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熔化和凝固(共49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熔化和凝固(共49張PPT)

資源簡介

(共49張PPT)
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物質的固態和液態之間是可以轉換的;
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義;
3.通過比較海波與松香的熔化和凝固過程,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熔化與凝固過程的區別;
4.會用圖線描述熔化和凝固的過程;
【重點】晶體與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本質區別,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律;
【難點】描繪固體熔化的圖像,敘述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學習目標
3.2 熔化和凝固
1. 什么叫溫度?常用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 說出正確使用溫度計的要點有哪些?
1. 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數;
3.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平。
知識回顧
課堂導入
春暖花開,河面上的冰開始熔化成水;炎炎夏日,灑在地上的水干了,變成看不見的水蒸氣,跑得無影無蹤,想了解這是為什么嗎?
我們從這節課開始來學習物質不同狀態之間的轉化——物態變化。
新課引入
1. 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
自然界中物質通常以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存在。
知識點 物態變化
1
(1)在常溫下呈現固態的物質,如鋼鐵、石塊等,一般稱之為固體;
(2)在常溫下呈現液態的物質,如水、煤油等,一般稱之為液體;
(3)在常溫下呈現氣態的物質,如氧氣、水蒸氣等,一般稱之為氣體。
新知探究
澆鑄
通常呈氣態的氧氣、氦氣、氫氣等,在溫度很低時也會變成液態、固態。
通常呈固態的鋁、銅、鐵等金屬,在溫度很高時也會變成液態、氣態;
2. 物態變化
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變化。
2. 物態變化
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變化。
(1)物質各種狀態間的變化叫做物態變化。
(2)物體形狀的改變和物質狀態的變化不是一回事,物體形狀的改變不是物態變化。
新知探究
下列情景中,哪個過程屬于物態變化( )
A. 鐵棒放在火爐中被燒紅了
B. 鐵絲被折彎了
C. 窗戶上的玻璃被打碎了
D. 陽光下,小雪人“流汗”了
典型例題1
解析 鐵棒放在火爐中被燒紅,溫度發生了改變,但狀態沒有發生改變;鐵絲被折彎,形狀發生了改變,但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玻璃被打碎,玻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但狀態沒有發生改變;小雪人“流汗”,是水從固態變成了液態,發生了物態變化。
D
不斷有燭油往下流,燭油冷卻后又變成了蠟塊。
蠟燭先由固態變成液態,然后又由液態變成固態。
1. 熔化和凝固的現象
(1)將蠟燭點燃。
知識點 熔化和凝固
2
(2)夏天,將一小塊雪糕放在盤子里。
雪糕逐漸小了,雪糕由固態變成液態
(3)將通電加熱的電烙鐵放到松香上,然后拿開。
部分松香由固態變成液態,拿走電烙鐵后,又慢慢變成了固態。
松香先由固態變成液態,然后又由液態變成固態。
(4)將半碗水放入冰箱冷凍室后過一段時間取出。
碗中的水結成了冰,水由液態變成固態
固體被加熱可以變成_______,液體冷卻可以變成_______。
液體
固體
2. 熔化和凝固
(1)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如給糖塊加熱,糖塊熔化成糖水。
(2)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如水結成冰。
熔化
凝固
固態 液態 氣態
1. 熔化是指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熔化時要吸收熱量,所以用火字旁“熔”。例如,給糖塊加熱,糖塊熔化成糖水。
2. 溶化是指固態物質在液體中分散開來,最后變成液態的混合物的現象,要發生溶化必須有液體,所以用三點水旁“溶”。例如,食鹽溶于水,形成鹽水。
3. 融化特指冰、雪、霜等受熱后化成水(物態變化中不用)。
在解釋有關現象時,涉及填寫物態變化的,只能用熔化。
比較:熔化與溶化、融化的區別
實驗: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提出問題:不同的物質在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相同嗎
2.猜想與假設
(1)不同的物質在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相同;
