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第15—17課)1.2022年課標要求〖導論〗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后,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在農村建立根據 地,探索中國革命的新道路。〖內容要求〗1.4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了解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等國民革命的主要內容;知道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質; 通過了解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毛澤東與朱德井岡山會師、古田會議等基本史事,認識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和農村革命 根據地的意義;認識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通過了解長征途中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等艱難歷程的史事,感悟長征精神。2.2022年課標解讀⑴了解國民革命時期和國共對立時期的基本線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原因和結果,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⑵了解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等國民革命的主要內容;知道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質;通過了解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毛澤東與朱德井岡山會師、古田會議等基本史事,認識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認識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通過了解長征途中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等艱難歷程的史事,感悟長征精神。①準確識記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時空觀念)②通過史料分析,歸納國共合作、井岡山道路的創建、遵義會議及長征在中國革命的重要地位,說明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革命探索中逐漸走向成熟。(史料實證、歷史解釋)③通過共產黨革命方針政策的轉變,理解共產黨始終立足國情,堅持實事求是。(唯物史觀)④通過感悟仁人志士英勇斗爭的精神,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家國情懷)本單元教材共三課。《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的教學:講述了國共第一次合作,以及由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的建立。黃埔軍校的建立為國共雙方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為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因為中國共產黨在北伐戰爭中的出彩表現,尤其是葉挺的獨立團所向披靡,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光榮稱號。1928年國民革命軍進行了二次北伐,隨著東北易幟的發生,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爆發,標志著國共合作初步破裂,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并大肆屠殺革命人士,大革命徹底失敗。《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的教學:大革命失敗后,在中國革命向何處去的問題上,中共曾仿效俄國十月革命,在城市進行武裝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創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思想。南昌起義后,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并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工農紅軍,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辟了一條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井岡山道路。《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教學:本課主要包含了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過雪山草地、紅軍勝利會師陜甘三個子目的內容。三者緊密聯系,展現了紅軍從被迫長征到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歷時兩年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⑶能結合語文、地理、音樂等課程的學習,通過閱讀近代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查閱地圖,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通過探究與討論,強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1、本單元教材主要內容:本單元由三節正課組成。1924年,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展開合作,進行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又稱“大革命”。然而,由于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國民革命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了。中國共產黨發動一系列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的統治。毛澤東等人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創造“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開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國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圍剿”,紅軍進行戰略轉移。中國共產黨率領紅軍歷經艱難險阻,勝利完成了長征,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2、單元大概念架構本單元講述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共同建立了黃埔軍校,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轟動全國。