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03 物質構成的奧秘 考點清單 (含解析)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中考點精講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03 物質構成的奧秘 考點清單 (含解析)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中考點精講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03 物質構成的奧秘
考點01 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考點02 分子的性質
考點03 原子的結構 考點04 離子的形成
考點05 相對原子質量 考點06 元素
考點07 元素符號 考點08 元素周期表
▉考點01 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1.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 。
微粒種類 定義 物質
分子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 氧氣(O2)、氫氣(H2)、二氧化碳(CO2)等氣體(稀有氣體除外)、水(H2O)、有機物、 C60等
原子 原子是 (如Fe、Cu)、金剛石(C)、硅(Si)、稀有氣體(如He、Ne)等
離子 或原子團 氯化鈉(NaCl由 和 構成)、硫酸銅(CuSO4由Cu2+和SO42-構成)
2.從微觀角度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宏觀 沒有其他物質生成 有其他物質生成
微觀 沒有改變 分子 ,原子又結合成新分子
化學變化的實質: 。
3.從微觀角度解釋混合物和純凈物(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
混合物 純凈物
宏觀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如空氣 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
微觀 含有 分子,如空氣中含有氧氣分子、氮氣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只含有 分子,如氧氣中只含有 一種分子
4.用微粒的觀點解釋單質和化合物(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
單質 化合物
宏觀 含有 元素的 ,如氧氣、氮氣 含有 元素的純凈物,如二氧化碳、水
微觀 分子中只含有 原子,如氧氣分子只含氧原子,氮氣分子只含氮原子 分子中含有 或 原子,如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
▉考點02 分子的性質
1.分子的性質
分子的性質 舉例
分子的 和 都很小 1滴水中大約有 1.67×1021個水分子
分子在不斷地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 酒香不怕巷子深;濕衣服在太陽下比在陰涼處干得快
分子之間有 ;加壓或降溫能使分子間的間隔變 熱脹冷縮;給自行車胎打氣;加壓可以將6000L的氧氣裝入40L的氧氣瓶中
同種分子化學性質 ;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 水受熱變為水蒸氣,水的化學性質不變; H2O和 H2O2 的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2.探究分子運動現象的實驗
資料:濃氨水顯堿性,有強烈的揮發性。酚酞試液是酸堿指示劑,遇到堿性溶液變紅。
實驗內容
現象 溶液呈 溶液 燒杯A溶液 ,燒杯B溶液
解釋 水 使酚酞變色 氨水能使酚酞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濃氨水揮發出的氨分子運動到燒杯A中,與水結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變
【特別提醒】
1.水銀是金屬,由原子構成;水銀溫度計測溫度,是因為受熱汞原子間隔變大。)
2.分子的大小不會改變,物質體積的變化是分子間隔在改變。
▉考點03 原子的結構
1.原子的構成:原子是由居于其中心的 和 構成,原子核一般由 和 構成。每個質子帶 ,每個電子帶 ,電子 。
2.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原子核內 。
3.關于原子構成的幾點說明:
(1)在原子中, = = 。
(2)不同種類的原子 不同。
(3)原子中質子數 等于中子數。
(4)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 。
4.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電子層:電子運動沒有固定的軌道,但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區域內運動,這些區域成為“電子層”。
(2)在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有不同的運動狀態,離核近的電子能量 ,離核越遠電子能量 。
(3)離核最近的電子層為 ,次之為第二層,以此類推,最多為 ,最少1層。
(4)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
①核外電子總是盡量排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第一層排滿才能排第二層,第二層排滿才能排第三層,以此類推。
②第一層最多容納 電子;第二層最多容納 電子;
③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 電子(若第一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 電子)
5.原子結構示意圖
以鈉原子為例:
6.原子結構和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
原子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特點 特點 結構 元素化學性質
稀有氣體原子 個(He為 個) 既不得電子,也不失電子 結構 比較
金屬原子 一般少于 個 易 電子 不穩定結構 不穩定
非金屬原子 一般多于 個 易 電子 不穩定結構 不穩定
【特別提醒】
(1)元素的化學性質與相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
(2)具有穩定結構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的原子,還可能是原子得失電子后的離子。
(3)穩定結構是一種相對狀態,具有穩定結構的粒子也可能和某些物質發生反應。
▉考點04 離子的形成
1.氯化鈉的形成
鈉離子和氯離子由于 作用形成不顯電性的離子化合物氯化鈉。
【特別提醒】
離子化合物不是由一種離子構成的,離子化合物中必須既有陽離子,也有陰離子,且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
2.離子
離子的概念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
離子的分類 陽離子 帶 的原子(或原子團),如銀離子Ag+
陰離子 帶 的原子(或原子團),如Cl
離子符號 書寫 在元素符號 標出離子所帶電荷數,數字在前,“+、-”在后。若數字為1時,可省略不寫。如Al3+、O2
含義
(1)金屬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陽離子,電子層數 ;
(2)非金屬原子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電子層數 。
(3)離子形成過程中,原子質子數 ,所以原子的種類 ;核外電子數 ,最外層電子數 ,化學性質 。
【特別提醒】
(1)離子所帶電荷數 = 核內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數值為正,是陽離子;數值為負,是陰離子
(2)在離子結構示意圖中:離子所帶電荷數 = 圓圈內數字 - 弧線上數字之和
3.離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
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
結構 質子數 電子數 質子數 電子數 質子數 電子數
電性 不帶電 帶 電 帶 電
聯系
▉考點05 相對原子質量
1.概念:以 為標準,其他原子質量跟它相比較所等到的比。
2.符號:Ar
3.相對原子質量的表達式:
4.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實際質量,實際質量之比等于 。
5.質子、中子的質量大約 (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電子的質量 ,可忽略不計,故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上。
相對原子質量≈ +
【特別提醒】
(1)相對原子質量不等于原子的實際質量,它是個比值;無質量單位。
(2)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其相對原子質量就越大。
(3)兩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實際質量之比。
(4)質子、中子的質量大約相等(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電子的質量很小,可忽略不計,故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考點06 元素