(2)不同的物質在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不同。
3.設計實驗
(1)實驗過程:探究海波(硫代硫酸鈉)和石蠟的熔化過程,分別取適量的海波和石蠟(研碎),對它們進行加熱,測出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觀察熔化的情況,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圖像,比較二者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鐵架臺
酒精燈
石棉網
燒杯
溫度計
試管
(2)實驗器材:鐵架臺、酒精燈、溫度計、石棉網、燒杯、試管、鐘表、海波、蜂蠟、水等。
(1)在兩個分別盛有海波和蜂蠟的試管中各插入一支溫度計,再將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中,使試管均勻受熱。
(2)用酒精燈外焰對燒杯緩慢加熱,觀察海波和蜂蠟的變化情況,以及溫度計示數的變化。
(3)待海波溫度升至40℃,蜂蠟的溫度升至50℃,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全熔化后再記錄3-4次,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4. 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
記錄表格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溫度/°C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狀態 固態 固液共存態 液態 蜂蠟的溫度/°C 52 55 58 61 62 63 64 65 67 70 71 72 74
狀態 固態 粘稠狀態 液態
海波和蜂蠟的熔化視頻
(1)以方格紙上的縱軸表示溫度,橫軸表示時間,將表中的數據分別在兩方格紙上描點,然后再將所有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起來,得到海波和蜂蠟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5. 分析與論證
時間/min
溫度/°C
0 2 4 6 8 10 12 14
5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海波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A
B
C
D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蜂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溫度/°C
時間/min
0 2 4 6 8 10 12 14
(2)分析圖像:根據海波熔化圖像的特征,可將整個過程分為3段:AB段、BC段和CD段。
結合實驗數據可以看出:①AB段——海波的狀態是固態,這段時間海波吸熱,溫度不斷升高;②BC段——海波的狀態是固液共存態,這段時間海波吸熱熔化,但溫度保持為48°C;③CD段——海波完全變為液態,這段時間海波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分析蜂蠟的圖像可知蜂蠟的情況與海波不同:隨著加熱時間的增加蜂蠟由固態慢慢地變軟、變稠、變稀,逐漸熔化為液態,整個熔化過程蜂蠟不斷吸熱,溫度也逐漸升高。
6. 實驗結論
(1)物質在熔化過程中都要吸收熱量。
(2)不同的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不同,有的物質(如海波)在熔化過程中雖然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有的物質(如蜂蠟)在熔化過程中變軟,后變稀,最后變為液態,且隨著加熱時間的延續溫度逐漸升高。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實驗時,海波和蜂蠟應適量,目的是避免加熱時間過短或過長,影響實驗效果。
(3)實驗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質充分接觸,但不能觸碰試管壁或試管底。
(4)記錄溫度的時間間隔不要太長,否則可能記錄不到物質熔化時溫度不變的過程。
(5)酒精燈的使用:①不能用一只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②用外焰加熱;③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冒蓋滅(不能用嘴吹滅)。
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加熱時,要用外焰加熱
酒精燈不能相互引燃
(6)讓海波、石蠟均勻緩慢受熱的三種措施:
①采用水浴法加熱;
②在加熱過程中用攪拌器不斷攪拌;
③將物質研碎。
(7)切勿將溫度計當攪拌器使用。
(8)燒杯下面放石棉網的目的是使燒杯受熱均勻。
水浴法
水浴法是一種能給物體均勻、間接地加熱,并能控制溫度上升速度的好方法,如在上面的實驗中海波的熔化溫度是48°C,而酒精燈火焰的溫度高達幾百攝氏度,如果用酒精燈直接給海波加熱,由于海波不能均勻受熱,將難以觀察和記錄其熔化過程的現象和實驗數據、而把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對燒杯加熱,通過燒杯中的水緩慢、均勻加熱試管,使試管內的海波均勻受熱,緩慢升溫,從而能夠有充分的時間測量溫度和觀察現象。
