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了解貨幣制度產生的時代背景,對貨幣制度 的利弊得失進行辯證分析,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 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3.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論證我國貨幣及制度、措施以及世界貨 幣體系產生的歷史條件、發展演變和產生的影響,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4.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我國貨幣制度和世界貨幣體 系是一個逐步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5.通過教學讓學生增強學生對當今中國貨幣制度建設與發展的自信心與責任感,加深對我 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重點難點)重點:中國歷史上貨幣及其制度建設的發展演變。難點:世界貨幣體系形成的背景、內容及評價。(知識概覽)本課是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五單元第15課《貨幣的使用 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本課通過兩個子目(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講述了中國貨幣演進的歷史過程和世界貨幣體系演變的過程。(教學準備)1.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前期課前準備,提出問題請教師有目的性地準備課程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資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通過相關圖片,導入本課學習。(美元紙幣) (人民幣紙幣)請同學們觀察上面兩幅圖片,左圖是人民幣紙幣,右圖是美元紙幣。大家思考一下,兩者 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什么現象 對!當今世界兩種主要的貨幣:人民幣和美元。那么,中國貨幣 的使用歷程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狀況如何 這些正是我們這節課所要探討的主題。【講授新課】知識點一: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一)中國古代貨幣的演進 [問題情境]請同學們結合教材P86—88內容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中國古代貨幣的演進歷程如何 主 要經歷了哪幾種形式的貨幣 [自主學習]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的。 1.早期:貝幣財賈販貨費賬資賑貴賤賺賠提問:發現以上漢字的共同點,說明了什么現象 【提示】都與貝有關,說明貝幣是古代經濟發展的起源與社會基石,是常用的一般等價物。提問:“中國最早的貨幣是海貝”的史料依據 【提示】夏朝二里頭遺址,出土海貝與骨制石制的仿制貝。2.商周:銅鑄幣 (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商后期銅鑄幣的產生)原因:①商品經濟發展的需求;②冶銅技術的長足發展,銅不易腐蝕、造價低。 3.春秋戰國:布幣、刀幣、圜幣、蟻鼻錢(由多元貨幣向統一幣制的演變——秦朝半兩錢)原因:西周末年周王衰微,諸侯割據分裂。 幣制不統一的弊端:①頻繁的貨幣換算導致效率低下;②不利于商品貿易與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加劇國家分裂。4.秦:圓形方孔錢。特點:大一統(由多元貨幣向統一幣制的演變——秦朝半兩錢)[合作探究1]秦朝幣制改革的原因、特點和意義材料秦滅六國,“六合為一”,貨幣的混亂狀態,給國家統一向各地征收賦稅及各地區之間的商品經濟交流都造成極大不便,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和統一政權的 鞏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終統一了全國貨幣。秦朝在統一幣制的過程中不僅對貨幣的形、 質、量有明確規定,而且嚴禁私人鑄錢……它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幣制,意義 至為重大。——摘編自張誠《秦漢幣制改革略論》(1)根據材料,指出秦朝幣制改革的原因和特點。(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朝幣制改革的影響。【提示】(1)原因:戰國時期貨幣混亂;秦朝完成國家統一;經濟發展和賦稅征收的需要; 鞏固政權的需要。特點:統一幣制;嚴禁私人鑄錢;通行金屬貨幣;統一形狀和質量。(2)影響: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政權鞏固;有利于賦稅征收、經濟發展和經濟管理;有利 于加強各地區之間的聯系。5.漢武帝:五銖錢鑄錢權進一步收歸(鑄幣權由地方收歸中央)材料漢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將鑄幣權從各郡國收歸中央 政府,使中央政府對五銖進行統一鑄造和發行。“于是悉令郡國無鑄錢, 專令上林三官鑄。錢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諸郡國所前鑄錢 皆廢銷之,輸其銅三官。而民之鑄錢益少,計其費不能相當,唯真工大 奸乃盜為之。”五銖錢輕重合宜,自漢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廢。【提示】①實現了中央對貨幣鑄造權的集中統一,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 ②對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有促進作用;③五銖錢大量流通,使幣制和幣值保持長期相對穩定, 并影響后世。