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教學設計參賽組別 高中歷史學 教學對象 高一學生課時 1課時 使用教材 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課程標準及其解讀(一)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區域開發。 (二)課標解讀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大動蕩的時期,也是中國民族融合的第二個高潮。這一時期,政權更迭頻繁,南方區域經濟得到快速開發,北方少數民族逐步漢化,而漢族人民也大量吸收少數民族文化,形成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局面。由于政權多、民族成分復雜,需要教師加強對政權脈絡更迭的梳理,幫助學生理清此時期歷史的順序,通過不同史料的結合認識民族融合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二、教學內容分析《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融合》選自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從單元結構來看,不能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看待其政權的頻繁更迭,而應看到其與隋唐統一盛世的前后聯系,體現中國歷史發展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其次從本課內容來看,本課包括三個子目“三國與西晉”、“東晉與南朝”、“十六國與北朝”,以時間順序為軸展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的過程,但是很難凸顯出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和發展成就,需要教師充分整合教材。三、教學立意與思路本課依據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將“魏晉南北朝時期流氓活動”作為課程主線,以政權更迭、民族交融、區域開發作為暗線,雙線交織貫穿課堂教學。以“小歷史”貫穿古今,透過歷史現象把握歷史發展的特征。 本課采用“情景—探究—感悟”的教學模式,教師運用圖文材料創設歷史情景,帶領學生了解魏晉時期流氓活動情況,充分認識這一歷史階段的特征,將教材中的課程內容編制成有序的知識信息,輔助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綜合已有知識觀點、看法、認識和態度、情感,反思古代社會動亂的原因,結合當代現實,得到啟示。四、學情分析(一)知識水平方面 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學習過相關內容,大致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的基本情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對有關歷史耳濡目染,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是學生對于具體歷史事件一知半解尤其是五胡內遷這一民族交融的歷史事件,并不知其全貌,知識碎片化突出,無法對整課的脈絡形成整體認知。 (二)思維特征方面 高一學生思維活躍,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并且本課距離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感和空間感,學生會抱有一定的新鮮感來學習本課,探索欲望較強。但學生的思維上缺乏整體性和思辨性,仍然停留在初中的水平,還未具備科學的歷史思維和分析能力,看待問題難免以偏概全。 因此,需要教師提供相關史料,借助圖文材料,引導學生運用歷史方法探究相關史實,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五、教學目標1.能夠通過研讀史料,分析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并能分析具體問題。(唯物史觀、歷史解釋) 2.利用地圖和圖示動畫,學生能夠梳理出東漢后三國、西晉、東晉與十六國、南北朝等政權更迭的具體情況,了解此時期政權更迭的特點。(歷史解釋、時空觀念) 3.通過分析史料和考古成果,認識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形成正確評價,培養辯證思維。(史料實證) 4.認識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交融和經濟發展為隋唐盛世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意識到中國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和整體性。(家國情懷)六、教學重難點(一)重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的脈絡和特點;江南地區經濟開發的影響。 (二)難點 江南地區經濟開發的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對于民族融合的影響。七、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歷史地圖、歷史材料。 (二)教學方法 教法:講解法、問答法、情景教學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八、教學過程【趣味提問 導入新課】 【趣味提問】大家認為“流氓”是什么? 【學生活動】課堂討論,互動發言。 