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大單元教學設計)01課標解讀 02教材分析 03學情分析 04學習目標 05情境任務 06課時安排 07難點突破 08跨學科學習 09背誦清單 10復習設計 11大事年表 12 分類速查13 單元評價01【課標解讀】1.2022年課標要求〖導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xù)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拉開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新文化運動沖擊了舊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分子中廣泛傳播,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內容要求〗1.3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通過了解“五四運動”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通過了解陳獨秀、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等史事,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理解偉大建黨精神。2.2022年課標解讀⑴梳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基本脈絡,知道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及中國共產黨誕生等重大史事發(fā)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初步養(yǎng)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⑵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開始標志、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學會利用相關史料客觀評價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局限。了解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fā)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的精神,增強歷史使命感。了解“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時間、經過、口號等基本情況;掌握“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原因和重要意義;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繼承和發(fā)揚“五四運動”精神。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等基本事實。分析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掌握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內容和意義,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本單元教材共三課。《第12課 新文化運動》的教學:新文化運動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繼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領域反對封建斗爭的繼續(xù),它促使人們追求民主與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條件,又為后來的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埋下了伏筆,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第13課 五四運動》的教學:“五四運動”上承新文化運動,下啟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拔逅倪\動”是近代反侵略斗爭和近代化探索的繼續(xù),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近代史學習的重要內容。本課有三個子目:“五四運動”的爆發(fā)、“五四運動”的擴大、“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拔逅倪\動”的爆發(fā)一目里包含“五四運動”的背景和開始,“五四運動”的擴大則是繼續(xù)講述“五四運動”的過程,把過程分為兩個子目講述,有割裂之感,因而可把教材內容重新整合。《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教學:本課屬于部編本八上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的最后一課,在本單元中起到了總結升華作用。在本冊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fā)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新的契機,使中國開始走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拔逅倪\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⑶能結合語文、地理等課程的學習,通過閱讀近代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查閱地圖,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通過探究與討論,強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02【教材分析】本單元教材主要內容:本單元由三節(jié)正課組成。面對北洋軍閥統治下混亂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進行文化變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1915年開始,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在全國掀起了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新文化運動,推動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引發(fā)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結束,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單元大概念架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xù)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拉開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新文化運動沖擊了舊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分子中廣泛傳播,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3、整體教學流程透視(1)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以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和啟發(fā)性原則,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采用設疑、懸念導入法、直觀導入法、開門見山法、直接破題法、溫故知新等方法導學激趣。(2)導入新課后,出示學習目標,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明確學習的重難點和要求,明晰地讓學生知道通過本節(jié)學習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點,形成何種能力,從而進入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3)自主學習,讓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對基本史實有一定了解,再對重難點進行精細預習,標畫重點內容。(4)小組合作,問題探究要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展開,教師要把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交給學生去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5)當堂檢測,著重在于以各種形式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可以通過口答、自背、做題等方式完成。根據課堂情況,靈活掌控教學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至少留出3至5分鐘進行測驗訓練,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堂堂清,不欠賬。4、本單元教材體例(1)設計導語激發(fā)興趣,引出重點;(2)設計插圖增強感染力;(3)設計正文宋體內容明確基本知識;(4)設計正文楷體內容補充說明;(5)設計相關史事教會學生提煉有效信息;(6)設計“問題思考”欄目,引起探究興趣,激發(fā)學生思考;(7)設計“材料研讀”培養(yǎng)學生研讀材料的能力,活學活用;(8)設計“課后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9)設計“知識拓展”,擴大學生知識面。03【學情分析】1.學生特點:(1)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求知欲。然而,由于歷史學科特點以及八年級涉及的知識點多且復雜,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感到壓力較大,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2)已有知識儲備通過一學年歷史學科的學習,八年級的學生基本了解了中國歷史從古代到近代的發(fā)展歷程,特別是經過近代史前三個單元的學習,對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有一定認識,知道近代化的探索歷程的逐步深入的。學生具有基本的從材料中提煉有效信息、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具備閱讀和分析不同類型歷史資料形成歷史認識的能力,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相關素養(yǎng)有一定提高。但需要在教師指導下才能完成精準、全面地理解、分析、概括復雜的歷史材料。2.學習難點(1) 理解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其歷史意義深遠。然而,由于這兩個事件涉及的思想觀念、政治變革較多,以及世界史的知識的缺失,對一戰(zhàn)中中國與日本、德國及其他列強的關系不了解,對列強在中國瓜分利益方面既有矛盾又有勾結不理解,學生難以全面理解其歷史意義;需要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進行相關背景知識的補充;(2)疑點表現為不明白、不清楚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概念,而無法認識“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3) 認識五四精神的基本內涵。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的核心,它代表了青年學生的愛國、民主、科學等精神。(4)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然而,由于對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和馬克思主義了解不夠深入,因此難以全面理解其歷史意義;教師在講授中共一大的內容時,應補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容,解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歷程中具體實踐了馬克思主義。(5)對單元重要史實的聯系和單元時序線索的思考、認識不足,容易孤立地看待、評價歷史事件。3.學習期望希望通過學習本單元,能夠使學生:(1)深入了解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歷史背景、主要經過和影響,認識其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準確把握五四精神的基本內涵,理解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推動作用;(3)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過程及意義,認識其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領導地位和作用;(4)形成對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時期重要歷史事件時序線索的認識。04【學習目標】一、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知道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口號、陣地、內容及影響。2.通過閱讀教材,知道“五四運動”興起的導火索、過程、結果及影響。3.通過閱讀教材,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及意義。知道中共一大奮斗目標的局限性和中共二大奮斗目標。知道京漢鐵路工人運動過程與教訓。4.嘗試閱讀古代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嘗試運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對歷史問題進行論證,有根據地說明自己對歷史問題的看法。二.學習重難點:重點:陳獨秀、胡適與《新青年》;民主與科學的口號;文學革命;“五四運動”的意義;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難點:新文化運動的評價;“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05【情境任務】情境1、以歷史發(fā)展時間軸,編寫簡要的歷史大事年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時空觀念。情境2、觀察并識讀《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從歷史地圖中辨識、獲取重要的歷史地理信息,了解歷史事件的過程——時空觀念、歷史解釋。