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三單元 第1課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清華大學版)四年級上1核心素養目標3新知講解5拓展延伸7板書設計2新知導入4課堂練習6課堂總結課后作業801核心素養目標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了解到加密與解密技術在保障信息安全、維護網絡秩序方面的重要性,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增強保護個人和他人的信息的能力。培養在數字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將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實踐操作,探索加密與解密技術的不同應用場景。設計并實現簡單的加密與解密算法,鍛煉其計算思維,學會運用算法和邏輯思維解決實際問題。親身體驗到加密技術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的關鍵作用,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謹慎地處理個人信息,提高信息安全意識。02新知導入主題學習活動:保障信息安全3假期快要到來,小清和好朋友通過互聯網聊天軟件討論并搜索假期旅行計劃。過了幾天后,小清莫名接到了旅行社的推銷電話這個時候,小清意識到可能是自己和小伙伴們的信息被泄露了。在互聯網時代,搜索平臺的使用記錄,以及聊天軟件的內容記錄都存在被攻擊和泄露的風險。為了避免信息進一步被泄露,小清決定提高信息保護意識,研究信息加密的方法,保障信息安全。02新知導入活動內容如果計算機被攻擊,那我的個人信息是不是都被泄露了 1.知道常見的信息安全問題。 2.知道如何保障信息安全。3.知道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密。4.知道更多的信息加密手段。02新知導入知識與工具知識學習 工具選擇1.通過凱撒密碼認識替換加密算法。 2.通過莫爾斯電碼收發小實驗,體驗編碼解碼、加密、解密及通信安全的重要性。 3.了解圖靈機原理及計算的邊界。 4.探索高強度密碼設置。 計算機、示教板02新知導入我的任務1.了解常見的網絡安全威脅,了解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2.掌握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方法,學習如何設置強密碼、定期更新軟件、不輕易點擊未知鏈接等,以提高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意識。3. 了解并學習基礎的信息加密技術,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場景。02新知導入任務實施步驟1.體驗凱撒密碼小游戲,理解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密、解密。2.通過莫爾斯電碼收發小實驗,意識到加密對無線通信的重要性。3.了解圖靈機原理,能辨析圖靈機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4.了解生活中的信息安全問題,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嘗試設置高強度密碼。02新知導入互聯網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通過手機來和朋友聊天,這些過程中產生的文字、圖片信息,登錄賬號所用的用戶名和密碼,甚至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重要的個人信息都會暴露在互聯網之中。為了防止這些信息泄露,有必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加密。本節課我們一起體驗凱撒密碼的智慧火花,并初步了解一些加密、解密的手段,提升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保密意識。02新知導入所有的信息都是直接存儲在網絡中的嗎 為了防止信息泄露,在存儲和傳輸的過程中,會將其進行加密處理,沒有密碼的人就無法查看了。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信息是需要加密的 又是如何加密的呢 想一想02新知導入1. 需要加密的信息:個人敏感信息:如銀行卡賬號、密碼、身份證信息等。企業機密信息:如公司財務、核心技術、人事檔案等。通信數據:如電子郵件、在線聊天內容、手機通話等。2.加密的方式:密碼保護:使用強密碼對賬戶、設備等進行加密加密軟件和技術:使用相同的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如AES算法;使用公鑰進行加密,私鑰進行解密,如RSA算法。