材料一: “流氓等于無賴子加壯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約有兩種東西:一種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種是墨子之徒,就是俠。這兩種東西本來也很好,可是后來他們的思想一墮落, 就慢慢地演成了所謂流氓。” ——魯迅《流氓與文學》 【教師點撥】解讀魯迅先生理解的流氓,講述古代流氓跟現在流氓的概念有所不同。【設計意圖】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拉進學生 與課堂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氛圍。【深入情境,講授新課】 (一)“流氓”濫觴之因 【教師過渡】介紹魏晉時期的流氓,講述突出流民是魏晉時期流氓的主體。 材料二: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流氓稱謂同樣可歸為以下三類:一是無賴少年。在當時稱呼不一,或稱“輕薄少年”、“好事少年”與“勇敢少年”,或稱“惡少年”、“鄉黨少年”與“州里少年”,均為純粹意義上的流氓。二是“輕俠”,可歸于俠客一類,稱呼亦不一,分別有“兇俠”、“奸俠”、“游俠”等,也屬于流氓一類。三是各類游手游食之人,如“僑人”、“浮浪人”之類即是,為游民,當屬廣義上的流氓。 ——陳寶良《無籍之徒:中國流氓的變遷》 【關鍵設問】為什么會出現流氓? 材料三: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夾在秦漢和隋唐兩個大統一時期的一段“亂世”。長達四百多年的秦漢帝國時代,自東漢中期以后便開始衰退,緊接著陷人了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的混亂時代以及比起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五胡十六國分崩離析的時代。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關鍵問題】這一時期究竟怎么“亂”?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講述魏晉南北朝政治動亂、經濟破壞等內容。 【教師點撥】講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政權的更迭情況。 【關鍵問題】政權頻繁更迭通過什么實現?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魏晉南北朝流氓的分類,引導學生思考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培養學生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材料四: “自頃中州喪亂,連兵積年,或遇傾城之敗,覆軍之禍,坑師沈卒,往往而然,孤孫煢子,十室而九” ——《晉書·慕容載記》 “朕承統之始,群兇縱逸,四方未賓,所在逆僭……故頻年屢征,有事西北,運輸之役,百姓勤勞,廢失農業。” ——《魏書·世祖紀上》 “自晉以后,初則有八王之亂,不斷殺戮者達六年之久;繼復有桓溫、蘇峻、桓玄等之亂,兵革未休,而南北朝之對立,戰事踵接更無寧日。” ——鄧云特《中國救荒史》 【教師點撥】魏晉時期政權的更迭往往通過戰爭的形式實現,并且各個政權之間甚至政權內部也會出現沖突。戰爭導致百姓流離失所,這些人往往就會成為流氓。 材料五: “況皓兇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 ——陳壽《三國志·孫皓傳》 “詈辱祖考,以為戲謔。行游莫止,淫縱無度。” ——《宋書·前廢帝紀》 “后主因削弱之余,鍾滅亡之運,刑政不樹,加以荒淫。” ——《南唐書·后主本紀》 【關鍵問題】以上幾位皇帝的共性? 【學生活動】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講述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者的殘暴、奢靡,而這些享受是建立在廣大勞苦人民之上的,廣大百姓不堪重負,破產失業淪為流氓。 材料六: 帝(晉元帝司馬睿)初鎮江東,威名未著,敦與從弟導等同心翼戴,以隆中興。時人為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 ——《晉書·王敦傳》 【關鍵問題】門閥士族的生活是怎樣的? 材料七: “然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于王者。每燕見,不食太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晉書·何曾傳》 “雍州以東,人多饑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流尸滿河,白骨蔽野。劉曜之逼,朝廷議欲遷都倉垣,人多相食,饑疫總至,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晉書·食貨志》 【學生活動】分析問題,相互討論,自由發言。 【教師點撥】講述東晉門閥士族的興起與政權的關系以及門閥士族的發展對于社會人民的影響,士族大家剝削下的農民難以忍受剝削,成為流氓。 【圖片呈現】展示現在13歲少年的活動照片和古代13歲少年的圖畫。 材料八: 今以十六為全丁,則備成人之役矣。以十三為壯丁,所任非復童幼之事矣。豈可傷天理,違經典,困苦萬姓,乃至此乎!” ——《晉書 》卷 75《范汪傳子寧附傳 》 “其軍國所須雜物,隨土所出。列州郡縣,任土所出,以為征賦。” ——《隋書·食貨志》 【教師點撥】講述當時百姓承擔著沉重的徭役賦稅的史實,沉重的徭役壓迫民眾,在死亡的威脅下,往往出逃淪為流氓。 材料九: “三國承東漢之憊,災患之作,有增無減。兩晉繼統,荒亂尤甚。終魏晉之世,黃河長江兩流域間,連歲兇災,幾無一年或斷。總計 200年中,遇災凡304次。其頻度之密,遠逾前代。” ——鄧云特《中國救荒史》 【教師點撥】講述魏晉南北朝時期頻繁的自然災害給百姓帶來的影響,自然災害讓多數農民破產,背井離鄉尋找出路成為流氓。