(2)將裝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并攪拌,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目的是使試管內的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圖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_______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自下而上
均勻受熱
典型例題2
海波在第6分鐘時處于___________狀態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的溫度/°C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固液共存
(3)下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
解析:(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按照從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加熱,海波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
(3)由表格知,第6min時,物體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為固液共存狀態。
典型例題2
知識點 熔點和凝固點
3
1. 晶體和非晶體
食鹽晶體

(1)晶體:像海波那樣具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晶體。
常見的晶體:海波、冰、食鹽、萘、金屬等。
(2)非晶體:沒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
玻璃
塑料
蜂蠟
橡膠
1. 晶體和非晶體
(2)凝固點: 液體凝固形成晶體時有確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做凝固點。同一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相同。非晶體沒有確定的凝固點。
2. 熔點和凝固點
(1)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晶體不同,熔點一般也不同;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
如果在一種晶體中摻入其他物質,則該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會發生變化。例如,在水中加入鹽或酒精,可降低水的凝固點,所以冬天在大量積雪的公路上撒鹽可以降低雪的熔點,加速雪的熔化。
3.熔化與凝固圖像
溫度/℃
時間/min
熔點
C
D
固液共存
液態
甲:晶體熔化圖像
0
①AB段內物質是固態,吸熱升溫;在B點時,物質開始熔化,到C點熔化結束;BC段表示熔化過程,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溫度保持不變;CD段內物質是液態,吸熱升溫。
A
B
(1)熔化圖像
溫度/℃
時間/min



液態
乙:非晶體熔化圖像
②如圖乙所示為非晶體的熔化圖像。由圖像可知: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上升。
(2)凝固圖像
時間/min
溫度/℃
0
F
G
H
固液共存
液態
固態
晶體的凝固圖像
E
①如圖EF段時間內物質是液態,放熱降溫;在F點物質開始凝固,到G點凝固結束;FG段表示凝固過程,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溫度保持不變;GH段時間內物質是固態,放熱降溫。
時間/min
溫度/℃
0
乙:非晶體的凝固圖像



液態
②如圖所示為非晶體的凝固圖像。由圖像可知: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熱,溫度不斷降低。
4. 晶體熔化與凝固的條件
鎢 3410℃ 銀 962℃ 萘 80℃ 固態酒精 -117℃
鋼 1515℃ 鋁 660℃ 海波 48℃ 固態氧 -218℃
銅 1083℃ 鉛 328℃ 冰 0℃ 固態氮 -210℃
金 1064℃ 錫 232℃ 固態水銀 -38.8℃ 固態氫 -259℃
幾種晶體的熔點(標準大氣壓)
(1)晶體熔化的條件:①溫度達到熔點;②繼續吸熱。
(2)晶體凝固的條件:①溫度達到凝固點;②繼續放熱。
想想議議:(1)如圖所示,EF、FG、GH各段分別表示溫度怎樣變化?物質是在吸熱還是在放熱?物質處于什么狀態?
晶體
EF:溫度逐漸降低,放出熱量,為液態;FG:溫度不變,放出熱量,固液共存態。 GH:溫度逐漸降低,放出熱量,為固態。
時間/min
溫度/℃
0
E
G
F
H
(2)黑龍江省北部最低氣溫曾經達到-52.3℃,這時還能使用水銀溫度計嗎?為什么?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液體溫度計?