1.定義:元素是 (即 )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1)“同一類原子”包括:① 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② 相同的原子和簡單離子。
(2)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元素種類 。(如鈉原子Na、鈉離子Na+屬于同種元素)
(3)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因此元素只講 ,不講 。
2.元素的種類與化學性質的決定因素(兩個“決定” )
(1)元素的種類由原子的 決定。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 。質子數不同,元素種類就不同;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一定 。
(2)元素的化學性質由原子的 決定
相對穩定結構:最外層電子數為8(只有一層則為2)
①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其元素的化學性質 ,都不活潑;
②未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若都為同一類原子, 相同,化學性質相似,若不是同一類原子,則不好比較(即同類相同才相似)。
3.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
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 ;原子種類 ;元素的種類 。
4.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元素 原子
概念 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的最小粒子
區別 宏觀概念,講種類、講質量,不講 ;可組成物質;表示物質的 微觀概念,講種類、講質量,也講 ;可構成分子,也可構成物質;表示物質的
聯系 ②原子和元素是個體和總體的關系;②原子的 決定元素的種類;③原子的 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④化學變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種類均不發生變化。
5.元素的分類:
元素一般為“钅”字旁(汞和金除外), 元素一般為“石”“氵”字旁,“氣”字頭等偏旁
6.元素含量:
①地殼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②空氣中前二位的元素:
③人體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7.物質的組成(宏觀上)、構成(微觀上)的描述
(1)在描述時“元素”與“組成”相匹配:某物質由某 組成;
(2)物質的組成:物質元素組成 。例:水由 和 組成
(3)物質的構成:物質由分子(或原子、離子)構成。例:水由 構成;鐵由 構成;氯化鈉由
和 構成
(4)分子的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一定由原子構成);每個分子由幾個原子構成。
例:水分子由 和 構成;每個水分子由 和 構成。
▉考點07 元素符號
1.表示方法: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第一個字母相同,附加一個小寫字母)。書寫原則:一大二小。
2.元素符號的意義:
(1)表示意義:
①宏觀意義:表示
②微觀意義:表示
③特殊的:還表示 ( 意義)
(2)能表示物質的元素符號有:
:如Fe、Cu、Mg、Zn、Na、Al……
稀有氣體:如He、Ne、Ar
固態 :S、P、C、Si
(3)元素符號前面加數字:只有 意義,表示該 ,不能表示該元素。
3.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含義
①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 。例如: “6N”6表示6個氮原子。
②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 。例如:“O2-”表示氧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③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 。例如:“H2O”表示每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
▉考點08 元素周期表
1.編制者:俄國科學家
2.結構:共一百多種元素, 個周期16個族(7個橫行18個縱行)
①橫行:每一橫行是 ,共有 個周期。
②縱行:周期表的18個縱行中,除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余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共有16個族。
③格信息:
右圖所示是 元素,其原子內質子數為 、元素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為 等。
④分區:在周期表中,用不同的顏色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做了區分。
3. 排列規律
(1)原子序數 = = ;周期數 = ;
(2)橫行:①每周期一般以 開頭,過渡到 ,以 結尾;
②每周期元素的原子 相同;
③每周期元素的原子,從左向右 從1依次遞增至8。
(3)縱行:①從上到下,元素的原子 相同;
②從上到下,元素的原子核外 依次遞增。
③1~18號元素中, = 主族序數
【特別提醒】
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一格圖片可知: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是否金屬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等
2.相對原子質量的精確度一定要與圖片提供的信息相同。
1.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生活中事實,其中不正確的是
A.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膨脹——水分子體積變大
B.交警查酒駕時,聞到酒精氣味——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體總體積小于100ml——分子之間有間隔
D.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易于晾干——分子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
2.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
B.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C.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D.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3.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或最外層得到電子后,下列一定不會改變的是
①化學性質②相對原子質量③粒子的電性④原子核⑤電子層數⑥最外層電子數⑦核外電子數
A.①⑦ B.①⑤ C.②④ D.③④⑥
4.由我國著名科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銪等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他測定核電荷數為63的銪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15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銪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63 B.銪元素原子的中子數為63
C.銪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52 D.銪元素原子的質量為152
5.微粒a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微粒b,過程如下圖所示,變化前后保持不變的是
A.核電荷數 B.化學性質 C.核外電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
6.元素觀微粒觀是化學的重要觀念,下列有關元素和微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鈉原子和鈉離子的質量幾乎相等 B.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
C.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原子質量越大 D.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7.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為a kg,另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b,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A. B. C. D.
