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學設計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歷史問題探究”教學模式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及要求,由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師生共同從背景提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流成果等方面來組織和實施教學的一種模式,其理論依據主要包括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和最近發展區理論。歷史問題探究式教學不僅可以通過一系列由淺入深、有邏輯性的問題設計,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中構建知識框架,還能夠從學生主動學習的角度,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進一步提高其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背景分析課標分析本課的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明清時期統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知道南海諸島、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版圖一部分,認識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通過了解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的發展、世界的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首先,在講述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過程時,除了將重點放在清朝,還應從長時段的角度讓學生看到明朝在邊疆治理方面打下的基礎。其次,明朝的內政、對外政策及邊疆治理體現新內容的同時也帶有巨大的歷史慣性,傳統的思維依然延續。然而世界走向近代化的浪潮已經開始沖擊明朝,本課的教學要讓學生既認識到這些變化,又能夠深入把握其中潛藏的危機。學生情況分析認知特點:高一學生處于從童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其自我意識增強,他們的思維逐漸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思維方式由感性向理性轉變。注意力更加穩定和集中,意義識記能力也有所提升。已有知識:高一學生經過初一下學期對第三單元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明朝興衰和清朝建立的大致過程。在內政方面從整體上學習了明朝從地方到中央加強皇權的舉措;對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修筑長城進行北防、明清易代等史實有了初步了解。潛在問題:在初中課本里,明朝內閣只出現在“相關史事”部分作為補充拓展,學生并不熟悉;對鄭和下西洋實質的認識有待提高;對明朝治理內陸邊疆的措施只限于修長城,尚未形成更加系統完整的認知。高中課本與初中的內容和結構安排存在差異,高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主動適應,且由于學生的基礎不一,存在原有知識掌握不牢固,無法很好地學習本課新知識點的狀況。教學內容分析《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2課上承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內容,主要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的內容。子目一“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講述了明朝滅元而立,統一全國,并重點闡述了明朝內政的變化,包括廢宰相、內閣制度的創立發展、宦官專權等。這三方面存在相互聯系的內容,在教學中需要呈現三者的內在邏輯。子目二“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從遠和近的視角體現明朝的對外政策及面臨的海防新問題。將明朝經略海洋的內容放在治理內陸邊疆前面,也在暗示海洋對于明朝的重要性。子目三“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講述了明朝治理內陸邊疆的多種舉措,其背后反映的是民族關系。上述內容分別包含相應的變化、不變與危機,這也證明了明朝最終會走向衰亡的必然結果,為第13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的教學內容提供了連貫的思路。教學目標總體目標:理解明朝在內政、對外政策以及邊疆治理方面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實質及隱含的危機。能通過文字、地圖等史料按照時間順序把握明朝興衰和清朝建立的相關史實,結合明朝對內陸邊疆的治理及明清版圖的對比,認識到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素養目標:時空觀念、家國情懷)。能通過文字史料,多角度客觀分析明朝廢除宰相的原因,內閣的創立實質以及宦官專權的情況,明確三者的內在關聯及皇權加強的根本趨勢(素養目標:唯物史觀、史料實證)。能通過文字、圖片史料感悟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分別從對外交往和經濟的角度認識其積極意義和朝貢貿易的歷史局限性(素養目標: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能通過梳理沿海倭患、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史實,從世界變化對中國影響的層面理解明朝海防的新問題,培養憂患意識(素養目標: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明朝面臨的內部和外部問題教學難點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明朝的對外政策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 歷史地圖 文字材料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問題探究法、史料研習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呈現朱元璋的畫像,聯系第10課元末農民起義,講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簡要經過。