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濟南版(2024)初中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教學設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內容2024年新教材《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本節課是濟南版初中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生命世界》第三章《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中的第一節內容。主要介紹了病毒的概念、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特點以及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教材首先通過描述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流感、新冠肺炎等,引出病毒的概念。接著,詳細介紹了病毒的形態結構,包括病毒的大小、形態和基本組成。然后,闡述了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即寄生在活細胞內,依靠宿主細胞進行繁殖。最后,探討了病毒與人類的關系,包括病毒對人類的危害和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二)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病毒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對病毒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是,他們對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缺乏系統的認識。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直觀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掌握病毒的主要特征。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描述病毒的概念。識別病毒的形態結構。說明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系。(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圖片、視頻等資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表達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生命科學的興趣,增強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認識到病毒對人類的危害和在生物技術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病毒與人類的關系。(二)教學難點理解病毒的寄生性和繁殖方式。正確看待病毒對人類的影響。四、教法與學法(一)教法直觀教學法:運用圖片、視頻、模型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問題引導法: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二)學法觀察法:觀察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較法:比較不同類型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加深學生對病毒的理解。歸納總結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五、教學準備(一)教師準備收集病毒的圖片、視頻資料。制作病毒結構模型。設計小組討論的問題和課堂練習題。(二)學生準備預習本節課內容。準備筆記本和筆。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情節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1. 播放一段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視頻,引出病毒的話題。2. 提問學生:你對病毒有哪些了解?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觀看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是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在這場疫情中,病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那么,你對病毒有哪些了解呢?生:病毒會讓人得病。生:病毒很小,我們看不見。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對。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病毒這個神秘的生物。 通過播放視頻,引起學生對病毒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問學生對病毒的了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為后續教學做好鋪墊。二、病毒的概念 1. 講解病毒的概念,即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依靠宿主細胞才能進行生命活動。2. 提問學生:病毒為什么沒有細胞結構? 師:同學們,病毒是一類非常特殊的生物。它們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誰能說說病毒為什么沒有細胞結構呢?生:不知道。師: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是因為它們非常微小,結構簡單,不能獨立進行生命活動,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存。 通過講解病毒的概念,讓學生對病毒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提問學生病毒為什么沒有細胞結構,引導學生思考病毒的特殊性,加深對病毒概念的理解。三、病毒的形態結構 1. 展示病毒的圖片,介紹病毒的形態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蝌蚪狀等。2. 講解病毒的結構,包括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3. 提問學生: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分別有什么作用?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這些圖片,這些都是不同形態的病毒。病毒的形態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蝌蚪狀等。病毒的結構也很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誰能說說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分別有什么作用呢?生:蛋白質外殼可以保護病毒。生:遺傳物質可以控制病毒的繁殖。師:非常正確!蛋白質外殼不僅可以保護病毒,還可以幫助病毒識別宿主細胞。遺傳物質則攜帶了病毒的遺傳信息,控制著病毒的繁殖和生命活動。 通過展示圖片,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病毒的形態結構。講解病毒的結構,讓學生掌握病毒的基本組成。提問學生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的作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病毒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四、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 1. 講解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即寄生性和繁殖方式。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依靠宿主細胞提供的物質和能量進行生命活動。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復制,即病毒將自己的遺傳物質注入宿主細胞內,利用宿主細胞的物質和能量合成新的病毒成分,最后組裝成新的病毒。2. 提問學生:病毒是如何寄生在宿主細胞內的? 師:同學們,病毒的生命活動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寄生性,二是繁殖方式。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不能獨立生存。誰能說說病毒是如何寄生在宿主細胞內的呢?生:不知道。師:病毒通過識別宿主細胞表面的受體,將自己的蛋白質外殼與宿主細胞的細胞膜融合,然后將遺傳物質注入宿主細胞內。在宿主細胞內,病毒利用宿主細胞的物質和能量進行自我復制,合成新的病毒成分,最后組裝成新的病毒。 通過講解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讓學生了解病毒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提問學生病毒是如何寄生在宿主細胞內的,引導學生思考病毒的生命活動過程,加深對病毒生命活動特點的理解。五、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1. 介紹病毒對人類的危害,如引起疾病、破壞生態平衡等。2. 講解病毒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如疫苗的制備、基因工程等。3.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病毒對人類的影響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4. 請小組代表發言,總結小組討論的結果。 師:同學們,病毒對人類既有危害,也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病毒會引起很多疾病,如流感、新冠肺炎等,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同時,病毒也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但是,病毒在生物技術中也有很多應用,比如疫苗的制備、基因工程等。現在,我們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病毒對人類的影響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師:現在請小組代表發言,總結一下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生:我們小組認為病毒對人類的影響弊大于利,因為病毒會引起很多疾病,給人類帶來很大的痛苦和損失。生:我們小組認為病毒對人類的影響利大于弊,因為病毒在生物技術中有很多應用,可以為人類帶來很多好處。師:同學們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病毒對人類的影響既有弊也有利,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病毒,既要認識到病毒的危害,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控制病毒引起的疾病,又要充分利用病毒的應用價值,為人類的發展服務。 通過介紹病毒對人類的危害和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讓學生全面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系。組織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表達能力。請小組代表發言,總結小組討論的結果,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病毒對人類的影響。六、課堂小結 1.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病毒的概念、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特點以及病毒與人類的關系。2. 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病毒的相關知識。誰能回顧一下本節課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呢?生:我們學習了病毒的概念、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特點和病毒與人類的關系。師:非常好!同學們今天的表現都非常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努力,探索更多關于生命科學的奧秘。 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所學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七、課堂練習 1. 出示一些練習題,包括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等,讓學生進行練習。2. 請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點評和講解。 師:現在我們來做一些練習題,鞏固一下今天所學的知識。(出示練習題)師:請同學們回答第一題。生:……師:非常正確!下面請回答第二題。生:……師:很好!我們來看第三題……(教師進行點評和講解) 通過課堂練習,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講解,提高教學效果。八、布置作業 1. 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完成教材上的練習題。2. 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并寫一篇短文介紹這種疾病的癥狀、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師:今天的作業是完成教材上的練習題,并且查閱資料,了解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并寫一篇短文介紹這種疾病的癥狀、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師:希望同學們認真完成作業,下節課我們將進行交流和分享。 通過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后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七、板書設計(一)、病毒的概念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依靠宿主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微小生物。(二)、病毒的形態結構形態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蝌蚪狀等。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三)、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寄生性: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繁殖方式:自我復制。(四)、病毒與人類的關系危害:引起疾病、破壞生態平衡等。應用:疫苗制備、基因工程等。八、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反思:(一)成功之處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病毒的概念、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特點以及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有了清晰的認識,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教學方法多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直觀教學法、問題引導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中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通過提問、小組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病毒的生命活動過程和與人類的關系,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表達能力。教學過程流暢,環節緊湊。從導入新課到課堂小結,各個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時間安排合理,保證了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二)不足之處部分學生對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理解還不夠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加強鞏固。可以通過更多的實例分析和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病毒的寄生性和繁殖方式。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個別小組的討論不夠熱烈,參與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小組討論的指導,明確討論的任務和要求,提高小組討論的效果。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還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教師評價外,可以增加學生自評和互評的環節,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和進步,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和反思意識。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也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我也將繼續關注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將其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前沿動態,激發學生對生命科學的熱愛和探索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