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8課 辛亥革命——追尋孫中山的足跡》教學設計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人物主線教學”是主線教學的一種模式,主線載體借助的是人物,即歷史教學中“以人帶事”法的特殊應用。以“人”為切入點進行歷史教學可以有效復原歷史語境,促進學生理解歷史,對歷史事件做出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此外,還可以增強歷史的共鳴,讓學生重回歷史現場,體會到歷史時空的具體性和生動性。本課通過呈現“孫中山”這一歷史人物的所言、所想、所為等將教學內容進行串聯,引導學生探究辛亥革命的背景、過程、意義與局限。此外,本課還以核心素養的培育為旨規,建構層層遞進的問題鏈,從而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思考,提高學生以問題為中心的知識整合能力,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意在使學生在問題探究中,客觀、辯證地認識辛亥革命的偶然與必然、意義與局限,并認同中國共產黨的優越性,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教學背景分析課標分析《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本課的要求是:了解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理解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建立對中國結束帝制、建立民國的意義及局限性。結合課標要求中的行為動詞和教材內容來看,課標在識記層面,要求學生了解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理解層面,要求學生理解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建立對中國結束帝制、建立民國的意義及局限性。教材分析本課為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的第18課《辛亥革命》。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中華民國的開篇歷史,上承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下啟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因此,本課的講解關系到學生對前面課文的進一步加深理解,明白辛亥革命為何發生,也為下一課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絕望”與“希望”埋下伏筆。此外,辛亥革命是舊民主主義的高潮,這對于理解下一單元即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也大有裨益,能夠使得學生感受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是時代的召喚,從側面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性。本課共分三個子目:“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第一子目,教材分別介紹了封建地主階級和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救亡圖存所做出的努力,前者通過“改革”以自救,后者通過“革命”實現“振興中華”。第二子目,教材以時間為線索,介紹了保路運動、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展現了革命的進程。第三子目,教材言簡意賅地闡釋了辛亥革命的意義、性質和歷史局限。這三個子目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主要以時間為線索,展示辛亥革命的背景、歷史過程以及所產生的影響。學情分析已知: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第9課“辛亥革命”、第10課“中華民國的建立”與本課有一定相似性。初中教材主要闡釋了同盟會的成立、三民主義的內容、辛亥革命的爆發、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等一系列具體史實,學生已對基本史實有所認識。想知:學生通過對上一單元的學習,已經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認識到清政府的墮落與無能,渴望能夠推翻清政府,能夠實現“振興中華”。因此,他們對于探究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未知:學生對于清末新政非常陌生,不清楚1901-1911年改革與革命之間的賽跑,也不了解當時聲勢較大的立憲運動。學生的史料解讀功底不夠,唯物史觀仍在形成中,歷史解釋能力較弱,不能夠完全把握辛亥革命爆發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及其局限。能知:通過以往歷史學習,高一學生已具有一定閱讀史料、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過渡。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能夠理解辛亥革命爆發的必然性,能夠在革命與改革的賽跑中認識辛亥革命的偶然性,能夠客觀地評價辛亥革命。教學目標1、通過梳理歷史時序、閱讀分析圖片和史料,從長時段和短時段分析辛亥革命的歷史背景,了解三民主義、清末新政、立憲派等基本史實,感受革命志士“為天下謀永福”的高尚情懷,從而理解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家國情懷)2、通過閱讀地圖、梳理歷史時序和解讀表格史料,了解保路運動、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等主要內容,理解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建立過程中相關重大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辛亥革命走向妥協的原因。