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3.當沖突發生【教材分析】本課《當沖突發生》重在培養學生體會同學之間真誠相待、互相幫助的友愛之情;學會和同學平等相處。知道同學之間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禮儀常識;學會欣賞、寬容和尊重他人。教學中注意留白和省略號的作用,旨在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思考和總結。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能正確認識沖突,理解校園生活中難免會發生沖突。2.能分析沖突產生的原因,對三種不同的沖突解決策略權衡利弊后做選擇。3.能用正確的方法化解不同類型的沖突,學會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問題。【教學重難點】重點:知曉不同的沖突處理方式會帶來不同結果,能權衡三種策略的利弊。難點:能用正確的方法化解不同類型的沖突,學會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一、沖突常發生1.同學們,我們一起度過的四年學習生活充滿了快樂,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沖突。課前,我們以一個學期為例,進行了一次小調查。看了數據,你有什么想說的?預設: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一些沖突,主要是語言沖突,還有一部分升級轉化為肢體沖突,但大多數同學覺得沖突是可以避免的。2.回憶一下,在校園生活中發生過哪些沖突?3.有幾位同學用自嘲的方式把校園生活中的沖突編成了三句半。(播放視頻)二、沖突找原因1.在我們的身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沖突。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個沖突的發生呢?請你在紙上寫一寫。2.看到大家能客觀地分析問題,給沖突找原因,老師為你們點贊!除了這些原因,你覺得在校園中引發的原因還有哪些呢?3.小結:只有正確認識產生沖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沖突。三、各法各結果1.然而,能否避免發生沖突呢? 我們來看這樣一幕:2.(出示:閱覽室的一幕)看到這樣的情景,有的同學會默默忍受,有的同學會站出來指責,還有的同學會真誠勸告。同學們,這三種解決矛盾的方法分別會帶來怎樣的結果?預設:①忍受②指責③真誠勸告你覺得哪種做法既能避免沖突,又不讓自己受委屈呢?4.除了剛才的三種方式,還有哪些可以避免沖突的辦法呢?請你也在紙上寫一寫。5.小結:能否避免發生沖突,往往取決于我們處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結果也就不同。四、化解有方法1.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沖突,但產生沖突并不可怕,采用正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化解沖突。我們來看這樣一幕:2.(出示:教室里的一幕)同學們,你能為他們和平解決這次沖突獻計獻策嗎?請你把想到的方法用關鍵詞的形式寫在紙上。預設:①當時會覺得生氣、憤怒,但是要控制情緒,保持冷靜。評價:控制情緒,保持冷靜,這是化解沖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生氣和憤怒不僅會讓我們失去理智和判斷,還有可能會激化矛盾,導致雙方大打出手。補充:黃金十二秒②找一找為什么會發生沖突,再找他談一談。評價:是的,冷靜下來以后找到原因,再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訴對方,把事情說清楚。③站在對方角度想一想,換位思考,寬容理解。評價: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換位思考,理解他人3.有了同學們提供的這些好方法,接下去他們會怎么做呢?評價:男生主動道歉,女生寬容理解,也可以共同商量,尋找令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法,相信兩個人可以友好和諧地相處。商議辦法,和諧共處。4.同學們,當沖突雙方無法自己解決問題時,可以怎么辦呢?評價:是呀,當雙方無法自行協商解決沖突時,可以請第三方來幫忙。那我們可以找誰呢?可以是班干部、共同的好友、老師,或者爸爸媽媽。請他們幫忙調解,解決沖突。(板貼:請人調解,解決沖突)5.同學們,你還有別的處理辦法嗎?當自己和別人發生矛盾很生氣時,會回到座位上冷靜一下,如果覺得不好意思和對方開口道歉,會給他寫一張卡片。(出示:友誼卡)四、沖突我解決1.親愛的同學們,你還有哪些沖突沒有解決呢?請你在紙上把事情的經過和打算如何解決這個沖突先寫一寫。等開學了,試著自己主動去化解沖突吧!(配音)2.同學們,在校園中我們會遇到一些矛盾產生沖突,但找到原因,采用正確的方法,可以避免或者化解沖突。在生活中,我們也可能會遇到被他人欺負的情況,那該怎么辦呢?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再見!