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說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局限性, 學會史論結合、客觀全面地看待歷史問題,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 問題的能力。2.通過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 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3.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梳理從奴隸制時代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的發展歷程,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4.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認識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特點, 分析基督教在中世紀和近代發揮的不同作用,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5.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標準,理解法律制度與國家治 理、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的關系。(重點難點)重點:近代西方兩大法系發展的脈絡和特點。難點: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的基本特征、基督教的作用。(知識概覽)本課是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三單元第9課《近代西方的法 律與教化》。本課通過三個子目(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及發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 特征、宗教倫理與教化)講述了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的演變歷程。(教學準備)1.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前期課前準備,提出問題請教師有目的性地準備課程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資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通過相關圖片,導入本課學習。請同學們觀察上面兩幅圖片,左圖是法律與正義女神忒彌斯,右圖是基督教受洗圖。大家思考一下,兩者分別反映了西方社會的什么特點 對!西方的法律與教化。那么,近代西方的 法律與教化有何發展演變歷程 又如何評價 這些正是我們這節課所要探討的主題。【講授新課】知識點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及發展 [問題情境]請同學們結合教材P49—50內容及所學知識,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羅馬法的 發展傳播歷程如何。[自主學習]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羅馬法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 國的滅亡而消亡,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 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德國法學家椰林《論法的精神》歷史解釋:羅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羅馬法是建立在簡單商品生產基礎之上的最完備的法律體系,其核心內容,私有財產神圣 不可侵犯,自然法原則,自由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理念,成為近代西方立法的基礎。羅馬法 中許多原則和制度,如契約自由原則、“不告不理”、陪審制度、律師制度等,被近代西方法制 所采用。羅馬法的有關私法體系,被西歐大陸資產階級民事立法成功借鑒與發展。《法國民法 典》既是對羅馬法的繼承和發展。習慣法: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依靠祖輩傳承下來的習慣規定來調整社會關系,貴族壟斷 并隨意曲解法律以欺壓民眾。成文法:是國家機關根據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現的法律文件。(1)《十二銅表法》①頒布的目的:為了緩和平民和貴族的矛盾。②概況:公元前450年,羅馬共和國頒布《十二銅表法》。③地位:古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材料:第3表債權人有權拘禁不能按期還債的債務人。第 8 表 毀傷他人肢體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態復仇而“毀傷其肢體”。 第9表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第11表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結合四段材料,試評析《十二銅表法》。【提示】保護私有財產;保留了落后習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程度限制貴族特權; 具有階級性,維護貴族利益。公民法:用以調整羅馬公民關系的法律,只適用于羅馬公民。包括部分習慣法,《十二銅 表法》以及隨后制定的法律。萬民法:適用于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用來調整羅馬公民和異邦人及異 邦人和異邦人之間的民事關系。(2)《羅馬民法大全》①背景:帝國時期,隨著統治區域的擴大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②創立: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編纂《羅馬民法大全》。③意義: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完成,是古羅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 淵源。[重點提示]羅馬法的實質、特點與后世影響。實質:是維護少數奴隸主利益的工具,屬于奴隸制法律體系。特點:具有時代性、內容豐富、體系完善、與時俱進、后世影響深遠。[合作探究1]材料一:資本主義生產是在簡單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產生的,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代 表的羅馬法就是一種完整地體現了簡單商品生產的法,它對這種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例 如所有權、債權和契約等等,都做了極為詳盡的規定,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鞏固提供了現 成的法律形式。