情境3、通過解讀人物像陳獨秀、圖片《青年雜志》封面、人物掃描(蔡元培)、人物像魯迅、人物像胡適、知識拓展(新文化運動時期提倡白話文)、《五四運動》(繪畫)、五四時期的愛國紀念章、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校時受到熱烈歡迎、上海商人罷市游行、知識拓展(全國學聯在“五四運動”中誕生)、人物掃描李大釗、共產黨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的工人刊物、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海會址、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塔等圖文資料,獲取有效信息,通過材料研讀,學會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認識圖文資料是了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情境4、搜集這一時期相關的圖片,將歷史圖片進行分類,配上文字說明。在此基礎上,開展“圖說歷史”的活動,以黑板報、手抄報、歷史圖集等方式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史料實證。情境5、觀察并繪制近代歷史地圖。根據不同的學習主題,繪制示意圖(如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展示繪制出的歷史地圖,解說圖中的歷史信息。——家國情懷。情境6、觀看近代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如《五四運動》《開天辟地》《1921》《革命者》《建黨偉業(yè)》《覺醒年代》,撰寫觀后感,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家國情懷。情境7、舉辦故事會,講述中國近代歷史上人物的故事如陳獨秀、魯迅、毛澤東、李大釗等,弘揚中華民族敢于斗爭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史料實證、家國情懷。情境8、比較近代歷史上的同類史事并繪制圖表,用板報等形式展示。比如,比較分析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主要內容,認識兩者的關系;探討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成立之間的聯系。--歷史解釋、唯物史觀。情境9、讀書活動示例:賡續(xù)革命精神,綻放時代光芒。“我和孩子共讀書,我與孩子共感悟”五四親子讀書活動: (1)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某某市黨史故事(青少年版)》,讀書以后,可以將自己和孩子在一起閱讀的一些溫馨場面拍攝下來, 共同見證親子閱讀的溫暖畫面,并擇優(yōu)給予“書香家庭”的榮譽稱號。(開放性 活動不評分)(2)開展“我和孩子共讀書,我與孩子共感悟”的五四征文活動,學生主筆, 談一談閱讀這篇文章后給自己帶來的認識與感悟等,圍繞本篇文章提煉一個觀 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擇優(yōu)評選“閱讀小明星”。(要求:觀點明確, 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 分)【活動評價實施主體】師生共同完成【活動評價標準】水平等級 擬定的觀點 材料運用與論述 得分3 明確,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材料中兩個以上的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4-62 基本明確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材料中的史實,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 2-41 沒有明確 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或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 0-2【設計意圖】本題通過親子閱讀和征文這種溫馨又喜聞樂見的形式,不僅愉悅了親子的身心,也能使整個家庭獲得歷史教育,直觀地感受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情感、社會百態(tài)和時代變遷。本主題學習活動的開展,需要結合語文、藝術等知識和能力,體現了新課標中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要求,秉持了綜合性、實踐性、探究性、可操作性等原則,在閱讀、交流和寫作的過程中提升學 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次閱讀所選文章為《某某市黨史故事(青少年版)》,也體現了新課標中要重視與近代歷史有關的鄉(xiāng)土資源的利用,從而使學生了解革命時期的地方史,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此外,通過親子閱讀,可以加強親子感情,也可以提高家長在孩子學習與成長中的參與度,讓孩子們學習更有動力,也讓家庭學習歷史的氛圍更加濃厚。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可以更加直觀地 感受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和工人階級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斗爭精神,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核心素養(yǎng);同時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拓寬獲取歷史知識的來源,幫助學生形成區(qū)分“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核心素養(yǎng)。從而讓學生認識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認識和感悟五四精神,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性,學習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而英勇斗爭的精神,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要求,真正成為 “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情境10、項目式學習示例:題目 【項目式學習】八年級五班的歷史老師把全班分為甲、乙、丙三個小組。在本單元新授課上開展項目式學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耙曌髌防锏臅r代記憶〗材料一甲小組的組長展示了他們收集到的影視作品 《覺醒年代》 《我的1919》 《建黨偉業(yè)》注:《覺醒年代》電視劇封面上是對應歷史人物與書寫的門聯“新青年編輯部”。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列舉三部影視作品中可能出現的歷史人物。選取其中一部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寫一份人物小傳補充電影的畫外音。〖時代的船艦 精神的傳承〗材料二乙小組的組長展示了他們收集到的照片資料 1895年被日軍艦隊撞擊的北洋艦隊 中共一大召開的浙江嘉興紅船(復刻版)2024.5.8首次海試的福建艦2.(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指出“皋華麗號”和“浙江嘉興紅船”對應的歷史事件。(2)一百多年前甲午海戰(zhàn)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到近日福建艦首次海試亮相的歷程,體現了中華民族不懈拼搏增強國防科技實力的奮斗精神。結合三艘“時代的船艦”和中共一大召開的史實,闡述你對“紅船精神”的理解?!紙笳码s志和圖畫里的歷史〗材料三 丙小組的組長展示了他們收集到的報章雜志和油畫 《新青年》雜志第二卷第一號圖 《申報》民國八年五月五日內容“五四運動”油畫3.(1)根據材料三,簡述材料所屬的史料類型;用公元紀年法表述“民國八年五月五日”。(2)材料中“五四運動油畫”在構圖、細節(jié)刻畫、色彩運用上,都做了細致地處理。請你結合油畫和所學歷史、美術知識,分析這幅油畫。答案 1.(1)《覺醒年代》:陳獨秀、李大釗、魯迅 《我的1919》:顧維鈞 《建黨偉業(yè)》:毛澤東、周恩來(2)陳獨秀:中國近代先進救國知識分子。1915年發(fā)生的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在新文化運動中,積極倡導民主與科學,推動了社會的思想解放。他以犀利的筆觸和深邃的思想,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在他的引領下,一大批有志之士開始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思想基礎。顧維鈞:中國近現代外交家、政治人物。1919年和1921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就山東主權歸屬問題據理力爭,為維護中華民族的權益作出了貢獻。近代以來,他以國際政治家身份參與了諸多中國和國際重要事務,是現代國際政治與外交發(fā)展的見證人。周恩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的崇高品德、光輝人格,銘記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威望。(任選其一,或另選代表人物,言之有理即可)2、(1)“皋華麗號”:《南京條約》簽訂;“浙江嘉興紅船”:中共一大的召開(2)紅船精神中的紅船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召開時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紅船精神指的是建黨時期開天辟地的首創(chuàng)精神,黨帶領中國人民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踐行初心、勇擔使命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是引領中華民族從近代受侵略受壓迫走向現代國家富強的偉大精神力量。3、(1)第一手史料;1919年5月5日(2)“五四運動油畫”在構圖上將“廢除不平等條約”等愛國口號置于畫面中央,細節(jié)上刻畫了罷課示威的青年學生追求主權獨立的昂揚面貌,以豐富的色彩運用渲染了如火如荼的反帝愛國運動,凸顯了爭取主權、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4、傳承民主科學思想,發(fā)揚偉大愛國精神素養(yǎng)考察 □唯物史觀 時空觀念 史料實證 □歷史解釋 家國情懷【設計意圖】:通過多任務的項目式學習,引導學生感知通過收集、整理史料,感知真實生動的時代情境,形成注重史料實證的意識;感知電影、油畫藝術家發(fā)現、創(chuàng)造、表現美和近現代歷史上進步人士愛國救國、增強國家實力的精神和踐行初心、勇擔使命的偉大建黨精神、紅船精神的理解,樹立熱愛國家、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的意識,涵養(yǎng)家國情懷素養(yǎng);寓教于樂,以史為鑒,引導學生思考新時代青年愛國的方式,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志向;鞏固對“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背景、過程、內容、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的掌握;通過小組合作、影視作品、照片圖片、報章雜志材料的收集與分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歷史解釋能力。06【課時安排】(三課時同步教案——見同步教案+一課時單元復習)4課時1.單元主題:新文化運動 新民主主義 中國共產黨成立2.課時分配:第1課時:第12課《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第2課時:第13課《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第3課時: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第4課時:單元復習07【難點突破】難點一、新文化運動已經過去一百多年,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對于今天的我們有什么現實意義?【參考答案】示例:(1)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在新時代我們要增強民主和科學的意識。(2)我們要學習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身上追求民主與科學的精神,樹立積極進取、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和為追求真理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斗爭精神。(3)我們要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樹立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的世界觀。難點二、新文化運動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有何關系?體現中國近代化怎樣的特點?【參考答案】示例:新文化運動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史實,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戊戌變法是政治民主化的開始,辛亥革命是政治民主化的繼續(xù),新文化運動是思想文化近代化的主要表現。中國近代化經歷了學習西方的技術、學習西方的制度、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三個階段,即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文化層面”三個階段,體現出層層遞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特點。難點三、作為當代青少年的我們,應怎樣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參考答案】示例: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就要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堅定信念,把個人的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前途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奮斗與集體奮斗結合起來,追求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實現自身最大的人生價值。