(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3、通過小組合作分析解讀史料,能夠客觀認識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之處,認同中國共產黨的優越性。(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辛亥革命的必然性與偶然性、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建立的過程。【確立依據】“依標托本”,根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課標要求和本課相關內容的初高中教材分析,以及學情分析等,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南京臨時政府妥協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突破方法】根據學情分析及教材內容等確立教學難點,學生在文字史料、表格等材料的幫助下,嘗試突破。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 歷史地圖 文字材料 歷史時間軸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以歷史問題探究教學法為主,以講授法為輔。【擇用說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為本。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情境設置:出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片段。材料一 孫中山先生大聲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率先發出“振興中華”的吶喊。在孫中山先生領導和影響下,大批革命黨人和無數愛國志士集聚在振興中華旗幟之下…… ——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問題1:這反映了孫中山怎樣的愿望? 預設:振興中華。問題2:孫中山想要如何實現“振興中華”?預設:革命問題3:孫中山為何要通過“革命”實現“振興中華”? 閱讀材料,思考、回答問題。 聯系時事導入本課,激發學生思考歷史與現實的聯系;設置多個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最后一個問題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本課所要探討的第一個問題。一、必然與偶然——革命是必然,抑或偶然? 問題1:孫中山為何要通過“革命”實現“振興中華”?①教師借助時間軸,引導學生回顧辛亥革命前百年所發生的事件。教師點撥:這是一段半殖民地化的歷史,同時也是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圖存,帶領中國逐漸走上現代化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甲午戰爭的失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歷史已經向我們宣告改革無法振興中華,只有革命才是必然! 問題2:孫中山為“革命”做了哪些準備?①展示圖片史料預設:組織準備包括1894年成立同盟會、1905年成立興中會;思想準備包括宣傳革命思想、提出三民主義;軍事準備包括反清武裝起義。②展示連線題和《民報》發刊詞。預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民族主義,主張暴力推翻滿洲貴族統治;創立民國是民權主義,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平均地權是民生主義,主張核定低價、漲價歸公。三民主義針對當時中國存在的專制、滿清貴族壓迫、列強侵略等問題確立了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目標,反映時代需求和人民愿望,但是對民生問題不夠重視,沒有從根本上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提問:正是在三民主義的理論指導之下,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志士進行了一系列反清武裝起義,其中1911年發生了一場著名的起義,是什么?預設:黃花崗起義。過渡:在黃花崗起義中,24歲的林覺民犧牲了。在參加起義前,林覺民給他的妻子陳意映留下了一封絕筆信,這就是著名的《與妻書》。③展示《與妻書》部分內容,引導學生感受林覺民的情懷。材料四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節選自林覺民《與妻書》教師點撥:然而,林覺民的故事并不是一個個例。當時,許多革命志士為了成就革命事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其中,就有20歲在獄中去世的鄒容,32歲在起義中犧牲的秋瑾,以及34歲為起義獻身的徐錫麟。正是因為他們“舍小家,為大家”,革命才能夠勝利!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的艱辛與付出。問題3:“革命”是救亡圖存的唯一道路嗎?①引導學生回顧甲午戰爭之后的歷史事件。教師點撥:甲午戰爭之后,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卻敗給了日本這樣一個島國。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非常憤慨,在他們的推動下,戊戌維新運動應運而生。然而這場運動卻被慈禧太后親手扼殺。到了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被迫逃亡西安。在旅途中,她終于意識到清王朝必須通過改革,方可自救!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清政府就開始了1901年的什么改革?預設:清末新政教師點撥:所以,從1901年開始,一直到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與改革展開了激烈的賽跑。因此,雖然革命是歷史的必然,但是革命并不是當時救亡圖存的唯一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問題4:“改革”之路如何開展?