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單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環》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蘇教版 單元(或主題)名稱 水在自然界的循環單元主題 本單元以“水在自然界的循環”為主題,旨在通過一系列動手、動腦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水在地球表面以氣態、液態和固態形式不斷循環的過程,以及這一過程如何產生云、霧、雨、雪等天氣現象。課標要求 核心概念 1. 水在自然狀態下有三種存在狀態:固態(如冰、雪)、液態(如水)和氣態(如水蒸氣)。 2. 地球被一層大氣圈包圍著:大氣圈中的水蒸氣、塵埃等是形成天氣現象的重要因素。 3. 地球表面有由各種水體組成的水圈: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之間處于不間斷的循環之中。 學習內容 描述霧、雨、雪、露、霜、雹等天氣現象形成的原因。 舉例說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環產生了云、霧、雨、雪等天氣現象。 理解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之間的循環過程。 學業要求 學生應能夠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并解釋水循環及其相關天氣現象的信息。 表現出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具備初步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探究能力。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云和霧》、《露和霜》、《雨和雪》、《水滴的“旅行”》四課。每一課都緊密圍繞水循環這一主題,從原理層面解析不同天氣現象的形成原因。教材通過情境創設、模擬實驗、圖示解釋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逐步建立水循環的科學概念。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氣象知識和水的三態變化基礎,能夠簡單描述一些天氣現象并測量一些氣象要素。然而,學生的知識相對零碎,沒有將天氣現象的變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對水循環系統的整體認知。因此,本單元旨在幫助學生將地球上的水作為一個系統來進行宏觀認識,形成水在陸地、海洋、大氣間循環的科學大概念。單元目標 科學觀念 理解水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種狀態,并知道這些狀態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認識到地球表面被一層大氣圈包圍,大氣中的水蒸氣是形成天氣現象的重要因素。 理解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之間處于不間斷的循環之中。 科學思維 能夠基于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通過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解釋不同天氣現象的形成原因。 能夠運用示意圖描述水循環的過程。 探究實踐 能夠設計并實施模擬實驗,如人造霧實驗、模擬雨的形成實驗等。 通過實驗觀察和數據記錄,分析并解釋實驗結果。 能夠利用實驗成果和示意圖,解釋自然現象。 責任態度 表現出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活動。 尊重科學證據,實事求是地解釋自然現象。 認識到人類、動植物、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培養環保意識。單元結構化活動 動一:創設情境,聚焦學習內容 通過播放視頻或展示圖片,創設情境,聚焦云和霧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云和霧的區別與聯系,初步認識云和霧在本質上的一致性。 活動二:模擬實驗,探究霧的形成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組進行人造霧的實驗。通過加熱溫水產生水蒸氣,再用冰塊模擬冷空氣,觀察水蒸氣遇冷凝結成霧的過程。實驗后,學生匯報觀察到的現象并解釋霧的形成原因。 活動三:結合圖示,解釋云的形成 通過展示登山者不同視角的云和霧的圖片及視頻資料,引導學生認識云和霧在位置上的區別。結合模擬實驗的結果,解釋云的形成過程: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眾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就是云。 活動四:綜合學習,認識水循環 在前三課的基礎上,通過《水滴的“旅行”》一課,將云、霧、雨、雪等天氣現象與水循環相結合。利用示意圖描述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之間的循環過程,理解水循環的動態平衡和不斷更新的狀態。達成評價 觀察學生在實驗中的操作規范性和參與度。 聽取學生對實驗現象的描述和解釋,評估其科學思維的發展水平。 檢查學生的記錄單和實驗報告,評估其科學探究能力。結果評價 通過單元測試或課堂小測驗,檢查學生對水循環及其相關天氣現象的理解程度。 評估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如霧、雨、雪等的形成原因。 綜合評價學生的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和責任態度等方面的發展情況。第十四課時《露和霜》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觀察露和霜的形成過程,學會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并進行分析的能力。2. 科學思維能力:通過對比露和霜的不同,理解其形成原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3. 