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
常見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工作的,因為水銀的凝固點為-39℃,此時該地區的溫度低于水銀的凝固點,水銀已經處于固態,所以無法使用。
應該使用酒精溫度計,因為酒精的凝固點為-117℃,氣溫即使下降到-52.3℃,酒精也不會凝固。
如圖所示是某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該物質是_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其中BC段物質處于________(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該物質的熔點為___________℃。
溫度/℃
時間/min
C
D
A
B
25
48
0 5 10
解析:該物質在5-10min這段時間內,吸熱但溫度保持48℃不變,表明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48℃。BC段是熔化過程,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
答案:晶體 固液共存態 48℃
典型例題3
1. 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1)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必須繼續吸熱或放熱,才能保證熔化或凝固過程的完成。
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不是用來升高或降低溫度的,而是用來完成熔化或凝固。
知識點 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4
(2)非晶體在熔化或凝固時也要相應地吸熱或放熱,邊升溫邊熔化或邊降溫邊凝固。
2.熔化、凝固的應用
思考1:夏天,如果我們要喝冰涼的飲料,往往會在飲料中加上幾個冰塊,而不是直接加冷水。
一是冰塊的溫度更低,二是冰塊熔化成水的過程中吸熱,從而使飲料的溫度下降得更多。
思考2:在北方的冬天,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們通常會在菜窖里放幾桶水,這是為什么?
因為北方的冬天氣溫低,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時放熱,使菜窖內溫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凍壞。
如圖甲所示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可知(   )
C.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逐漸增加
D.圖乙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水質量都不會變化
A.該物質是非晶體
B.第15min該物質處于液態
典型例題4
C
解析: 由圖像知,該物質從第10min開始熔化,到第20min結束,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在第1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由圖像知,該物質熔化時的溫度是-1.5℃,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時,冰水混合物會向該物質放熱,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凝固結冰,所以冰會變多,即冰的質量增加。
凝固
熔化
液 態
固 態
晶體有凝固點
非晶體無凝固點
晶體有熔點
非晶體無熔點
放 熱
吸 熱
課堂總結
1.有利:冰鎮保鮮防止飯菜變餿;菜窖放幾桶水防菜凍。
不利:初春冰雪消融人易感冒;水管里水放熱凝固凍裂水管。
2.有可能錯過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的過程,無法看出晶體、非晶體之間的差異。
3.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是晶體,熔點是80℃,持續時間約15min.
4.提出問題:加入酒精后,水為什么在0 ℃以下還沒有結冰?
猜想: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點降低了。
應用:可以做防凍液。
課堂作業
2. 在玻璃、石英、瀝青、鐵、萘等物質中,有屬于晶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非晶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石英、鐵、萘
玻璃、瀝青
3. 物質從_________態變到液態的現象叫做熔化,非晶體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是一直___________ (選填“變化”或 “不變”)的。

變化
1. 用等量的0℃的水和0℃的冰來冷卻物體,_____________的冷卻效果較好,因為它在___________過程中要___________熱量。
0℃的冰
熔化
吸收
隨堂練習
4.有一種自發熱暖手袋,如圖所示,反復扭曲袋內的金屬片,袋內液體立即變為固體,此過程要__________熱量;袋體變涼后,如欲再次使用,只需放入沸水3-5分鐘,袋內會發生_________(填一種物態變化名稱)現象。
熔化
放出
5.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熔化的是:( )
A.-40℃的水銀變成0℃的水銀
B.冰變成水
C.食鹽放入水中化成鹽水
D.玻璃在高溫狀態下變成液態玻璃
C
6. 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怎樣判斷這種物質是一種晶體?熔點是多少?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了多長時間?
答:(1)根據圖像中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的特征可以判斷這種物質是一種晶體;
(2)熔點是80℃;
(3)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了15 min。
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涞水县| 阜南县| 泰顺县| 花莲市| 乌鲁木齐市| 略阳县| 哈巴河县| 林周县| 鄢陵县| 闸北区| 临潭县| 荔波县| 滕州市| 宣化县| 南漳县| 丰城市| 资阳市| 法库县| 金坛市| 游戏| 曲周县| 翼城县| 滦南县| 东港市| 彭阳县| 富民县| 新安县| 梁山县| 大连市| 宣威市| 呼玛县| 关岭| 汤原县| 子长县| 达拉特旗| 余姚市| 伊金霍洛旗| 宿州市| 家居|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