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教學設計教學背景分析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單元的最后一課,主要涵蓋四個子目,即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文學藝術;科技;中外文化交流,通過以上子目講述了自三國至隋唐時期的思想交流、文學藝術發展、科技繁榮、中外交流等現象,從而展現三國至隋唐時期文化的多元發展與繁榮特征。此外作為本單元的最后一課,起到總結升華的效果,文化的發展是特定經濟政治作用下的產物,探討這些思想領域變化的同時,離不開對時代特征的把握。學生情況分析本次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在初中已經大致學過自魏晉至隋唐的文化與科技發展的某些成就,但由于學習時間相隔較長,考試涉及部分較少,可能存在記憶遺忘以及知識點未成體系等問題,此部分主要圍繞本課的二三子目,可以通過列表進行系統總結學習。而第一子目: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對學生來說是未接觸到的部分,需要重點關注,且高一學生已具備初步的問題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時代背景進行分析和認識,知道中國本土宗教道教追求無為自由的主張,了解佛教傳入到廣泛傳播過程中是受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影響的,理解儒學正統地位受到沖擊并在沖擊后尋求轉變的原因與結果,從而認識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思想活躍三教合一的大趨勢。教學目標1.通過敦煌壁畫變化的主要信息,結合三國至隋唐時期的歷史背景特征與社會狀況,分析佛教興盛的主要原因,并進一步理解三教合一趨勢對各派思想的影響;2.利用時間軸梳理佛道儒三教在魏晉以來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在思想交融,三教合一趨勢出現的特定時空背景下思考分析儒學如何打破困境,實現復興;3.通過敦煌壁畫、魏晉至隋唐的文學、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以及莫高窟、龍門石窟等主要佛教石窟等一系列史料信息,概括魏晉至隋唐時期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的新特點,理解魏晉至隋唐時期的文化繁榮、科技進步、思想活躍的主要特征。4.結合相關史料,分析從三國至隋唐思想文化繁榮的原因,理解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表現5.了解三國至隋唐時期文化藝術與科技發展方面的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提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三國至隋唐時期思想文化領域的新成就教學難點儒學的新發展、佛教的發展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文字材料、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教師教法:問題探究法、史料分析法、創設情境法學生學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敦煌飛天,釋教轉變 【課前導入】展示兩幅敦煌壁畫,分別為莫高窟第249窟西壁龕頂的飛天像和莫高窟第158窟西壁《涅槃經變》中的飛天像,引導同學通過色彩、形態、姿勢等角度分析兩幅圖片中飛天形象的差異【左圖頭上戴三珠寶冠,四肢描繪比較直挺,呈現出原始的樸拙之美,受印度風格影響較大,身形矯健,飛天在姿勢動態上起伏不大;右圖身形顯得柔美修長,袖帶飄飄,自信飛揚,飄逸動感,呈現出靈動之美。】結合兩窟修建的時間分別是北魏晚至西魏初以及唐朝的事件背景來看,飛天形象的變化呈現出中原化的風格。緊接著教師順勢引出,對于飛天的想象在早在我國漢代道教就已有體現,通過展示道教羽人河南南陽麒麟崗漢畫像石讓同學們了解道教飛天形象,并結合東魏《洛陽伽藍記》“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之云表。”對于飛天最早的文字記載進行講解鋪墊,讓同學們了解敦煌“飛天”形象是佛教“飛天”結合道教“飛仙”形象以及中國風格所融合而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飛天,從而引導學生理解佛教傳入我國不是簡單地宗教輸入,而是結合本土特征的佛教中國化。 學生仔細觀察展示的兩幅敦煌壁畫,特別是飛天像的細節。開始討論兩幅圖中飛天像在色彩、形態、姿勢上的差異。在教師引導下,對兩幅圖中的飛天形象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對比。了解到左圖飛天像受印度風格影響,表現出原始的樸拙之美,而右圖則呈現出更加中原化、柔美靈動的風格。結合兩窟修建的時間背景,理解飛天形象變化的歷史原因。理解佛教傳入我國不是簡單地宗教輸入,而是結合本土特征的佛教中國化。 通過展示和分析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引發學生對三國至魏晉文化、宗教藝術及其歷史變遷的興趣與思考。通過展示兩幅風格迥異的敦煌壁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關注細節,感受不同藝術風格帶來的審美體驗,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通過引入道教飛天形象和《洛陽伽藍記》中關于飛天的文字記載,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使他們了解到佛教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與共生,以及這種融合如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藝術。引導學生理解佛教傳入中國后如何結合本土特征進行中國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一、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 【過渡】佛教是在一種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下得以在中國廣泛傳播的?而當時作為中國官方正統思想的儒學又面臨什么情況?從而引入儒學在社會動蕩時期所面臨的困境。