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都市公共建筑》第6課(嶺南版)七年級上01新知導入02新知講解03藝術欣賞04實踐練習05藝術欣賞06課堂評價01新知導入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可以發現這個城市的地標建筑,同學們知道這些建筑有什么意義嗎?廈門地標建筑——雙子塔02新知講解地標建筑通常是一個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它們以其獨特的形態和設計,成為人們對于該城市的第一視覺、第一印象和第一記憶。這些建筑不僅是城市的標志,也是文化的象征,能夠喚起人們對所在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記憶和認同。例如,悉尼歌劇院、巴黎埃菲爾鐵塔、北京天安門、比薩斜塔、東京鐵塔和紐約自由女神像等。地標建筑02新知講解一個城市,除了最具特色的地標建筑,還有很多公共建筑也有非凡的意義,共同為這座城市營造一種獨特的氛圍。02新知講解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是指供人們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公共建筑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和影響力,是公共生活和社會交往的重要場所,也是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蘊的體現。公共建筑的內涵:02新知講解各種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質和類型盡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稱輔助部分)和交通聯系部分三大部分。在這三部分的構成關系中,交通聯系空間的配置往往起關鍵作用。公共建筑的構成:02新知講解活動一欣賞華人藝術家貝聿銘設計的盧浮宮博物館前的玻璃金字塔,思考建筑師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這些因素會對建筑設計產生怎樣的影響(如建筑功能,地理位置,城市文化等方面)。02新知講解玻璃金字塔賞析:建筑功能:1983年7月,貝聿銘接受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委托,對國寶級文化遺產——盧浮宮進行改擴建。其中大部分的功能空間設置在地下,增設了新展覽空間、藏書室,售票處、禮堂、咖啡廳、書店,以及一個和地鐵站相鄰的購物中心。貝聿銘為盧浮宮設計了一個新的入口,就是這個玻璃金字塔。02新知講解地理位置:玻璃金字塔連通了盧浮宮的地下世界。站在玻璃金字塔的內部,透過鋼管玻璃結構、螺旋的階梯仰望,感受金字塔和盧浮宮之間現代與古典建筑的反差。這種強烈的風格比對使得金字塔成為焦點,引導游客進入地下大廳,從而減少博物館入口處的擁堵。02新知講解城市文化:玻璃金字塔采取的穩定的三角形結構,連接外部廣場的部分設計了水池,使得這個現代建筑具有了流動性。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建成的18個月之后,才獲得法國社會主流的認可。對于這個建筑作品,貝聿銘認為它更是對一種文明的表達。“從形式上看,這樣的設計最能夠與盧浮宮已有建筑相容。因為它是由玻璃和鋼鐵建造而成,意味著舊時的建筑傳統被打破。02新知講解知識卡建筑類別按使用功能分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農業建筑等。其中,公共建筑指的是為人們提供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02新知講解鳥巢同樣屬于公共建筑,同學們知道鳥巢是用來做什么的嗎?02新知講解國家體育館——鳥巢國家體育場(National Stadium),又名“鳥巢”(Bird‘s Nest),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舉辦過很多場奧運會,因此“鳥巢”,被譽為“第四代體育館”的偉大建筑作品。它的設計理念——在開放中實現公開、公正、公平。02新知講解鳥巢的組成結構:整個體育場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格狀的構架,外觀看上去就仿若樹枝織成的鳥巢,其灰色礦質般的鋼網以透明的膜材料覆蓋,其中包含著一個土紅色的碗狀體育場看臺。在這里,中國傳統文化中鏤空的手法、陶瓷的紋路、紅色的燦爛與熱烈,與現代最先進的鋼結構設計完美地相融在一起。02新知講解活動二探究國家體育場的內部結構及功能區,為自己喜歡的建筑畫一張內部結構圖,調查你所在的社區或校園的公共空間,做一份探究報告。02新知講解鳥巢內部結構圖:02新知講解我們先以鳥巢建筑為例,寫一份探究鳥巢空間的報告,如何同學們根據這份報告,寫一個你最熟悉的建筑的空間報告!探究鳥巢空間的報告 小組探究 所在位置: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外形特點:鳥巢內部結構:鋼結構外殼和 內部碗狀看臺空間布局:看臺設計,外殼設計和內部設計空間功能:提供觀眾極致的享受存在不足:無改進策略:無02新知講解活動三結合探究報告,仿照所在地區的博物館或地標建筑的外貌制作立體模型。漆盒透雕工藝廣東省博物館02新知講解“博物館”制作步驟:1.紙板正反面涂色2.對折 裁剪 裝飾3.整體黏合成形4.組合完成02新知講解1.廢棄的鞋盒,在表面涂上紅色2.在盒子的正面裁剪出五個門3.再用卡紙制作一個天安門的頂4.組裝完成天安門制作步驟:03藝術欣賞學生作品展示:04實踐練習請同學們制作一個自己家的模型,說說你的設計理念,看看誰做的模型最還原。06課堂評價本節課我們了解和學習了公共建筑的含義和功能,學會分析一個建筑的建筑原理以及它的空間結構,學會使用材料制作一個建筑模型,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