8.南京理工大學胡炳成團隊用新方法制得了NaN3 3H2O。該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已知N為7號元素,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單質
B.1個共含有35個質子
C.1個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D.1個共含有36個電子
9.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是離子,③④是原子 B.②③④對應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
C.③表示陽離子 D.只有②③具有相對穩定結構
10.元素X、Y、Z的原子序數之和為36,X、Y在同一周期,X+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X>Y>Z B.原子半徑:X>Y>Z
C.離子半徑:X>Y>Z D.Y和Z是同主族元素
11.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A.原子質量不同 B.電子數不同 C.中子數不同 D.質子數不同
12.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成都圓滿舉行。碲化鎘發電玻璃成為本次大運會的“黑科技”。碲元素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碲屬于金屬元素 B.碲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
C.碲原子的中子數為52 D.碲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127.6
13.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具有相對穩定結構 B.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
C.②、⑤屬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①、⑤可形成型化合物
14.下列元素符號表示氟元素的是
A.He B.F C.P D.N
15.如圖為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個氯離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
B.鈉原子在該反應中形成了陰離子
C.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D.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結構都相對穩定
16.為探究分子的運動及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以下三種實驗方案,請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方案一】如圖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實驗方案二】如圖2、圖3。
圖中無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瓶內用細線固定有用濾紙折疊成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小紙花,小紙花上都均勻噴有酚酞溶液,按照圖4的操作方式分別用注射器向圖2和圖3的塑料瓶中同時注入5滴濃氨水,然后將針孔處密封,再將兩個塑料瓶分別同時放入等體積的冷水和40℃的熱水中。
圖2、圖3采用 實驗的方法,觀察到的現象是 ;
【實驗結論】上述實驗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且分子的運動速率與 有關。
【實驗方案三】如圖5
用長柄V形玻璃管進行實驗,向左、右兩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別同時滴入等量的濃氨水和濃鹽酸,塞緊橡皮塞。
過一會兒后,從圖5中觀察到有白煙產生且位置偏右,說明氨分子運動的比氯化氫分子運動得 (選填“快”或“慢”)。
17.用“”和“”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物質的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表示的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填“甲”“乙”或“丙”)。
(2)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3)依據此圖從微觀角度揭示化學反應的本質是 。
18.根據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A、B、C、E所示粒子中屬于陽離子的是 (填序號),若D為原子,m= ,若D為離子,其化學符號為 。
(2)C所示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其離子符號是 。
(3)A、B、C、E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 (填序號)。
(4)由E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E粒子的名稱是 。
19.小強同學查閱資料了解到:外國人把中國稱為“China”,在英文中與瓷器是同一個單詞。“青花瓷"又是在中國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繪制青花瓷紋飾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鈷(CoO)。在周期表中鈷元素與鐵元素同位于第Ⅷ族。下圖是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結構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元素同屬于第 周期,都是 元素(填元素類別),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2)Co表示的意義有:鈷元素、 、金屬鈷。
(3)鈷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一個鈷原子比一個鐵原子多 。
(4)完成下列問題:
①鐵元素與鈷元素化學性質相似,其原因是 。
②鈷也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鈷,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③四氧化三鈷在氫氣流中加熱到900°C以上可生成金屬鈷,其符號表達式 ,該反應利用了氫氣的 (選填“可燃”或“還原”)性。
20.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2024年4月,全球矚目的6G技術大會于南京盛大召開。硅是制作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
①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②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③畫出硅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
(2)①氧和硫為同族元素,其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兩種原子的 相同;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除稀有氣體元素這一族元素外,從左到右原子序數依次增多,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鈉 (填“大于”或“小于”)鎂。
21.化學學科注重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請回答相關問題:
(1)從宏觀角度看,氧化汞由 組成;從微觀角度看,鈉、氯氣、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分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是 。
(2)如圖1所示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①五種粒子中屬于離子的是 (填字母);
②微粒A和微粒E分別表示氯和溴(Br)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氯氣與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寫出該反應中涉及的氧化物的化學式: 。
答案和解析
考點01 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考點02 分子的性質
考點03 原子的結構 考點04 離子的形成
考點05 相對原子質量 考點06 元素
考點07 元素符號 考點08 元素周期表
▉考點01 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1.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
微粒種類 定義 物質
分子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氧氣(O2)、氫氣(H2)、二氧化碳(CO2)等氣體(稀有氣體除外)、水(H2O)、有機物、 C60等
原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金屬(如Fe、Cu)、金剛石(C)、硅(Si)、稀有氣體(如He、Ne)等