——沈宗靈《略論羅馬法的發展及其影響》 材料二:17、18世紀新興資產階級的自然法學說的一般公式是:人類處于自然狀態中,由自然法所支配,享有各種自然權力: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而這直接導源于羅馬法 學家——“法是一種自然的權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自然法是整個法律科學的思想 基礎和各種具體法規的指導原則,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為權力”。——沈宗靈《略論羅馬法的發展及其影響》 結合材料,談談你如何理解“《羅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提示】為近代西方法律提供了現成形式;是自然法理論的思想淵源。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發展——大陸法系形成[問題情境]結合教材內容及所學知識,指出近代西方英美法系、大陸法系的形成過程。 [自主學習](1)形成大陸法系的雛形①日爾曼法律:日耳曼人以部落習慣法為基礎,編纂的一批成文法,等級色彩濃厚。作為 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②教會法:以基督教神學為思想基礎制定和頒布的法律。③11世紀后,歐洲出現了研究和宣傳羅馬法的運動,促進了羅馬法傳播。④歐洲大陸的法律紛紛以羅馬法為仿效對象,形成大陸法系的雛形。逐漸形成了以羅馬法 為基礎、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體系,稱為“大陸法系”或“民法系”。⑤13世紀以后,法國統一法律的步伐加快,法律體系日益成熟。⑥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此后制定一系列法律。⑦1804年,拿破侖頒布了《法國民法典》,與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被稱為“拿破侖法典”。 拿破侖法典與此前頒布的法律最終確立了法國的資產階級法律制度。后來,逐漸形成了以羅馬法為基礎、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體系,稱為“大 陸法系”或“民法系”。(2)近代意義上大陸法系的模式確立①13世紀,伴隨著王權加強,以羅馬法為基礎的法律體系日益成熟。②1789年,法國大革命,摧毀了封建制度,在啟蒙思想指導下,確定了一系列資產階級 法制原則,頒行了一系列法律。③1799年,拿破侖上臺后親自領導了大規模的立法活動,編撰了“拿破侖法典”。拿破侖 法典和此前頒布的法律構成了法國的成文法體系。最終確立了法國的資產階級法律制度。此后 逐漸形成了以羅馬法為基礎、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體系,大陸法系得以確立。(3)英美法系形成①11世紀,諾曼征服后,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王室設立法院,派法官進行巡回審判,根據他們的判例,在12世紀前后逐步形成建立在習慣法基礎上、全國普遍適用的法律,這就 是普通法。②即便在英國,為了私法(特別其中關于動產的那一部分)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得不參照 羅馬法的諸原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七一頁③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之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光榮革命后,英國確 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④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它們構成了普通法系,也稱英 美法系。[合作探究2]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材料: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以遵循先例為基本原則;法官的地位突出,當 無先例可循時,法官可以創立先例,也可以對先例作出新的解釋。因此,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律 也被稱為“法官制定的法律”。英美法系主要涵蓋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國 家和地區。大陸法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法律淵源,強調憲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體系比較完整, 一般不承認判例的效力;明確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陸法系國家的代表 是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區別 大陸法系 英美法系法的淵源 成文法為主 判例法為主涵蓋范圍 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 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印度等法官 作用不太突出 (明確立法和司法的分工) 地位突出 (可以創立先例或作出新的解 釋 )立法與司法相互關系 立法絕對中心地位, 司法從屬地位 法官地位突出, 司法絕對中心地位受羅馬法影響程度 以羅馬法為基礎 只吸收部分知識點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問題情境]請同學們結合教材P50—51內容及所學知識,指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自主學習]1.法律思想來源材料:陪審團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但當時只適用于奴隸主和自由民…… 11世紀,英國確立了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羅馬時期……1878年德國 頒布的國家律師法,奠定了近代律師制度的基礎。——《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貝卡里亞提出: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護。— —貝卡里亞《論犯罪與刑罰》西方法律制度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思考: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思想來源 繼承傳統法律思想,融合啟蒙思想。2.