難點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對中國革命的影響。【參考答案】(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有了一個全國統一的無產階級新型政黨。(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明確的奮斗目標。(3)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工作任務。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的政黨,從建立開始,就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中心任務。(4)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景,為中國革命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邁進指明了方向。08【跨學科學習】美術學科:《五四運動》繪畫、“五四運動”愛國紀念章新聞學:共產黨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的工人刊物地理學科:《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語文學科:《孔乙己》、《狂人日記》、《嘗試集》、《文學革命論》09【背誦清單】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背誦清單與思維導圖】核心概念新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題內容1.新舊民主主義革命之比較2.近代化探索的過程及代表性的事件:器物(技術)------------------制度------------------思想文化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近代化探索的特點:分為三個階段,層層遞進,不斷深化第12課 新文化運動【知識框架】必背點一、背景1.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袁世凱稱帝,軍閥混戰(zhàn))。2.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3.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為必須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必背點二、內容1.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發(fā)表《敬告青年》一文2.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3.主要陣地:《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北大蔡元培主張“兼容并包”)4.內容:①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猛烈抨擊封建舊道德舊文化。②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賽先生”)是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口號。③文學革命:提倡白話文;1917年胡適《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魯迅《狂人日記》是第一篇白話小說。必背點三、評價1.意義: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局限: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第13課 “五四運動”【知識框架】必背點一、“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和擴大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法等戰(zhàn)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2.爆發(fā): (“五四運動”第一階段)時間:1919年5月4日;主力:學生;中心:北京口號: ①“外爭主權,內懲國賊”(最能反映“五四運動”反帝反封的性質) ②“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③“廢除二十一條” ④“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二、擴大:(“五四運動”的第二階段)1.時間: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主力:工人階級;中心:上海2.結果:初步勝利,不是完全勝利。必背點二、“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性質:“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2.意義:①“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②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準備;③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 爆發(fā)/第一階段/前期 擴大/第二階段/后期時間 1919.5.4 1919.6.5主力 學生 工人中心 北京 上海口號 ①“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反映“五四運動”反帝反封的性質)②“誓死力爭,還我青島”③“廢除二十一條”④“拒絕在合約上簽字”要求 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結果: 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初步勝利,不是完全勝利。補充:“五四運動”的特點和“五四精神”(1)特點: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工人階級是運動的主力;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群眾基礎廣泛(青年學生、工人、商人等)。(2)“五四精神”就是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同點 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指導思想 西方民主思想 馬克思主義時間 1840——1919年 1919——1949年革命前途 建立資本主義國家,走資本主義道路 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相同點 革命任務 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質 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范疇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知識框架】必背點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背景: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2.傳播: 1919年,《新青年》刊載了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 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3.影響:啟發(fā)了工人的階級覺悟;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必背點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中共一大召開1.時間:1921年7月 2.會議名稱:中共一大3.地點: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4.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出席了會議。5.主要內容:奮斗目標(革命綱領) 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工作 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領導機構 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6.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二)中共二大中共二大召開 1922年:上海內容 最終奮斗目標 建設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民主革命綱領) 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意義 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必背點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922-1923年)背景:在黨的組織和推動下,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高潮: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二七大罷工)口號:“為自由而戰(zhàn),為人權而戰(zhàn)”意義: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教訓: 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第4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思維導圖10【復習設計】第4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單元復習設計】復習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 填寫課前背誦清單的內容,復習鞏固本單元的基礎知識。2.通過組內合作,小組競賽展示合作成果的形式,史論結合梳理時間軸所示重大歷史事件,達到整體把握本單元的知識脈絡的目的。3.通過復習,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樹立為國家強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培養(yǎng)高尚的人格;認識到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政黨。核心素養(yǎng) 1.歷史解釋:知道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歷史現象,初步形成歷史概念。2.時空觀念:從時空觀念上把握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了解歷史的時序。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關系及對中國的影響。4.家國情懷:學習“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認識紅船精神、偉大的建黨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是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主要歷史發(fā)展線索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各課內容圍繞單元主題展開,又有內在的邏輯關系。本單元處于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渡的關鍵時期,展現了先進的中國人在進行多次救國探索無果后,先進知識分子追求解放國民思想并探求新的救國道路的過程。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和科學的精神鼓舞著人民掙脫舊道德、舊文化的束縛,擺脫封建思想的控制。新文化運動洗禮后、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中的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干部、思想上的準備,最終推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帶來了中國革命的面貌的新變化。課時 1復習重點 陳獨秀、胡適與《新青年》;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民主與科學的口號;文學革命;“五四運動”的過程與意義;中國共產黨誕生;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漲復習難點 新文化運動的評價;“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考向定位 1.結合歷史資料,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性質、影響以及它的消極一面;2.結合歷史資料,考查“五四運動”的背景、過程、意義、影響以及偉大的五四精神;3.結合歷史資料,考查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條件、誕生的標志、意義。4.結合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考察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與特點。教學方法 (1) 教學方法:采用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和批判性思維;(2) 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歷史圖片、視頻等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教學準備 提前制作課件及評價檢測【復習過程】【復習導入】圖說歷史提問:圖片中提到了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提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設計意圖:單元知識整合,將近代史中國社會各階層挽救民族危亡聯系起來,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個人的命運要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結合起來)【復習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一、自主復習(限時)【教師活動】教師:請同學們閱讀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2課至第14課的課文,給同學們6分鐘的時間,來完成【自主復習】中的相關問題。(檢測目標1)(一)【基礎認知】1.應知應會1.