離子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氯化鈉(NaCl由Na+和Cl-構成)、硫酸銅(CuSO4由Cu2+和SO42-構成)
2.從微觀角度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宏觀 沒有其他物質生成 有其他物質生成
微觀 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結合成新分子
化學變化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3.從微觀角度解釋混合物和純凈物(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
混合物 純凈物
宏觀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如空氣 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
微觀 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分子,如空氣中含有氧氣分子、氮氣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只含有一種分子,如氧氣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種分子
4.用微粒的觀點解釋單質和化合物(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
單質 化合物
宏觀 含有同種元素的純凈物,如氧氣、氮氣 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如二氧化碳、水
微觀 分子中只含有一種原子,如氧氣分子只含氧原子,氮氣分子只含氮原子 分子中含有兩種或多種原子,如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
▉考點02 分子的性質
1.分子的性質
分子的性質 舉例
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1滴水中大約有 1.67×1021個水分子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酒香不怕巷子深;濕衣服在太陽下比在陰涼處干得快
分子之間有間隔;加壓或降溫能使分子間的間隔變小 熱脹冷縮;給自行車胎打氣;加壓可以將6000L的氧氣裝入40L的氧氣瓶中
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水受熱變為水蒸氣,水的化學性質不變; H2O和 H2O2 的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2.探究分子運動現象的實驗
資料:濃氨水顯堿性,有強烈的揮發性。酚酞試液是酸堿指示劑,遇到堿性溶液變紅。
實驗內容
現象 溶液呈無色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燒杯A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燒杯B溶液無變化
解釋 水不能使酚酞變色 氨水能使酚酞變紅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濃氨水揮發出的氨分子運動到燒杯A中,與水結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變紅
【特別提醒】
1.水銀是金屬,由原子構成;水銀溫度計測溫度,是因為受熱汞原子間隔變大。)
2.分子的大小不會改變,物質體積的變化是分子間隔在改變。
▉考點03 原子的結構
1.原子的構成:原子是由居于其中心的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一般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電子不帶電荷。
2.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原子核內質子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數數量相等,電性相反。
3.關于原子構成的幾點說明:
(1)在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不同種類的原子質子數不同。
(3)原子中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4)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4.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電子層:電子運動沒有固定的軌道,但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區域內運動,這些區域成為“電子層”。
(2)在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有不同的運動狀態,離核近的電子能量低,離核越遠電子能量越高。
(3)離核最近的電子層為第一層,次之為第二層,以此類推,最多為7層,最少1層。
(4)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
①核外電子總是盡量排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第一層排滿才能排第二層,第二層排滿才能排第三層,以此類推。
②第一層最多容納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
③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電子(若第一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電子)
5.原子結構示意圖
以鈉原子為例:
6.原子結構和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
原子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特點 特點 結構 元素化學性質
稀有氣體原子 8個(He為2個) 既不得電子,也不失電子 相對穩定結構 比較穩定
金屬原子 一般少于4個 易失去電子 不穩定結構 不穩定
非金屬原子 一般多于4個 易得到電子 不穩定結構 不穩定
【特別提醒】
(1)元素的化學性質與相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
(2)具有穩定結構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的原子,還可能是原子得失電子后的離子。
(3)穩定結構是一種相對狀態,具有穩定結構的粒子也可能和某些物質發生反應。
▉考點04 離子的形成
1.氯化鈉的形成
鈉離子和氯離子由于靜電作用形成不顯電性的離子化合物氯化鈉。
【特別提醒】
離子化合物不是由一種離子構成的,離子化合物中必須既有陽離子,也有陰離子,且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
2.離子
離子的概念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
離子的分類 陽離子 帶正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如銀離子Ag+
陰離子 帶負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如Cl
離子符號 書寫 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離子所帶電荷數,數字在前,“+、-”在后。若數字為1時,可省略不寫。如Al3+、O2
含義
(1)金屬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陽離子,電子層數減少1層;
(2)非金屬原子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電子層數不改變。
(3)離子形成過程中,原子質子數不變,所以原子的種類不變;核外電子數改變,最外層電子數改變,化學性質改變。
【特別提醒】
(1)離子所帶電荷數 = 核內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數值為正,是陽離子;數值為負,是陰離子
(2)在離子結構示意圖中:離子所帶電荷數 = 圓圈內數字 - 弧線上數字之和
3.離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
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
結構 質子數=電子數 質子數〉電子數 質子數〈電子數
電性 不帶電 帶正電 帶負電
聯系
▉考點05 相對原子質量
1.概念:以一種碳原子(C-12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質量跟它相比較所等到的比。
2.符號:Ar
3.相對原子質量的表達式:
4.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實際質量,實際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5.質子、中子的質量大約相等(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電子的質量很小,可忽略不計,故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特別提醒】
(1)相對原子質量不等于原子的實際質量,它是個比值;無質量單位。
(2)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其相對原子質量就越大。
