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教學設計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指出,需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并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其中,對于情感的培養是在教學中較難實現的目標,需根據課標及課程內容選擇合適的材料作為線索,在設計時對于情感的烘托層層遞進,串聯整課,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教學背景分析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本課為《中外歷史綱要(上)》的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的第8課,上承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下啟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主要涉及三國至隋唐時期三教的發展、文學藝術與科技的成就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過程等歷史知識。本課共分為四個子目。分別是:第一子目“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第二子目“文學藝術”,第三子目“科技”,第四子目“中外文化交流”。其中思想文化領域的新成就是本課敘述的重點;儒學的新發展、佛教的新發展是本課的難點。學生情況分析《三國至隋唐的文化》為高中階段的第八課,這部分內容在初中涉及的課目有《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盛唐氣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因而學生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書法、繪畫、唐代詩歌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已有基本的認識,但缺乏對一些問題深入的探究,如本課的難點部分: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學生對佛教、道教為何會盛行、儒學為何會受到沖擊及三教如何能同時發展等問題認識不足,而通過儒學的復興可以引導學生對于不同文化應有著兼收并蓄的態度。諸如此類,需通過教師講授帶領學生發現文化繁榮的原因,梳理從中得出的啟示,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觀。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敦煌壁畫的相關內容,加深對這一課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回憶時有錨點掛鉤,并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情感的共鳴。2.將佛教、道教和儒學的特點進行對比,能夠回答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原因、儒學受到挑戰的原因,通過閱讀教材及相關材料能夠知曉佛教和道教的盛行產生的問題及當時的人的應對方法。3.通過觀察圖片,感知不同時期文學藝術不同的特點,領悟中原文化對周邊地區的輻射與影響。4.通過填寫表格,學生能對漢朝至唐朝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特點,三國至隋唐時期其他文學藝術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特點有相應的認識,進而能跟進后續教師的提問。5.通過研讀三國至隋唐時期文學藝術和科技發展的相關材料,明白三國至隋唐時期文化成就達到高峰的原因。6.通過探究地圖和相關材料,知曉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的特點,進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增強文化自信。7.通過閱讀敦煌藏經洞的故事,明白對待不同文化應有的態度和做法,領悟文物追回的不易,增加自身對文物追回的使命感。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思想文化領域的新成就。教學難點儒學的新發展、佛教的新發展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 歷史地圖 文字材料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歷史問題探究教學法、歷史地圖教學法、合作探究法板書設計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源—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兼收并蓄 變—文學藝術—積累創新壁畫之 魂—科技—多元發展 傳—中外文化交流—中華文化圈形成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圖片:莫高窟(張昨亮攝)材料一:經過長達一千多年的營造,莫高窟成為世界上歷史延續最悠久、保存較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至今仍保存著735個洞窟,其中包括45000平方米壁畫。——生活月刊《敦煌:眾人受到召喚》教師行為:詢問學生莫高窟所在的城市,得到是敦煌的答案后,導入對敦煌、莫高窟及其壁畫的介紹,以引出新課。 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聽教師講述敦煌、莫高窟和其壁畫的特點,對敦煌壁畫有初步的認識。 敦煌、莫高窟及其壁畫有著十分突出的學習價值,以此作為導入可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敦煌莫高窟及其壁畫的價值有整體的概念,并和后續授課進行串聯。一、壁畫之源——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 表格內容:教師行為: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一子目的正文內容,請學生自主完成課件中的表格填寫,并請學生用任意三種符號在課本中標出儒學、道教和佛教在不同時間段的發展特點,再請同學進行回答。學生回答。教師行為:根據表格以儒學為主線進行分析,并提出問題:佛教和道教為什么會盛行?儒學為什么會受到挑戰?以引出對三國至隋唐時期的背景情況和對佛教、道教和儒學各自特點的介紹。圖片:三國至隋唐時期的背景情況分析圖教師提問:處于戰亂頻繁中的人們缺乏精神寄托,而佛教和道教為什么吸引他們呢?圖片:佛教壁畫:北魏-254窟北壁-尸毗王本生【臨摹】(董玲翻拍自《段文杰繪畫集》)教師行為:簡要講述敦煌莫高窟中的北魏時期的佛教壁畫“尸毗王本生”圖的故事,詢問學生:如果你是曾發誓要普度一切眾生的尸毗王,你要怎么做才能既從鷹口中救出鴿子,又不讓饑腸轆轆的老鷹餓死呢?學生回答。教師提問:這個故事體現了尸毗王什么樣的精神?學生回答。圖片:佛教、道教的盛行原因教師行為:以這幅圖接著講述佛教的特點,說明當時身處戰亂的人們能在佛教中找到的答案。接著介紹道教的特點,指出當時的人們能在道教中找到的答案,總結兩教的特點:注重解決人生的現實問題,關注人的精神需求。以說明這樣能填補當時人們的精神空缺,從而使佛教、道教在這一時期盛行。教師提問:儒學為什么不能填補人們的精神空缺?圖片:儒學地位受到挑戰的原因教師行為:帶領學生回顧董仲舒的漢代儒學,并分析董仲舒的漢代儒學已經不能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天下失序,儒學失據,而儒學本身也沒有關注人生的終極目標,并且統治者也想要借助佛教、道教鞏固自身統治。材料二:比來慕法,家家齋戒,不務農桑,空談彼岸。……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則皆畜養女,皆不貫人籍,天下戶口,幾亡其半。——《南史 郭祖深傳》教師行為: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正文第三段,結合材料尋找因佛教和道教的盛行而產生的問題,并請同學回答。