提問:除了這位身份特殊的農民皇帝朱元璋,提到明朝,大家還會想到什么?何以明朝:通過朱紹侯和錢穆對于明朝的簡要評價材料,得出一個“變”字,并聯想當時的世界也在發生變化,比如14世紀文藝復興、15世紀新航路開辟等等。【材料一】明代是一個傳統與創新交織、保守與開放并存,表現出明顯“轉型”趨向的時代。——朱紹侯《中國古代史》【材料二】現代中國大體是由明開始的。——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明確明朝建立的時間、都城地點等歷史史實,并聯想與明朝有關的事物,比如紫禁城、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認真閱讀,理解兩段材料集中體現了“變”字,將明朝與當時的世界作比較,思考何以明朝。 讓學生通過聯想明朝的事物,形成初步印象。引用歷史學家的評價來抓住明朝的特殊性,并在老師的提問下激發學習的興趣。一、變革內政之君臣博弈 (一)廢除宰相引導學生翻閱課本,找到明朝政治制度的第一個變化,即廢除宰相。強調皇權與相權始終是一對此消彼長的矛盾,提問:明太祖為什么要通過廢除宰相這種方式來解決雙方的矛盾?用三則史料分別從歷史、直接、個人角度得出明太祖廢除宰相的多方面原因,指出其根本原因是為了加強皇權。【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節選自朱元璋《皇明祖訓》【材料二】獨相數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 ——(清)張廷玉《明史·胡惟庸傳》【材料三】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植黨”之罪殺胡惟庸。又加胡以“通倭”、“通虜”和“謀反”之罪。十年后又興大獄,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整理自南炳文,湯綱《明史》 提問:除了能夠加強皇權,廢除宰相還帶來了哪些影響?通過簡短的史料得出廢除宰相的不利影響,即皇帝政務繁忙,效率低,容易出現決策失誤。順勢進一步提問:如何應對廢除宰相的不利影響?(二)設立內閣通過條形柱的形式,按照時間順序簡要列出從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時期的內閣發展歷程,解釋票擬權的含義,并提供明神宗與張居正之間的一則材料,說明內閣權勢上升的趨勢。提問:內閣等同于宰相嗎?呈現明宣宗時期(內閣發展趨于完善)的內閣運作流程圖,從皇帝批紅的角度得出掌握決策大權的是皇帝,內閣無法制約皇權。通過一則材料佐證皇帝與內閣的關系,并分析一則對比材料,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為例,得出宰相能夠制約皇權。因此內閣不等同于宰相,內閣只是皇權控制下的內侍機構,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佐證材料:內閣無法制約皇權】明萬歷十五年,顧憲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內閣擬票重罰。內閣首輔申時行等只擬罰俸,神宗震怒,令“還改票來!”申時行只得遵旨。——樊樹志《晚明史1573-1644(上)》【對比材料:宰相能夠制約皇權】(唐)中書省有中書舍人掌起草命令,中書省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就讓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詞頭(命令大意)以后,認為不合法的便可以不起草。在這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換主意。如堅持不改,也還可以第二次第三次發下,但舍人仍可第二次第三次退回。——整理自吳晗《皇權、紳權與相權》呈現一道選擇題,以及宰相和內閣的對比表格。(三)宦官專權再次呈現內閣運作流程圖,觀察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機構,即司禮監。提問:司禮監的作用是什么?簡要補充介紹司禮監,說明宦官有了讀書識字的條件,又因其身份特殊,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逐漸掌握了代為批紅的權力。提問:司禮監代為批紅有什么影響?通過回顧內閣掌握票擬權和司禮監代為批紅這兩個知識點得出皇帝很容易出現怠政情況,司禮監趁機干預政事,逐漸形成了宦官專權。總結明朝在內政方面的變、不變及危機。 閱讀材料,積極回答問題,思考朱元璋廢宰相的原因。從宰相職能的角度進一步思考廢除宰相的不利影響及解決對策。了解內閣的發展階段,并通過一段材料感受內閣權勢上升的狀況,思考內閣是否真的等同于宰相。初步了解內閣運作的流程,并得出皇帝掌握親自批紅的權力,把握決策大權,內閣無法制約皇權。閱讀史料,加深對內閣性質的理解。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完成表格。知道司禮監這一機構,從成員身份和讀書識字能力這兩個角度理解司禮監掌握代為批紅權力的原因。歸納明朝宦官專權的三方面表現,并深入把握明朝內政的變化實質。 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力,讓學生自主歸納廢宰相的原因,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內閣權勢上升的狀況,形成認知沖突,引入對內閣性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提供歷史分析的學法指導。鞏固學生的記憶,重點加深對于內閣性質的理解。從代為批紅的角度讓學生更好理解明朝宦官專權的由來,讓前后內容更加連貫系統。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二、經略海洋之對外政策 (一)鄭和下西洋提問:明朝統治者何以能派鄭和七下西洋?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從宋元以來的航海條件以及明朝永樂時期的國力角度簡要概括原因。借助地圖、青花瓷圖片以及2005年帶有“滿剌加國王之印”的馬來西亞郵票圖片、描述寶船規模的文字史料、下西洋的時間等內容體現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提問:如何看待明朝統治者“下西洋”政策的變化?