教師展示材料:“到東漢末年魏晉時代,國內大亂,人民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當時中國傳統思想的儒學,久已變成沒有靈魂的空架。”【由于剛學習過第5-7課對于魏晉至隋唐的時代背景還較為了解所以此處選用的材料較為直白淺顯。】并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思考: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為什么會受到挑戰?通過材料中“國內大亂”、“精神缺乏寄托”幾個關鍵詞鏈接第四課中所學習到的董仲舒新儒學的主要內容,結合魏晉以來的時代背景對其有效性一一進行駁斥,【儒學所主張的大一統面臨國家分裂戰亂不斷的亂象,君權神授的正統性被忽視,弒君篡權現象頻出,用以維護社會秩序的道德層面的三綱五常難以應對社會動蕩道德淪喪的現狀】最后以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的評價“傳統儒學充斥著倫理說教,卻不能對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釋和安慰。”進行總結,既然儒學在此時代背景下無法滿足人們對于精神與歸處的訴求,那人們便轉向能滿足人們精神需要與解答人生歸宿的宗教,即佛教和道教。結合上述講解教師拋出疑問:魏晉以來,佛教與道教為何盛行?學生思考理解,并進一步分析:【1、魏晉時期政權更迭,社會動蕩,人民缺乏精神寄托。2、儒學自身存在沒有關注人生終極目標的缺陷。3、佛教與道教關注現實生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緊接著教師展示敦煌壁畫第220窟《帝王出行圖》描繪的唐太宗派使臣迎接西行取經歸來的玄奘;第335窟《維摩詰經變》描繪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辯論,下有漢皇夷王虔誠聽法,都體現了佛教傳播過程中對現世皇帝的重視,并以趙文潤《略談隋唐文化的淵源與特點》中觀點加以佐證,得出第四點總結:【4、統治者借助佛教、道教鞏固自身統治。】就像佛教所講究輪回因果一樣,佛教的興盛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危害,教師出示材料,并提問同學:佛教盛行產生了什么樣的危害?通過提問學生并分析史料中看出“編民……假慕沙門,實避調役”反映出人們不從事生產,為了躲避賦稅,墮入空門,擾亂了正常的生產秩序與賦稅制度,而范縝《神滅論》中提到人們為了墮入空門“竭財、破產”、“不恤親戚,不憐窮醫”、“棄其親愛,絕其嗣繼”,這些行為與儒家主張的仁、愛是大相徑庭的,違背了儒家傳統的倫理思想,從這兩個角度可以看出,佛教的興盛實則影響了統治者鞏固統治的需要,由此相繼爆發了三武一宗之厄,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相繼滅佛的事件。在這些滅佛運動中,佛教文化受到了損失,但是并未從根本上遏制佛教的發展。【過渡】在佛教傳入中國與儒道以及中國社會產生的一系列碰撞背后,最終如何發展演變?教師再次出示莫高窟第158窟的飛天像,點出三教合一的趨勢。并設問:根據所學梳理佛道儒三教在魏晉以來的發展狀況,并結合材料思考三教合一對儒學的影響。引導學生通過時間軸將佛道儒三教在中國的發展脈絡梳理清楚,漢武帝時期,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兩漢之際佛教傳入,道教也逐漸興起,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間廣為傳播,并受到儒學的影響,主張“貴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國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漸趨本土化。隋朝時期,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提問學生并結合材料總結在三教合一的趨勢引導下,儒學逐漸吸收佛道兩教的精華,豐富了儒學的思想體系,增添了儒家學說中的思辨色彩。 回顧之前學習過的魏晉至隋唐的時代背景知識,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思考儒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所面臨的挑戰。從社會動蕩、戰亂頻繁、道德淪喪等情境,嘗試將這些情況與儒學的核心理念相聯系,理解儒學為何會受到挑戰,思考儒學為何不能有效應對這些挑戰。結合時代背景,逐一分析儒學主張的大一統、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等理念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局限性,認識到儒學在當時社會的有效性受到了嚴重挑戰。學生在觀看《帝王出行圖》和《維摩詰經變》時,會注意到壁畫中描繪的唐太宗迎接玄奘的場景和皇帝聽法的畫面,從而理解佛教傳播過程中對現世皇帝的重視。在教師引導下,使用時間軸來梳理佛道儒三教在魏晉以來的發展狀況,明確每個時期的主要特點和發展趨勢。在討論三教合一對儒學的影響時,會結合材料分析儒學如何吸收佛道兩教的精華,并思考這種融合如何豐富儒學的思想體系。 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時代背景,以及儒學在當時的困境和挑戰,從而培養他們的歷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通過鏈接新儒學內容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現象,加深學生對儒學在當時社會的有效性及其局限性的理解,鞏固已學知識。通過分析儒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挑戰和人們轉向宗教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文化轉型的動因和過程,認識到宗教在特定歷史時期對社會穩定和人們精神需求的重要作用。通過展示壁畫,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佛教在中國傳播過程中對現世皇帝的重視,并意識到佛教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過分析佛教興盛帶來的危害,培養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使他們能夠從多個角度理解歷史事件的影響。通過梳理佛道儒三教的發展脈絡,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理解中國文化的多元性和復雜性。