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規劃初中生活【學習目標】1.通過采訪同學們有關初中生活的暢想和打算,感受人生規劃的重要性。2.通過規劃自己的初中生活,明確制訂規劃的具體行動。◎素養目標: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確立符合國家需要和自身實際的目標。◎學習重點:知道做好初中生活規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主預習】規劃的意義→設定目標→分解目標→付出努力1.什么是規劃 為什么要規劃初中生活 2.怎樣做好初中生活規劃 3.我們應怎樣落實好初中生活規劃 【參考答案】1.(1)含義:規劃是對未來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設計與安排。(2)原因:生活需要規劃,沒有規劃容易讓我們陷入盲目和無序,合理的規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度過初中階段。2.先確定個人發展目標;還應當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3.有了規劃,我們更應當持之以恒,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將“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合作探究】學習任務 子目標2:探究規劃初中生活的原因及要求感受規劃的重要性為更好地度過初中階段,班主任希望同學們制作一期主題為“做好規劃 綻放精彩”的板報。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務。探究分享1:摘抄——有關生活規劃的名句請根據示例,將有關生活規劃的名句摘抄在下框中的橫線上。名 句 摘 抄 1.善于規劃,精于做事,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2.做好規劃,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未知的挑戰,減少損失,更好地實現目標。 3. 4. 探究分享2:對比——規劃改變生活(1)請根據表格提示,完成有規劃的生活和無規劃的生活的區別,并填寫在表格中的橫線上。(2)你愿意過哪種生活 請結合所填信息及所學內容闡述你作出這種選擇的理由。【參考答案】探究分享1 略,言之有理即可。探究分享2 (1)略,言之有理即可。(2)我希望過有規劃的生活。因為生活需要規劃,沒有規劃容易讓我們陷入盲目和無序,合理的規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度過初中階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解讀 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正確的計劃,就容易成功,否則就可能失敗。要想讓遠大的理想逐步變成現實,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制訂實現理想的具體計劃。做好初中生活規劃探究分享1:七嘴八舌話目標(1)你認為小明明白了什么 請將省略號后面的內容補充完整。(2)你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你是如何確立這一目標的 觀點:進入初中,我們要確定個人發展目標,目標越大越好。 點撥:錯誤。進入初中,我們要確定個人發展目標,但目標并非越大越好。我們要結合社會需要和性格、能力、興趣愛好等自身條件,設定合理的發展目標。探究分享2:制訂行動方案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一份自己的行動方案,并作為班會成果進行張貼。我的目標我的計劃我的行動1. 2. 3. …………1. 2. 3. …………探究分享3:讓規劃變成現實 結合上述信息,你認為①②處應填什么 觀點:只要有了規劃,我們就能走向成功。 點撥:錯誤。①規劃是成功的必要前提,一個善于做生活規劃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②影響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成功需要規劃,更需要堅持和努力。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應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并持之以恒,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將“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接近成功。 【參考答案】 探究分享1 (1)略,言之有理即可。 (2)略,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分享2 示例如下: 我的目標我的計劃我的行動考上理想 的高中 1.在每一次考試中都有所進步,七年級進入全年級前100名,八年級進入全年級前50名,九年級進入全年級前10名。 2.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3.科學安排學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1.上課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課后及時復習。 2.每天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同時廣泛閱讀,培養閱讀能力。 3.堅持每天晨讀,提高自身的記憶能力。 4.堅持每天鍛煉身體1小時,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探究分享3 示例:①確定或樹立目標。②持之以恒或堅持不懈。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解讀 該古語強調了持之以恒和堅持不懈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勇敢地面對挑戰和困難。只要對目標有孜孜不倦的精神、鍥而不舍的態度,我們就一定能獲得成功。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薄坝媱澪磥?才能成就人生?!边@兩句話告訴我們要 ( ) A.努力學習 B.做好規劃C.把握機遇 D.安于現狀2.班會上,同學們圍坐在教室里,暢想自己的初中生活。 小峰:我喜歡打籃球,希望能通過努力訓練進入市籃球隊。 小云:我喜歡科學研究,希望通過初中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 小偉:我想參加學校的辯論社,為將來從事外交工作打好基礎。針對以上同學的對話,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這些同學都有了清晰的發展目標 ②這些同學的目標太隨意,對個人成長沒有什么意義③將暢想變為現實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④要想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學生學習評價量規項目★★★★★★自主學習能力知識鞏固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參考答案】1.B 2.C【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