新文化運動(1)興起時間: 年 標志: 在上海創(chuàng)辦《 》(2)陣地:《 》、北京大學; 派別: 先進知識分子(3)口號: 、 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蔡元培等(4)內容:(1)抨擊 (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魯迅:白話小說《 》(2)提倡 與 (3)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文學革命。提倡白話文(5)影響: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運動。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蕩,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青年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準備。2.“五四運動”(1)導火索: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2)過程:時間 地點 主力 斗爭方式 口號前期 1919.5.4 北京 學生 示威游行、罷課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后期 1919.6.5 上海 工人 罷課、罷工、罷市(3)結果:成功,釋放被捕學生,罷免 等職務,拒絕在“巴黎合約”上簽字;(4)性質:一次徹底地反對 和 的愛國運動;(5)影響:中國 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 ;(6)五四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和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 、 、進步、科學是五四精神的真諦。3.中國共產黨誕生(1)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基礎);工人隊伍和工人運動不斷壯大( 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基礎)(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1)時間: 年 月。(2)地點:最初在 ,后轉移到浙江 。(3)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4)內容①通過黨綱:通過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是推翻 ,建立 ,實現共產主義。②中心工作:領導和組織 。③領導機構: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 當選為中央局書記。(3)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a時間: 年 月。b地點: 。c內容: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 。綱領規(guī)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 ,推翻 ,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d意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 的民主革命綱領。(4)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時間:1922-1923頂峰: (二七慘案),結果:失敗。2.知識結構3.易混易錯1).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者;李大釗最早系統宣傳馬克思主義。2).新文化運動包含了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兩方面的內容。3).“五四運動”(1919年)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而不是中國共產黨(1921年誕生)登上政治舞臺。4).學生是“五四運動”的關鍵,工人是其主力軍,并開啟了這次運動發(fā)展的新階段。5).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是指列強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不是日本割占山東。6).中國一大召開的時間是1921年7月,不是1921年7月1日。因為會議是從7月23日開始召開了很多天。7).中國一大的地點既有上海,最后一天又轉移到了浙江嘉興的游船上。8).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確定的目標不一樣,中共二大更符合國情。(二)【能力提升】【命題點1】新文化運動中“新”的含義。【命題點2】為什么說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命題點3】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新”在什么地方 【學生活動】學生:學生開始完成自主學習的內容,學生派出“三個代表”進行公布自主學習的答案。學生:學生開始完成自主學習的內容,學生派出“三個代表”進行公布自主學習的答案。【自主復習】參考答案【基礎認知】一、應知應會學生:學生開始完成自主學習的內容,學生派出代表進行公布自主學習的答案。1.新文化運動(1)興起時間:1915年 標志: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2)陣地:《新青年》、北京大學; 派別: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3)口號:民主、科學 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蔡元培等(4)內容:(1)抨擊舊道德舊文化(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魯迅:白話小說《狂人日記》(2)提倡民主與科學(3)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文學革命。提倡白話文(5)影響: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蕩,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青年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準備。2.“五四運動”(1)導火索: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2)過程:時間 地點 主力 斗爭方式 口號前期 1919.5.4 北京 學生 示威游行、罷課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后期 1919.6.5 上海 工人 罷課、罷工、罷市(3)結果:成功,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職務,拒絕在“巴黎合約”上簽字;(4)性質: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5)影響: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6)五四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和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民主、進步、科學是五四精神的真諦。3.中國共產黨誕生(1)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思想基礎);工人隊伍和工人運動不斷壯大(階級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組織基礎)(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1)時間:1921年7月。(2)地點:最初在上海,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3)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4)內容①通過黨綱:通過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中心工作: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③領導機構: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3)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a時間:1922年7月。b地點:上海。c內容: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guī)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d意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4)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時間:1922-1923頂峰: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二七慘案),結果:失敗(二)【能力提升】【能力提升】參考答案【命題點1】新文化運動中“新”的含義。①新思想:宣傳西方的民主、科學。②新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③新領導: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激進派。④新基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為其奠定了經濟基礎。⑤新成果: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奠定了思想基礎。【命題點2】為什么說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①從時代背景來看,五四愛國運動受到了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五四愛國運動繼承了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精神,并且具有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特性。②從指導思想來看,五四愛國運動過程中,中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伴隨著五四愛國運動的開展,馬克思主義逐漸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后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③從領導力量來看,在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成為運動的主力軍。中國工人階級表現出高度自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徹底性,推動了五四愛國運動的發(fā)展。【命題點3】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新”在什么地方 (1)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2)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3)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4)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力量,全國統一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教師在學生完成的基礎上,針對【自主學習】中有問題的題目進行講解)(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通過學生當堂進行檢測。通過對課本的學習,能夠鞏固夯實基礎知識。同時學生回答完基礎知識后,小組進行展示,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精神,同時能夠對當堂的檢測進行點評,發(fā)現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地修改并講解。)環(huán)節(jié)二、課中學習【教師活動】學習任務(一):自主完成,組內完善、展示、補充,解釋時間軸,構建知識體系。(檢測目標2)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及特點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特點 學習西方的( ) 學習西方的( ) 學習西方的( )事件 ( ) ( ) ( ) ( )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開始作用 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起到思 想解放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 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由此我們得出中國近代化的特點: 。【學生活動】學生活動,組內分享、完善、展示、補充,避免知識落實方法的單一性,活躍課堂氣氛。結論:參考答案1:參考答案1:2.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及特點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特點 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 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事件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開始作用 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 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由此我們得出中國近代化的特點:層層推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設計意圖:對于基礎史實的落實,用時間軸更能整合重點知識,使知識脈絡清晰;對于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單元整合,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師活動】學習任務(二):通過PPT中相關材料,分析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意義;掌握“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培養(yǎng)學生史料閱讀和理解能力,構建知識間的聯系。