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1講 文言實詞的理解和積累(講義)(含答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精品講義(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1講 文言實詞的理解和積累(講義)(含答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精品講義(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簡介

第11講 文言實詞的理解和積累
目 錄
01 考情分析·備考策略 2
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
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熱考題型·解題策略 4
05 真題感悟·命題洞見 5
學習目標:
1.回歸教材,積累高考必備文言實詞;
2.掌握判斷文言實詞的技法;
3.學以致用,運用掌握技巧解決難題。
【考情診斷】
復習任務 掌握理解五類實詞(古今異義詞、多義實詞、通假字、偏義復詞、活用詞)的方法。
年份 卷別 設題角度 提問方式 命題特點
2023 新高考Ⅰ卷 古今異義詞:勸、誣說實詞用法:圍(被圍) 冷僻實詞:具臣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1)實詞題已連續兩年單獨設題。考查重點放在古今異義詞、多義實詞上。 (2)2023年高考實詞題有新變化: ①單音節詞、雙音節詞甚至短語都考到了。 ②不再限于實詞含義,兼及用法。 ③文化常識退到很小的位置。 (3)高度重視與教材的關聯,與成語的關聯。
新高考Ⅱ卷 多義實詞:平易、片、果
2022 新高考Ⅰ卷 多義實詞:蔽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新高考Ⅱ卷 古今異義詞:尊重
“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古代文閱讀中每年必考考點。“常見”,這是規定的考查范圍,實詞規定為120個,“在文中”,強調的是根據具體語境來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其含義或用法。
一、了解詞語理解命題特點
1.注重“教考銜接”。雖然試題考查的加點詞語都出自課外,但與教材內容高度相關。試題有可能要求考生將加點詞語與課內詞語進行比較,判斷異同,是否能夠準確掌握課內詞語直接關系到能否正確作答;試題也有可能要求考生判斷選項中關于加點詞語的表述是否正確,考生往往能夠在語文教材中找到該詞語,雖然所在語句不同但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通過遷移課內知識就能破解課外詞語。試題在以這樣的方式告訴考生要重視課內知識的學習和遷移。
2.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該題考查范圍廣,不僅包含對文言文重要詞語意義的考查,而且包含對與之相關的各種文言現象等內容的考查,同時關涉對成語、文化常識等知識點的考查。雖然關聯的考點眾多,但都指向文言文的基礎知識。本題的設置有利于引領學生積累文言詞語、梳理文言現象、掌握古代漢語的基本語法知識,夯實基本功。
3.注重比較分析。該題的相當一部分選項需要考生將考試遇到的新問題和日常學習應知應會的舊知識展開比較,這種命題方式除引導學生重視教材學習外,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和對舊知識的鞏固,有利于學生結合語境辨別重要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也便于學生開闊眼界,舉一反三,形成知識體系。
二、了解文言詞語考查新題型
考查題型是把考試材料中的一個實詞與教材內的同一個實詞進行詞義異同比較,進而形成正確判斷。這種題型答題的主要方法是以熟推生法:把教材內實詞的詞義代入那個陌生例句中去,再把該實詞例句代入上下文中看是否合適。當然,此法使用的前提是熟知教材例句中該實詞的詞義。
三、掌握文言實詞方法攻略
文言實詞主要指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量詞。這些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是學習文言文的關鍵。常見文言實詞數量多,變化多,而且文言實詞絕大部分是一詞多義的,詞義是不定項的,完全采用逐詞逐義識記,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結合上下文來判定實詞的含義,上下文這個語境是相對穩定的,語境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詞義的。對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斷句的考查、語句翻譯的考查,都是基于對實詞含義的理解;沒有對實詞含義的正確理解,就無法正確解答這些題目。
文言實詞積累方法
1.分類記憶法
文言實詞浩繁復雜,適當地歸類識記,效果很好。例如古代表示官職調動的詞語,表授予的,如征、召、辟、拜、除等;表罷免的,如黜、罷、免、削、奪、廢等;表調動的,如遷、調、改、轉、出、徙等。例如表示人物類的詞語,表年齡的,如孩提、豆蔻、及笄、加冠、而立;表性情的,如直、清、聰、狡、佞、貪等;表修養、才華的,如精、修、通、博涉、善屬文等。又例如表示社會狀態的詞語,如治、亂、興、衰、盛等。
2.源流識記法
對于多義實詞,可以根據其本義,再引申到其他義項,由源通流,十分好記。
3.故事助記法
對于復雜的多義詞,可以把它們編成一個個小故事來記憶。如對于常見的120個實詞,已有完整的一套故事集。如“疾”:
蔡人有足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尋醫。鎮上有醫,術高,常解民之疾(病痛)苦。后蔡人愈,家人謝醫曰:“鄉間有庸醫,嘗疾(嫉妒)爾術,所幸未聽之也。”醫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
2025年備考策略
《考試大綱》要求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自2015年起,全國新課標卷沒有單獨設題考查此考點,但高考試卷中的文言文閱讀題,從閱讀到理解到答題,自始至終都涉及對常見文言實詞詞義的理解。特別是文言文翻譯,更是與理解實詞含義密切相關。