【板書設計】3.當沖突發生沖突常發生沖突找原因處理矛盾的方式化解有方法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欺負行為在生活中是存在的,并認識到其危害。2.面對欺負行為時能能敢于傾訴,并積極尋找解決辦法。3.明白欺負他人是不文明甚至違法的行為,學會與同學友愛互助。【教學重點】面對欺負行為時能能敢于傾訴,并積極尋找解決辦法。【教學難點】明白欺負他人是不文明甚至違法的行為,學會與同學友愛互助。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引出新知1.回憶上一節課,發生校園沖突,我們可以怎么做。2.夸夸之名回答發言棒的同學(具體圍繞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展開)。是的,正確的處理方式能夠讓我們避免沖突,同學間友好相處。這節課我們要共同面對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欺負。二、數據呈現,正視欺負師: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請你來讀一下(隨機指名讀)1.活動一:出示調查數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針對全國10個省市的5864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32.5%的人偶爾被欺負,6.1%的人經常被欺負。師:看到這組數據,你們有什么想說的?評:是的,其實欺負行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存在的……2.活動二:大家都來辨一辨師:下面我們就來辨一辨,到底哪些可以被稱為“欺負”?(注意課堂常規)師:看來同學們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辨別出什么是“欺負”,其實欺負的行為遠不止這些,我們來看看小貼士是怎么說的?(出示小貼士)三、校內欺負(一)明確立場,敢于說不1.觀看視頻,傾吐心聲:被欺負的痛苦師:校園的欺負行為有多種,一個叫王玲的同學就遇到了校園欺負(觀看視頻)師:思考一下,王玲當時的內心會怎么想?(生談)評價:是啊,那時的王玲該有多無助啊!在課前老師通過調查,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就曾遭遇過欺負,誰能說說當時自己的感受?師:被人欺負是痛苦的,請問同學們,這個時候我們要退還是進?說說你的理由?師:一味地忍讓,只會讓欺負行為變本加厲,我們必須采用正確的方式應對欺負。2.情景演繹,尋求對策:當事人的方法師:光說不練假把式,剛剛我們知道了王玲的遭遇,下面有幾種方法,請選擇一個你認同的方法,并以小組為單位,在班級中演一演。給大家3分鐘時間做準備……師:王玲、美歡,選擇一個人,對她說說心里話?師:你面對欺負,我們要有所行動,做出選擇。老師在這里插一句,你們覺得剛剛美歡的道歉怎么樣?后面可能會發生什么?《未成年人預防犯罪法》小結:原來在校內被欺負的時候,我們可以有這么多的方式去解決。3.聚焦矛盾,榜樣激勵:旁觀者的作為師:課上到這里,老師有個問題希望得到大家真實的回答:作為旁觀者,你曾經看到過類似王玲這樣的情況嗎?舉個手我看看……相似的問題,老師曾在課前調查做過統計,看!(1)出示:力氣小,阻止了也沒用(圖片)采訪:大家從上面的文字已經看到了你沒去制止的原因。那老師直接問你,在你心里想不想幫助被欺負者?小結:雖然我們沒有上前制止,但我們的心里是同情被欺負者的,沒有在一旁起哄、湊熱鬧。(2)出示:仗義執言 XXX同學 (圖片)師:XX,XXX是哪兩位同學?你能不能講一講 有X位同學寫到了這兩位同學仗義執言?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當時發生了什么?(是什么讓你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今天很高興認識到你這樣正義、善良的同學,巾幗不讓須眉……仗義執言、敢對欺負說“不”,這個班級需要你。(3)出示:L同學師:在這些調查表中,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不同的說法),x同學是哪一位?這位同學(出示)我想請當事說說?你覺得自己的行為算是一種欺負嗎?師:是啊,出發點是好的,想要去阻止欺負行為,但后面發生了什么?(追問X同學)在我們在這件事情當中,吸取了哪些教訓?小結:看到欺負行為發生,作為旁觀者,我們要采用恰當的方式。(二)校外欺負師:在校內遇到欺負行為,我們可以請同學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師請求保護,那么如果在校外受到欺負時,我們該怎么辦?來看看在張明身上發生的故事。1.看視頻師:張明怎么做才能脫身?出示小貼士出示第二個案例總結:同學們,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我們面對欺負時,要勇敢面對,機智處理很重要,必要時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當然,我們也不能成為那個欺負別人的人哦!【板書設計】當沖突發生生活中存在欺負行為敢于傾訴欺負 積極應對友愛互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