(目標檢測3)1:分析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意義材料1 1918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評論》。從這以后,新文化知識分子由批判封建舊傳統等一般宣傳,開始轉向宣傳現實的政治斗爭,把民主與科學思想同時事政治結合起來?!拔逅倪\動”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釗《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每周評論》也刊載了摘譯版《共產黨宣言》以及陳獨秀《二十世紀俄羅斯的革命》等文章。(1)據材料1,陳獨秀等知識分子思想宣傳的內容有了哪些新變化?2.“五四運動”材料2 同盟會會員吳玉章回憶“五四運動”時說:“這是真正激動人心的一頁,這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從前我們搞革命雖然也看到過一些群眾運動的場面,但是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席卷全國的雄壯浩大的聲勢。在群眾運動的沖擊震蕩下,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了,開始煥發(fā)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動腐朽的惡勢力都顯得那樣猥瑣渺小,搖搖欲墜?!谌嗣袢罕娭兴N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2)結合所學,說明材料五中的“反動腐朽的惡勢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簡要分析“五四運動”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的原因。3.中國共產黨誕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3材料4 大會重申中國共產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guī)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摘自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3)結合材料3,歸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4)材料4中的革命綱領是在哪一次會議上制定的?如何評價這一綱領?【參考答案1】:分析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意義(1)新變化:增加了現實政治的宣傳;增加了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原因:十月革命的影響;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知識分子的不懈探索。【參考答案2】“五四運動”: (2)“反動腐朽的惡勢力”: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主義(北洋軍閥政府)。原因: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參考答案3】中國共產黨誕生:(3)條件:思想基礎——“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4)會議:中共二大。評價: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的認識;明確了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方向;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推動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學生活動】學生活動,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提高課堂效率。(設計意圖:通過對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相關史實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環(huán)節(jié)三、活動探究剛才通過【自主復習】我們對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基礎知識有了一個了解,那么接下來,以四人為一個小組,給大家10分鐘的時間,結合【活動探究】的相關內容,小組討論完成相應的問題。【教師活動】活動探究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是什么?【學生活動】學生開始小組討論,學生開始回答相應的問題。結論: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1:結論:答:(1)中華民國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深受歡迎;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和專制,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掀起尊孔復古逆流。新舊思想發(fā)生激烈的沖突。(2)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fā)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yǎng)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設計意圖:通過對新文化運動原因的探討,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等核心素養(yǎng)。)【教師活動】活動探究2:什么是五四精神 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 【學生活動】學生開始小組討論,學生開始回答相應的問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2:結論:答:(1)五四精神: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民主和科學的偉大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精神。繼承和發(fā)揚:熱愛祖國,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堅定信念;認識到只有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前途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奮斗和集體奮斗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設計意圖:通過對五四精神的探討,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教師活動】活動探究3: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關系【學生活動】學生開始小組討論,學生開始回答相應的問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3:結論: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文化與封建文化展開的一場激烈的斗爭,它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上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促使人們特別是青年學生、愛國知識分子等積極參與五四愛國運動。五四愛國運動由青年學生發(fā)起,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思想界的主流并開始得到廣泛地傳播,無產階級在這次運動中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并展現了偉大力量。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各地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于是不久中國共產黨誕生了!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設計意圖:通過對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成立之間關系的探討,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等核心素養(yǎng)。)【教師活動】活動探究4:為什么說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學生活動】學生開始小組討論,學生開始回答相應的問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4:結論:答:(1)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2)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3)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4)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力量,全國統一的政黨——中國共產黨。(設計意圖:通過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的探討,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唯物史觀等核心素養(yǎng))環(huán)節(jié)四、鞏固提升【教師活動】(教師小結并升華)20世紀初,中國近代化探索深入進行,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思想上,新文化運動時期,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發(fā)展,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政治上,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繼續(xù)進行近代化探索。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中國共產黨成立。經濟上,一戰(zhàn)期間,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出現“短暫的春天”;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卷土重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再度受挫。1.階段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主要表現: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新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新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3.中外聯系: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促進了“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國內的“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4.關鍵詞:一條主線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兩大任務 反帝反封建兩個階段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大事件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小結,使學生提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升華家國情懷。)【學生活動】完成第四部分【鞏固提升】的相關練習題(3分鐘左右)1.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A.《每周評論》 B.《民報》 C.《申報》 D.《新青年》2.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新文學,其特點是( )A.陳腐、雕琢、艱澀 B.自強、求富、西學C.民主、自由、平等 D.新鮮、平易、通俗3.如圖是近代某著名雜志,下列關于該雜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李大釗等在北京創(chuàng)辦的 B.自創(chuàng)辦起就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C.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 D.將問題會綱領闡發(fā)為“三民主義”4.《新青年》共刊登各類文章2521篇,其中提及“社會主義”1913次,提及“俄國革命”330余次。這說明它廣泛宣傳了( )A.自強求富 B.三民主義 C.民主共和 D.馬克思主義5.“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 )A.巴黎和會上中國山東權益被轉讓給日本 B.“二十一條”的簽訂C.北洋軍閥政府逮捕愛國學生 D.新文化運動6.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舉行集會和示威游行,他們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引發(fā)了一場影響近代中國的運動,它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7.下面是“五四運動”爆發(fā)后社會各界的反映,據此可知“五四運動”( )學生:用切實方法,挽救危亡工人:自愿全體齊心,即行罷工商人:吾輩犧牲光陰、金錢,純自出良心救國之主張……A.凝聚了民族力量 B.開啟了近代化的歷程C.改變了社會習俗 D.抨擊了舊道德舊文化8.下列人物被譽為“新文化運動領袖、“五四運動”總司令、中國共產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的是( )A.陳獨秀 B.胡適 C.蔡元培 D.魯迅9.一百多年前,嘉興南湖上的一艘游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種精神可以概括為( )A.紅船精神 B.井岡山精神 C.長征精神 D.延安精神10.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設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工人運動。