁有更好的視力。知識鏈接探究新知探究新知試一試和小組內的同學們分別體驗以下這些行為,你還可以想到其他的情況嗎?1. 閉上雙眼寫一句話;2.閉上雙眼到指定地點取物;3.單手穿衣服;4.肢體傳話。探究新知同學們,在剛才的體驗活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說一說團結與合作:活動往往強調團隊合作,通過各種互動和游戲,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促進了相互理解和支持。包容與尊重:參與者能夠體會到多樣性的重要性,學習如何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差異。探究新知查一查生活中還有哪些特殊群體是需要大家關注的?通過詢問家長和老師,我知道有:殘障人士自閉癥群體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探究新知議一議通過感受特殊群體的不容易后,我們能做些什么?1.志愿服務:鼓勵社區成員參與志愿服務,為特殊群體提供陪伴和支持。2.傾聽與溝通:主動傾聽特殊群體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境,以便更好地給予支持。3.分享故事:通過社交媒體或其他平臺分享特殊群體的故事,提高公眾關注度,并激勵更多人參與支持行動。探究新知主題二:藍天下的溫暖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走進他們的世界,把愛傳遞。探究新知說一說小組內一起討論,作為小學生,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能對這些需要幫助的人群給予哪些幫助?關愛行動論證表幫助對象 幫助對象存在的困難 我能給予的幫助殘疾人 行動不便生活不便 關愛 照顧老年人 身體健康方面 行動力方面 讓座 扶老人過馬路心理障礙兒童 自閉 內心脆弱 多交流多關心探究新知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去幫助他們吧!行動前,請和小組同學制訂活動計劃。做一做小組成員 何云云、小智、李帥活動目的 為殘疾人提供物質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活動步驟 1.搭建志愿者與殘疾人交流互動的平臺,促進雙方的了解和友誼,營造關愛殘疾人的社會氛圍。探究新知做一做活動步驟 2.推動政策改變:倡導政府和社會機構采取措施,改善殘疾人的生活條件和權益保障。3.開展培訓或講座:邀請專業人士為殘疾人提供技能培訓或心理輔導。活動成果 支持和幫助可以讓殘疾人感受到被重視與尊重,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勵他們追求自己的夢想與目標。續表探究新知說一說在幫助殘疾人的過程中,我學會耐心傾聽與理解。每一個微笑回應、每一點進步都讓我深感欣慰,也讓我更懂得關愛與尊重的力量。幫助他們,我們好高興!因為我們用自己的行動給他們帶去了方便。小朋友,你們也說一說幫助他們的經驗與感受。探究新知讀一讀國際助殘日為每年12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從1991年5月15 日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諺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蘇霍姆林斯基探究新知主題三:一起向未來在我們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有無盡的潛力和獨特的價值,遇到需要我們伸出援手的人,也會在他們的身上感受到不屈服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力量。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都有著自己的夢想和未來。讓我們緊緊握住彼此的手,一同邁向充滿希望的明天!探究新知找一找身殘志堅的人給我更多感動。親愛的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他們的勵志故事?海倫·凱勒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她在19個月大時因疾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但她并沒有放棄。通過她的老師安妮·沙利文的幫助,海倫學會了溝通,并最終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學位。她用自己的經歷激勵無數人,倡導殘疾人權利。探究新知找一找他們在沒有聲音的世界里,舞出了生命的精彩他們沒有雙腿,卻在賽場上拼搏出奇跡探究新知說一說班級通過講故事、學模范、談感悟等環節,以“身殘志堅”為主題,展開宣講活動。無臂畫家的追夢之旅劉偉在意外中失去雙臂,卻未向命運低頭。他以腳代手練習繪畫,歷經艱辛,終成知名畫家,用畫作展現出頑強意志與對生活的熱愛。楊秋霞,1998年生于貴州,2歲時因被毒蛇咬傷導致左手臂截肢。2013年入選國家殘疾人羽毛球隊。羽毛球運動過程中轉體、變向多且突然,單臂運動員需要克服身體殘缺對平衡能力的影響。楊秋霞是個訓練刻苦的運動員,總是給自己加練,訓練量通常能比同期運動員多上一倍。她曾多次在殘疾人羽毛球世錦賽上獲得單打亞軍、雙打亞軍,2020年獲得東京殘奧會金牌,楊秋霞也憑借這枚金牌實現殘疾人羽毛球項目個人“大滿貫”。知識鏈接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做一做同學們,“同在藍天下,一起向未來”的系列活動就要開始了!這次活動主要是為了增進同學們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幫助彼此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上的問題,并且通過共同的活動促進團隊合作和個人成長。總之,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活動的可行性、參與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從中獲益并享受到活動的樂趣。大家集思廣益,一起來設計活動方案吧!探究新知做一做同在藍天下,一起向未來活動設計方案一、活動主題:“同在藍天下,一起向未來”二、活動目的:增強殘疾人自信,促進社會融合,提升公眾對殘疾人群體的認知與關愛,共筑和諧友愛的社會環境。三、活動對象:殘疾人、志愿者、愛心人士及廣大市民。四、活動內容:1.開幕式文藝表演與領導致辭。2.殘疾人才藝展示與比賽。3.愛心義賣與捐贈。知識拓展殘疾人如何應對心理壓力和心理影響?長期面臨生活不便和社會的不理解,殘疾人容易產生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他們可能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疏導。建立積極的心態對于殘疾人至關重要,但在現實中,他們可能缺乏有效的心理調適方法和社會支持網絡。例如,一些殘疾人因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走出家門參與社交活動,進一步加重了心理負擔。知識拓展殘疾人在就業市場上面臨哪些困難?首先是就業歧視,一些用人單位對殘疾人存在偏見,認為他們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不如健全人,不愿意提供就業機會。殘疾人自身的身體條件限制了部分職業選擇,同時缺乏針對他們特點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導致就業渠道狹窄。工作環境的無障礙設施不完善,也給殘疾人就業帶來不便,例如輪椅無法進入工作場所、缺乏輔助器具等。知識拓展怎樣促進殘疾人更好地進入社會:社會大眾對殘疾人的認知和理解不足,導致在日常生活中殘疾人可能遭遇不友好的對待或被忽視。例如,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不完善,使得殘疾人出行困難,限制了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缺乏促進殘疾人與健全人交流互動的平臺和機會,導致兩者之間存在隔閡。如何打破這種隔閡,讓殘疾人真正融入社會的各個方面,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課堂練習結合所學,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你發現了殘疾人有什么樣的品質?一、堅強的意志殘疾人常常展現出令人欽佩的堅強意志。他們在面對身體的殘缺和生活的種種困難時,不輕易屈服,努力克服障礙。二、樂觀的心態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很多殘疾人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他們積極面對生活,尋找生活中的樂趣和美好。課堂總結1藍天下的他們同在藍天下3一起向未來4進行相關知識拓展5完成課堂練習2藍天下的溫暖板書設計同在藍天下1.藍天下的他們2.藍天下的溫暖3.一起向未來4.進行相關知識拓展5.完成課堂練習課后作業課后搜集關于殘疾人士工作者在其崗位發光發熱的案例,同學之間相互分享。35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黔教版綜合實踐】三年級上冊第六課《同在藍天下》.pptx 引入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