這種方式常用于安全地交換密鑰。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一、加密和解密任何信息都可以通過某些特定的處理變為一段不可讀的信息,這個過程就是加密。這樣,即便是其他人獲取了加密后的信息,但因為不知道解密的方法,也無法得知這段信息原本的內容。未被加密的原始信息稱為明文,將明文按照一定規則進行處理后得到的加密信息則稱為密文,將明文處理成密文的過程叫作加密其逆過程叫作解密,如圖3.1.1所示。圖3.1.1 加密和解密03新知講解為了保護信息的安全性和隱私性,人們常采用必要的加密手段,防止未經授權的人訪問或竊取敏感信息,確保信息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或泄露,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保障信息安全。03新知講解二、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其實,人類使用密碼的歷史幾乎與使用文字的時間一樣長,而與之相伴的密碼學也大致經歷了從古典密碼到近代密碼,再到現代密碼的發展歷程。古典密碼是密碼發展的起始,種類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即置換和代換)。這兩種加密方法對當今密碼學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至今仍在使用的一些加密手段依然是基于這兩種方式進行的復雜組合。03新知講解滾筒密碼相傳發源于 2400多年前的歐洲,當時,古希臘兩大城邦雅典和斯巴達為了爭奪霸權,彼此帶領著各自的盟國進行了長達 20 多年的戰爭。一次偶然的機會,斯巴達抓獲了一名前往其盟友波斯的雅典信使。信使身上有一條特殊的腰帶。當斯巴達的統帥萊桑德無意間將腰帶纏到一根木棍上時,發現這原來是一封雅典和波斯聯絡的密信,如圖 3.1.2所示。根據這個情報,萊桑德一方面假意和雅典和談,另一方面發兵擊敗了波斯軍隊,然后殺個回馬槍擊敗了雅典,從而最終確立了斯巴達的地位。滾筒密碼03新知講解滾筒密碼的加密原理是信息發送者在特定直徑的木棒上螺旋纏繞一條羊皮紙,然后在紙上橫著寫上信息,信息接收者需要將羊皮紙重新纏繞在相同直徑的木棒上,才能讀到初始信息,這是利用置換(換位)的方法達到加密的目的。圖3.1.2 滾簡密碼腰帶04課堂練習組隊游戲,兩位同學為一組,其中一位同學為加密者,另一位同學為解密者。如圖3.1.3所示,每組準備一個細長的紙條和若干不同形狀的物品。實踐圖3.1.3 準備道具04課堂練習第1步:如圖3.1.4所示,加密者隨機挑選一個物品,將紙條圍繞在上面,然后在紙條上寫下一條信息,寫完信息后將紙條拆下來,將物品放回原位。此過程不可被解密者看到。實踐第2步:解密者拿著紙條嘗試解密,直至解出完整的信息。圖3.1.4 加密步驟03新知講解凱撒密碼是另一種簡單且廣為人知的古典加密技術。傳說在古羅馬時代發生了一次大戰,古羅馬統帥凱撒向前線司令官發出了一封密信。這封密信被敵方截獲后,情報人員翻遍英文字典,也查不出是什么意思。而古羅馬軍隊司令官卻很快明白了這封密信的含義,因為他收到了古羅馬統帥發出的附加口令--“移動三步”,根據這個口令,他很快譯出了密信的內容。凱撒密碼實質上是將一種字符替換成另一種字符,是一種代換式密碼,它通過將明文中的每個字母向右(或向左)移動固定的位數來生成密文,解密時則將密文中的每個字母向左(或向右)移動同樣的位數。凱撒密碼03新知講解舉例來說,假如要發出的命令是“STOPTHE ATTACK”(停止進攻),凱撒密碼的加密過程如下。(1)選擇一個固定的“移位數”,例如3個位置。(2)將明文中的每個字母向右移動3個位置,例如,明文中的字母S將被替換為V,字母T將被替換為 W,以此類推。(3)生成密文,即將明文中的所有字母都替換成相應的加密后的字母,最終得到密文“VWRSWKHDWWDFN” 。03新知講解解密過程與加密過程相反,解密過程如下。(1)使用與加密相同的“移位數”。(2)將密文中的每個字母向左移動相同的位數,例如,密文中的字母V將被替換為S(見圖 3.1.5),字母 W將被替換為 T,以此類推。(3)生成明文,即將密文中的所有字母都替換成相應的解密后的字母。圖3.1.5 凱撒密碼替換字母示意圖03新知講解現在我們會覺得凱撒密碼的破解十分簡單,凱撒怎么保證這套密碼的安全性呢 事實上,在2000多年之前,能看文字的人并不多,而且凱撒會使用一些更高明的方式,比如使用其他國家的字母來混淆,所以凱撒密碼的安全性在當時是相當有保證的。課堂活動擬定一個字母移動規則,寫出明文表和密文表,并將姓名的拼音進行加密,填寫在表 3.1.1中。03新知講解課堂活動表3.1.1 加密信息表我的字母表規則是:字母表向(左/右)右 ,移動 2 位。