(3)兩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實際質量之比。
(4)質子、中子的質量大約相等(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電子的質量很小,可忽略不計,故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考點06 元素
1.定義: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1)“同一類原子”包括:①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②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和簡單離子。
(2)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元素種類不變。(如鈉原子Na、鈉離子Na+屬于同種元素)
(3)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因此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2.元素的種類與化學性質的決定因素(兩個“決定” )
(1)元素的種類由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質子數不同。質子數不同,元素種類就不同;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一定相同。
(2)元素的化學性質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相對穩定結構:最外層電子數為8(只有一層則為2)
①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其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都不活潑;
②未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若都為同一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若不是同一類原子,則不好比較(即同類相同才相似)。
3.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
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4.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元素 原子
概念 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區別 宏觀概念,講種類、講質量,不講個數;可組成物質;表示物質的宏觀組成 微觀概念,講種類、講質量,也講個數;可構成分子,也可構成物質;表示物質的微觀構成
聯系 ①原子和元素是個體和總體的關系;②原子的核內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③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④化學變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種類均不發生變化。
5.元素的分類:
金屬元素一般為“钅”字旁(汞和金除外),非金屬元素一般為“石”“氵”字旁,“氣”字頭等偏旁
6.元素含量:
①地殼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空氣中前二位的元素:N、O
③人體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C、H、N、Ca
7. 物質的組成(宏觀上)、構成(微觀上)的描述
(1)在描述時“元素”與“組成”相匹配:某物質由某元素組成;
(2)物質的組成:物質元素組成 。例: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3)物質的構成:物質由分子(或原子、離子)構成。例:水由水分子構成;鐵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4)分子的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一定由原子構成);每個分子由幾個原子構成。
例: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考點07 元素符號
1.表示方法: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第一個字母相同,附加一個小寫字母)。書寫原則:一大二小。
2.元素符號的意義:
(1)表示意義:
①宏觀意義:表示一種元素
②微觀意義: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③特殊的:還表示一種物質(宏觀意義)
(2)能表示物質的元素符號有:
金屬:如Fe、Cu、Mg、Zn、Na、Al……
稀有氣體:如He、Ne、Ar
固態非金屬:S、P、C、Si
(3)元素符號前面加數字:只有微觀意義,表示該幾個原子,不能表示該元素。
3.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含義
①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例如: “6N”6表示6個氮原子。
②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例如:“O2-”表示氧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③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的某種元素的原子個數。例如:“H2O”表示每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
▉考點08 元素周期表
1.編制者: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
2.結構:共一百多種元素,7個周期16個族(7個橫行18個縱行)
①橫行:每一橫行是一個周期,共有7個周期。
②縱行:周期表的18個縱行中,除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余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共有16個族。
③每格信息:
右圖所示是氬元素,其原子內質子數為18、元素符號Ar、相對原子質量為39.95等。
④分區:在周期表中,用不同的顏色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做了區分。
3. 排列規律
(1)原子序數 = 核電荷數 = 質子數;周期數 = 原子的電子層數;
(2)橫行:①每周期一般以金屬元素開頭,過渡到非金屬元素,以稀有氣體結尾;
②每周期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相同;
③每周期元素的原子,從左向右最外層電子數從1依次遞增至8。
(3)縱行:①從上到下,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②從上到下,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依次遞增。
③1~18號元素中,最外層電子數 = 主族序數
【特別提醒】
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一格圖片可知: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是否金屬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等
2.相對原子質量的精確度一定要與圖片提供的信息相同。
1.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生活中事實,其中不正確的是
A.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膨脹——水分子體積變大
B.交警查酒駕時,聞到酒精氣味——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體總體積小于100ml——分子之間有間隔
D.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易于晾干——分子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詳解】A、水由液態變為氣態,體積膨脹,是因為水分子的間隔增大,而水分子體積在這一過程保持不變,A選項錯誤;
B、交警查酒駕時,聞到酒精氣味,是因為酒精分子在不斷運動,B選項正確;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體總體積小于10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運動到了對方的間隔中去,C選項正確;
D、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易于晾干,是因為分子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陽光下水分子溫度更高,運動速率更快,衣服更易晾干,D選項正確。
故選:A。
2.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
B.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C.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D.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答案】C