①教師同步革命的時間軸,呈現改革與革命的賽跑。預設:清末新政的內容包括:改革官制、編練新軍、倡導創辦工商企業、教育改革(廢科舉興學堂)。教師點撥: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說過,在一個事物的母體之中,會孕育出推翻它的力量。在清末新政的母體中,同樣在孕育著推翻清王朝的力量。清政府通過編練新軍,新軍淘汰了舊軍,而這些新軍卻將槍口對準了清王朝;通過創辦工商企業,資本主義得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而他們正是革命的重要力量;通過教育改革,一批新式知識分子誕生,他們卻成為了反封建的斗士。提問:因此,清末新政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預設:加速了革命的到來和清王朝的顛覆。教師點撥:新政的初衷是清王朝的自救,然而卻種瓜得豆,將王朝推向了滅亡的邊緣。究其根本,是因為新的經濟方式、文化觀念不可能維護舊體制!②呈現時間軸預設:1906年開始預備立憲,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作為制定“憲法”的準備,1911年組織皇族內閣。提問:在清末新政如火如荼開展的時候,有一波人,對新政充滿了期待,他們希望通過新政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他們是誰?預設:立憲派。提問:立憲派是由戊戌維新運動的維新派演變而來,他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立憲,具體有哪些?預設:成立預備立憲公會,先后發起三次速開國會的請愿運動,但是此路不通。提問:閱讀1911年皇族內閣成員名單,思考皇族內閣有怎樣的特點?預設:成員多為滿洲皇族。教師點撥:因此,本來對新政充滿希望的立憲派非常失望,他們意識到清政府并不是真心誠意要立憲,所以轉而支持革命。 ①回顧所學,從長時段思考孫中山堅持革命的原因,認識辛亥革命的必然性。①閱讀材料,結合教材,完成表格。②閱讀《民報》發刊詞,完成“三民主義”連線題,并對三民主義做出評價。③朗誦《與妻書》,談談從中感受到了林覺民怎樣的情懷。①回顧所學,回答問題,認識辛亥革命的偶然性。①結合教材“歷史縱橫”,概括清末新政第一階段的內容,試評其影響。②結合教材,概括清末新政第二階段的事件,了解聲勢浩大的立憲運動。 1、調動學生過去所學,用時間軸梳理歷史事件,指導學生建立歷史的時序性;學生從長時段梳理辛亥革命的背景,從而認識革命的必然性,培養唯物史觀。2、學生通過文字和圖片史料,自主學習,掌握同盟會、興中會、三民主義、反清武裝起義等基本史實;通過對《民報》發刊詞的解讀,提取關鍵信息,形成自己對三民主義的評價,培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素養;通過對林覺民、鄒容、秋瑾、徐錫麟的相關事件的了解以及誦讀《與妻書》,學生能夠感受革命志士的高尚情懷,懂得感恩,向他們靠攏,形成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大愛。3、調動學生所學,延用時間軸的方式,培養時空觀念的素養;通過對過去史事的把握,學生能夠理解辛亥革命的偶然性,落實唯物史觀。4、教師將改革與革命歷程的時間軸合并,學生能夠對1901-1911年改革與革命的賽跑有更清晰的認識;通過對清末新政與清王朝滅亡關系的解讀,學生能夠理解新的經濟方式、文化觀念不可能維護舊體制,落實唯物史觀和時空觀念素養。二、革命與妥協——革命何以走向妥協 問題1: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經歷了怎樣的進程呢?①呈現辛亥革命形勢圖預設:1911年5月發生了保路運動,四川的保路運動發展成武裝起義,成為了武昌起義的導火索。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起義軍很快控制了武漢三鎮,并成立了湖北軍政府。武昌起義勝利后兩個月內,14個省和上海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因此,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共和政體就此產生。2月12日,在袁世凱的施壓下,清帝遜位,清朝滅亡。2月15日,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革命果實落到袁世凱手中。3月11日,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②呈現《中華民國臨時約》的部分原文,引導學生分析各條款所反映的信息,解釋責任內閣制的含義。材料六第二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第四條 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第四十三條 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均稱為國務員第四十五條 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需副署之預設:第二條反映了主權在民的原則;第四條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立法權屬于參議院,司法權屬于法院,行政權屬于國務員和臨時大總統;第四十五條體現了責任內閣制,總理權力大于總統,總理擁有最終決定權和一票否決權。提問:孫中山一直都特別推崇美國的制度,而美國實行的是總統制。孫中山為什么要設置責任內閣制呢?我們可以從約法頒布的時間中窺得一些線索。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而就在這前一天,也就是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這說明孫中山實行責任內閣制的目的是什么?預設:限制袁世凱權力,防止袁世凱專權。提問:這說明孫中山并不信任袁世凱,既然如此,孫中山為何要把大總統的位子讓給袁世凱呢? 過渡:實際上,孫中山有自己的苦衷。問題2:孫中山有何苦衷?①呈現南京臨時政府財政收支統計表。預設:南京臨時政府的財政總支出大于總收入,說明其正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海陸軍費的開支特別大,說明它面臨很嚴重的軍事壓力。沒有地方上繳中央的稅,這實際上說明南京臨時政府并不能有效控制地方,因為自太平天國以來地方督撫權力不斷上升。還缺了關稅,因為列強趁著中國鬧革命攫取了海關稅款,采取某種方針確保關稅不能夠為革命黨用作軍費。這說明南京臨時政府沒有得到列強的支持。