明文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O R S T U V W X Y Z密文表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O R S T U V W X Y Z A B我的姓名拼音(明文)是:L Y Y 加密后的密文是:N A A05拓展延伸古代人保護信息的手段有了計算機和網絡之后,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信息安全很重要嗎 當然不是。在古代,人們傳遞情報時也會采用各種保密手段。在中國,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的“隱語”。隱語就是一套約定好的暗號或替代語,情報傳遞雙方利用隱語進行保密通信。05拓展延伸姜太公所著的《六韜》中,就有兩篇講述了在戰爭中君主如何與在外的將領進行保密通信。其中提到了“陰符”和“陰書”兩種方法。看來古代的保密手段還是主要用在軍事情報的傳遞中。古代人保護信息的手段05拓展延伸沒錯,這樣情報傳遞時只用傳遞對應長度的陰符就可以了,即使被敵軍截獲,陰符上沒有任何文字,敵軍也無法知道情報內容是什么了。古代人保護信息的手段沒錯,情報對于作戰結果影響還是很大的,假設一方的軍情或指令在傳遞過程中被截獲,那這一方基本就處于劣勢了。陰符就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使用八種不同長度的陰符代表不同的密語比如九寸長陰符代表“攻破敵軍,殺敵主將”五寸長陰符代表“請求撥運軍糧,增派援軍”。05拓展延伸信息加密的意義1.保障信息安全:通過加密技術,確保信息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不被未經授權的人員訪問,有效防止信息泄露。2.維護數據完整性:加密能夠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05拓展延伸信息加密的意義3.防止數據被惡意利用:加密后的數據即使被竊取,也無法被輕易解密和利用,從而降低數據被惡意利用的風險。4.促進信息安全流通:加密技術為信息的安全流通提供了保障,使得信息能夠在不同的系統和網絡之間安全傳輸。05拓展延伸古代的其他信息加密方式1.簡易替換密碼:也稱為單字母替換密碼,通過將明文字母替換為其他字母來加密。例如,將明文中的每個字母替換為字母表中的另一個字母,形成密文。由于規則簡單,被認為是一種相對較弱的加密方式。05拓展延伸古代的其他信息加密方式2.維吉尼亞密碼:基于多個凱撒密碼的組合加密方式,引入了密鑰的概念。密鑰決定了每個字母的偏移量,通過使用不同的密鑰,可以生成不同的凱撒密碼,增加了加密的復雜度。05拓展延伸古代的其他信息加密方式3.拆字法:將文字拆開,再重新組合,通過拆分和重新組合字詞來隱藏原文的含義,只有掌握密鑰的人才能解讀。4.代碼法:用特定的符號和代碼替代文字。雙方必須共享相同的代碼表格,以正確解讀信息,如數字、圖案、象形文字或音節作為替代性的代碼。06活動日志活動日志 班級:XX 姓名:XX活動名稱 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活動環節 1口 2口 3口 4口(在對應環節畫V)活動完成內容 加密和解密、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活動完成度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00%)活動小結 問題與反思:加密、解密難以理解改進的方法:課前先預習,課后再多看幾遍07課堂總結1引入單元新知內容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2學習網絡信息搜索3加密和解密、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4完成課題練習5進行相關知識拓展1234508板書設計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1.進行單元引入2.加密和解密3.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4.完成課堂練習5.進行知識拓展09課后作業01說一說本課的收獲。09課后作業02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有哪些信息保密的方法。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1課《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教學設計課題 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四年級核心素養目標 信息意識:親身體驗到加密技術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的關鍵作用,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謹慎地處理個人信息,提高信息安全意識。