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蘇卷和浙江卷都有考查實詞的釋義,以選擇題的形式出題。除此外,上海卷文言文閱讀第一題設置的是加點字詞的直接釋義,兩小題兩分。
《考試大綱》中規定了考生要掌握的120個文言實詞。一定要在牢牢掌握這120個實詞的基礎上,領悟理解實詞含義的一般方法,以求收到聞一知十的奇效。翻譯文言句子往往將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設置為得分點,其中重點是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復詞。
命題走勢
①選材趨于多樣,記敘文、議論文均有涉及;且為非連文本,兩則或兩則以上材料。
②詞語文常等選擇題,關聯初高中教材、成語等,還會涉及字詞的特殊用法等。
③文意理解題,注重對詞語句式、邏輯省略、張冠李戴等的考查。
④翻譯題,突出對重點實詞、詞語活用、特殊句式的考查。
⑤主觀題,或者求異,考查多角度思考;或者求同,考查對材料共同點的概括。
備考建議
注意抓實180個實詞,落實課內文言學習。注意積累成語中的重點詞、句式和活用等,落實語文學習的綜合性要求。注意趣味化、應用化掌握文常。注意文言文記敘、議論的比較,互文閱讀。注意區分議論文中是作者觀點還是文中人物觀點;注意區分記敘文中多個人物、時間、地點的“相互混淆”。注意專題積累,針對每類試題積累相關知識。
必備知識
[指津1]通假字:據音悟義
通假字是指本當用甲字,卻借用與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種語言現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句中本該用“早”字,卻用音同的“蚤”替代。
還有一種情形,一個漢字(古字)原本有好幾個意義,后為了區別不同義項,另造一個新字(今字)來表示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意義。如“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蘇軾《石鐘山記》),“莫”是會意字,從字形結構分析,就是“太陽墜入草叢中”,后來為了區別其他義項,才又造了一個“暮”字專門表示“太陽落山的時刻,即傍晚”這個意思。因此,這兩個字的關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中學教學中,把古今字也視為通假字。
應該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語音的演變,有的通假字現在的讀音已與本字讀音相差甚遠,甚至完全不同。如“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中的“生”通“性”,其聲母、韻母、聲調都不相同,這類字在平時就應著重識記。
因為通假字和本字多沒有意義上的必然聯系,所以在閱讀時如遇到按其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等都解釋不通的字時,就要考慮這個字是不是某個字的通假字。
[指津2]一詞多義:據境斷義
文言實詞,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在詞典中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而這些義項,又可以分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等等。而文中的實詞,確切的含義只有一個。閱讀時,應根據該詞的特定語境來斷定其特定的含義。
(1)參照上下文意
根據上下文意,看時間、地點、什么人說、為什么說、對誰說、怎么說等語言環境。不但要看該詞的含義在句中能否講通,而且要看其與全段乃至全篇表達的思想內容是否協調,前后是否一致。如:
①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禮記·檀弓下》)
②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句①說的是孔子路過泰山腳下,聽到有婦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卻又不肯離開這“無苛政”之地,于是便發出感嘆,且用命令語氣教育自己的學生應該記住這句話,“識”在此處的含義應是“記住”。句②說的是蘇軾月夜泛舟游石鐘山的切身體會,游到興起便笑著問兒子蘇邁:“你明白嗎?”“識”在此處應當作“明白”“懂得”來理解。
(2)依據語法結構
借助語法結構,看它充當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詞語搭配,構成什么語法關系。如:
①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史記》)
②太子即位為帝,謁高廟。元年,號令一出太后。(《史記》)
按句法結構,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現代漢語語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詞和能愿動詞修飾,說明“一”在句中不是數詞而是動詞,是“統一”的意思,“之”是它的賓語。句②中“號令一出太后”,實際是“號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動詞,“一”在動詞前便是作為副詞修飾動詞“出”,是“完全,一概”之義。
(3)利用互文辨義
所謂互文,是指兩個相同的語言結構互相闡發、互相補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對應的詞,含義往往相近、相同或互為補充。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這一特點來推斷詞義。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五蠧》)
句中前后兩句為互文,“去”與“息”位置相對應,含義亦相同,“去”的含義為“拋棄”,那么“息”也應作“拋棄”理解。
(4)了解歷史淵源