從1922年初到1923年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頂峰的是( )A.中共二大 B.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C.遵義會議 D.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進軍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C D A D A A A B1.D【詳解】依據所學可知,1915年中國先進知識分子以《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斗爭鋒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D項正確;《每周評論》是李大釗的作品;《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申報》是近代的商業(yè)報紙,ABC項不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2.D【詳解】根據題干信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新文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無病之呻吟”。陳獨秀緊接著發(fā)表《文學革命論》一文,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經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D項正確;陳腐、雕琢、艱澀,屬于舊文學的特點,排除A項;自強、求富,屬于洋務運動的口號,排除B項;民主、自由、平等,屬于政治層面的內容,與新文學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3.C【詳解】據題干圖示信息“新青年”和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并在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C項正確;《新青年》是陳獨秀等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排除A項;自創(chuàng)辦起就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說法錯誤,新文化一開始宣傳的是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排除B項;將問題會綱領闡發(fā)為“三民主義”與題意不符,三民主義是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題干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排除D項。故選C項。4.D【詳解】根據材料“《新青年》共刊登各類文章2521篇,其中提及‘社會主義’1913次,提及‘俄國革命’”330余次”和所學知識可知,《新青年》中對“社會主義”一詞的引用頻率和使用次數越來越高,這說明當時的思想界對社會主義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表明馬克思主義理論得到廣泛宣傳,D項正確;自強求富洋務派提出的口號,題干不符,排除A項;三民主義是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排除B項;民主共和是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5.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法等戰(zhàn)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發(fā)表宣言,并舉行示威游行。學生們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A項正確;袁世凱二十一條的簽訂后續(xù)影響了日本在山東的特權,并非“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排除B項;北洋軍閥政府逮捕愛國學生在“五四運動”爆發(fā)以后,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在“五四運動”之前,排除D項。故選A項。6.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游行,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反對在“巴黎和約”上簽字,要求懲辦曹汝霖、陸宗祥、章宗祥等賣國賊,“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fā)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與題干中描述的北京學生運動相符,D項正確;洋務運動是清朝政府內部的部分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自強、求富,這場運動從19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到90年代中期結束,與題干中描述的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學生運動不符,排除A項;戊戌變法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fā)展農、工、商業(yè)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與題干中描述的北京學生運動不符,排除B項;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fā)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科學,排除C項。故選D項。7.A【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在“五四運動”中,學生、工人和商人都愿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來挽救民族危亡,所以這次運動凝聚了民族力量,A項正確;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是洋務運動,排除B項;中國近代社會習俗在材料中并沒有體現,排除C項,抨擊了舊道德和舊文化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A項。8.A【詳解】據題干“新文化運動領袖、“五四運動”總司令、中國共產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并在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五四運動”爆發(fā)后,陳獨秀親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號召北京學生、商人、勞工奮起斗爭,勇敢地對社會進行根本改造;1920年夏,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陳獨秀為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書記,A項正確;胡適、蔡元培、魯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但不是“五四運動”的領導者和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排除B、C、D項。故選A項。9.A【詳解】根據題干“嘉興南湖上的一艘游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和所學可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一大在上海召開,由于情況變化,后來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繼續(xù)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凝聚了紅船精神,A項正確;井岡山精神,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政軍民共同創(chuàng)建和實踐的偉大精神,與題干不符,排除B項;長征精神誕生于紅軍長征時期,排除C項;延安精神產生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排除D項。故選A項。10.B【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黨在成立前期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工人運動,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號召工人“為自由而戰(zhàn),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B項正確;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排除A項;1935年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時間也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1926年,國共兩黨領導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戰(zhàn)爭,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設計意圖:通過對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進行鞏固提升。)【課堂總結】面對北洋軍閥統治下混亂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為必須進行文化變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們發(fā)起新文化運動,推動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引發(fā)了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一“五四運動”。工人階級展現了強大力量,馬克思主義廣為傳播,共產黨早期組織相繼成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1)政治:新文化運動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創(chuàng)造了條件?!拔逅倪\動”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全國工人運動蓬勃發(fā)展。(2)經濟:一戰(zhàn)期間,民族工業(yè)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一戰(zhàn)結束后,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受到打擊。(3)思想:新文化運動弘揚民主科學,推動思想的解放?!拔逅倪\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孫中山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板書設計】(設計意圖:通過時空線索構建單元發(fā)展脈絡,清晰明了)【教學反思】優(yōu)點:1、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授課,能夠貼近課程標準中學生應知應會的內容。2、通過整堂課的教學設計,能夠使得學生對基礎知識,語言組織能力有一定程度地提升。3、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提升其閱讀素養(yǎng)和歷史解釋核心素養(yǎng);4、在實際測評中關注個體學生間的差異,有針對性地提升成績。缺點:難點突破的效果不夠明顯,需進一步加強。11【大事年表】中國近代史(20世紀初—20世紀20年代)大事年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時間 歷史事件1915年 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開始1916年 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1917年 《新青年》由上海遷往北京1919年5月4日 “五四運動”爆發(fā)(北京)1919年6月5日 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1919年 李大釗在《新青年》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1920年 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召開1923年2月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2【分類速查】一、原因類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平等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凱復辟帝制、尊孔復古,倒行逆施。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fā)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yǎng)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2.“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二、標志類1.新文化運動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為《新青年》)。2.“五四運動”爆發(fā)的標志: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匯聚天安門,發(fā)表宣言并舉行示威游行。3.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標志: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三、人物類1.陳獨秀: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者,首提“民主”與“科學”,后來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局書記。發(fā)表《文學革命論》一文,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2.魯迅: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3.胡適: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無病之呻吟”。4.李大釗: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四、口號類1.