計算思維:設計并實現簡單的加密與解密算法,鍛煉其計算思維,學會運用算法和邏輯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培養在數字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將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實踐操作,探索加密與解密技術的不同應用場景。信息社會責任了解到加密與解密技術在保障信息安全、維護網絡秩序方面的重要性,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增強保護個人和他人的信息的能力。教學重點 認識信息加密與解密的方法與原理。教學難點 學習不同的信息加密方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第3.1課 《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板書課題。主題學習活動:保障信息安全假期快要到來,小清和好朋友通過互聯網聊天軟件討論并搜索假期旅行計劃。過了幾天后,小清莫名接到了旅行社的推銷電話這個時候,小清意識到可能是自己和小伙伴們的信息被泄露了。在互聯網時代,搜索平臺的使用記錄,以及聊天軟件的內容記錄都存在被攻擊和泄露的風險。為了避免信息進一步被泄露,小清決定提高信息保護意識,研究信息加密的方法,保障信息安全。1.知道常見的信息安全問題。2.知道如何保障信息安全。3.知道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密。4.知道更多的信息加密手段。知識與工具知識學習工具選擇1.通過凱撒密碼認識替換加密算法。2.通過莫爾斯電碼收發小實驗,體驗編碼解碼、加密、解密及通信安全的重要性。3.了解圖靈機原理及計算的邊界。4.探索高強度密碼設置。計算機、互聯網我的任務1.了解常見的網絡安全威脅,了解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2.掌握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方法,學習如何設置強密碼、定期更新軟件、不輕易點擊未知鏈接等,以提高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意識。3. 了解并學習基礎的信息加密技術,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場景。任務實施步驟1.體驗凱撒密碼小游戲,理解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密、解密。2.通過莫爾斯電碼收發小實驗,意識到加密對無線通信的重要性。3.了解圖靈機原理,能辨析圖靈機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4.了解生活中的信息安全問題,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嘗試設置高強度密碼。互聯網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通過手機來和朋友聊天,這些過程中產生的文字、圖片信息,登錄賬號所用的用戶名和密碼,甚至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重要的個人信息都會暴露在互聯網之中。為了防止這些信息泄露,有必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加密。本節課我們一起體驗凱撒密碼的智慧火花,并初步了解一些加密、解密的手段,提升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保密意識。想一想: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信息是需要加密的?又是如何加密的呢 1. 需要加密的信息:個人敏感信息:如銀行卡賬號、密碼、身份證信息等。企業機密信息:如公司財務、核心技術、人事檔案等。通信數據:如電子郵件、在線聊天內容、手機通話等。2.加密的方式:密碼保護:使用強密碼對賬戶、設備等進行加密加密軟件和技術:使用相同的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如AES算法;使用公鑰進行加密,私鑰進行解密,如RSA算法。這種方式常用于安全地交換密鑰。播放視頻。 學習新知引入學習知識和教學工具。列舉我的任務清單。思考想一想的問題。觀看教學視頻。 用生活中的想與他人分享的趣事作為引入。引導學生明確本課知識大體內容和所用教學工具。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自我規劃。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將學生的注意吸引到課堂。講授新課 新知講解:板書課題。加密和解密任何信息都可以通過某些特定的處理變為一段不可讀的信息,這個過程就是加密。這樣,即便是其他人獲取了加密后的信息,但因為不知道解密的方法,也無法得知這段信息原本的內容。