【詳解】A、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構成氧分子(O2),也可以構成臭氧分子(O3),選項正確;
B、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離子,如鈉離子、陽離子,選項正確;
C、化學變化過程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選項錯誤;
D、單質是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有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選項正確;
故選C。
3.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或最外層得到電子后,下列一定不會改變的是
①化學性質②相對原子質量③粒子的電性④原子核⑤電子層數⑥最外層電子數⑦核外電子數
A.①⑦ B.①⑤ C.②④ D.③④⑥
【答案】C
【詳解】當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時電子層數會發生改變;核電荷數、元素種類、相對原子質量和電子的得失沒有關系,沒有改變。當原子得電子時最外層電子數改變,電子層數、核電荷數、元素種類、相對原子質量不變,原子得失電子后,核外電子數改變,質子數不等于電子數,粒子電性發生改變,且最外層電子數發生改變,化學性質發生變化,所以原子得失電子后,一定不變的是原子核和相對原子質量;
故選C。
4.由我國著名科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銪等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他測定核電荷數為63的銪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15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銪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63 B.銪元素原子的中子數為63
C.銪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52 D.銪元素原子的質量為152
【答案】A
【詳解】A、原子的質子數=核電荷數=63,故A正確;
B、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152-63=89,故B錯誤;
C、原子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63,故C錯誤;
D、銪元素原子的質量是指實際質量,單位為g,該題中無法判斷,故D錯誤;
故選:A。
5.微粒a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微粒b,過程如下圖所示,變化前后保持不變的是
A.核電荷數 B.化學性質 C.核外電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
【答案】A
【詳解】A、由圖可知,變化前后,核電荷數不變,均是17,符合題意;
B、變化過程中,a粒子得到1個電子變為b粒子,故最外層電子數發生了改變,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不符合題意;
C、由圖可知,核外電子數發生了改變,微粒a中核外電子數為17,微粒b中核外電子數為18,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最外層電子數發生了改變,微粒a中最外層電子數為7,微粒b中最外層電子數為8,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元素觀微粒觀是化學的重要觀念,下列有關元素和微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鈉原子和鈉離子的質量幾乎相等 B.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
C.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原子質量越大 D.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答案】D
【詳解】A、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電子的質量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鈉原子和鈉離子的質量幾乎相等,A選項正確;
B、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如O原子可以構成O2、O3這兩種分子,B選項正確;
C、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的質量與C-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所以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原子質量越大,C選項正確;
D、原子核通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氫原子的原子核只由質子構成,D選項錯誤。
故選:D。
7.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為a kg,另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b,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A. B. C. D.
【答案】B
【詳解】根據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為akg,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b,設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x,則,則x=;
故選B。
8.南京理工大學胡炳成團隊用新方法制得了NaN3 3H2O。該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已知N為7號元素,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單質
B.1個共含有35個質子
C.1個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D.1個共含有36個電子
【答案】A
【詳解】A.N5-是一種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的離子,不屬于單質,故選項說法錯誤;
B.已知N為7號元素,即每個氮原子中含有7個質子,1個N5-中共含有7×5=35個質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離子符號可知1個N5- 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故選項說法正確;
D.已知N為7號元素,1個N5-中質子數比電子數少1,共含有35+1=36個電子,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9.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是離子,③④是原子 B.②③④對應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
C.③表示陽離子 D.只有②③具有相對穩定結構
【答案】C
【詳解】A、①②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原子,③中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表示陽離子,④中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表示陰離子,不符合題意;
B、②是原子,③④是離子,它們雖然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但是對應的元素化學性質不相似,不符合題意;
C、③中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表示陽離子,符合題意;
D、②③④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8,均達到了相對穩定結構,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元素X、Y、Z的原子序數之和為36,X、Y在同一周期,X+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X>Y>Z B.原子半徑:X>Y>Z
C.離子半徑:X>Y>Z D.Y和Z是同主族元素
【答案】B
【分析】根據題意,X+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層結構,根據陰上陽下的規律Z應在X的上一周期,因為X、Y在同一周期X、Y、Z原子序數之和為36,則X、Y不可能在第四周期及以后,可推知Z在第二周期為氧元素,X在第三周期為鈉元素,Y的原子序數=36-8-11=17,得到X、Y、Z三種元素分別為鈉、氯、氧元素。
【詳解】A、根據分析可知,原子序數Z>X>Y,選項錯誤;
B、X(鈉)元素處于第三周期最左邊,Y(氯)元素處于第三周期最右邊(不考慮稀有氣體元素),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從左至右依次減小,所以原子半徑X>Y,而氧原子的核外只有2個電子層,因此比X和Y都小,故原子半徑:X>Y>Z,選項正確;
