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標要求】通過了解中國古代的民族政策和邊疆管理制度,認識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古代處理對外關系的體制。【教學重點】 古代中國民族治理和對外交往的重大史實及特點,以及“朝貢體制”的雙重影響【教學難點】如何理性的以全球唯物史觀視角看待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 【學習目標】通過整合《中外歷史綱要》和《選擇性必修一》教材有關民族關系和對外交往的相關知識,能夠在時空變換和地圖演化上落實不同時期的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發展階段并歸納階段性特征。(時空觀念)能夠運用有關史料,分析中國古代民族政策和邊疆管理制度的特點、演變趨勢及其影響,認識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古代處理對外關系的體制,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認識到古代中國華夏文明的發達存在特定的時空概念,民族治理與民族關系的日趨成熟不僅有利于推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穩定多元一體的民族競爭格局,奠定了近代中國的基本疆域版圖,而且也重點體現了古代中國在國家制度建設和社會治理層面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內部文明的發達與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客觀上也推動了對外交往的發展,但是傳統中國深受華夷觀念的影響,朝貢體制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又影響了近代中國的轉型(時空觀念,唯物史觀,特定歷史評價法,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感知當代中國在民族治理民族關系領域的巨大成就,以及當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英武睿智,尤其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凝聚了傳統中國文化元素與世界元素的協調統一;感悟中共作為執政黨,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的領導核心,以及在國家制度建設領域和社會治理能力層面的水平的不斷提升。(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學習環節】導入新課: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就是一個密不可分共同體,有著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所以中華文明高度發達,內聚外溢恩澤東西。那么,請同學們從中國古代史上選擇出一位在民族關系和對外交往方面做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當然要撰寫出頒獎詞并說明理由。講授新課:一. 民族關系與內聚匯集【學習任務】請同學們結合課前對教材與導學案的預習,分組分階段快速整理從秦漢至元明清時期,統治者處理民族關系與對外關系的重大史實和特點。小組合作3分鐘秒殺學習,然后進行組內外成果交流與分享。【以圖證史】——從流動中的地圖看民族關系的發展思考1:從傳說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到唐太宗不屑修筑長城,再到明清統治者修筑長城,反映了什么歷史問題?你又是如何理解與認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長城原本的功效是中原漢民族政權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修筑的天然屏障, 雖然起到了一時之效果,但是卻無法阻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即民族交融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2. 開明的統治者往往會通過開明的民族治理政策達到這一功效,所以大唐帝國太宗皇帝不屑于修筑長城,開明君主的德行與科學的民族治理策略,所產生的客觀功效遠遠超過了物質實體冰冷的固若金湯的萬里長城。3. 客觀上,長城的修筑,有利于促進對邊疆的開發與管理;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與推動民族交融;有利于助力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4. 統治者只有凝聚百姓心中的精神長城,才能聚變為中華民族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長城精神,成為民族精神文化的優秀食糧。新時期,當代中國更要強化長城精神,不斷提升當代中國的國家制度建設與社會治理能力的水平,進一步助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思考2: 地圖在中學歷史的學習與研究中,屬于什么類型的史料?在使用中應該堅持哪些基本原則?地圖作為史料研習的方式之一,具有什么樣的史料價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觀,二手資料;閱讀地圖的方向及其基本常識,注意地圖的時空變化,提拔注釋,地圖所展示的宏觀與微觀意向;地圖以其直觀生動客觀的特征,能幫助教師講清楚教學的重難點,利用地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比較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探究1: 縱觀古代中國民族關系發展史,歷代統治者治理民族關系的策略有何異同點?從中你能獲得哪些感悟認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從基本史實的梳理來看,差異性還是有的。但是共同性也比較明顯。比如:1.歷代統治者大多能根據不同歷史時代發展需求而靈活機動的調整民族策略,體現了機動靈活性;2.大多注重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也有一定的創新性;啟示:1.科學的民族策略和穩定的政局能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反之則阻礙;2.古代統治者民族治理日趨成熟,體現了古代中國在國家制度建設和社會治理能力方面水平的提升。3.新時期,我們要以史為鑒,積極推進并構建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始終堅持“三個離不開” “兩個共同”“五個認同” “四個自信” “筑牢民族共同體意識”。探究2: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并立時期,他們與中原漢民族政權的交往是民族關系還是對外交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關系是指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系,各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語言等方面的相互關系;而對外關系是主權國家,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這些少數民族政權雖然有自己的土地,人民與官僚體系,他們與中原漢民族政權之間的交往只能定義為民族關系,而不能是對外交往。民族關系方向對內,即在中國疆域版圖內,漢民族與少數民族,少數民族與漢族,少數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對外交往方向對外,即中國疆域版圖之外的主權國家之間的關系,是民族關系的外向型延伸。二. 對外交往與輻射外溢探究3:古代中國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的機理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邏輯關系?請談談你的認識?對外交往是民族關系的外向型延伸,而民族關系中既定的決策治理思想與相關穩定的治理方式,就客觀而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對外交往的觀念和實踐 。一般來說,只有當一個主權國家的外圍政治大環境穩定,加之其內部的政治制度建設(其中包括民族治理等)相對成熟的時候,往往就會自然外溢表現出對外交往的實力與能力,就此而言,多半會掌握對外交往的主動權與主導權;反之,對外交往常常具有被動意義上的驅動性。