未被加密的原始信息稱為明文,將明文按照一定規則進行處理后得到的加密信息則稱為密文,將明文處理成密文的過程叫作加密其逆過程叫作解密,如圖3.1.1所示。為了保護信息的安全性和隱私性,人們常采用必要的加密手段,防止未經授權的人訪問或竊取敏感信息,確保信息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或泄露,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保障信息安全。二、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其實,人類使用密碼的歷史幾乎與使用文字的時間一樣長,而與之相伴的密碼學也大致經歷了從古典密碼到近代密碼,再到現代密碼的發展歷程。古典密碼是密碼發展的起始,種類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即置換和代換)。這兩種加密方法對當今密碼學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至今仍在使用的一些加密手段依然是基于這兩種方式進行的復雜組合。滾筒密碼滾筒密碼相傳發源于 2400多年前的歐洲,當時,古希臘兩大城邦雅典和斯巴達為了爭奪霸權,彼此帶領著各自的盟國進行了長達 20 多年的戰爭。一次偶然的機會,斯巴達抓獲了一名前往其盟友波斯的雅典信使。信使身上有一條特殊的腰帶。當斯巴達的統帥萊桑德無意間將腰帶纏到一根木棍上時,發現這原來是一封雅典和波斯聯絡的密信,如圖 3.1.2所示。根據這個情報,萊桑德一方面假意和雅典和談,另一方面發兵擊敗了波斯軍隊,然后殺個回馬槍擊敗了雅典,從而最終確立了斯巴達的地位。滾筒密碼的加密原理是信息發送者在特定直徑的木棒上螺旋纏繞一條羊皮紙,然后在紙上橫著寫上信息,信息接收者需要將羊皮紙重新纏繞在相同直徑的木棒上,才能讀到初始信息,這是利用置換(換位)的方法達到加密的目的。實踐組隊游戲,兩位同學為一組,其中一位同學為加密者,另一位同學為解密者。如圖3.1.3所示,每組準備一個細長的紙條和若干不同形狀的物品。第1步:如圖3.1.4所示,加密者隨機挑選一個物品,將紙條圍繞在上面,然后在紙條上寫下一條信息,寫完信息后將紙條拆下來,將物品放回原位。此過程不可被解密者看到。第2步:解密者拿著紙條嘗試解密,直至解出完整的信息。、凱撒密碼凱撒密碼是另一種簡單且廣為人知的古典加密技術。傳說在古羅馬時代發生了一次大戰,古羅馬統帥凱撒向前線司令官發出了一封密信。這封密信被敵方截獲后,情報人員翻遍英文字典,也查不出是什么意思。而古羅馬軍隊司令官卻很快明白了這封密信的含義,因為他收到了古羅馬統帥發出的附加口令--“移動三步”,根據這個口令,他很快譯出了密信的內容。凱撒密碼實質上是將一種字符替換成另一種字符,是一種代換式密碼,它通過將明文中的每個字母向右(或向左)移動固定的位數來生成密文,解密時則將密文中的每個字母向左(或向右)移動同樣的位數。舉例來說,假如要發出的命令是“STOPTHE ATTACK”(停止進攻),凱撒密碼的加密過程如下。(1)選擇一個固定的“移位數”,例如3個位置。(2)將明文中的每個字母向右移動3個位置,例如,明文中的字母S將被替換為V,字母T將被替換為 W,以此類推。 (3)生成密文,即將明文中的所有字母都替換成相應的加密后的字母,最終得到密文“VWRSWKHDWWDFN”解密過程與加密過程相反,解密過程如下。(1)使用與加密相同的“移位數”(2)將密文中的每個字母向左移動相同的位數,例如,密文中的字母V將被替換為S(見圖 3.1.5),字母 W將被替換為 T,以此類推。(3)生成明文,即將密文中的所有字母都替換成相應的解密后的字母。現在我們會覺得凱撒密碼的破解十分簡單,凱撒怎么保證這套密碼的安全性呢 事實上,在2000多年之前,能看文字的人并不多,而且凱撒會使用一些更高明的方式,比如使用其他國家的字母來混淆,所以凱撒密碼的安全性在當時是相當有保證的。下載安裝社交媒體軟件課堂活動擬定一個字母移動規則,寫出明文表和密文表,并將姓名的拼音進行加密,填寫在表 3.1.1中。表3.1.1 加密信息表我的字母表規則是:字母表向(左/右)右 ,移動 2 位。明文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O R S T U V W X Y Z密文表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O R S T U V W X Y Z A B我的姓名拼音(明文)是:L Y Y加密后的密文是:N A A四、拓展延伸1.古代人保護信息的手段問:有了計算機和網絡之后,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信息安全很重要嗎 答:當然不是。在古代,人們傳遞情報時也會采用各種保密手段。在中國,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的“隱語”。隱語就是一套約定好的暗號或替代語,情報傳遞雙方利用隱語進行保密通信。問:姜太公所著的《六韜》中,就有兩篇講述了在戰爭中君主如何與在外的將領進行保密通信。其中提到了“陰符”和“陰書”兩種方法。