C、根據分析,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所以Y-D、根據分析,氯元素和氧元素不屬于同一主族,選項錯誤;
故選:B。
11.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A.原子質量不同 B.電子數不同 C.中子數不同 D.質子數不同
【答案】D
【詳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故決定元素的種類的是核電荷數(即質子數)。所以氧元素與氮元素的本質區別在于核電荷數(即質子數)不同。
綜上所述:選擇D。
12.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成都圓滿舉行。碲化鎘發電玻璃成為本次大運會的“黑科技”。碲元素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碲屬于金屬元素 B.碲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
C.碲原子的中子數為52 D.碲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127.6
【答案】D
【詳解】A、碲為“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碲原子核外有5個電子層,則碲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原子的質子數,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碲原子的中子數約為128-52=76,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結合前面分析可知,碲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127.6,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3.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具有相對穩定結構 B.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
C.②、⑤屬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①、⑤可形成型化合物
【答案】D
【詳解】A、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結構(氦為2)通常是穩定結構,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②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屬于同一族,都是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相似,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②、⑤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屬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①是鈉離子,⑤是氧原子,兩種粒子不可形成化合物,說法錯誤;故符合題意,故選D;
14.下列元素符號表示氟元素的是
A.He B.F C.P D.N
【答案】B
【詳解】A、He表示氦元素,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F表示氟元素,故選項符合題意;
C、P表示磷元素,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N表示氮元素,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如圖為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個氯離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
B.鈉原子在該反應中形成了陰離子
C.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D.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結構都相對穩定
【答案】B
【詳解】A、氯離子是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后形成的,故每個氯離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不符合題意;
B、在該反應中,鈉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符合題意;
C、氯化鈉是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D、鈉離子和氯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是8,均達到了相對穩定結構,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6.為探究分子的運動及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以下三種實驗方案,請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方案一】如圖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實驗方案二】如圖2、圖3。
圖中無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瓶內用細線固定有用濾紙折疊成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小紙花,小紙花上都均勻噴有酚酞溶液,按照圖4的操作方式分別用注射器向圖2和圖3的塑料瓶中同時注入5滴濃氨水,然后將針孔處密封,再將兩個塑料瓶分別同時放入等體積的冷水和40℃的熱水中。
圖2、圖3采用 實驗的方法,觀察到的現象是 ;
【實驗結論】上述實驗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且分子的運動速率與 有關。
【實驗方案三】如圖5
用長柄V形玻璃管進行實驗,向左、右兩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別同時滴入等量的濃氨水和濃鹽酸,塞緊橡皮塞。
過一會兒后,從圖5中觀察到有白煙產生且位置偏右,說明氨分子運動的比氯化氫分子運動得 (選填“快”或“慢”)。
【答案】 酚酞溶液變紅; 對比(或控制變量), 小紙花由下而上依次變紅色,并且圖3比圖2變色快; 溫度。 快。
【詳解】濃氨水呈堿性,酚酞溶液遇到堿性物質會變紅,所以實驗方案一觀察到的現象是酚酞溶液變紅;
圖2和圖3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通過控制溫度不同,來判斷溫度是否對分子的運動速率有影響;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分子的運動速率比在溫度低的環境中的運動速率快,所以可以觀察到小紙花由下而上依次變紅色,并且圖3比圖2變色快;
由實驗二的實驗現象可以證明溫度對分子的運動速率有影響;
白煙的位置偏右,說明氨分子的運動速率比氯化氫分子的運動速率快。
17.用“”和“”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物質的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表示的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填“甲”“乙”或“丙”)。
(2)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3)依據此圖從微觀角度揭示化學反應的本質是 。
【答案】(1)丙
(2)化合反應
(3)分子分為原子,原子又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
【詳解】(1)由圖可知,甲中只含有一種分子為純凈物,乙中也只含有一種分子為純凈物,丙中含有兩種不同分子屬于混合物,故填:丙;
(2)反應表示甲圖所示微粒與乙圖所示微粒反應,生成丙圖中新微粒,其中有一個甲圖所示微粒分子未反應,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故填:化合反應;
(3)從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過程中原子未變,分子改變,故填:化學反應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8.根據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A、B、C、E所示粒子中屬于陽離子的是 (填序號),若D為原子,m= ,若D為離子,其化學符號為 。
(2)C所示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其離子符號是 。
(3)A、B、C、E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 (填序號)。
(4)由E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E粒子的名稱是 。
【答案】(1) B 6 S2-
(2) 失去 Al3+
(3)AB/BA
(4)氯原子
【詳解】(1)A、C、E粒子的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原子,B質子數=10.核外電子數=2+8=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陽離子;
