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認識自我,做有夢想的少年——《夢想始于當下》第一課時“做有夢想的少 年”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明確夢想的重要性,能將個人夢與國家夢、民族夢結合起來, 踐行正確的愛國觀念,認清個人夢和中國夢的關系,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 培育家國情懷,增強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使命感。 道德修養:知道夢想的意義,踐行以愛國為主的道德要求,形成正確的 道德認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法治觀念:樹立遠大理想,熱愛祖國,努力進取,為實現夢想而奮斗。 健全人格:付出努力,勇于追夢,相信努力就有改變,理解個人成長的 關鍵是挑戰自己和超越自己。 責任意識:體悟夢想的意義,激發追夢的熱情,敢于有夢;樹立“有夢 就有希望”的人生態度,建立“努力就有改變”的生活信念,提高對自己、 國家的責任感,增強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通過這些核心素養目標的培養, 學生將能夠在道德、法治、人格和責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為成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 重點 本課程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深刻理解夢想對于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 的重要性,認識到夢想不僅是個人追求的目標,也是激勵自己不斷前進的動 力源泉。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將夢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通過持之以恒的 努力和自我提升,逐步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課程強調個人夢想與社會責 任的結合,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追求個人夢想的同時,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課程還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夢想與現實的 關系,學會在面對挑戰時保持堅韌不拔,不斷調整自己的行動計劃,以適應 不斷變化的環境。教學 難點 教學難點在于幫助學生確立遠大的志向,并激發他們為之不懈努力的決 心。這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清晰的夢想,還要學會將這些夢想轉化為具體的行 動計劃,并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同時,學生需要理解夢想與現實之間 的差距,學會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積極的態度,不被失敗所擊倒。此外,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之間的聯系,培養 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這是實現個人夢想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的關 鍵。教學過程導入 播放歌曲《夢想起航》:通過歌曲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氛圍,感受夢想的力量。 引入話題:提問學生:“你們有夢想嗎 夢想對你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引 發學生思考,導入本課主題。授新課 1.夢想初體驗(約10分鐘) 1)活動一:夢想征集令 · 學生填寫夢想卡,寫下自己的夢想。 · 小組討論:分享各自的夢想,并討論夢想對自己的意義。 2)辯一辯:如果不能實現,夢想還有意義嗎 · 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教師總結:夢想的意義不僅在于實現,更在于追求 過程中的成長和收獲。2.夢想偉人行(約15分鐘) 1)教師分享袁隆平的追夢故事: ·介紹袁隆平的夢想及他為實現夢想所做的努力。 [袁隆平的追夢故事] 在我們的課堂上,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袁隆平。袁隆平, 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的夢想不僅關乎個人的成就,更承載著全 人類對抗饑餓的希望。 袁隆平的夢想簡單而偉大,他夢想著能夠培育出高產的雜交水稻,讓世界上 更多的人吃飽飯。為了實現這一夢想,他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和汗水。年輕時, 袁隆平就立志要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他深知糧食對于國家穩定和人民幸 福的重要性。于是,他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研究雜交水稻。 在這條道路上,袁隆平遇到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從未放棄,而是堅持 不懈地探索和實踐。他深入田間地頭,仔細觀察水稻的生長情況,不斷試驗 和改進育種方法。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他終于發明了“三系法”秈型 雜交水稻,并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這些成就不僅使中國的水稻產量大幅提升,也為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杰出的 貢獻。 袁隆平的故事告訴我們,夢想的實現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堅持。他用自己 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學家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創新、不懈追求。 讓我們以袁隆平為榜樣,堅定自己的夢想,勇于面對挑戰,為實現中華民族 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提問:袁隆平的志向對他的人生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資料補充:出示袁隆平雜交水稻相關成就的資料,加深學生對夢想重要 性的認識。 3)小組分享:學生分享課前搜集的關于名人、偉人少年追夢的故事,選派 代表在全班匯報,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啟發。 3.夢想與責任(約5分鐘) ·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相結合 感受個人成長與國家命 運之間的聯系。 ·教師總結:強調個人夢想與國家夢想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生的民族復興使 命感。 4.課堂活動(約10分鐘) 1)情景劇表演——《夢想對對碰》 ·設定情景:兩個青年在上班路上相遇,分享各自的追夢經歷。 ·提問:從這個情景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對照情景劇中的人物,反思自己 的當下。 2)微型演講:我的夢想在路上 · 學生現場進行簡短演講,分享自己的夢想及實現夢想的計劃。 5.課堂總結(約5分鐘) 1)教師歸納: · 強調夢想的重要性及追夢過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 ·鼓勵學生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學習。 2)齊讀《格言聯璧》選句: · “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課后作業 1.完善夢想卡:在課后進一步思考并完善自己的夢想卡,包括短期和長期目 標。 2.閱讀感悟:閱讀教材P17的“閱讀感悟”,寫一篇讀后感,談談自己對夢 想的理解和感受。板書 設計 做有夢想的少年 夢想的力量 夢想與行動 夢想與責任 夢想與現實 夢 動力 夢想需要行動支持 個人夢想與社會責任相結合 與 夢想激發潛能 從小事做起,逐步實現夢想 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學習和工作 面對挑戰,保持堅韌不拔課堂 檢測 1.下列哪項最符合“做有夢想的少年”這一主題 A.整天沉迷于游戲,不關心未來 B.設定明確的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 C.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D.害怕失敗,從不敢嘗試新事物 答案:B 2.夢想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主要作用是: A.增加心理負擔,讓人活得更累 B.激勵人們不斷前進,追求更好的自己 C.只是一個空想,對現實生活沒有幫助 D.讓人變得不切實際,脫離社會 答案:B 3.下列哪項是樹立夢想時應該考慮的因素 A.別人的評價和期望 B. 自己的興趣、能力和長遠目標 C.追求短期內的名利和享受 D.盲目跟風,追求流行和時尚 答案:B 4.“夢想始于當下”這句話告訴我們: A.夢想只是空想,無法實現 B.夢想需要從現在開始,通過實際行動去實現 C.夢想只屬于未來,與現在無關 D.夢想遙不可及,無需努力 答案:B 5.當你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夢想如何幫助你 A.讓你感到絕望,放棄努力B.激勵你堅持不懈,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C.讓你逃避現實,沉浸在幻想中 D.變得不再重要,被其他事情取代 答案:B 6.在“做有夢想的少年”的課程中,老師通過分享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學生 們能夠理解到夢想的實現需要哪些關鍵因素 () A.持續不斷的幻想和空想 B.堅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C.依賴他人的幫助和支持 D.只關注個人成就和利益 答案:B 7.課程中提到的“夢想與責任”環節,意在讓學生認識到什么 () A.夢想是個人的事情,與他人無關 B.個人夢想的實現可以完全脫離社會責任 C.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個人夢想的實現也應服務于社會和國家 的發展 D.社會責任是成年人的事情,與青少年無關 答案:C 8.在“做有夢想的少年”的課程中,老師通過“夢想對對碰”情景劇和“我 的夢想在路上”微型演講活動,希望學生們能夠獲得哪些啟示 ( A.夢想是遙不可及的,不值得追求 B.只有通過公開表達和分享,才能真正理解夢想的價值 C.夢想的實現完全依賴于運氣和機遇 D.只有成年人才有資格談論夢想,青少年應該專注于學業 答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