6.唐代:開元通寶(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下令“廢五銖錢,行‘開 元通寶’錢”。開元通寶錢制把貨幣的單位由金屬重量的直接標 示改為純粹的貨幣符號,開創了中國貨幣史上以“通寶”“元寶”等作為鑄幣標示的貨幣系統。柜坊 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它是專為遠距離和大宗商品交易 服務的,也便于商人籌措資金。飛錢 類似于后世的匯票,它出現以后,商旅不用長途攜帶錢幣,也不用運輸稅錢。 7.北宋:交子(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變)(1)北宋,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與宋朝后來發行的其他紙幣,都是作 為輔幣,與銅錢兼行。[合作探究2]材料交子的誕生,與經濟繁榮有莫大的關系,可謂大時代與小地區的因緣巧合……除了 北宋本身的時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為躲避隋唐戰亂,經濟相對獨立,貿易繁 榮,因缺銅而依賴鐵錢,攜帶不便。最終,四川茶葉和馬匹等貿易的發達以及四川的鐵錢的笨 重,導致交子在相對獨立和特殊的四川誕生。——摘編自徐瑾《白銀帝國》【提示】①北宋封建經濟繁榮,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內貿易、對外貿易全面繁榮,交 易量巨大;②銅幣流通量不足;③四川獨立閉塞的貿易貨幣環境;④民間的首創和官方的推動。(2)元朝則將紙幣作為單一流通貨幣來發行,稱為“鈔”。(3)明朝又恢復銅錢、紙幣并行的貨幣體制。[當堂練習]清《續通典 ·食貨》記載:交子肇因始于宋代巴蜀之銅錢與鐵錢混用過于笨重而不便于攜 帶,后因民間交子鋪戶印制雜亂、無法兌現及詐偽問題,“爭訟數起”,于是益州知州張詠指定 專由16戶富商特許經營,嚴禁民間私造。宋仁宗時,設益州“交子務”,發行“官交子”,使之成為官方貨幣。材料反映出當時 (C)A.宋代地方具有獨立的貨幣發行權B.當地富戶大賈操縱商業流通與交換 C.紙幣在商品流通領域作用越來越大 D.政府管辦專營能徹底避免民間糾紛 8.元:單一流通紙幣——鈔元末濫印紙鈔,導致惡性通貨膨脹,財政崩潰。民謠: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哀哉可憐。認識:紙幣的產生和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反映;紙幣承擔貨幣流通功能,其價值要與真正貨 幣相適應;紙幣的流通量要與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無節制的亂發,會導致嚴重的社會 問題。9.明中葉以來:恢復銅錢、紙幣并行的貨幣體系白銀成為主要支付手段、法定流通貨幣(1)演變: 明初:銅錢與紙幣并行——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 的基本支付手段,物價也多以銀兩計算。清朝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與銅錢兼用。(2)原因:紙幣(寶鈔)的弊端;白銀作為貨幣本身的優勢(體積小、價值高、易于分 割熔鑄、便于攜帶);商品經濟的發展;民間的認可使用到政府的推動肯定;白銀的供給來源 增加(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3)影響對中國: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緩解了通貨膨脹;推動賦役制度的改革;推動中國與世界 經濟的聯系。對世界:推動白銀成為世界貨幣;推動世界貿易網絡的發展;推動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 [合作探究3]明清白銀逐漸貨幣化材料中國從宋代至元明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迅猛,客觀上需要易于攜帶且價值量大的貨幣。 洪武八年,明太祖命中書省造大明寶鈔,但由于明代寶鈔的發行并無準備金,出現通貨膨脹現 象,導致了百姓對寶鈔的極不信任并棄而不用,萬歷年間實行“一 條鞭法”,“計畝征銀”,最 終在制度上確立了白銀法定貨幣的她位。明代銀本位制的一個致命缺陷在于貨幣供給的不穩定, 無法根本解決白銀的供求矛盾,是歷史的機遇促成了白銀貨幣化切實可行。——摘編自陳昆《寶鈔崩壞、白銀需求與海外白銀流入》等 思考:據材料結合教材概括指出明朝法定貨幣演變及特點,分析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提示】變化:明朝貨幣從銅錢到寶鈔,再到銅、鈔、銀兼行,最后白銀升為主幣。特點:民間趨勢促動與朝廷法令推動相結合、自下而上的趨勢與自上而下的展開并行。原因:明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強化;農耕經濟繁榮,商品經濟發展;寶鈔信用日益喪失; 賦稅制度改革推動;明朝長期保持巨額對外貿易順差;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大量白銀涌入中國。(二)中國近代貨幣的演進 1.銀元(1)晚清時,清政府開始鑄造銀元。(2)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后,貨幣政策延續了清朝的傳統,以銀元為法定貨幣。2.法幣(1)發行: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規定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后 加上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并禁止銀元的流通,將白銀收為國有。(2)廢棄: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法幣急劇貶值,最終徹底崩潰。【探究認識】1935年國民政府為何實行法幣改革 (1)背景①國內貨幣制度混亂;②世界經濟危機波及到中國,美國大量收購白銀,導致白銀外流;③鞏固統治,發展經濟的需要。