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若D為原子,D的質子數為16,為16號硫元素,則有m=16-2-8=6;
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若D為離子,則為硫離子,其化學符號為S2-;       
(2)C所示粒子質子數=13,表示13號鋁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3<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離子符號為Al3+;
(3)根據最外層電子數是8(氦為2)即為穩定結構,故A、B、C、E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A和B;
(4)由E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質子數是17,屬于氯元素,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故E粒子的名稱是氯原子。
19.小強同學查閱資料了解到:外國人把中國稱為“China”,在英文中與瓷器是同一個單詞。“青花瓷"又是在中國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繪制青花瓷紋飾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鈷(CoO)。在周期表中鈷元素與鐵元素同位于第Ⅷ族。下圖是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結構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元素同屬于第 周期,都是 元素(填元素類別),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2)Co表示的意義有:鈷元素、 、金屬鈷。
(3)鈷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一個鈷原子比一個鐵原子多 。
(4)完成下列問題:
①鐵元素與鈷元素化學性質相似,其原因是 。
②鈷也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鈷,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③四氧化三鈷在氫氣流中加熱到900°C以上可生成金屬鈷,其符號表達式 ,該反應利用了氫氣的 (選填“可燃”或“還原”)性。
【答案】(1) 四 金屬 失去
(2)一個鈷原子
(3) 27 一個質子(核外電子)
(4) 最外層電子數均為2 還原
【詳解】(1)由表可知,表中元素為錳、鐵、鈷、鎳、銅五種元素,這五種元素屬于同一周期,由圖2原子結構示意圖,可以看出鐵元素和鈷元素均有四個電子層,則為第四周期元素;名稱中均有“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帶正電荷。
(2)Co表示的意義有:鈷元素、一個鈷原子、金屬鈷。
(3)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知道,鈷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7,鈷原子的原子序數是27,鐵原子的原子序數是26,由于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一個鈷原子比一個鐵原子多一個質子或核外電子。
(4)①由于鐵原子與鉆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2,且都是金屬元素,所以鐵元素和鈷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②鈷也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鈷,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③四氧化三鈷在氫氣流中加熱到900°C以上可生成金屬鈷,反應物是四氧化三鈷和氫氣,生成物是鈷和水,反應條件是900°C,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該反應中氫氣得到氧,利用了氫氣的還原性。
20.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2024年4月,全球矚目的6G技術大會于南京盛大召開。硅是制作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
①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②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③畫出硅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
(2)①氧和硫為同族元素,其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兩種原子的 相同;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除稀有氣體元素這一族元素外,從左到右原子序數依次增多,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鈉 (填“大于”或“小于”)鎂。
【答案】(1) 28.09 3/三
(2) 最外層電子數 大于
【詳解】(1)①元素周期表中,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則硅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8.09;
②由圖中的部分元素周期表可知,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③硅是14號元素,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14,故硅原子的第一層為2個電子,第二層為8個電子,第三層為4個電子,硅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①元素化學性質取決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氧和硫為同族元素,其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兩種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除稀有氣體元素這一族元素外,從左到右原子序數依次增多,原子半徑逐漸減小,鈉元素和鎂元素同屬于第三周期,鈉的原子序數是11,鎂的原子序數是12,因此,鈉的原子半徑大于鎂的原子半徑。
21.化學學科注重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請回答相關問題:
(1)從宏觀角度看,氧化汞由 組成;從微觀角度看,鈉、氯氣、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分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是 。
(2)如圖1所示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①五種粒子中屬于離子的是 (填字母);
②微粒A和微粒E分別表示氯和溴(Br)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氯氣與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寫出該反應中涉及的氧化物的化學式: 。
【答案】(1) 汞元素和氧元素/Hg和O 氯氣/Cl2
(2) C 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H2O
【詳解】(1)宏觀上物質由元素組成,氧化汞由汞元素(Hg)和氧元素(O)組成,故填寫:汞元素和氧元素或Hg和O;
鈉由鈉原子構成,氯氣由氯氣分子構成,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所以由分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是氯氣(Cl2),故填寫:氯氣或Cl2。
(2)①離子的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據圖可知,表示離子的有B,故填寫:B。
②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A和E兩種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為7,化學性質相似,故填寫: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由圖可知,甲為氯氣分子(Cl2),另一個反應物為水分子(H2O),丙為氯化氫分子(HCl),丁為次氯酸分子(HClO),根據氧化物的定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知,該反應中涉及的氧化物是水分子,化學式為:H2O,故填寫:H2O。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上饶市| 宁津县| 乌兰浩特市| 清丰县| 湘潭市| 绵竹市| 常宁市| 濮阳县| 九江县| 城市| 伊川县| 怀宁县| 姚安县| 友谊县| 江油市| 和顺县| 枣阳市| 安陆市| 青铜峡市| 河间市| 博野县| 鸡泽县| 乾安县| 陇川县| 祁阳县| 奉贤区| 手游| 青川县| 突泉县| 南溪县| 五常市| 蒲城县| 乐昌市| 金昌市| 马公市| 皮山县| 德令哈市| 河北区| 双江|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