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義。如“百姓”一詞,在周秦時是“貴族”的總稱,平民無姓氏,平民只能稱之為“黎民”。
[指津3]古今異義詞:明詞義演變規律
文言文中出現的某個詞語,在形式上與現代漢語某個詞語完全一致,但在古代與在現代的意義與用法有差異或者不相同,叫做古今異義詞。特別是現代有些雙音節詞在古代很可能是兩個單音節詞。當這部分詞出現在高考翻譯題中時,部分考生往往容易犯望文生義、以今釋古的錯誤。因此,在運用“據境斷義”法的同時,有必要掌握詞義的演變規律。
(1)詞義擴大
如“中國”,古義一般指中原地區,也指京師;今義則指整個中國。“江”“河”,古義一般特指長江、黃河,如“江東”“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門宴》);今義則泛指一般的江河。
(2)詞義縮小
如“谷”,原是莊稼和糧食的總稱;現在北方的“谷”專指小米,南方的“谷”則專指稻谷了。“臭”古代泛指氣味,如“乳臭未干”“銅臭”;現在專指難聞的氣味。
(3)詞義轉移
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現在專指“書信”,而“送信的人”這個意思已經消失了。“涕”,古代指眼淚、鼻涕,如“士皆垂淚涕泣”(《荊軻刺秦王》);現在一般指鼻涕。
(4)詞義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義是“重病”,輕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現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現不正常的情況,都通稱為“病”,不含有“重病”這個意思。
(5)詞義強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遺憾、不滿意的意思;現在則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
(6)感彩變化
如“卑鄙”,古時指身份低微,見識短淺,無貶義;現在指(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變為貶義詞了。
(7)名稱說法改變
如“目”改稱“眼睛”,“寡”改稱“少”。
[解題指津4]偏義復詞:扣語境,細揣摩
古漢語中有少量的雙音節詞,偏義復詞是其中特殊的一類。這類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關或相反的語素構成,而在特定的語境中,其詞義卻偏在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起陪襯作用。不了解這類詞的特點,就會產生誤解。為避免誤解,要緊扣語境加以揣摩。例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中的“異同”只有“異”的意義,“同”為襯字。再如“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義,“出”為襯字。
一詞多義
【考點精講】
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是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如果能弄清其詞義衍變的規律和特點,那么,無論是記憶還是臨場推斷,效果都會大大增強。
1.詞的本義,就是詞的本來意義,即詞產生時的最初的根本的意義。如“道”的本義是“路途、道路”,“本”的本義是“樹木的根”。
2.詞的引申義,就是詞由本義派生出的與本義相關的其他意義。如“道”的本義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為其引申義;“本”的本義是“樹木的根”,“根本、本來、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義。又如“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中,“關”本指“門閂”,由于作用相似引申為“關卡”。
3.詞的比喻義,就是詞建立在比喻基礎上所產生的意義。如“爪牙”的本義是“鳥獸的爪子和牙齒”,比喻義是“得力的幫手或武士”,現在屬貶義詞;“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義是“野草”,比喻義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即時訓練1]
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①有碑仆道(《游褒禪山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過秦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點撥】
解答一詞多義“2方法”
[即時訓練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初,淮陰人韓信,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數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一二日何來謁王,王且怒且喜,何曰:“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再拜賀曰:“項王喑惡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于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高帝滅楚》)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信度何等已數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假字
【考點精講】
通假,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對于通假字,除靠平時的積累外,還要依據通假條件,判斷該字是否通假。這兩個條件是:
①通假字自身特點:a.讀音相通(有些字因語音演變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
②語境條件,在具體句子中,當某個字用它的本義、引申義等義項都講不通時,就可以考慮通假。