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各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結合教材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流氓泛濫的原因,從而理解魏晉南北朝動亂的時代特征。 【教師點撥】總結流氓泛濫的原因是天災人禍引起的,點出魏晉南北朝時期“亂世”的表現。(二)“流氓”泛濫之果 【教師過渡】大量流民的產生究竟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材料十: “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史記·貨殖列傳》 “(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宋書》 【關鍵問題】北方人民南遷有什么影響? 【教師點撥】講述永嘉南渡后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情況和影響。 材料十一: “魏興之初......魏武皇帝令將軍夏侯妙才討叛氐阿貴、千萬等。后因拔棄漢中,遂徙武都之種于秦川,欲以弱寇強國,捍御蜀虜。” ——《晉書》卷五六《江統傳》 “自魏氏以來,夷虜內附,鮮有桀悍侵漁之患,由是邊守遂怠,障塞不設,而令丑虜內居,與百姓雜處......或以狙詐,侵侮邊夷﹔或干賞嚼利,妄加討戮。” ——《晉書》卷五二《阮種傳》 【教師點撥】自東漢以來,西、北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不斷向內地遷徙,而這些少數民族逐漸分化為三類人,一類由于軍功上升為軍事將領,一類成為隨行的部曲,一類成為流民。 【教師點撥】少數民族的內遷促進游牧世界和農耕世界交流交往交融。 【圖片呈現】展示戰國形勢圖、東晉十六國形勢圖和十六國統治者族屬表 【關鍵問題】十六國政權有何特點? 【教師點撥】繼承了前代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并且不斷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材料,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流民遷徙以及少數民族內遷的基本事實,結合地圖認識原本平行的游牧世界和農耕世界在這一時期的交流碰撞。 【圖片呈現】展示《北魏司馬金龍夫婦合葬墓彩畫漆屏風》 【關鍵問題】這幅屏風里隱藏了什么歷史信息? 【學生活動】分析圖片,提取有效信息。 【教師點撥】屏風中主人公是漢成帝和班婕妤,抬轎子的人身著胡服,班婕妤身著漢服,司馬金龍是北逃的東晉皇族,娶北魏武威公主為妻,這幅繪畫反映了方式民族融合。 材料十二: “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莊》《老》,尤精釋義。” ——《魏書·高祖紀》 材料十三: “孝文帝遷洛和改革,是北魏政治經濟發展、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著眼于鮮卑貴族,著眼于鞏固北魏政權,但是客觀上卻促進了拓跋部全族同漢族的融合。”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上)》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精血,注入中華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陳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測后記》 【關鍵問題】如何評價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師點撥】講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影響。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圖文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了解北魏孝文帝進行的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的改革及其產生的影響,了解民族交融的意義。九、課后作業繪制魏晉南北朝政權更迭圖,思考為什么這一時期每個政權都不能長久的維持?一個政權該如何長久延續?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課堂內容思考魏晉南北朝動亂深層原因,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思考何為立國之本。十、板書設計十一、教學反思(一)優點 本課以“魏晉南北朝時期流氓的活動”為課程主線,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組,因內容較多,對部分歷史史實作出了詳略處理,并未按照教材三個子目的安排劃分,而是將教材內容整合三個部分:“流氓”濫觴之因、“流氓”泛濫之果、“流氓”現象之悟,使全課有著較為清晰的思維邏輯。并且通過大量的文獻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本課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歷史時鍛煉史料實證能力,同時結合當代時政,反思保障民生的重要性,啟發學生思考。 (二)不足 本課內容較為龐雜,知識點覆蓋面廣,單純從知識講解來看,容易出現講解不夠透徹的現象,在講授政權更迭的過程時不夠全面,學生基礎不強容易梳理不清楚。其次由于本課的創新性較強,以史證史的形式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需要具有一定歷史知識基礎來理解同一歷史不同方面的發展,才能較好的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特征等相關史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