隨著國共合作破裂,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中國共產黨吸取經驗教訓后,先后進行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和長征的重大事件對中國革命道路進行探索,在探索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國共合作:1924年----1927年,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創辦黃埔軍校,進行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國共對立:1927年----1937年,一方面,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大肆屠殺、圍剿共產黨和工農群眾;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中國革命,并找到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日漸成長壯大,開創了中國革命新局面3、整體教學流程透視(1)課堂導入環節以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和啟發性原則,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采用設疑、懸念導入法、直觀導入法、開門見山法、直接破題法、溫故知新等方法導學激趣。(2)導入新課后,出示學習目標,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學習的重難點和要求,明晰地讓學生知道通過本節學習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點,形成何種能力,從而進入自主學習環節。(3)自主學習,讓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對基本史實有一定了解,再對重難點進行精細預習,標畫重點內容。(4)小組合作,問題探究要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展開,教師要把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交給學生去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5)當堂檢測,著重在于以各種形式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可以通過口答、自背、做題等方式完成。根據課堂情況,靈活掌控教學環節,每節課至少留出3至5分鐘進行測驗訓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堂堂清,不欠賬。4、本單元教材體例(1)設計導語激發興趣,引出重點;(2)設計插圖增強感染力;(3)設計正文宋體內容明確基本知識;(4)設計正文楷體內容補充說明;(5)設計相關史事教會學生提煉有效信息;(6)設計“問題思考”欄目,引起探究興趣,激發學生思考;(7)設計“材料研讀”培養學生研讀材料的能力,活學活用;(8)設計“課后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9)設計“知識拓展”,擴大學生知識面。一、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知道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國共合作的破裂與南京國民政府的統一。知曉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教訓和前路的探索。2.通過閱讀教材,中國共產黨經過反思和探索,繼續領導中國革命并走出了一條從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對于中國革命而言具有深遠的影響。3.通過閱讀教材,由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進行戰略轉移,長征勝利才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它開啟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長征的勝利使各路紅軍挺進抗日前沿,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保證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4.嘗試閱讀近代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嘗試運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對歷史問題進行論證,有根據地說明自己對歷史問題的看法。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北伐戰爭;八一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遵義會議,古田會議;難點:如何評價北伐戰爭;國共合作破裂后,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遵義會議的意義。(第1課時)《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設計課程標準 了解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等國民革命的主要內容;知道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質。素養目標 1. 簡述中共三大、國民黨一大、黃埔軍校的建立、北伐戰爭等基本史實,了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史料實證、時空觀念)(重點)2.識讀《北伐戰爭形勢圖》,并結合材料,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和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的原因;通過了解北伐戰爭勝利和國民革命失敗的史實,使學生對中國革命的艱巨性和曲折性有一個基本的理解。(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唯物史觀)(難點)3.感受大革命時期英雄們摧毀舊社會的壯烈之舉、敢為人先的社會擔當,緊追時代的人文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感。(家國情懷)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5課的內容,講述了國共第一次合作,以及由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的建立。黃埔軍校的建立為國共雙方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為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因為中國共產黨在北伐戰爭中的出彩表現,尤其是葉挺的獨立團所向披靡,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光榮稱號。1928年國民革命軍進行了二次北伐,隨著東北易幟的發生,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爆發,標志著國共合作初步破裂,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并大肆屠殺革命人士,大革命徹底失敗。本課共三目,國共合作的實現;北伐勝利進軍;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本課關鍵詞:國共合作、北伐戰爭、國民革命為了便于教學,依據大單元教學理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整合為三部分:1、國共合作的興起--汲取教訓尋求同盟2、國共合作的成果--齊心合力打倒軍閥3、國民大革命失敗--蔣汪叛變合作破滅學情分析 北伐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學生對此歷史事件更應該做到耳熟能詳,由于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近,且八年級學生在積累一年的歷史學習經驗中,史料閱讀能力和歷史事件概括能力皆有所提高,因此本課在講解中可運用史料加深學生對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理解。