(2)內容①統一貨幣發行權,法幣為唯一流通貨幣;②白銀國有,禁止流通;③放棄銀本位,采用 外匯本位制。(3)評價①積極:改變中國幣制混亂的局面;遏制白銀外流,穩定金融市場;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 經濟和貿易發展;為抗戰奠定物質基礎。②消極:強化了官僚資本的壟斷地位;為戰爭大量發行法幣,掠奪財富,造成了經濟衰退 和金融混亂,最終導致了其國民政府的滅亡;便利了列強控制中國經濟。[合作探究4]民國時期的幣制改革材料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影響下,世界白銀價格大幅上漲。1935年,中國發生 了“白銀風潮”:白銀外流,國內通貨緊縮,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大規模失業爆發。國民政 府在內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幣改革令。主要內容是:以中央、中國、 交通三銀行(后加中國農民銀行)所發行的紙幣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并將白銀收歸國有, 移存國外,作為外匯準備金;規定匯價為法幣一元等于英幣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銀行無限 制買賣外匯。幣制改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偽中央儲備銀行顧問的日本人曾 說:“如無1935年之幣制改革,亦無1937年之抗戰。”——摘編自王巍《廢兩改元與法幣建立》等思考:根據材料,指出法幣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無1935年之幣制改革,亦無1937 年之抗戰” 【提示】目的:防止白銀外流;緩解經濟危機,鞏固統治。理解:遏制白銀外流,穩定金融;促進經濟發展;成功集中國內資金,為抗日戰爭作了物質準備。3.金圓券、銀圓券國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開始發行金圓券,其貶值速度比法幣更快,各地紛紛拒用金圓券, 民間自動重新使用銀元;國民政府又發行銀圓券,仍以失敗告終。(三)中國現代貨幣的演進 1.背景(1)隨著解放戰爭勝利進展,中共領導的解放區迅速連成一片。(2)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種類龐雜、折算不便。(3)統一貨幣,促進經濟發展;鞏固政權,加強民族認同。2.產生(1)華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統一發行 人民幣。(2)新中國成立后,人民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3.發展從最初發行到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人民幣先后共發行了五套,形成紙幣與金屬幣、 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4.對人民幣的評價數十年來,人民幣始終地位穩定,對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 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閱讀課本P88 歷史縱橫,理解人民幣是如何體現市場性與計劃性的。(特點與原則) 【提示】經濟發行:根據經濟發展情況與商品流通的實際需要(生產力)。計劃發行:必須納入國家計劃體系中,以保證幣值和物價穩定。 集中統一:中國人民銀行具有唯一性、壟斷性。[合作探究]結合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探究影響貨幣演變的因素 (1)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2)國家政治形勢。(3)鞏固統治的需要。(4)國際貨幣體系的變動。知識點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問題情境]請同學們結合教材P89—90內容及所學知識,指出世界貨幣體系當中的金本位制是如何形 成的,有何特點與作用,又是如何瓦解的。[自主學習](一)19世紀初:英國(確立)1.特點確立金本位貨幣制度,以英鎊為中心。 2.背景(1)隨著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成為世界霸主。(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斷擴大,國際間的貨幣結算日益復雜。 3.作用促進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二)20世紀30年代(崩潰)1.特點金本位制崩潰,英鎊地位下降。 2.原因(1)經濟大危機中,各國為轉嫁危機,實行貨幣貶值與關稅戰,國際貨幣標準經濟秩序 混亂。(2)二戰中歐洲經濟遭受沖擊,英國負債沉重。(三)二戰后:美元(重塑)美國確立世界霸主地位,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1.特點一固定雙掛鉤三支柱組織,以美元、美國為中心。 2.評價(1)滿足了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需要,強化了美國的經濟霸權。(2)穩定了國際金融貿易與世界經濟秩序,世界經濟向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擴大 了世界貿易。(四)20世紀70年代: 一超多強(瓦解)1.原因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滯漲;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 2.表現無力維持美元幣制,美元貶值,恢復浮動匯率,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仍占重要地位, 歐元、英鎊、日元、法郎、人民幣影響力也在上升。