科學素養:增強學生對自然界物質變化規律的認識,理解天氣現象與人們生活的緊密聯系。4. 責任態度: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培養其科學嚴謹的態度和責任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做露和霜的模擬實驗,解釋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難點:做造霜的實驗,理解加鹽對溫度的影響以及霜的形成條件。三、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一)情境導入 教師以日常生活中的露和霜現象引入話題,如:“清晨,大家是否注意過草地上的露珠或樹葉上的白霜?你們知道它們是怎么形成的嗎?”通過提問,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后續的學習活動奠定情感基礎。(二)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1:觀察露和霜的不同 活動步驟:展示露和霜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討論兩者的不同之處。 探究活動2:人造露實驗 活動步驟:在杯中放入碎冰,杯下墊濕毛巾,倒入冷水后觀察杯子外壁的變化。 探究活動3:人造霜實驗 活動步驟:在人造露實驗的基礎上,向冰水中加入鹽,觀察杯子外壁的變化。 探究活動4:比較露和霜的形成條件 活動步驟:引導學生根據實驗觀察,總結露和霜形成條件的差異。 探究活動5:討論露和霜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步驟:分組討論露和霜對農業生產、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響。 探究活動6:閱讀二十四節氣中的相關節氣 活動步驟:閱讀相關資料,了解白露、霜降等節氣與露和霜的關系。 通過直觀觀察,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露和霜的形態差異,為后續實驗探究提供基礎。 通過模擬實驗,讓學生體驗露的形成過程,理解溫度對水蒸氣凝結的影響。 通過加鹽降低冰點,創造更低溫的環境,讓學生親眼見證霜的形成,理解霜的形成條件。 通過對比分析,加深學生對露和霜形成原理的理解。 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天氣現象與人們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其關注自然、關注生活的態度。 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加深對天氣現象的認識。(三)生活應用 討論如何利用露和霜的知識指導農業生產,如通過觀測露和霜來預測天氣變化,合理安排農事活動。 通過生活應用的討論,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知識總結 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氣在0℃以上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霜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氣在0℃以下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兩者都是常見的天氣現象,對人們的生活和農業生產有重要影響。 通過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加深對露和霜的理解。四、作業設計(一)、填空題1. 露是______態的水,霜是______態的水。答案:液;固當夜晚的氣溫急劇降低到______℃以下時,接近地表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冰晶,形成霜。答案:03. 露的形成需要______的溫度條件。答案:0℃以上4. 在人造霜實驗中,加鹽的作用是______。答案:降低冰點,創造更低溫的環境、判斷題1. 露和霜的形成都需要低溫條件,但霜的形成溫度更低。( )答案:√露是固體,霜是液體。( )答案:×3. 在人造露實驗中,杯子外壁出現的小水珠是霜。( )答案:×(三)選擇題1. 下列哪項不屬于露和霜的共同點?( )A. 都是由水蒸氣凝結而成 B. 都附著在地表物體上C. 都是無色透明的 D. 都在夜晚形成答案:C2. 在人造霜實驗中,加鹽后杯子外壁出現的現象是()。A. 依然是小水珠 B. 出現白色霜花C. 沒有任何變化 D. 出現霧氣答案:B3. 下列哪個節氣與霜的形成密切相關?()A. 立春 B. 清明 C. 白露 D. 冬至答案:C(四)、簡答題1. 請簡述露和霜的形成原理。答案:露是在夜晚地面附近的水蒸氣在0℃以上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霜是在夜晚地面附近的水蒸氣在0℃以下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2. 在人造霜實驗中,為什么要加鹽?答案:加鹽可以降低冰水的冰點,從而創造更低溫的環境,使水蒸氣更容易凝結成霜。3.露和霜對農業生產有哪些影響?答案:露和霜對農業生產有重要影響。適量的露水可以為植物提供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長;而霜凍則可能導致植物受損或死亡,影響農作物產量。實驗探究題請設計一個實驗,驗證露和霜的形成條件。實驗材料:兩個相同的杯子、碎冰、冷水、濕毛巾、電子溫度計、食用鹽。實驗步驟:1.在兩個杯子中分別放入等量的碎冰和冷水,杯下墊濕毛巾。2.測量并記錄兩個杯子的初始溫度。3.在其中一個杯子中加入適量食用鹽,攪拌均勻后繼續觀察。4.等待一段時間(約10分鐘),觀察兩個杯子外壁的變化。實驗現象:未加鹽的杯子外壁會出現許多小水珠,即露。- 加鹽的杯子外壁則會出現白色霜花,即霜。實驗結論:- 實驗證明,當夜晚的氣溫在0℃以上時,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露;當氣溫降至0℃以下時,并在加入食用鹽降低冰點的情況下,水蒸氣會凝結成霜。這驗證了露和霜的形成條件與溫度密切相關。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