教學方法 材料分析法、討論法、閱讀教材,提取信息法、合作交流法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單元整合】【導入新課】PPT展示:教師講述:共產黨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可是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共產黨的革命任務又面臨怎樣的艱難局面呢? 讀圖,思考問題。 單元整合,整體感知國共合作與國共對立的史實與影響。回顧所學,溫故知新,注意知識的連貫性,提出問題,引領學生思考。講授新課(一) 任務一、國共合作的興起--汲取教訓尋求同盟1.國共合作的原因Q1:閱讀材料思考國共兩黨為什么要合作?(從不同角度分析)教師展示材料,探究原因:材料1:京漢鐵路工人罷工運動(1923.2)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材料2: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發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國民革命的黨。——1923年中共三大決議材料3:長期以來,孫中山對于(國民)黨內缺乏團結與紀律,以及西方不愿意幫助他發展中國深感失望。孫中山急需蘇俄的成功模式來改組國民黨,并且為國民革命尋求蘇俄的幫助。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4: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先后與孫中山會晤,建議他加強同蘇俄的聯系,并同中國共產黨結成民主聯合戰線。——王檜林《中國近代史》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并歸納國共第一次合作因為共產黨當時弱小急需同盟、國民黨改組需要共產黨,發展需要,再加上國際上共產國際的幫助,使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有了可能。2.國共合作的實現教師出示表格引導學生根據課本內容歸納中共三大和國民黨一大召開的具體史實:教師著重講解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并且引導學生務必明確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Q2:中共三大確定的國共合作的方針是什么?Q:3:為什么說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教師由此講述國民黨一大召開中在舊三民主義的基礎上發展形成新三民主義中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標,是國共合作的共同綱領和政治基礎,因為兩黨的目標的統一。【知識補充】新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確定共產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原則。教師過渡:國共兩黨合作后開始了國民革命的歷程,其中的高潮環節就是北伐戰爭,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北伐戰爭的過程。 學生通過課本和結合材料,討論回答。掌握國共合作的原因。提示:①社會背景:軍閥割據,需反帝反封建;②共產黨:工人運動血的教訓,需革命同盟;③國民黨:多次革命失敗,孫中山深感需改組國民黨;④國際:共產國際幫助。生: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造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提示:新三民主義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進行了明確,因此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中共三大提出國共合作,國民黨一大實現了國共合作。 通過史料分析讓學生掌握“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獲取關鍵詞,從材料中歸納總結關鍵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講授新課(二) 任務二、國共合作的成果--齊心合力打倒軍閥1.創建黃埔軍校[多媒體展示《黃埔軍校舊址大門》圖片]師:為了培養軍事和政治人才,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請同學結合教材,提煉有關黃埔軍校的信息。創立條件時間、地點領導機構師:利用表格形式歸納其建立的基本情況:創立條件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創辦起來的時間、地點1924年5月;廣州領導機構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不久后擔任政治部主任Q1:黃埔軍校創立有什么作用?材料1:“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材料2:在國民黨隊伍中,有100多名黃埔生,成為兵團司令以上的高級將領。近40人被授予上將軍銜,50余人被授予中將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中,有5位曾在黃埔軍校求學或任教;十名大將中的3位,五十七名上將中的9位,也出身于黃埔;擔任正軍職以上領導職務的有近40人; —紀錄片《黃埔軍校·到黃埔去》解說詞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黃埔軍校的建立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作了準備。【教學補充】1.蘇聯政府為黃埔軍校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①、先后派了幾十名優秀青年軍官干部擔任軍事教育工作,并幫助制定教學計劃和大綱。②、蘇聯政府除支援顧問團的費用外,撥出200萬現金無償地贈送給軍校。8000支步槍,500萬發子彈首次運送給軍校,解決了黃埔軍械缺乏的問題。2.蔣介石出任校長的原因:①、陳其美(孫中山最優秀的追隨者,為孫中山所信任)的推薦。②、陳炯明叛變時,在此危急關頭蔣介石自上海趕赴永豐艦,與孫中山生死與共,周旋50多天,孫中山感動無比。③、自身具備一定的才能。早年考入保定軍校,當年浙江省僅招60人。而其中的46名是由官府依照門第高低和官階等級保送和遞升的。也就是講民間僅招14人,而當時報考的就有1000多人。蔣介石憑自己的實力考上,實屬難得。辛亥革命以后,蔣介石親率100多名敢死隊攻入江蘇都督府,立下了汗馬功勞。2.北伐勝利進軍①.目標: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②國民革命與國民革命軍教師:國民革命別稱:“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或“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其高潮是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的北伐戰爭。出示相關圖片: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主席:汪精衛)。組建國民革命軍。③.北伐概況【播放視頻】北伐戰爭【自主學習】:結合教材,梳理北伐相關史事。北伐目的北伐對象總指揮主戰場重要戰役北伐路線學生回答后PPT展示:北伐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北伐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總指揮蔣介石主戰場湖南、湖北重要戰役汀泗橋之戰、賀勝橋之戰北伐路線①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南京②福建——浙江——上海Q2:根據材料總結北伐戰爭順利進軍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根據關鍵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原因。材料一: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合作,發動了1924~1927年的革命。……北伐戰爭的勝利,這是兩黨結成了統一戰線的結果。 ——《毛澤東選集》材料二:根據敵我雙方軍力情況,北伐軍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作戰方針。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戰場……再集中兵力轉向東南各省……最后進入長江以北地區……——王檜林《中國現代史》材料三:第四軍葉挺獨立團在炮火掩護下正面進攻賀勝橋,凌晨4時,各路進攻部隊全部打響。敵軍重機槍、山野炮同時進行攔截射擊。但北伐軍戰士奮力向前,勢不可擋…… ——馬德俊《許繼慎傳》材料四:北伐軍出師時,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工人運輸隊、宣傳隊、擔架隊隨軍出征。北伐軍攻打武漢時,漢陽兵工廠工人舉行總罷工,斷絕敵人軍火來源,給吳佩孚以致命打擊;農會組織農民替北伐軍當向導、抬擔架、運送物資,支援北伐戰爭。——《中國近代現代史》教師總結:①、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北伐提供了堅強的領導。②、作戰方針正確(先攻吳再打孫)是北伐勝利進軍的重要保證。③、官兵英勇奮戰,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④、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積極支持和緊密配合,以及蘇聯的援助,是北伐勝利的基礎。教師過渡:提到北伐勝利進軍,不得不提到在此過程中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為什么人民群眾會如此支持戰爭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國民革命的下一成果工農革命運動。3.工農運動蓬勃發展Q3: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說一說北伐戰爭時,中國工農運動的發展情況。北伐勝利進軍和工農革命運動之間的關系?教師展示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的材料: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工農運動蓬勃發展。農民協會組織會員大量增加,農民運動發展急速;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得到重大發展。北伐戰爭的進行有力地推動了工農運動的發展,工農運動的發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進了北伐的勝利進軍。由此來看,工農群眾的支持應是北伐勝利進軍的一個原因。教師過渡:北伐勝利進軍后,這場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最終結果如何呢? 閱讀教材和PPT圖文材料,了解黃埔軍校成立的主要史實。提示:師總結:北伐軍勝利進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北伐軍作戰方針的正確;二是國共兩黨齊心協力;三是北伐軍官兵的浴血奮戰;四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的密切配合和積極支援。 自主學習,完成表格,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鍛煉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加強歸納概括能力,提升史料實證的素養。通過這一內容的講解與思考,突破本課的重點內容。結合文字史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教師把握重點,逐一講解,有助于完成本節課核心問題的生成,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通過視頻對北伐進程的展示,幫助學生對北伐戰爭形成直觀認識,其中革命軍人英勇作戰的片段既能引導學生感受英雄的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斗爭精神,又能為接下來學生分析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奠定基礎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講授新課(三) 任務三、國民大革命失敗--蔣汪叛變合作破滅1.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教師講解:中國共產黨員不僅積極參與到北伐戰爭的軍事行動中來,同時還領導著工農運動。他們在農村發動農民運動,積極支持北伐軍。中國共產黨在許多地區領導農民建立農會,進行革命運動,提高了農民的政治覺悟。 同時,中國共產黨員的數量,也從中共三大召開時的四百多人發展到了接近5.8萬人,領導工人數量280余萬,領導農民數量970余萬人,共青團員數量3.5萬元。在城市,工人組織和工會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上海工人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先后發動三次武裝起義,最后取勝,迎北伐軍入城,書寫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 然而,伴隨著北伐軍節節取勝和工農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遭到了巨大打擊,他們開始加緊對中國革命進行干涉。此時,國民黨內部一批從一開始就不贊成改組國民黨,不支持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從事反共活動的國民黨右派就成為帝國主義者所抓緊拉攏的對象。蔣介石就是國民黨右派的代表人。 日本外相就說,我們的意見是誘使蔣介石獨有創舉,決定方案,由蔣介石及其積極分子來安排。面對帝國主義者拋出的橄欖枝,蔣介石迫不及待的與他們勾結在一起。他對帝國主義者的態度已經嚴重違背了國民革命的初衷。蔣介石到達上海之后,還積極的與江浙財團的代表人物會面,密謀發動反革命政變。此時,江浙一帶已然呈現危局。【播放視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教師展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的材料,證實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的結局:同時教師據此提問問題請同學們思考后回答:Q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思考蔣介石代表了誰的利益?國民黨右派為什么叛變?材料:北伐的勝利引起內外反動勢力的恐懼,英、日、美等帝國主義除繼續支持北洋軍閥殘余勢力,進行直接的武裝干涉之外,還分化破壞國民革命統一戰線,暗中拉攏蔣介石作為它們新的代理人。蔣介石為謀求外國的“援助”以實現其軍事獨裁的統治,亦密謀和帝國主義勾結。在帝國主義、大資產階級和流氓頭目的支持下,蔣介石悍然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中國抗日戰爭史 上》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的原因:北伐戰爭和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嚴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三者形成了反革命力量,支持國民黨右派破壞革命;共產黨力量的壯大引起蔣介石等國民黨右派的不滿,欲排擠共產黨以實現軍事獨裁。教師過渡:蔣介石為此目的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讓我們學習南京2.國民政府的建立與統一:建立:統一教師過渡: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和統一,后續繼續北伐,完成了打倒軍閥的目的。Q2:那么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為什么說國民革命失敗了?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和啟示是? 教師解釋北伐勝利是因為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北洋軍閥,實現了全國統一。