變化應當從兩個方面去看待:(1)為什么要去下西洋,即目的。通過選取當年跟隨鄭和下西洋的人員馬歡所寫《瀛涯勝覽》中的史料,呈現明朝的“萬國來朝”印圖片,得出下西洋包括兩方面的活動,即經濟角度的貿易和政治角度的朝貢。(2)為什么最終停止,即局限性。通過明太祖和明成祖的觀點分析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經濟目的,雖然相比前朝,下西洋彰顯了明朝發展朝貢關系的一種主動姿態,但統治者仍然延續著天朝上國的心態和厚往薄來的思維,且很多朝貢者打著“朝貢”的名義圖謀獲利,無疑會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材料一】爪哇“國人最喜中國青花瓷器并麝香、銷金......則用銅錢買易”。“中國寶船到暹羅,亦用小船去做買賣”。忽魯謨斯“亦將船只載獅子、麒麟......差其頭目人等跟隨欽差西洋回還寶船,赴闕進貢。”——整理自馬歡《瀛涯勝覽》 【材料二】明太祖敕中書省臣曰:“西洋瑣里,世稱遠番,涉海而來,難計年月,其朝貢無論疏數,厚往而薄來可也”。——劉祥學《“四夷來朝”與明初百年對外關系的變局》明成祖曾宣稱:“商稅者,國家抑逐末之民,豈以為利?今夷人慕義遠來,乃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多矣。”——《明史》卷81(二)倭寇與西方殖民者呈現明朝面臨的海防新問題:倭患和西方殖民者。指出葡萄牙、荷蘭和西班牙的行為屬于海外擴張政策,而明朝以朝貢貿易的形式維系“天下共主”地位,面臨著外部的統治危機。 回顧舊知,了解鄭和能夠七下西洋的原因,并認識其積極意義。閱讀分析材料,提取關鍵信息,理解鄭和下西洋的局限性。閱讀教材,歸納明朝處理倭患的經過以及葡萄牙、荷蘭和西班牙的入侵史實。 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和史料實證能力。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力。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認識到明朝面臨著沿海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挑戰。三、治理邊疆之民族關系 (一)治理內陸邊疆通過教材中的1433年明朝形勢圖,指出明朝在蒙古、藏族地區、東北、西南地區的治理措施,分析明朝在邊疆治理過程中體現的因俗而治、管理松散的特點。明朝應對蒙古的威脅時,由最初“天子守國門”的進攻轉入修長城等保守防御的狀態。“內中國而外夷狄”傳統思想也容易激化民族矛盾。(二)明清易代呈現明清易代的時間軸、1644年清軍入關形勢圖以及清太祖、清太宗的畫像,梳理清朝建立的過程。通過明萬歷十年(1582年)疆域圖和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疆域圖,引導學生聯想當代中國的版圖,認識到清朝對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作用,同時也不能忽視明朝在邊疆治理方面打下的基礎。 觀察地圖,比較邊疆治理內容的共性,思考回答其主要特點、作用及民族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閱讀教材,在引導下歸納明清易代的主要過程。比較明清時期中國版圖的大致變化,認識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 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歷史解釋能力和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和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和家國情懷。課堂小結 結合板書簡要回顧本課主要內容。提供課后作業(二選一)。結合本課所學及個人理解,多角度歸納明朝的變化及危機。閱讀下列材料,你是否贊同該觀點?并談談你眼中的明朝。【材料一】可惜的是西方歷史這一階段是進步的,而中國這一階段(明朝)則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來講,是大大退步了。——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清康熙帝說:“朕觀明史洪武、永樂所行之事,遠邁前王。”并為明孝陵題詞曰:“治隆唐宋。”——陳梧桐 彭勇《明史十講》【材料三】明朝與以往中國的任何朝代,都有所不同,明朝已不再僅屬于中國,還屬于世界。近代世界的暴風驟雨,已經開始沖刷這個古老的文明。——趙現海《十字路口的明朝》 在老師引導下回顧本課所學,并完成課后作業。 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水平差異,設置可供選擇的作業,第一道側重對本課核心知識的歸納整理,第二道則有所提升,注重學生自己對明朝的特征理解,首尾呼應。教學反思在分析《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2課的相關課標要求,整合教科書文本及參考相關論著的基礎上,本課的教學活動以“何以明朝”問題為引,主要分為“變革內政之君臣博弈”“經略海洋之對外政策”“治理邊疆之民族關系”三大主題。一是圍繞廢宰相、設內閣和宦官專權等史實共設計了六個難易度不同的問題;二是結合課文輔助系統中設置的思考點呈現兩個關于明朝“下西洋”政策的問題;三是以一個設問引導學生注意明朝的邊疆治理特點及其民族關系。每一主題下的問題之間具備一定的遞進性和連貫性,并以創設情境或形成認知沖突的方式提出,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探究中去,并在解決問題與歷史反思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對本課主要知識的建構,提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因為尚未進行真正的課堂實踐,教學經驗不足,且史料閱讀分析內容不少,本課的教學時長可能難以控制;沒有更加充分地運用教材中的史料,比如《萬歷野獲編》、《天聰朝臣工奏議·寧完我請變通〈大明會典〉設六部通事奏》《明夷待訪錄·置相》等;地圖分析能力不足,還不能很好地借助地圖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板書也需要進一步設計,注意知識間的聯系而非簡單羅列;對初高中教材的銜接問題認識不到位,本課的教學設計內容還有待進一步修改完善。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