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民主與科學。2.“五四運動”的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五、意義類1.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盡管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五四運動”的意義:“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fā)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3.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13【單元評價】第4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選擇題1.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根據下列時空坐標所示的歷史場景判斷,與之相符的主題是( )A.中國近代化的主要進程 B.中國民族危機加劇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D.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在尊孔復古的逆流面前,先進的知識分子奮起反擊,在文化領域掀起了一場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正式吹響新文化運動號角的是( )A.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 B.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C.維新派發(fā)起公車上書 D.北大學生組織游行示威活動3.20世紀初的這場由先進知識分子發(fā)起的思想啟蒙運動,以思想和道德的自我變革為前提,逐漸匯聚起廣大民眾的力量,為以后各個領域革命運動的展開打下了良好基礎。材料描述的是( )A.戊戌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4.魯迅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 德’……仔細看了半夜……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痹摬牧贤怀龇从沉耍? )A.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反對舊道德C.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D.提倡舊文學,反對新文學,反對新道德5.1920年初,鄭振鐸等學生返鄉(xiāng)創(chuàng)辦《新學報》,刊發(fā)了《破除社會階級》《中國婦女的解放問題》《可造的世界》等一系列文章,這可以印證( )A.辛亥革命深刻影響了學生 B.新文化新思想得到傳播C.早期黨組織的成立 D.向俄國學習成為所有青年的共識6.觀察下列圖片,從圖中的信息可以歸納得出( )A.“五四運動”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B.青年學生是“五四運動”的主力C.“五四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D.“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實現7.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某一天,大家都說中國要亡了,青島要亡了,山東要亡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與此直接相關的是( )A.戊戌變法 B.義和團運動 C.“五四運動” D.中共誕生8.對聯作為一種文藝形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百u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余孽死有頭?!边@副對聯所出現的時期應該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北伐戰(zhàn)爭 D.抗日戰(zhàn)爭9.下面圖文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運動。由此可知,該運動( )上海三罷斗爭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A.以愛國學生為主,激發(fā)了追求真理的偉大覺醒B.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C.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D.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10.“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chuàng)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1919年爆發(fā)的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 )A.“五四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一二·九運動11.以下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由此可以判斷他正在學習( )思想基礎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階級基礎 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組織基礎 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A.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B.“五四運動”的性質C.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 D.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礎12.中國有一座城市,它曾經是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無產階級在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臺,這座城市是( )A.上海 B.重慶 C.天津 D.北京13.書籍、報刊是輿論宣傳的陣地,下表中對應正確的是( )A.宣傳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B.宣揚平均地權 C.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D.宣傳馬克思主義A.A B.B C.C D.D14.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表明( )A.中共是一個以爭取民族獨立為目的的革命政黨B.中共以三民主義為革命的指導思想C.中共已經正確認識到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D.中共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由此開始15.1925年6月,廣州和香港爆發(fā)了由共產黨人鄧中夏、蘇兆征領導的省港大罷工,鄧中夏指出:“省港罷工不是為了什么增加工資,減少時間,改良待遇之經濟斗爭,而是為爭取民族生存與國家體面政治之斗爭。”他意在強調當時( )A.階級矛盾已不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B.通過社會主義革命來挽救民族危亡C.工人運動急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 D.工人運動應體現反帝愛國斗爭色彩二、綜合題16.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先進中國人由淺入深、逐步深入,進行艱難曲折的近代化探索。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1)史學界普遍認為,在1919年以前中國近代化歷程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經歷了三個階段,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全面啟動,逐步深入展開。請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完成下表。中國近代化歷程 主要特點 相關重要大事件第一階段(1861—1894) 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 (一件)第二階段(1895-1911) 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兩件)第三階段(1912-1919) 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 (一件)(2)以下與中國近代化相關的圖文材料,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④②①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3)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探究。同學們繪制了四次運動的思想主張變化的簡單示意圖,請你幫助他們完成未填部分的內容。自強、求富→ 三民主義→(4)分析這些運動,談談中國近代化有什么特點?(言之有理即可)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編自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根據材料一擬定一個恰當的主題。材料二 這是清統治者給自己立下的空前的賣身契,標志著清統治者完全投降了帝國主義,徹底變成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巨額賠款,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賠款,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空前大規(guī)模的勒索?!蠊恋扰谂_的拆除,京榆鐵路駐扎外國軍隊,并可隨時直接出兵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革命活動,清政府亦完全處于帝國主義軍事控制之下了。——摘編自周一良主編《新編中國通史》(2)據材料二,簡述“賣身契”的條約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的條款內容。材料三 從1912到1919年間,全國工人罷工130多次。工人的罷工最初還主要為了提高工資、改善勞動條件和生活待遇?!拔逅倪\動”中,各地工人舉行罷工,聲援學生的愛國斗爭,展現出了偉大的力量……——摘自《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工人階級的壯大》(3)據材料三,簡述“五四運動”前后工人斗爭方向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工人階級在“五四運動”中的作用。(4)綜合上述材料,歸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18.【中國共產黨誕生】材料一:開埠前的上海在中國城市中排名僅第12位,人口20來萬。而到20世紀20年代,上海人口已達200多萬,一躍成為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城市受外來經濟、社會及文化沖擊,最明顯反映是租界的存在——它充當了中國現代化的“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受過新式教育的知識分子則是上海又一大群體。據統計,在20世紀10年代的上海,有500多所新式中小學。文化繁榮與自由的上海成為新型文化人的向往之地。上海是中國現代新文化的中心,也是中西文化交匯的窗口。新思潮、新文化源源不斷通過上海傳入中國,一大批現代文化機構亦借此應運而生。全國最大的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業(yè)務欣欣向榮,1911-1920年間,總計出書2657種,其中占首位的社會科學類為801種。……上海是中國社會主義者的活動中心,那里可以公開從事宣傳活動。那里有許多社會主義性質的組織,出版300多種出版物(報紙、雜志和書籍),都帶有社會主義色彩。——摘編自蘇智良、江文君《中共建黨與近代上海社會》材料二: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1)根據材料一,說明促成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的主要因素。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分布特點。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B B D C B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D C D1.A【知識點】洋務運動的內容、戊戌變法的性質和影響、武昌起義、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興起【詳解】根題干信息“成立輪船招商局、戊戌變法、武昌起義和《敬告青年》發(fā)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歷史事件分別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都是中國近代早期向西方學習和探索的事件,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先后經歷了學習西方的技術、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由淺入深,逐步深化,A項正確;題干直接描述的是中國早期近代化探索事件,而不是民族危機的步步加深,排除B項;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于1919年“五四運動”,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C項;辛亥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近代化探索中的一部分,但不能反映整個題干的主題,排除D項。故選A項。2.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興起【詳解】根據題干“正式吹響新文化運動號角”和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A項正確;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與題干不符,排除B項;維新派發(fā)起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排除C項;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北大學生組織游行示威活動,排除D項。