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二單元:遵循邏輯思維規則概念是邏輯思維的細胞。細胞出了問題,機體就會產生故障。同樣,概念出了問題,相關的思維也就會不正確。那么概念究竟是什么?我們如何才能準備把握概念?本單元承接第一單元,對抽象思維的三種形式(概念、判斷、推理)及科學思維的第二個基本條件(形式正確)進行了詳細闡述。通過學習,要知道如何明確概念、準確判斷、正確推理,讓我們的思維更加合乎邏輯。第四課:準確把握概念4.1 概念的概述PART:01概念的含義有一天,柏拉圖與學生們在園林中散步。一個學生問柏拉圖:“您說,人是什么?”柏拉圖思考了半晌,對學生說:“人依靠兩條腿走路,依我之見,人是兩腿直立的動物。”于是有一個調皮的學生,不知從哪里抓來一只雞,問柏拉圖:“請問老師,這是人嗎?”雞長有兩條腿,但雞顯然不是人。柏拉圖覺得自己的說法有漏洞。連忙修正自己剛才的說法:“人是沒有羽毛的兩腿直立的動物。”柏拉圖心想:人與雞的區別只不過在于人沒有羽毛而雞有羽毛。又有一個學生,找來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雞,在柏拉圖面前高高舉起.問老師:“這只沒有羽毛的雞,難道是您說的人嗎?”“哈哈哈!”學生們大笑了起來。從此以后,學園的學生就把那只沒有羽毛的雞稱作“柏拉圖的人”。小組討論:如何界定“人”這一概念?探究與分享有眼睛、有耳朵、有四肢能直立行走能用肺呼吸能血液循環能思維并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 …任何對象都是多種屬性的統一體。在動物這一領域中,人的屬性是多方面的:√ 揭示“人”的本質屬性其他動物也可能具有非本質屬性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一)概念的含義1.概念與屬性(1)屬性①含義: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例如:“蘋果是紅色的”。其中“紅色”是“蘋果”的性質。“3大于2”,這里“大于”表示的是“3”與“2”的關系。②分類:事物的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 非本質屬性:是指既為某事物所具有,也可能為其它事物所具有的屬性。(一)概念的含義《新論·鄙名第十七》載:“莊里有人,字其長子曰盜,次子曰毆,盜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盜!’吏因縛之。其母呼毆毆喻吏,遽而聲不轉。但言:'毆!毆!’吏因毆之。盜幾至于殪。這種情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這是因為母親與官吏對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同為“盜”,母親理解為“長子之名”,官吏理解為“盜賊”;同為“毆”,母親理解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為“毆打”。如果不能明確概念,就有可能引起概念混淆,造成誤解。合作探究鄉村里有個老人,給自己的大兒子取名為盜,小兒子則叫毆。有一天,大兒子盜外出,老人在事跟在其后追喊:"盜!盜!"一旁的吏使聽了,以為老人在追強盜,就把他大兒子捉住捆了起來。老人一看慌了,邊呼二兒子毆出來 對吏使說清緣由。可急得轉不過口來,只喊:"毆!毆!"吏使以為老人在叫他打強盜,使狠狠地把盜打得差點喪命。(2)概念①含義: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②特點: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1.概念與屬性依據“能思維并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這一本質屬性,我們可以把人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人的本質屬性是客觀存在的,人們認識了這些本質屬性,才能產生“人”的概念。反映某一客觀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觀事物本身,它們之間是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人”這個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個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又不專指某個具體對象,比如張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一)概念的含義語詞是概念的物質外殼。概念是一種思維形式,要表達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概念與語詞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非一一對應)。⑴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2、概念的表達(概念與語詞的關系)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一詞多義)。(多詞一義)例如:“爸爸”和“爹”“father”是不同的語詞,但表達的是同一個概念;美國人用這個手勢表示"OK",是"贊揚"的意思在印度,表示"正確"在日本、緬甸、韓國,表示"金錢"。(一)概念的含義【易混易錯】比較概念與語詞(1) 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語詞是概念的體現者,沒有語詞,概念就不能存在。(2) 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都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3) 任何概念都必須通過語詞來表達,但并非每一個語詞都表達概念。①一般,漢語中的實詞都表達概念,而虛詞(除連詞外)不表達概念。連詞“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雖屬虛詞,但把它們組合到判斷中,卻能表達概念。②孤立的助詞和嘆詞通常不表達概念。1.小王同學元旦時給好朋友小李發了一個紅包。小李:你這是什么意思。小王:沒什么意思,意思意思。小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小王:小意思。小李:你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實也沒別的意思。小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他們的對話體現的道理有( )。①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②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③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④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都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A習題演練例題2:一個算命先生和一個理發匠是一對棋友。他們的棋藝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一天,他們在下棋前商定了輸贏后的獎懲辦法。算命先生說:“要是我輸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發匠說:“好,一言為定,如果我輸了,白送你一個頭!”結果,算命先生輸了,他如實地履行了協定,但算命先生卻沒有死。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算命先生所說的“情愿奉送一命”意思是不收費,白給對方算一次命,而不是將自己的性命奉上。理發匠所說的“白送你一個頭”也是如此,即不收費為對方剃個頭,而不是把自己的人頭送給對方。所以算命先生輸棋履行協定,也只是少收一次算命的錢,并無生命危險。習題演練PART:02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基本特征——內涵與外延⑴內涵:①要知道一個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什么。