對外交往,在客觀上也體現了一個主權國家在政治制度建設和社會治理層面能力的提升 ,是一個主權歸家作為其主權國家的軟實力的重要表現。探究4: 明清后期對外關系為什么會緩慢轉型?就明清時期世界發展大勢而論,再結合馬嘎爾尼使團覲見乾隆帝的視頻,談談你的認識與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隨新航路開辟與世界市場的開始形成,加劇了歐洲殖民者的殖民擴張掠奪,助推了歐洲早期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以英國為代表所引領的工業文明時代的到來;清朝不得不與西方傳教士,商人,使節接觸。在接觸中,中國對歐洲有了進一步認識,在對外關系的處理上也有一定改變。比如,清朝在1689年與俄國簽訂了關于雙方邊界的《尼布楚條約》,這是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簽訂的平等條約,表明清朝對外關系正在轉型。但是就東西橫向歷史發展的長時段而言,資本主義必將戰勝封建主義,工業文明必將取代工業文明,這是順昌逆亡亙古不變的歷史發展規律;所以,古代中國的輝煌,包括其政治制度建設的成熟與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特殊歷史時代環境下的相對性,不宜過度渲染夸大;這是以全球史觀,發展史觀,唯物史觀等精神,仔細審慎古代中國 社會的必然結果。探究5:古代中國的朝貢體制反映了統治者什么心態? 如何理性認識朝貢體制?結合材料加以說明。朝貢體系,與條約體系、殖民體系并稱,是世界主要國際關系模式之一。是自公元前3世紀開始,直到19世紀末期,存在于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以中國中原帝國為主要核心的等級制網狀政治秩序體系。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正式到訪中國,條約體系和朝貢體系方發生了全面的碰撞 。 ----李云泉《朝貢制度史論》朝貢體系是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9世紀末,在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以儒家價值為基礎而建構的國際關系體系……通過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朝貢國從中原王朝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學習到先進的中原文化,獲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護。中原王朝的統治者通過“萬邦來朝”的形式來彰顯自身“德化來遠”,以此證明自身統治的合法性。正是這種持續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貢體系能夠維系千年之久……進入近代,在組織嚴密,實力雄厚的西方商業資本的沖擊下,朝貢體系逐漸遜位,在19世紀后期最終解體。——摘編自簡佳星《淺談朝貢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華夷觀念;大國尊嚴,四夷賓服;宏揚國威;強化政治權威信仰。一方面,朝貢體制阻礙了古代統治者對世界發展大勢的了解,缺乏近代國際交往的經驗,導致統治者盲目自大故步自封,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導致了近代中國的落伍與落后。但是,另一方面,朝貢體制具有區域性國際貿易,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具有等級色彩 ,政府主導官方控制,政治目的大于經濟目的等特點;客觀上減少了國家之間的沖突,是中國長期對外交往和與其他國家保持友好交往的基石,提升了中國在東亞世界的影響力, 促進了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交往互鑒。瞻望希冀:當代中國在民族治理與對外交往上的大智慧(具體內容見課件)【課堂強化訓練】見課件中的幻燈片【本課課后作業】材料1: 進入19世紀70年代,隨著西方列強入侵的加劇,中外之間源遠流長的朝貢關系和以此為主要內涵的宗藩體制岌岌可危。與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同步,朝鮮、琉球、越南遭受日、美、英等國的瓜分和掠奪,并最終與中國中斷宗藩關系……1895年《馬關條約》,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自主,中朝宗藩關系宣告解體,也宣告了華夷朝貢體制徹底崩潰。——摘編自李云泉《萬邦來朝:朝貢制度史論》材料2: 1953年底,中印兩國就中國西藏地方的關系問題談判終于開啟。周恩來說:“中印兩國要在1953年開展這一談判,現在實現了。我們相信中印兩國的關系會一天天好起來,中印兩國關系的原則是從新中國建立時確立的,它就是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處的原則。”——摘自高飛《“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如何提出來的》問 題: 結合材料1、2,指出與古代朝貢體制相比,新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關系的不同之處,并概括其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不同:國家無論大小,一律平等。意 義: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有利于發展睦鄰友好關系;逐步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了貢獻。【本課學習心得與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課拓展閱讀】漢王朝在廣闊的邊疆地區以長城為主干,設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組成的嘹望、預警和防御為一體的邊防體系,不僅可以及時掌握邊疆地區的情況,而且也可以防御來犯之敵,維護邊疆地區的安定。對強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親、武力進攻、納降、內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對西域諸國則是先后采取了頻繁遣使者往來以密切關系、武力征服、和親、屯田、冊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對南方諸族則采取了郡縣制和羈縻統治并行,“毋賦稅”的政策。從邊疆穩定、民族關系和睦的角度看,漢王朝的邊疆政策是較為成功的。——摘編自馬大正《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與邊疆治理》元明清三代,在中國西南部非漢民族地區,實行了一種任命當地民族集團的酋長擔任地方長官的制度,即“土司制度”。對不同土司分別按時課以賦稅。在土司地區興建儒學,用漢字書寫的地方規約。雍正在西南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襲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隨之進行清查戶口、丈量土地、核實賦稅等工作。——王柯《民族國家》通過所謂的“茶馬貿易”中國獲得了緊缺的馬匹,西北少數民族茶葉依賴中原地區的供給,中央王朝因茶葉而掌握了“華夏邊緣”地區的命脈。——杜君立《歷史的慰藉》朝貢體系是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9世紀末,在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以儒家價值為基礎而建構的國際關系體系。朝貢國定期向中華帝國朝廷進獻貢品,中國要對其進行封賞以體現皇恩浩蕩、天朝恩典。通過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朝貢國從中原王朝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學習到先進的中原文化,獲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護。中原王朝的統治者通過“萬邦來朝”的形式來彰顯自身“德化來遠”,以此證明自身統治的合法性。正是這種持續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貢體系能夠維系千年之久……進入近代,在組織嚴密,實力雄厚的西方商業資本的沖擊下,朝貢體系逐漸遜位,在19世紀后期最終解體。——摘編自簡佳星《淺談朝貢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