而國民革命失敗是因為舊北洋軍閥被打垮,又出現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新軍閥。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沒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 提示:結合史料,小組探究,明確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的原因、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及帶給我們的啟示和教訓提示:(標志)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并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7月,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原因)蔣介石與國內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相勾結,叛變革命;中國共產黨只掌握一小部分武裝,還沒有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力量弱小。 圖片展示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感性認知大革命失敗的影響與原因,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客觀評價史實的能力,養成家國情懷的責任與擔當。史料展示,培養學生從材料中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課堂小結 由本課學習的內容,我們可以分析得出國民革命失敗的主觀原因是共產黨缺乏革命經驗,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其客觀原因是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中外反動勢力強大。而這給共產黨帶來的啟示便是革命要成功,就要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和軍隊的指揮權,堅持武裝斗爭。那么在經歷被血腥屠殺的共產黨人又將作出怎樣的反擊呢?期待我們下節課的學習。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課堂練習 1、2004年2月8日,江澤民來到廣東省肇慶市閱江樓,參觀了《鐵軍獨立一雄團》陳列后,欣然題詞“北伐先鋒,永垂青史”。題字贊頌的是北伐戰爭時攻克武昌,消滅吳佩孚的一位名將。這位北伐將領是( )周恩來 B.蔣介石 C.葉挺 D.孫中山【答案】C2、1926年,湖南省農民協會的會員達到107萬人,到1927年1月,會員又增加到200萬人。湖北省農民協會會員在1926年7月是3萬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到了20萬人左右。兩湖地區農會組織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五四運動”擴大 B.北伐勝利進軍 紅軍戰略轉移 D.七七事變爆發【答案】B3.老師讓學生討論“北伐戰爭取得了輝煌戰果,但為什么卻說”國民革命失敗了“,同學們下列說法,最準確的是( )A.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未完成 B.以蔣介石、汪精衛為代表國民黨反動集團叛變革命C.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D.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答案】A4.據《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載,1926年12月,北伐軍中擔任政治工作的共產黨員有1500人左右。在他們的宣傳下,士兵加深了對“打倒軍閥”的認識,因此作戰非常勇敢。由此可知,這( )A.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 B.豐富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C.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展 D.打擊了國民黨的分裂活動【答案】C 這幾道檢測題都對應著教學目標的要求,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了解教學效果。課后反思 本課的教學以史實為基礎;以問題為載體;以情境為主線;以活動為實現方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經過全體課堂參與者的閱讀、思考、討論、分析、對比,使每個學生都經歷了一個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完善情感、升華人格的自主學習過程。學生能根據材料得出結論,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討論法分組合作,課堂氣氛活躍,且能對國民黨一大、北伐戰爭等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和補充大量歷史圖片、文字資料,再創設一個探究問題。鼓勵學生思考、解決,并給學生大量的展示討論的機會,化枯燥乏味為生動有趣,從而順利實現預期目標。 反思得失,不斷前進。附1:板書設計附2:核心素養【家國情懷】材料一:本人信仰共產主義,主張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惟目前的內外壓迫,非一階級之力所能推翻,主張用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左翼合作的國民革命,實行中國國民黨之三民主義。——1925年11月毛澤東“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材料二: 現在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以新軍閥代替舊軍閥,對工農階級的經濟的剝削和政治的壓迫比從前更加厲害中國迫切需要一個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這個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才能完成中國的民主革命的內容,包括推翻帝國主義及其工具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民族革命。——1928年10月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1)根據材料一,毛澤東認為國共兩黨開展合作,進行國民革命的原因是什么?(2)對比材料一、二,毛澤東對國共合作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變化?(3)你如何看待毛澤東對國共合作態度的前后變化?【答案】(1)當時的中國外有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內有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國民革命的敵人強大,僅憑無產階級的力量難以推翻內外壓迫,需要聯合國民黨開展國民革命運動,實現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目標。(2)從支持到反對;因國民黨右派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叛變革命,走上了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壓迫人民的道路,國共合作破裂。為實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革命需要新的領導階級。(3)毛澤東對國共合作的態度是隨著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形勢的變化而轉變,始終遵循挽救民族危機,維護人民利益的最高原則。讀解標課元單壹析分材教元單貳標目習學元單叁計設學教元單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