看來古代的保密手段還是主要用在軍事情報的傳遞中。答:沒錯,情報對于作戰結果影響還是很大的,假設一方的軍情或指令在傳遞過程中被截獲,那這一方基本就處于劣勢了。陰符就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使用八種不同長度的陰符代表不同的密語比如九寸長陰符代表“攻破敵軍,殺敵主將”五寸長陰符代表“請求撥運軍糧,增派援軍”。問:沒錯,這樣情報傳遞時只用傳遞對應長度的陰符就可以了,即使被敵軍截獲,陰符上沒有任何文字,敵軍也無法知道情報內容是什么了。2.信息加密的意義保障信息安全:通過加密技術,確保信息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不被未經授權的人員訪問,有效防止信息泄露。維護數據完整性:加密能夠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防止數據被惡意利用:加密后的數據即使被竊取,也無法被輕易解密和利用,從而降低數據被惡意利用的風險。促進信息安全流通:加密技術為信息的安全流通提供了保障,使得信息能夠在不同的系統和網絡之間安全傳輸。3.古代的其他信息加密方式1.簡易替換密碼:也稱為單字母替換密碼,通過將明文字母替換為其他字母來加密。例如,將明文中的每個字母替換為字母表中的另一個字母,形成密文。由于規則簡單,被認為是一種相對較弱的加密方式。2.維吉尼亞密碼:基于多個凱撒密碼的組合加密方式,引入了密鑰的概念。密鑰決定了每個字母的偏移量,通過使用不同的密鑰,可以生成不同的凱撒密碼,增加了加密的復雜度。3.拆字法:將文字拆開,再重新組合,通過拆分和重新組合字詞來隱藏原文的含義,只有掌握密鑰的人才能解讀。4.代碼法:用特定的符號和代碼替代文字。雙方必須共享相同的代碼表格,以正確解讀信息,如數字、圖案、象形文字或音節作為替代性的代碼。五、活動日志 活動日志 班級:XX姓名:XX活動名稱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活動環節1口 2口 3口 4口(在對應環節畫V)活動完成內容加密和解密、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活動完成度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00%)活動小結問題與反思:加密、解密難以理解改進的方法:課前先預習,課后再多看幾遍 學習如何進行加密和解密。學習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嗎。完成實踐的內容。完成試一試的內容。進行課外知識拓展。完成活動日志記錄。 初步學習加密和解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古代的加密方式,加深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并解決,加深對本課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堂練習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考查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情況。拓寬學生知識面。將本次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課堂小結 搜索旅行信息——學用搜索引擎1、引入單元新知內容2、學習加密和解密3、學習滾筒密碼和凱撒密碼4、完成課題練習5、進行相關知識拓展 總結回顧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課后作業 說一說本課的收獲。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有哪些信息保密的方法。 布置作業 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板書 觀看板書 強調教學重點內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清華大學出版社】《信息科技》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課《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doc 【清華大學出版社】《信息科技》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課《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mp4 【清華大學出版社】《信息科技》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課《初識加密與解密——加密、解密小游戲》.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