所以,南京臨時政府面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種種困境。 ①閱讀教材,結合地圖,找出辛亥革命的關鍵時間節點,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②分析解讀史料,歸納條款所反映的原則,理解責任內閣制。①分析表格,談談表格所反映的歷史信息。 1、通過自主閱讀教材,結合歷史地圖,學生能夠把握革命進程中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通過閱讀、分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條款,了解約法的目的和內容,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素養。2、通過閱讀、分析“南京臨時政府財政收支統計表”,理解革命走向妥協的原因,培養歷史解釋的素養。三、成功與失敗——革命是成功,抑或失敗 問題1:孫中山何以言辛亥革命之“成功”?①呈現1912年孫中山的言論材料八 “夫中國專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來而滋甚,一旦以國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過數旬,光復已十余行省,自有歷史以來,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 ——《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孫中山全集》第2卷預設:1912年的孫中山認為革命是成功的,因為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問題2:辛亥革命之“成功”還體現在什么方面?①呈現材料②呈現表格,總結歸納辛亥革命的成功之處。問題3:孫中山何以言辛亥革命之“失敗”?①呈現1923年孫中山的言論材料十一 “人民不但是沒有享民國的幸福,并且各省發生戰事,到處都有兵變,年年都是受痛苦。這是什么原故呢?就是由于革命沒有成功。” ——《孫中山全集》第8卷②呈現1924年孫中山的言論材料十二 “中國之情況不但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勢,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 ——《孫中山全集》第9卷預設: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問題4:辛亥革命為何會“失敗”?①呈現史料預設:辛亥革命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廣大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 ①閱讀史料,根據史料回答“孫中山何以言革命之成功”這一問題。①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回答問題。②從反帝反封建的角度理解辛亥革命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①認識1923年孫中山認為辛亥革命失敗了②閱讀史料,解釋“孫中山何以言辛亥革命之失敗”。①閱讀史料,結合所學,小組討論思考革命失敗的原因。 通過孫中山的言論引導學生辯證、客觀地評價辛亥革命;分析史料、小組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自主探究能力,貫徹落實歷史解釋和史料實證素養。課堂小結 呈現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材料十五 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驅對中華民族發展的美好憧憬……已經或正在成為現實,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教師點撥:辛亥革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孫中山在有生之年也并未實現“振興中華”的愿望。但是,中國共產黨規避了辛亥革命的局限,組織嚴密、紀律嚴格,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深入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最終接過孫中山“振興中華”的接力棒,帶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與導入相互呼應,聯系時事,幫助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優勢與偉大,培養對黨、對國的熱愛與擁戴之情。教學反思本節課根據史料創設情境,設置了多個學生活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本課追尋孫中山的足跡,以人帶事,主要解決了三大核心問題,“辛革命是必然抑或偶然”“辛亥革命何以走向妥協”與“辛亥革命是成功抑或失敗”,每個大問題之下又包含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小問題。本課注重落實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對時間軸的多次呈現,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時間脈絡;通過對必然與偶然的分析,以及對辛亥革命成與敗的辯證評價等,落實學生的唯物史觀;通過對林覺民等革命志士的了解以及對中國共產黨優勢的認識,培養家國情懷的素養;通過對《民報》發刊詞等史料的分析,學生能夠自主閱讀史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解釋,著重培養歷史解釋與史料實證素養。但是本課在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課的教學方法雖是歷史問題探究教學法,但是設置的問題缺乏開放性,這些問題都是由教師提出的,并不是由學生自主生成的。再者,在無生試講過程中,出現了語速略快、不能很好地把教學設計中的預設呈現出來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都需要不斷改進。材料六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