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 吃飯有講究教學目標:1.知道飯前要洗手的衛生基本常識和要求。初步了解合理膳食、營養均衡的科學飲食方式及飲食安全的基本知識;了解家庭基本的餐桌禮儀和飲食文化。2.了解個人衛生飲食習慣與生命安全、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初步形成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的意識,培養自覺選擇健康飲食行為的必要品格。3.掌握洗手、營養進餐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衛生、文明、節約的飲食觀念,養成良好的飲食與個人衛生習慣。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指導學生知道“飯前要洗手,飯后須漱口”的衛生基本知識,掌握洗手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2)指導學生學習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初步了解合理膳食、營養均衡的基本知識,增強健康飲食意識。(3)指導學生理解基本的餐桌文化與飲食禮儀。圍繞生活案例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2.教學難點從生命安全與生活健康的角度,促進學生由知到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教學課時:二課時教學進程設計:第一課時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視頻或圖片資料1:不洗手吃飯給身體帶來健康隱患的素材。2:七步洗手法的視頻。3.準備相關食物對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視頻。2.學生準備:想一想,在家里吃飯時都吃到過哪些食物。與家人交流人們為什么要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選做一種食物的代言人,并畫出它的樣子,講一講這種食物對于人們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一、激趣引入。視頻播放。一位小女孩放學回家準備徒手拿餐桌上的雞腿吃,媽媽教育小女孩先洗手再吃的場景。問:視頻中小女孩想做什么?她媽媽怎么做的?引入并板書課題——吃飯有講究(一)二、課中共學。(一)活動一:爭當“洗手”小能手1.觀摩分享。(1)孩子們,請你回顧自己在家里吃飯的時候,有沒有做到飯前洗手?(2)學生觀看不洗手吃飯給身體帶來健康隱患的視頻.思考:為什么飯前要洗手?(3)交流自己的認識與體會。2.模擬實踐。(1)學生模擬展示,交流自己平常洗手的方式。(2)視頻播放七步洗手法視頻圖片。(3)分享交流自己觀看視頻后的心得體會。3.實踐操作評比。課堂開展“我是‘洗手’小能手”評比活動。學生以同桌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課堂上實踐、展示科學的洗手方法,并展開自評、互評,如可以對七步洗手法掌握到位的學生給予“‘洗手’小能手”稱號。4.活動小結孩子們,為了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飯前一定要洗手。同時,飯前洗手不能敷衍,要用科學的方法洗手,保證我們的飲食衛生。(二)活動二:我當“食物”代言人1.分享交流。學生交流平時在家庭餐桌上出現的各種食物。2.角色模擬。以“我當‘食物’代言人”為主題,老師、同學分別扮演某一種食物,訴說這種食物對人的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當發言同學介紹后,學生分享交流新的認識與體會。3.討論辨析。(1)視頻播放有毒食物的述說。角色1——五顏六色的野生蘑菇,角色2——發芽的土豆,角色3——變質的牛奶。要求:學生聽聽它們是怎么說的,再分享聽后感受和體會。(2)視頻播放:有毒、變質食物對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加深學生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警惕性。4.活動小結剛才,我們通過為“食物”當代言人,觀看視頻,了解了食物的營養及其對我們身體健康成長的幫助。今后我們要吃健康有營養的食物,吃好每一頓飯。三、課中總結。同學們,通過本堂課兩個互動小活動的開展,你學到了什么呢?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1.用科學的方法洗手。學會了七步洗手法:內、外、夾、弓、大、立、腕。2.我們要健康飲食,不挑食,不吃腐爛變質食物,有毒食物。第二課時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呈現的小學生邊吃飯邊看電視;飯前過量飲水、挑食、暴飲暴食等現象,收集了解本班學生在吃飯時常出現的情況,如吃飯拖拉,邊吃邊玩的問題圖片、短視頻;各類用餐守秩序的圖片或短視頻。2.學生準備:采訪家人,了解他們希望我們吃飯時養成哪些好習慣。一、激趣引入。視頻播放。學校學生排隊打飯,食堂就餐、教室就餐短視頻。問:孩子們,你們在剛才的視頻中看到了什么?他們是怎么做的?引入課題并板書——吃飯有講究(二)二、課中共學。(一)活動一:“餐桌禮儀我知道”競賽1.分享交流。以“我家的餐桌禮儀”為主題,小組交流分享自己在家庭餐桌上的禮儀表現,再全班學生交流分享,教師用照片的形式引導呈現。在交流的過程中,肯定符合禮儀的行為。2.辨析討論。出示家庭聚餐、外出參加喜宴聚餐、吃飯高聲講話、打鬧場景的圖片或短視頻,請學生辨析“這樣做好嗎”,組織學生討論,發表建議。3.競賽活動。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以“餐桌禮儀我知道”為主題,各組依次說出一個餐桌上的禮儀,說不出的小組淘汰,堅持到最后的小組獲勝。4.活動小結餐桌禮儀內容豐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懂得尊老愛幼、長幼有序;講究公共衛生、尊重他人;尊重勞動成果、節約糧食……對飲食禮儀的傳承,并體現在一點一滴的行為習慣上。(二)活動二:模擬“家庭餐桌”1.情境辨析。課件出示“家庭餐桌”典型事例情景圖,要求:學生認真看圖,判斷對錯,對錯誤的做法提出改正的建議。2.分享交流。你在家里養成了哪些好的飲食習慣呢?請你說一說,與全班同學分享。學生交流家人對自己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期待。3.情境展示。教師根據本班學生在家進餐常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模擬設置“就餐”情境,邀請學生現場展示,并引導學生互相評價,教師適時點評。4.活動小結好習慣要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關系著我們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今后,我們每一個小朋友要在家庭日常生活的每一餐中,自覺選擇健康的飲食行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課中小結。同學們,通過本堂課兩個互動小活動的開展,你學到了什么呢?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餐桌禮儀是我中華文化傳承至今的基本禮儀之一,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學習和傳承。老師相信我們每一個小朋友經過這堂課的學習,一定會養成懂得餐桌禮儀,傳承餐桌禮儀的小能手。四、課后延伸。從我做起,爭做文明就餐小達人。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