[合作探究5]世界貨幣體系的評價材料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意味著國際貨幣金融關系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一直動 蕩不安的局面的終結和新的國際貨幣金融格局的形成。材料二:世界出口貿易總額年均增長率時間 1948—1960 1960—1965 1965—1970增長率 6.8% 7.9% 11%材料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根據成員國認繳資金的數額決定投票權的多少。(16.0014.0012.0010.00)【提示】 積極影響:(1)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為世界貨幣關系提供了標準和基礎。(2)有利于維持戰后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消極影響: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美國由此建立起以美元為支柱的國際貨幣制度,建立起了自己的國際經濟霸主地位,便利了美國的經濟擴張。[梳理總結]金本位制確立 崩潰 重塑 瓦解時間 19世紀初 20世紀30年代 二戰后 20世紀70年代國家 英國 資本主義國家 美國 美國等原因 資本原始積 累,第一次工 業革命,世界 市場不斷擴大 經濟大危機,金 本位制奔潰,國 際貨幣標準陷入 混亂 美國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國陷入越南 戰爭的泥潭;資 本主義國家經 濟滯漲特點 以英鎊為中心 英鎊地位下降 以美國、美元為中心,金匯 兌本位制,一固定雙掛鉤三 組織 美元貶值,實行 浮動匯率,但仍 占主導影響 促進資本主義 生產和世界經 濟的發展 各國轉嫁危機, 實行關稅戰,國 際經濟秩序混亂 強化了美國的經濟霸權;穩 定了國際金融貿易與世界經 濟秩序,世界經濟向體系化、 制度化方向發展,擴大了世 界貿易 多極化趨勢 下,歐元、日元、 法郎、人民幣的 影響力上升(『課堂總結』明:銅錢與紙中國貨幣演變秦至元公元前1368221世界貨幣體系『拓展探究』[合作探究6]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及其影響明清晚清新中國18161840191219291945194819491971(年)銀元→法幣—金圓券→銀元券(國)幣并行,白銀;清:白銀與銅錢兼用秦:圓形方孔錢;宋:交子;元:“鈔”大危機后金本位制崩潰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英國實行金本位制中銀國行人民共人民幣銀元)材料面對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金融體系的混亂、各國匯率的任意波動,各個國家更加 懷念傳統的國際金本位制……1943年9月至11月,英美兩國代表在華盛頓就戰后貨幣體系問 題進行會談。由于英美兩個國家經濟、政治實力相差懸殊,雙方會談的結果是采用“懷特計劃”, 同時吸收“凱恩斯計劃”中的一些成分。—摘編自張宇燕、李增剛《國際經濟學政治》 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世界貨幣體系建立的背景怎樣,其影響如何。【提示】背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金融秩序混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經濟實力強大。影響:該體系的建立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 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適應了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需要。『典題練習』1.古代中國的貨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結合圖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A.圖1中的貨幣確立了中國古代錢幣“圓形方孔”的形制B.圖2中的貨幣是漢武帝時期鑄造發行的貨幣C.圖3中的貨幣改變了以重量為錢幣命名的傳統 D.三種貨幣中,年代最久遠的是圖1所示【解析】材料列出了三枚中國古代具有開創意義的貨幣。圖1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 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西漢武帝時開啟鑄造五銖錢的先河。圖2 秦半兩錢,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后,統一貨幣,廢止了戰國后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 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圖3開元通寶是唐高祖時開始使用的,開創 了通寶錢的歷史,改變了以重量為錢幣命名的歷史。判斷各選項,C項說法正確。2.為方便商人長途貿易,北宋初年曾設立專門機構“便錢務”,許民入錢左藏(即國庫), 給以券,于諸州便換。宋真宗時還下詔規定:“商旅自京(東京)攜便錢至諸州者,所在即給 付,無得稽滯。”與材料中的“便錢”功能相當的是(B)A.唐代的邸店 B.唐代的飛錢 C.唐代的柜坊 D.宋代的“交子”【解析】由材料“許民入錢左藏(即國庫),給以券,于諸州便換”可知,便錢是指存錢 后的憑據,可以異地匯兌。唐代的邸店是供客商堆貨、交易、寓居的行棧的稱呼,故A 項錯誤; 唐代的飛錢是為方便商人異地取錢,帶有匯兌形制的票據,與便錢功能類似,故B項正確;唐 代的柜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故C項錯誤;宋代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便錢只 是異地匯兌的憑據,不是貨幣,故D項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