故選A項。3.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興起、新文化運動的口號和主要內容、新文化運動的評價【詳解】根據材料“20世紀初”“由先進知識分子”“思想啟蒙運動”“以思想和道德的自我變革為前提,逐漸匯聚起廣大民眾的力量”可知,這場興起于20世紀初的運動由先進知識分子發(fā)起,具有思想啟蒙的性質,結合所學知識,1915年開始,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在思想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運動,即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B項正確;戊戌變法發(fā)生在19世紀末,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由材料“20世紀初的這場由先進知識分子發(fā)起的思想啟蒙運動,”可知這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而辛亥革命是孫中山領導的旨在推翻清朝專制統治的革命,排除C項;“五四運動”是一場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反帝愛國運動,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4.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的口號和主要內容【詳解】根據題干“我翻開歷史一查……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仔細看了半夜……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和所學知識可知,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把封建舊道德批判為“吃人”的道德, 所以它體現了新文化運動中“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反對舊道德”這一內容,B項正確;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但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項;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但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反對舊道德,排除D項。故選B項。5.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的評價【詳解】根據題干材料“1920年初,鄭振鐸等學生返鄉(xiāng)創(chuàng)辦《新學報》,刊發(fā)了《破除社會階級》《中國婦女的解放問題》《可造的世界》等一系列文章”可知,這些文章宣傳自由、平等、民主、科學,這說明新文化新思想得到傳播,B項正確;題干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中國爆發(fā)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材料沒有體現辛亥革命深刻影響了學生,排除A項;1920年夏,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材料沒有涉及中共早期組織,排除C項;“向俄國學習成為所有青年的共識”的表述太絕對,而且材料沒有涉及向俄國學習,排除D項。故選B項。6.D【知識點】“五四運動”【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曹汝霖等免職令”,“北洋政府拒簽和約的報道”,可知與“五四運動”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發(fā)表宣言,并舉行示威游行,學生們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引發(fā)了“五四運動”,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工人階級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結果是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拒簽合約),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因此從圖中的信息可以歸納得出“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實現,D項正確;“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而不是革命運動,排除A項;青年學生是“五四運動”的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排除B項;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工人階級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題干內容沒有涉及,排除C項。故選D項。7.C【知識點】“五四運動”【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之一在巴黎和會上卻遭到帝國主義列強無理拒絕中國提出的正義要求的背景下爆發(fā)的。這一事件直接觸動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情感,引發(fā)了全國范圍內的抗議和示威活動,人們普遍感受到了亡國的危機,特別是青島和山東的危機感尤為強烈,C項正確;戊戌變法主要是一次政治改革運動,雖然旨在救亡圖存,但它并沒有直接導致題干中描述的危機感,排除A項;義和團運動是一場農民自發(fā)的反帝愛國運動,它確實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強烈反抗。然而,義和團運動與青島、山東等具體地區(qū)的危機感無直接聯系,排除B項;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為中國革命提供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然而,中共的誕生與題干中描述的危機感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8.B【知識點】“五四運動”【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曹瞞遺種”指的是曹汝霖,“章余孽”指的是章宗祥,他們是“五四運動”中眾口一詞的賣國賊,都屬于親日派,故“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余死有頭?!迸c“五四運動”有關,B項正確;辛亥革命是指發(fā)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排除A項;北伐戰(zhàn)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間發(fā)動的統一戰(zhàn)爭,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抗日戰(zhàn)爭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zhàn)爭,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9.C【知識點】“五四運動”【詳解】根據題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可知為“五四運動”參與范圍廣,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C項正確;“五四運動”前期主力是學生,后期主力是工人,“以愛國學生為主”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中共二大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排除B項;辛亥革命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序幕,排除D項。故選C項。10.A【知識點】“五四運動”【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19年爆發(fā)了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拔逅倪\動”運動的爆發(fā)是因為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學生走上街頭,舉行集會、抗議活動,“五四運動”爆發(fā),A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是1851—1864年,時間不符,排除B項;義和團運動興起于19世紀末,時間不符,排除C項;一二·九運動發(fā)生在1935年,是北平學生發(fā)起的一場抗日救亡運動,排除D項。故選A項。11.C【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詳解】根據題干信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可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肮と穗A級力量的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案鞯毓伯a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了組織基礎,因此他正在學習的主題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C項正確;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A項;“五四運動”運動的性質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同時也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思想啟蒙運動,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B項;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礎是新三民主義,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2.A【知識點】鴉片戰(zhàn)爭的影“五四運動”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詳解】根據材料“是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無產階級在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臺”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1842年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為通商口岸;191“五四運動”運動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工人階級“五四運動”運動的主力,無產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中國共產黨誕生,A項正確;重慶在《馬關條約》中開放為通商口岸,不是最早開放的,排除B項;天津、北京沒有開放為通商口岸,排除CD項。故選A項。13.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勞動者、勞動界”可知,屬于共產黨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的報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fā)工人的階級覺悟,D項正確;“天朝田畝制度”是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革命綱領,排除A項;《國聞報》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創(chuàng)辦的報刊,宣傳維新變法,排除B項;《民報》宣傳的是革命思想,主張推翻清政府,排除C項。故選D項。14.C【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二大上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目標,是建立在中共對中國國情和革命性質正確分析的基礎之上,中共已經正確認識到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C項正確;中共二大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排除A項;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排除B項;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于1919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排除D項。故選C項。15.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詳解】根據材料“省港罷工不是為了什么增加工資,減少時間,改良待遇之經濟斗爭,而是為爭取民族生存與國家體面政治之斗爭”可得出,作者強調工人運動不是為了自身,而是從民族大義出發(fā),挽救民族危亡,強調工人運動應體現反帝愛國斗爭色彩,D項正確;材料沒有強調中國社會的矛盾是什么,無法得出相關結論,排除A項;材料沒有說明用哪種革命的方式,排除B項;材料只強調工人運動的反帝性,而沒有體現其是否缺乏理論指導,排除C項。故選D項。16.(1)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2)A(3) 維新變法 民主、科學(4)中國近代化探索由學習西方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知識點】洋務運動的評價、戊戌變法的性質和影響、新文化運動的評價、辛亥革命的影響和意義【詳解】(1)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可知,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器物、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因此,這體現的依次是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新文化運動。(2)根據所學和材料二示意圖可知,①是孫中山,結合所學可知,1911年,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②是梁啟超主張變法的名言,結合所學可知,1898年,參與了戊戌變法;③是《青年雜志》,結合所學可知,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