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走進思維世界第一框 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學案【課標要求】描述常見的思維活動,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和特征;懂得形成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正確認識思維的共同特征,明確思維的方式。公共參與:了解思維的基本知識,初步走入思維世界。【問題導學】一、思維的含義1.思維的意義:由于有 參與其中的人類社會實踐,人成了萬物之靈。2.體悟思維:只要我們在“想”、在“ ”,就能切身體會到我們在思維。3.思維的內涵(1)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 同義,狹義的思維與 同義。(2)“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 ,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4.思維的方式(1)類型:戰略思維、歷史思維、 、創新思維、 、底線思維等。(2)意義: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具有 和針對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思維的特征1.思維風格的差異:人人都會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不同風格的思維在 、 、 乃至 上有很大2.思維的共同特征特征 內涵間接性 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 ,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概括性 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 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能動性 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正確的思維 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_____地反映認識對象思維的作用: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_______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知識拓展】1.區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哲學舊知)2.比較思維的共同特征:①間接性、②概括性、③能動性【互動探究】探究一:《莊子·秋水》載: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1)黃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興嘆,這種態度變化的原因是什么?(2)除了親歷感知之外,我們還有哪些辦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蟲的思維局限?探究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卜算子·詠梅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結合材料,運用思維的特征有關知識,談一談毛澤東的這首詞體現了思維的哪些特征。探究三:判斷題:判斷以下材料體現思維的哪一特征(1)小王早上起來看到院子的地面和房頂都是濕的,判斷昨天晚上下過雨。( )(2)列寧說:“表象不能把握整個運動,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為30萬公里的運動,而思維則把握而且應當把握”。( )(3)人類能夠根據相關知識進行天氣預報;預測地震等。( )(4)人們在超市里看到牙膏、雞蛋、面粉、飲料、衣服等,都稱它們“商品”。( )(5)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長期觀察,形成“早雨一天晴,晚雨到天明。”的認識。( )探究四:一個行業能否做大,跟發展趨勢有關,順勢而為的人,做事就更容易成功。把控趨勢跟人的思維方式有關。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行業里,每個人對外在理解都不同,這就導致有些人可以把生意做大,有些人只能碌碌無為。探討思維的能動性及其與實踐的關系。【體系構建】【易混辨析】1.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感性認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 )2.因為思維源于實踐,所以思維都是科學的。( )3.思維就是意識,意識就是思維。( )4.動物也有思維。( )5.思維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6.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 )7.思維具有間接性、概括性、能動性和直接現實性。 ( )8.人的思維對事物的反映是消極被動的。( )9.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正確、更可靠、更深刻。 ( )10.思維的能動性是指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 )【當堂達標】11.發布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指出,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認真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深明大義、奉義而行,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中來。從邏輯角度看,這是基于( )①實踐是由思維派生的 ②思維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③思維能夠反作用于實踐 ④正確的思維能推動實踐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看到了蘋果落地,未必能懂萬有引力。”其合理性在于( )①對事物有感性認識未必有理性認識 ②認識了事物現象未必能認識其本質③事物現象是事物本質和規律的反映 ④人們能透過事物的現象認識其本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想法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你的想法影響不了現實。”該觀點( )A.合理,人們的思維在現實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B.不合理,正確的思維能推動實踐達成預期目的C.合理,思維能夠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 D.不合理,思維能夠把握各類事物的共同本質14.有關各大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例為0.4,0.7,1.0,1.6,2.8,5.2,10.0,19.6,…(,其中n=0,3,6,12,24,48,…)的提丟斯----彼得定律提出后,研究者們發現,數字“2.8”沒有與它對應的行星。難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還有一顆未被發現的天體嗎?后來,數學家高斯利用“最小二乘法”的運算定律算出了它的運動軌跡。1801年,在高斯預測的軌跡中,天文學家觀測到了谷神星。這佐證了( )①思維決定人們的實踐效果 ②思維是對認識對象的直觀反映③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 ④人們能結合經驗認識未知事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我們平時看到的樹,總是有高或矮、直或曲、粗或細、闊葉或針葉、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青等個性特征。“樹”這個概念,揭示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木質莖干植物。這反映出思維具有________特征( )A.間接性 B.能動性 C.概括性 D.主觀性16.2024年5月,習近平同志《論科技自立自強》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這部文集收錄了習近平同志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論述立足黨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深刻闡明了科技創新在人類社會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對于我們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表明( )A.思維是對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反映B.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又反作用于實踐C.理性認識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D.思維對實踐具有科學指導意義17.自然界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鳥,它們在大小、形態、生活習性、叫聲、顏色、會飛不會飛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我們總能找出鳥的共同特征。