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花城版六年級上冊第7課《五彩繽紛的音樂世界(五)》第1課時《梅花三弄》。【教材分析】《梅花三弄》是花城版五年級上冊第7課《五彩繽紛的音樂世界(五)》第1課時欣賞課。《梅花三弄》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古曲,最早是東晉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經唐代名琴家顏師古移植為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循環再現手法,后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樂曲曲調優美,旋律優雅,格調清新,似有寒香沁人肺腑。古琴的音色特點在樂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其古樸、清幽的音色與梅花的高潔形象相得益彰。【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屬于小學段的高段,高段的學生在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表現能力等方面相對而言有了很大的變化和提高,并且能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表達出樂曲的情感,同時也能把這個年齡段的個人思想融入到樂曲中,通過表現唱來表現出來,因此,在樂曲學唱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感受樂曲優美的旋律和古琴古樸、深遠的音色,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二)藝術表現能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鑒賞各部分音樂的旋律特點,并能哼唱主題音樂(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樂器道具簡單的表現樂曲。(四)文化理解通過欣賞初步了解中國古代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欣賞《梅花三弄》,感受其旋律和意境。(二)教學難點:1.能用肢體語言、樂器道具簡單的表現樂曲。【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問題導入教師:同學們,欣賞圖片,猜猜這是什么畫?(教師展示梅花圖片)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梅花一般在冬季開放,你們還記得古詩《梅花》嗎?古詩表現了梅花怎樣的精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今天我們欣賞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梅花三弄》,(書寫板書《梅花三弄》)【設計意圖:以問題為切入點,調動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導入新課】二、師生互動,學唱樂曲教師:聆聽音樂,你能聽出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梅花三弄》是一首優秀的古琴名曲,你們見過古琴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下面我們聆聽一下古琴,大家聽聽古琴的音色有什么特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古琴有七根弦,由粗到細、自外而內排列,亦稱七弦琴、瑤琴、玉琴。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樂曲中的梅花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梅花三弄》是一首優秀的古琴名曲,它以梅花為題材,表現了梅花不畏嚴寒、高潔不屈的堅強性格。接下來我們聆聽主題曲預設:聆聽音樂教師:下面我們哼唱主題音樂預設:哼唱教師:這首作品為什么叫作“梅花三弄”呢?那么什么叫作“三弄”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接下來我們聆聽音樂,當聽到主題音樂時哼唱主題音樂,聽聽全曲主題音樂出現了幾次?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樂曲采用了主題變奏的手法將主題重復了三次,稱為“三弄”。全曲分為三部分,下面我們欣賞第一部分,感受第一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第一部分呈現了樂曲的中心音調,旋律以跳進為主,節奏平穩、舒展,附點音符的運用使音樂具有流動感。然后反復主題,用古琴的泛音技法演奏,音色清澈透明,使人感到梅花的清純、高潔。下面我們欣賞第二部分,感受第一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第二部分速度加快,富于動感,表現出動蕩不安的氣氛,村托出梅花在惡劣環境下傲然挺立的形象。下面我們欣賞第三部分,感受第三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第三部分音樂又恢復了平靜,節奏舒緩,好像經過風霜的梅花依然呈現出清純、潔白的風姿。下面分析一下三次主題音樂有什么變化?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一弄”緊跟在引子之后,該段節奏活潑,富有動感,泛音曲調猶如是對梅花的特寫,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風飛舞,如在眼前般生動形象。“二弄”力度加強,情緒比較激動,猶如梅花傲雪綻放,展現美麗,散發清香。“三弄”較之于前兩弄,曲調進行了一定的拓展,更添一份活潑、動感,表現了一份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進一步刻畫出梅花不為雪屈、傲然挺立的形象。尾聲與引子部分遙相呼應,結束在泛音上,空凈而悠遠。下面整體聆聽預設:整體聆聽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請同學上臺利用樂器和肢體語言表現樂曲預設:表現音樂(教師引導)【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我們來欣賞一段視頻預設:欣賞視頻教師:說說你的感受?預設:討論【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作品培養學生對中國經典古曲音樂的喜愛和興趣,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鑒賞能力。】【板書設計】《梅花三弄》古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第1課時《梅花三弄》第7課《五彩繽紛的音樂世界(五)》(花城版)六年級上01本課目標02新課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展示05課堂拓展06課堂總結本課目標01審美感知感受樂曲優美的旋律和古琴古樸、深遠的音色,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藝術表現能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鑒賞各部分音樂的旋律特點,并能哼唱主題音樂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樂器道具簡單的表現樂曲。文化理解通過欣賞初步了解中國古代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新課導入02欣賞圖片,猜猜這是什么花?新課導入02梅花一般在冬季開放。1.你們還記得古詩《梅花》嗎?2.古詩表現了梅花怎樣的精神?新課導入02作品《梅花三弄》新知講解03聆聽音樂,你能聽出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嗎?新知講解031.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新知講解03《梅花三弄》是一首優秀的古琴名曲,你們見過古琴嗎?新知講解03下面我們聆聽一下古琴,大家聽聽古琴的音色有什么特點?新知講解03古琴有七根弦,由粗到細、自外而內排列,亦稱七弦琴、瑤琴、玉琴。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樂曲中的梅花是怎樣的?新知講解03《梅花三弄》是一首優秀的古琴名曲,它以梅花為題材,表現了梅花不畏嚴寒、高潔不屈的堅強性格。接下來我們聆聽主題曲新知講解03下面我們哼唱主題音樂新知講解03這首作品為什么叫作“梅花三弄”呢?那么什么叫作“三弄”呢?新知講解03接下來我們聆聽音樂,當聽到主題音樂時哼唱主題音樂,聽聽全曲主題音樂出現了幾次?新知講解03樂曲采用了主題變奏的手法將主題重復了三次,稱為“三弄”。全曲分為三部分。下面我們欣賞第一部分,感受第一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新知講解03第一部分呈現了樂曲的中心音調,旋律以跳進為主,節奏平穩、舒展,附點音符的運用使音樂具有流動感。然后反復主題,用古琴的泛音技法演奏,音色清澈透明,使人感到梅花的清純、高潔。下面我們欣賞第二部分,感受第一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新知講解03第二部分速度加快,富于動感,表現出動蕩不安的氣氛,村托出梅花在惡劣環境下傲然挺立的形象。下面我們欣賞第三部分,感受第三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新知講解03第三部分音樂又恢復了平靜,節奏舒緩,好像經過風霜的梅花依然呈現出清純、潔白的風姿。下面分析一下三次主題音樂有什么變化?新知講解03“一弄”緊跟在引子之后,該段節奏活潑,富有動感,泛音曲調猶如是對梅花的特寫,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風飛舞,如在眼前般生動形象。“二弄”力度加強,情緒比較激動,猶如梅花傲雪綻放,展現美麗,散發清香。“三弄”較之于前兩弄,曲調進行了一定的拓展,更添一份活潑、動感,表現了一份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進一步刻畫出梅花不為雪屈、傲然挺立的形象。尾聲與引子部分遙相呼應,結束在泛音上,空凈而悠遠。下面整體聆聽課堂展示04下面請同學上臺利用樂器和肢體語言表現樂曲課堂拓展05下面我們來欣賞一段視頻課堂拓展05說說你的感受?課堂總結06《梅花三弄》古琴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3803001.mp3 90d56db6bd2e4c2b5a6aed7a455e801b.mp4 【新課標】花城版音樂六年級上冊-《梅花三弄》-課堂教學設計.docx 【新課標】花城版音樂六年級上冊-《梅花三弄》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