西方法律特征概括后世西方法律有何特征或原則 (1)在國家權力結構層面上: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材料一:在《論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鳩延續英國先賢洛克的觀念,歸納出“三權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論特點在于治理國家的三個權利部門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夠 支撐起一個穩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間恰似“石頭,剪刀,布”一樣,相生相克,分 權制衡應該能夠很好的治理一個社會(國家,或者國家之下的行政機構)。——摘編自何志鵬《孟德斯鳩與〈論法的精神》》①立法權: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議會制定。②行政權:行政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行政權。③司法權:法院根據法律獨立掌握司法權。(2)在法律內容上:注重保護個人權利。材料二:縱觀這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律思想,其具體制度設計上頗具差異,但無一例外 的彰顯了對個人本位個人價值的強調……保護個人自由和權利的觀念仍然是西方社會法治的價值基礎。——李盼盼《對西方個人本位法律傳統的幾點思考》材料三: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除非由于合法認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顯要求, 并且在事先公平補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能被剝奪。——法國《人權宣言》①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天賦人權和人人平等思想;②注意保護個人的各種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3)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材 料 :無罪推定原則的核心意義在于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主要強調了三層意思:①對 任何人有罪決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決定,其他任何機關和組織都無權決定;②強調證據裁判 主義精神,法院應當用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設;③在判決生效之前,被告人是 無罪的,不能因為其被逮捕、被起訴、被審判而認為其有罪。①保證從立案到審理再到判決的每個程序的公開公正,建立了律師制度和陪審團制度(歷 史縱橫)。②實行無罪推定原則,所有被審判者在判決之前都是無罪的。[合作探究3]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材料一:第一條第一款本憲法所規定的立法權,全屬合眾國的國會,國會由一個參議院 和一個眾議院組成。第二條第一款行政權力賦予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第三條第一款合眾國的司法權屬于一個最高法院以及由國會隨時下令設立的低級法院。修正案第一條 國會不得制定關于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宗教活動自由;限制 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剝奪公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愿申冤的權利。修正案第四條 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扣押的權利不得侵犯。 ——節選自《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材料二:1764年7月,意大利人貝卡里亞提出: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 罪犯的。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給予他公共保護的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 護。— —(意)貝卡里亞著,黃風譯《論犯罪與刑罰》(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有何特征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司法原則 你如何理解這一原則 【提示】(1)特征:堅持權力制衡、三 權分立;注重保護個人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 和財產權等。(2)原則:無罪推定原則。理解:對任何人有罪決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完成;強調證 據裁判主義精神,法院應當用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設;在判決生效之前,被告 人是無罪的。3.近代西方法律評價閱讀課本 P51, 結合個人理解,討論并且總結對近代西方法律的評價。積極:有利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治理,有利于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資本主義的發 展。消極:(1)西方法律過于強調保護私有財產,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2)確認了私有財產 制度,財產的多少決定著法律地位的高低;(3)黑人、土著居民和婦女沒有完全的公民權。知識點三:宗教倫理與教化 [問題情境]請同學們結合教材P51—52內容及所學知識,指出基督教的宗教倫理和教化有何表現 [自主學習](一)中古時期基督教倫理與教化1.基督教的發展(1)早期基督教:起源于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相傳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信 奉者稱耶穌為基督。(2)基督教的國教化: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3)中世紀基督教:基督教影響中古時期歐洲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2.基督教的倫理與教化(1)教士們收集和抄錄經典,保存了寶貴的古典文化,宣講教義。(2)開辦學校。宗教開辦的學校雖然都以宗教為目的,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 作用。(3)控制社會生活。教會通過控制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強化倫理道德;要求人們忍受 痛苦。