學生回答。教師行為:引導學生分析佛教和道教盛行的問題,并進行總結。教師提問:針對這些問題,當時的人是如何應對的?圖片:當時的人面對問題的應對措施教師行為:通過統治者層面和民間層面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同時提示學生這些滅佛的舉動并未使佛教的發展從根本上受到抑制,以說明一個宗教文化并不會因為統治者的意圖或民間的個人行為而被“滅亡”,只能說這些行為會“打擊”宗教文化的發展。教師提問:儒學、道教和佛教能不能同時保留、同時發展呢?材料三:韓愈痛感于儒學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學說中糅進了不少佛學的成果。其“道統說”即是受到佛教定祖立統的啟發而提出的。除韓愈以外,李翱、柳宗元等人也在致力尋求調和儒、釋二家的途徑,逐一汲取佛教哲學的思辨成果來改造儒家學說。——卜憲群總撰稿《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兩宋》教師行為:介紹韓愈復興儒學的做法及影響,說明三教若想共同發展,要做到互相調和、兼收并蓄。 閱讀課本材料完成表格,并在課本中用任意三種符號標出三教在不同時間段的發展特點,回答教師的問題。聽教師講述,回顧三國至隋唐時期的背景情況。聽故事思考如果自己是尸毗王會怎么做,從而體會尸毗王身上具有的精神,進而明白佛教的特點及佛教如何解決人們精神空虛的問題。同時,知道道教的特點及道教如何解決人們的問題。回顧董仲舒的漢代儒學,明白儒學正統地位受到挑戰的原因。閱讀課本及教師出示的材料,領會佛教、道教盛行產生的原因,明白當時人的應對方式。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體會三教想共同發展應采取怎樣的方法。 通過讓學生自主填寫表格,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接著通過小故事的講述,增添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的印象,再借由問題鏈的設計,使學生能步步深入地理解知識。二、壁畫之變——文學藝術 圖片:伎樂飛天(第229窟、北周)圖片:伎樂飛天(第44窟、唐朝)教師行為:出示兩幅敦煌壁畫并進行簡要說明,詢問學生兩幅圖片的區別并作出提示,引出二者繪畫風格上的區別,并詢問學生出現不同的原因。學生觀察圖片并回答問題。圖片: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摹本)圖片: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摹本)教師行為:由兩幅敦煌壁畫的不同引出課本中提到的兩幅畫作,并進行繪畫特點的介紹,說明敦煌壁畫繪畫風格不同的原因是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表格:三國至隋唐時期其他文學藝術的發展圖片:王羲之《蘭亭序》圖片:顏真卿《多寶塔感應碑》圖片:柳公權《金剛經碑》圖片:懷素《自敘帖》圖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 (唐詩凝攝)圖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唐健輝攝)圖片:胡旋舞圖片:《絲路花雨》教師行為:出示表格,請學生根據課本內容進行填寫,并請學生結合課本進行回答,教師在講述中進行補充,后總結特點。學生回答。 通過教師出示的兩幅“伎樂飛天”圖,觀察二者繪畫風格的不同,并思考出現不同的原因。再通過教師展示的教材中提到的兩幅畫作,領悟敦煌壁畫繪畫風格不同的原因。根據教材填寫表格,并根據教師講述做好筆記。 通過敦煌壁畫圖片的對比引出教材圖片的對比,進而明白敦煌壁畫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為后續講述不同地區的溝通交流做鋪墊。通過學生自主填寫表格,并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三、壁畫之魂——科技 教師提問:敦煌壁畫的精神可以用什么載體傳承下去?學生回答。教師行為:引導學生回答是由當時勞動人民的灼灼努力,才有了傳承至今的敦煌精神,而當時的人們不止創造了敦煌壁畫,還創造了其他的科技成就,以此引出第三子目教材中的內容。表格:科技成就教師行為:出示表格,請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填寫,并請學生回答,教師進行補充。學生回答。教師行為:帶領學生總結三國至隋唐時期文化發展的整體特點,并提出新的問題,提示學生回答的角度。圖片:問:三國至隋唐時期文化成就達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教師提問:三國至隋唐時期文化成就達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行為: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補充。 在教師的提問和引導下回答問題。根據表格維度和課本內容填寫表格。根據教師講述思考三國至隋唐時期文化成就達到高峰的原因,并做好筆記。 通過探究性的問題,可使學生對先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憶,又能培養學生回答問題的多維性,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四、壁畫之傳——中外文化交流 圖片:法顯雕像(山東省青島市嶗山華嚴游覽區)圖片:玄奘三藏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圖片:鑒真像(吳為山/作)圖片:空海雕像(中國洛陽白馬寺)圖片:法隆寺金堂壁畫(摹本)圖片:初唐·敦煌220窟南壁阿彌陀經變局部圖 (復制圖)教師行為:從敦煌壁畫體現的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特點引出課本中提到的其他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并結合課本進行梳理。圖: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示意圖教師提問: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教師行為:補充總結學生的回答。教師行為:講述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故事,詢問學生故事中的外國人對待不同文化的方法是否正確,進而提問學生應如何對待不同文化。再介紹現今流落海外的中國文物的情況,從而向學生發出呼吁。 通過教師講述學習這一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并在教師的帶領下回答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的特點,并做好記錄。聽教師講述藏經洞的故事,明白對待不同文化應采取的正確態度,并且通過了解流落海外的中國文物的情況,增加自身保護文物的使命感。 依托圖片材料,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通過地圖的梳理,使學生明白正確的讀圖方式。通過聽藏經洞和中國文化流落海外的故事,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核心素養。課堂小結 教師行為: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 跟隨教師講授回顧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通過教師總結,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回顧,加深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知識教學反思本節課以敦煌壁畫為主線進行四個子目的串聯,在課堂授課時可以感受到學生對于這一主線的興趣度較高,在授課時講小故事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課堂互動性。但在設計中運用了較多的表格,形式較為重復,可對如何豐富課堂授課形式再做思考。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