于是,我們給鳥下了這樣一個定義:鳥是有羽毛、會下蛋的動物。這主要表明( )A.思維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B.人可以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C.人的思維具有間接性的特征D.人的思維具有概括性的特征18.判斷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要綜合各方面的材料,抓住主要的、能夠說明問題的方面,而對有些現象如成績偶有下降等進行舍棄。這是( )A.思維具有概括性的具體表現B.思維具有能動性的具體表現C.思維具有間接性的具體表現D.科學理論能夠指導實踐的具體表現參考答案【互動探究】探究一:(1)①欣然自喜的原因:河伯認為他所在的黃河是最為廣大的,這個認識是正確的。②后來望洋興嘆的原因:他又看到了比他所在的黃河更為廣大的大海,發現他之前的認識是不正確的。③這種態度的變化原因:是由于他對所看到的現象作了比較,認識到此前自己的認識是錯誤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其態度變化的思維原因。(2)我們還可以運用思維的間接性,通過學習人類思想的成果,彌補個體感性認識中思維的局限,獲得超越個體感知能力之外的更廣泛、更深刻的理性認識。探究二:①思維具有間接性。它是指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毛澤東通過飛雪和梅花,預測出春天的到來,表明思維具有間接性。②思維具有概括性。它是指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毛澤東通過梅花的“俏”和“報”把共產黨人積極進取、永不屈服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精神進行了高度的概括,體現了思維的概括性。探究三:(1)間接性(2)能動性(3)能動性(4)概括性(5)概括性探究四: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易混辨析】1.錯誤【詳解】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故該觀點錯誤。2.錯誤【詳解】思維源于實踐,是對認識對象的反映,而這種反映既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所以思維并不都是科學的。故題中觀點錯誤。3.錯誤【詳解】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故該說法錯誤。4.錯誤【詳解】思維是人腦的機能,是人類所特有的,由于思維參與其中的人類社會實踐,人成了萬物之靈,故該說法錯誤。5.錯誤【詳解】本題是判斷題,根據教材內容,思維對實踐具有反作用,但不是決定作用,因此本題觀點錯誤。6.正確【詳解】本題是判斷題,根據教材內容,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因此本題觀點正確。7.錯誤【詳解】本題是判斷題,依據教材內容,思維具有間接性、概括性、能動性的特征。思維本身不能把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故該觀點錯誤。8.錯誤【詳解】人的思維對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動性。思維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對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故原觀點錯誤。9.錯誤【詳解】正確的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正確、更可靠、更深刻,故本題說法錯誤。【當堂達標】10.錯誤【詳解】思維作為理性認識,是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的。思維的能動性,不僅指思維能能動地反映認識對象,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也指思維能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錯誤的思維則往往導致實踐的失敗。故題中觀點錯誤。11.D【詳解】①:實踐決定思維,思維在實踐中產生,①錯誤。②:實踐決定思維,思維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而不是決定作用,②錯誤。③④:《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指出,希望廣大臺灣同胞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決反對“臺獨”,努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這說明思維能夠反作用于實,正確的思維能推動實踐發展,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12.A【詳解】①②:“蘋果落地”是一種自然現象,其內部隱藏著萬有引力,對蘋果落地的認識是感性認識,對萬有引力的認識是理性認識,說明對事物有感性認識未必有理性認識,認識了事物現象未必能認識其本質,①②符合題意。③④:“事物現象是事物本質和規律的反映”與“人們能透過事物的現象認識其本質”說法是從事物現象與本質的統一性角度進行分析的,而材料則是從事物的現象與本質區別角度進行分析的,③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3.B【詳解】A: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實踐,促進事物發展,人們的思維在現實面前并非無能為力的,A錯誤。B:意識能夠影響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思維具有能動性,因此正確的思維能推動實踐達成預期目的,B正確。CD:材料強調的是想法對實際的影響,沒有體現思維能夠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以及思維能夠把握各類事物的共同本質,CD錯誤。故本題選B。14.D【詳解】①:該選項說法夸大了思維的作用,①不選;②:思維具有能動性,不是對認識對象的直觀反映,②說法錯誤。③④:數學家高斯利用“最小二乘法”的運算定律算出了它的運動軌跡。1801年,在高斯預測的軌跡中,天文學家觀測到了谷神星。說明了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人們能結合經驗認識未知事物,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5.C【詳解】C:“樹”這個概念,揭示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思維具有概括性,C符合題意。AB:材料不涉及間接性、能動性、主觀性,ABD排除。故本題選C。16.B【詳解】A:廣義的思維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材料強調的是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又反作用于實踐,而不是揭示思維的含義,A錯誤。B:《論科技自立自強》收錄了習近平同志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論述立足黨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深刻闡明了科技創新在人類社會進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對于我們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表明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又反作用于實踐,B正確。C:理性認識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正確的認識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目的,C錯誤。D:科學思維對實踐具有科學指導意義,D錯誤。故本題選B。17.D【詳解】A:正確的思維才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故A表述錯誤。B:人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必須透過事物的現象,運用思維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故B表述錯誤。CD:從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鳥,找出鳥的共同特征,這直接體現了人的思維具有概括性的特征,沒有強調思維的間接性特征,故D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8.A【詳解】A:判斷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要綜合各方面的材料,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本質的屬性,這是思維具有概括性的表現,A正確。B:思維的能動性是指思維能夠能動的反映認識對象,正確的思維如實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的反映認識對象,與題意不符,B排除。C:思維的間接性是指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直接去感知,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識經驗對客觀事物進行間接的認識,材料不體現,C不選。D:材料沒有涉及科學理論能夠指導實踐的具體表現,D排除。故本題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