3.認識基督教的宗教倫理和教化作用強化了教會對人們的控制,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 常行為。(二)近代新教倫理與教化1.前提:宗教改革后,西歐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新教。 2.新教主張(1)新教反對教皇權威,主張自己閱讀《圣經》理解教義,因信稱義。使更多人學會讀 書認字,促進了文化的普及。(2)新教提倡積極入世,鼓勵人們發財致富。 3.評價積極:新教倫理適應了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訴求。消極:新教仍然堅持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束縛人們的行為,麻醉人們的思想。新教還排斥 其他教派,引起了多次宗教沖突,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迫害對教義持有不同意 見的“異端”。[合作探究4]基督教在中古時期的作用材料:中世紀完全是從野蠻狀態發展而來的……在僧侶手中,政治和法學同其他一切科學 一樣,不過是神學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學中適用的原則來處理。教會的教條同時就是政治信 條,圣經詞句在各個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德〕恩格斯《德國農民戰爭》,《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基督教在中古時期的歐洲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提示】基督教的產生,為封建主階級提供了現實的統治思想,成為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 的精神支柱;在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保留文化、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基督教的宗教倫 理和教化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基督教教義為司法實踐提供了依據。通過分析基督教在中世紀和宗教改革后所起的作用,你得到了哪些認識 (1)由于時代背景不同,基督教在中世紀和近代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應當用發展的眼光 看問題。(2)基督教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應當一分為二來看待。 『課堂總結』(英美法系大陸法系)西方法律:淵源一發展(特征評價)羅馬法 近代資本主義法律宗 教 倫 理 與 教 化 :基 督 教二 新 教(強化控制,社會教化)思想解放、推動資 本主義發展;麻醉 思想,迫害“異端”西方法律有著自己 的路徑以羅馬法為 基礎,形成英美法 系和大陸法系,強 調司法獨立,保護 個人權利;宗教在 西方社會生活中起 重要作用「拓展探究』英美法系與近代中國法制材料:中國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時期,確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華法系。元 朝對唐宋法律整體上棄而不用,在司法實踐中卻也廣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為藍本制定《大 明律》,在司法實踐中又特別重視“例”,曾數次重修《問刑條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 為正文,例為附注”的形式,開創了律例合編的體例,時人稱之為“《大明律例》,一部禮經。 禮法立教,出禮入刑。人知守禮,自不非為。非為不作,刑法何拘 ”清朝法典沿襲《大明律》 ,同樣非常重視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近代法律體系與中國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處 ,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1)不同①歐洲近代,基礎上,強調法律至上;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等原則。②中國古代,基礎上,強調為君主統治服務;司法實踐中,人治色彩強烈,突出教化作用。(2)原因①歐洲:歐洲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較快、程度較高;歐洲君主專制統治相對薄弱。②中國:中國自然經濟始終占統治地位;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典題練習」1.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代法律的先驅是( )A.古希臘法律 B.羅馬法 C.基督教會法 D.雅典民主制度選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是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代法律的先 驅,故選B。2.“人與人之間本來都是平等的……人類主要的天然稟賦,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 上述材料體現了( )A.天賦人權觀念 B.人民主權觀念C.社會契約觀念 D.三權分立觀念選A。【解析】“人類主要的天然稟賦,生命和自由”說明材料的主旨是天賦人權思想,故 選A。B、C、D思想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中仍保留了國王對議會法案的否決權,1787年美國憲法也同 樣給予了總統否決國會法案的權力。這說明兩國( )A.初期憲法都存在著缺陷 B.都在維護當權者的權威C.都踐行了權力制衡理念 D.都實行了三權分立體制選C。【解析】英國保留“國王對議會法案的否決權”以及美國給予“總統否決國會法案 的權力”,說明兩個國家政體都體現出權力制衡特點,故選C。材料并不是說明憲法存在缺陷, A錯誤;兩部法律的目的都不是維護當權者權威,而是體現權力制衡,B 錯誤;英國不是三權 分立體制,D 錯誤。4.“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為,而是單用信才能領受愛慕的。因此,既然靈魂為它的生命 與義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靈魂稱義顯然單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為。”馬丁 ·路德這段話 旨 在 ( )A.否定神的重要性 B.肯定信仰的權威C.抨擊專制制度 D.強調“道”的重要性選B。【解析】抓住材料的關鍵信息“靈魂稱義顯然單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為”即強 調對上帝信仰的重要性,故選B。A說法錯誤;C 、D與題干材料的含義不符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