②含義: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例如:小明在超市中看到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水果、蔬菜、面粉、服裝、家電……到底什么是“商品”呢?他查閱了很多資料,才知道經濟學中給商品的定義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這一概念的內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⑵外延:①要知道一個概念究竟是在指“誰”,就要弄清楚這個概念的外延是什么。②含義: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1.概念的基本特征——內涵與外延例如:小明在超市中看到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水果、蔬菜、面粉、服裝、家電……到底什么是“商品”呢?他查閱了很多資料,才知道經濟學中給商品的定義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這一概念的外延(二)概念的基本特征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概念的內涵確定,一定條件下,其外延就可以由之而確定;反之,概念的外延確定了,在一定條件下,其內涵也可以因此而確定。1.概念的基本特征——內涵與外延⑶二者的關系:例如:“商品”這個概念,揭示了“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這一事物的本質屬性(內涵);也確定了這個概念所指的那些對象(外延)。(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例題1.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從內涵方面說明概念的是A.單身漢是未婚、成年的男性B.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C.魚是用鰓呼吸、用鰭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動物D.社會關系包括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方面的關系D習題演練全同關系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交叉關系(1)相容關系: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類型2、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指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指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二)概念的基本特征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全同關系屬種關系種屬關系交叉關系AAAABBBB包含關系包含于關系(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第1組:“《史記》的作者”與“司馬遷” 第2組:“動物”與“馬” 第3組:“馬”與“動物”第4組:“中學生”與“球迷”上述每組概念之間有什么關系?全同關系屬種關系種屬關系交叉關系外延大:屬概念外延小:種概念合作探究如果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則為不相容關系(又稱全異關系)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AB思考:“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黑”和“白”兩組概念之間是什么關系?全異關系2、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⑵不相容關系(全異關系)(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不相容關系可以進一步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①矛盾關系: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②反對關系: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二)概念的基本特征矛盾關系反對關系ABAB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為A、B共同的屬概念,其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有效合同”和“無效合同”之間是什么關系?“輸”和“贏”之間是什么關系?CC表示為:A+B=C表示為:A+B < C(二)概念的基本特征探究2:《公孫龍子·白馬論》思考:你是否同意公孫龍的論證,為什么?為了證明“白馬非馬”的論題,公孫龍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馬”,那么“黃馬”“黑馬”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如果求“白馬”,那么“黃馬”“黑馬”就不合要求。“馬”講的是馬的形體,“白”講的是馬的顏色。講顏色不同于講形體,所以“白馬非馬”。【評析】(1)如將"非"理解為"不是",“白馬非馬”就是錯誤的命題。正因如此,人們常認為公孫龍在詭辯。(2)如將"非"理解為"不等于",“白馬非馬”就是正確的命題。因為"白馬"是種概念,"馬"是屬概念,二者的含義是不同的。從材料看,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是正確的命題,不是詭辯。“白馬非馬”命題的爭議點——"非"公孫龍,戰國時期名家代表人、詭變學祖師,代表作《公孫龍子》背誦題1.屬性的含義及分類2.什么是概念?概念具有什么性質(特點)?3.概念的表達4.概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什么是概念的內涵?什么是概念的外延?二者的關系?6.什么是相容關系?包括哪些?7.什么是不相容關系?包括哪些?例題2.從概念的外延來看,“筆"與“毛筆”、“福建的省會"與“福州”的關系分別是A.全同關系 屬種關系B.屬種關系 全同關系C.種屬關系 交叉關系D.交叉關系 種屬關系B習題演練例題4.在“《屈原》的作者不是老舍”這個命題中,“《屈原》的作者”和“老舍”這兩個概念是A.全同關系B.屬種關系C.全異關系D.交叉關系C習題演練1.不忘初心、好嗨喲、斷舍離、996、硬核....成為2019年的網絡熱詞,其中“硬核”的概念為很厲害、很彪悍、很剛硬。下列關于"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A.概念是抽象思維的唯一形式B.同一個語詞只能表達同一個概念C.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固定不變的D.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D2.概念就是通過揭示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它在思維中所起的作用是①借助概念,人們可以把不同對象區分開來②概念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③概念比感性認識更能深刻地反映客觀現實④借助概念,人們可以把語詞抽象地表達出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刑法"與“法律"兩個概念的關系是A.屬種關系B.種屬關系C.交叉關系D.全同關系B4.大學生和中學生的關系是( )A.矛盾關系 B.反對關系C.交叉關系 D.全異關系【特別提醒】對兩概念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還是反對關系的判斷,關鍵是看它們對于屬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質。若有,即為矛盾關系;若沒有,則為反對關系。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