討論三教合一對儒學的影響,使學生理解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這種融合如何推動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二、文學藝術 利用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北壁《胡旋舞》畫面進行過渡,講述伴隨著思想碰撞,文化領域也呈現出各類精彩紛呈的作品,涵蓋詩歌、書法、繪畫、雕刻等多個領域。并進一步展示敦煌作為古代貿易交通樞紐、文化交流中心,莫高窟第17窟藏經洞曾儲存著大量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絹畫、刺繡法器等文物,記錄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文化。緊接著采用滾動播放的模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各類繪畫和書法作品的精美與華麗之處,從而樹立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梳理從先秦至隋唐時期詩歌、書法、繪畫、雕刻四個方面的發展變化,教師將魏晉以前各類主要藝術進行呈現,并由學生進行后續補充,在此基礎上提出總問題:自魏晉以來,各類藝術呈現出什么樣的變化趨勢或特征?在詩歌方面,魏晉南北朝的文學藝術成就突出,到唐朝達到新的高峰;書法上各類書體均已完備,書法演變為藝術,兼具實用和藝術性;繪畫成就斐然,題材多樣,受時代與題材影響呈現不同風格;魏晉以來雕刻以佛教形象居多,兼具宗教性和藝術性。 觀察《胡旋舞》畫面,從中感受到古代文化藝術的魅力,并思考這幅畫與當時社會文化背景之間的聯系。欣賞滾動播放各類繪畫和書法作品,從視覺上直觀感受這些藝術作品的精美和華麗,從而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根據所學知識進行補充梳理從先秦至隋唐時期詩歌、書法、繪畫、雕刻四個方面的發展變化后,并嘗試總結自魏晉以來各類藝術呈現出的變化趨勢或特征。 通過展示《胡旋舞》畫面,激發學生對古代文化藝術的興趣,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通過滾動播放繪畫和書法作品,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中國古代藝術的魅力和精湛技藝,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力。在教師梳理的基礎上,讓學生補充和總結自魏晉以來各類藝術的變化趨勢或特征,培養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展示中國古代藝術的輝煌成就,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從而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三、科技 結合第三子目,內容較少,并在初中已有學過的特點,那簡單列舉表格并讓同學們閱讀教材P48,完成表格并思考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通過其科技涉及數學、農學、地理學等諸多領域的情況可以得出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具有領域廣泛的特點,且大多具備實用性并注重服務生產的特點。 快速瀏覽教材P48的內容,尋找與表格中各個領域相關的科技成并填寫表格,記錄每個領域中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思考并討論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歸納出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具有領域廣泛、實用性強且注重服務生產的特點。 通過填寫表格,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不同領域和具體成就,從而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學生思考并討論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四、中外文化交流 【過渡】呈現唐代疆域圖并點出關鍵交通樞紐——敦煌,作為古代的交通樞紐,法顯與玄奘西行取經都曾經過敦煌,緊扣本課主題從而引出第四子目 中外文化交流,通過地圖直觀展示文化交流的來與去,不僅我國高僧西行取經,東漢到北朝也陸續有中亞、天竺的高僧來華。唐朝高僧鑒真六次東渡,歷盡艱險最終到達日本,傳授佛法。日本、新羅等國常常派學問僧來長安求法,這些交流對日本等周邊國家的文化發展有著重要貢獻,體現文化交流的雙向性。最后通過文字材料與唐長安城與日本平安京平面圖對比進行總結升華——唐文化以及先進性和包容性得到周邊地區的推崇與接納,形成東亞文化圈 觀察唐代疆域圖,注意到敦煌這一關鍵交通樞紐,并思考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通過教師講解將認識到不僅我國高僧西行取經,也有中亞、天竺的高僧來華,以及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等歷史事件,從而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雙向性。總結唐文化的先進性和包容性如何得到周邊地區的推崇與接納,形成東亞文化圈。 通過回顧歷史事件和觀察地圖,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雙向性,以及敦煌在其中的重要地位。通過總結升華,幫助學生形成對唐文化先進性和包容性的認識,以及這種文化如何影響并形成東亞文化圈的歷史觀念。通過認識到唐文化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和貢獻,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激發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自豪感。課后作業 1、完成相應課程練習并梳理本課思維導圖。 2、論述: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文藝與科技空前繁榮的原因是什么?教學反思1.在講解三教合一的過程及影響時,對于知識點的拓展略顯生硬,缺乏足夠的生動性和吸引力。2.在探索儒學式微狀況時,未能充分揭示其背后的歷史邏輯和深層次原因。3.應在教學設計中合理安排時間,確保學生能夠充分參與課堂討論和互動,同時留有足夠的時間做筆記。4.板書內容不夠完善,未能充分提煉和概括本課的主要知識點和重點。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