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做有夢想的少年》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熱愛偉大祖國,自覺把個人夢想同時代脈搏聯系在一起,有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使命感。 健全人格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他們勇于追夢,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 責任意識 :讓學生認識到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的關系,激發他們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的責任感。 教學 重點 夢想的意義、如何做一個有夢想的少年。 教學 難點 引導學生將個人夢想與時代脈搏相結合,理解個人努力與社會進步的聯系。 教學過程導入 猜謎語: 圓圓身子似皮球,渾身長得綠油油, 剖開地皮紅水流,清爽可口賽美酒。 (提示:打一水果) 新聞:憑病例賣西瓜 曾任上海市商委主任的張廣生回憶:記得有一次,我發燒38.2度,拿著病歷卡到水果店去買西瓜,水果店的工作人員堅持原則就是不賣,說要38.5度以上才有資格,只好‘望瓜興嘆’。 中國人能實現吃瓜自由,得感謝一個人對于夢想的執著追求與堅守付出。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夢想呢 授新課 議題一:讓荒漠變成綠油油的瓜田 選育一個優良品種需要8年至10年時間,有的科學家一生只能培育幾個品種,請你猜一猜吳明珠奶奶在50多年中培育了幾個品種 答案是:28個。她培育出28個經國家審定的優質瓜種。 議學情境一:到最艱苦的地方放飛夢想 “從梳著兩條辮子的大姑娘開始,我在新疆的戈壁灘上培育西瓜和哈密瓜……直到今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人們說,我心里只有瓜,瓜是我的孩子……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結幾個瓜,把瓜的甘甜獻給人民。”1999年,吳明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她作為“全國十大杰出技術人才”之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了感人肺腑的發言。 思考:“喝水不忘挖井人,吃瓜不忘種瓜人”,吳明珠奶奶的夢想是什么 提示:吳明珠奶奶的夢想是讓荒漠變成綠油油的瓜田 。 夢想的含義:夢想是對美好生活的愿望。 小蕓:大國工匠很厲害,我想學習一門技術,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小君:軍人很偉大,我想成為一名軍人,保家衛國。 小勝:我要成為一名工程師,制造出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 小剛:我的夢想是擁有七彩人生,我想去周游世界,我想做環保志愿者,我還想..... 職場社交平臺領英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有效樣本(1000份,覆蓋22歲至45歲這一年齡段)中,僅13%的人做著與兒時夢想職業完全相同的工作。如果不能實現,夢想還有意義嗎 議學情境二:老鄉口中的“月亮姑娘” 當年的吳明珠,還是一位嬌弱的南方姑娘,身高只有1.55米,體重才30多公斤。就是這樣一位姑娘,主動放棄首都機關的工作,從北京來到新疆的戈壁灘上扎根;她辭官種瓜,謝絕“院士樓”,一直身居陋室。 你可以想象,夏天氣溫超過40度是家常便飯,冬天大雪紛飛寸步難行的環境嗎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吳明珠憑著頑強的毅力活生生干出一番事業。 從1958年開始,她常年奔波在人跡罕至的戈壁沙漠,帶著一壺水一塊馕,在風沙烈日下四處打聽哪里的瓜好,只要一聽說哪里有好品種,無論多遠,她都要親自去看... 思考:吳明珠出身書香門第家庭,家境優渥,此前從未干過農活。然而,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她的態度如何 提示:個人條件:身體嬌弱(身高1.55米,體重才30多公斤)、家庭富足沒千過農活。——不能勝任工作 外部條件:人跡罕至;夏天氣溫高、冬天大雪又寸步難行;常年奔波只能帶著水和馕飽腹。——常人也難以適應 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連連看: 西甜瓜育種事業開創者之一——吳明珠 ——為新疆及全國的甜瓜、西瓜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為解決中國乃至全球的糧食安全問題作出了卓越貢獻。 向仲懷——蠶學遺傳育種專家 ——為中國果樹產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貢獻。 束懷瑞——中國著名果樹專家 ——為中國蠶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思考:我們對夢想具有什么樣的態度? 提示:只有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現有西瓜已經能滿足市場需求,為什么還要花費巨額資金培育太空西瓜呢 一、從科學研究角度 (1)探索生物學奧秘。將西瓜種子送上太空,可觀察西瓜在極端環境下的生長發育變化,為研究植物的適應性提供獨特的實驗素材。 (2)推動農業科學進步。對太空西瓜的培育研究,能夠積累新的育種經驗,探索新的育種方法。 二、從西瓜產業發展角度 (1)品種創新與市場競爭力。培育太空西瓜可以開發出具有獨特品質的新品種。 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提示:人類需要有夢想,因為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 知識小結:為什么要有夢想? ①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②人類需要有夢想,因為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 ③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主題。 ④只有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議學情境三:吳明珠立下報國之志 1930年,吳明珠出生在湖北武漢,在國運困厄中長大的她,從小立下報國之志。 大學最后一學期,同學們收到在園藝系學哥學姐來信,他們表示新疆很缺乏園藝人才,希望大家踴躍到新疆工作。“瓜果之鄉”新疆在吳明珠心里生了根。畢業填寫分配志愿表時,吳明珠寫下要到新疆、到祖國最需要的邊疆去工作。 思考:吳明珠的志向對她的人生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在這個人人都自嘲已經“躺平”的時代,吳明珠的故事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提示: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我們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是奮斗的原動力。 議學情境四:機會與夢想 吳明珠能夢想成真。也離不開國家政策與資源傾斜方面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后向中央要干部,吳明珠得以主動請纓從北京來到新疆,有機會深入基層開展西甜瓜育種研究工作。這為她的種瓜事業提供了最基本的契機和平臺,讓她能夠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想付諸實踐,從中央機關來到更能發揮專業特長的農業一線。 思考:吳明珠能夢想成真僅僅依靠個人的努力嗎 提示: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 ①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知識小結:如何做有夢想的少年? ①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我們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 ②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夢想( ) ①是我們要實現的全部目標 ②反映我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③代表著我們對生命的一種盼望 ④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波說想長大后當一名警察;小美說想長大后建更大、更好的蔬菜大棚;小文說想擁有七彩的人生,想周游世界,想做環保志愿者.... 對此,你的認識有( ) ①夢想是種臆想,可望而不可即 ②編織人生夢想,有夢就有希望 ③夢想沒有實現,努力就無意義 ④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這帶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參與實踐能夠錘煉自己,豐富社會閱歷B.要主動迎難而上,培養自信自強的品質C.志向是人生的航標,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 D.夢是可變的,但只要確定就不能變更 4.周恩來少年時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后來成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孫中山少年時許下尋求真理改良祖國的愿望,最終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這啟示我們( ) A.青春的我們擁有無盡的遐想,讓我們躍躍欲試B.面對青春,要規劃好青春路徑,勇于追夢奮斗 C.青少年要早立志、常立志,這有助于在未來取得巨大成功D.優秀的人是天生的,從小就有異于常人的天賦和能力。 5.“火箭專家”于新辰大學畢業后,懷著航天報國的志向,來到大涼山深處的西昌發射場,在山溝里一待就是十幾年,用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態度讓自己的航天夢落地生花。于新辰的事跡說明( ) ①個人的夢想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 ②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 ③民族復興的美好前景為我們提供了廣闊舞臺④夢想與現實是平行線,永遠無法相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