[即時訓練1]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倍”通“背” 背叛,忘記
2.舉酒屬客(《赤壁賦》)
“屬”通“囑” 勸人喝酒
3.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共”通“供” 供給
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受”通“授” 傳授
5.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鴻門宴》)。
“坐”通“座” 座位
【技法點撥】
分析通假字要注意“3法”
[即時訓練2]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朱然,字義封。嘗與權同學書,結恩愛。至權統①事,以然為余姚長。后遷②山陰令,督③五縣。權奇④其能,分丹楊為臨川郡,然為太守。會⑤山賊盛起,然平討,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遷昭武將軍。虎威將軍呂蒙病篤⑥。權問曰:“卿如不起,誰可代者?”蒙對曰:“朱然膽守有余,愚⑦以為可任。”蒙卒,權假⑧然節,鎮⑨江陵。魏遣張郃等攻江陵,郃圍江陵,然中外斷絕。時然城中兵多腫病,堪戰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樓櫓臨城,弓矢雨⑩注,將士皆失色,然晏如而無恐意,方厲吏士,伺間隙攻破兩屯。江陵令姚泰領兵備城北門,見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盡,因與敵交通,謀為內應。垂發,事覺,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徹攻退還。由是然名震于敵國,改封當陽侯。
(節選自《三國志·吳書·朱然傳》,有刪改)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①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
“禽”通“擒” 捕捉、捉拿
②堪戰者裁五千人
“裁”通“才” 僅僅
③方厲吏士,伺間隙攻破兩屯
“厲”通“勵” 激勵,勉勵
④郃等不能克,乃徹攻退還
“徹”通“撤” 撤退
古今異義
【考點精講】
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有些詞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其詞義的演變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詞義擴大。如“河”,原來專指黃河,后來由專名變成通名,泛指一切河流。
第二,詞義縮小。如“谷”,原是谷類的總稱,現在北方的“谷”專指小米,南方的“谷”則專指稻谷了。
第三,詞義轉移。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后來“信”由“音信”的意思轉指“書信”,而“信使”的意思必須和“使”字連用,單用就沒有這個意思了。
第四,詞義弱化。如“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到現在則表示埋怨、責備。
第五,詞義強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遺憾、不滿意,現在則表示仇恨、懷恨的意思。
第六,感彩變化。如“卑鄙”,古時指地位低下,見識淺陋,無貶義,現在指品行惡劣,變為貶義詞了。
第七,名稱說法改變。如“目”改稱“眼睛”,“寡”改稱為“少”等。
漢語詞匯中有一部分詞,古今均用,但意義往往不同,我們稱之為“古今異義”現象。這部分詞是考查的主要對象。做這類題,最忌望文生義,以今律古,以致曲解文意。
[即時訓練1]
解釋下面詞語的古今義。
1.行李: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古義:使者,出使的人。
今義: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2.婚姻:約為婚姻。(《鴻門宴》)
古義:兒女親家,男方之父為婚,女方之父為姻。
今義:多指結婚的事或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
3.非常: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程度副詞。
4.學者: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禪山記》)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5.博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古義:廣博地學習。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6.征夫:問征夫以前路。(《歸去來兮辭》)
古義:行人。
今義:出征的人。
【技法點撥】
理解古今異義注意“3法”
[即時訓練2]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張釋之,字①季,南陽堵陽人也。釋之既②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③之,毋④甚高論,令今可行也。”于是釋之言秦漢之間事,秦所以失,漢所以興者。文帝稱善,拜釋之為謁者仆射。從⑤行,上登虎圈,問上林尉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薄甚悉⑥,欲以觀其能口對⑦向應無窮者。文帝曰:“吏不當如此邪?尉亡賴!”詔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曰:“今陛下以嗇夫口辯⑧而超遷⑨之,臣恐天下隨風靡⑩,爭口辯,亡 其實。且下之化 上,疾 于景向,舉錯 不可不察 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嗇夫。
(節選自《漢書·張釋之傳》,有刪改)
解釋語段中加點實詞的含義。
①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
古義:有利于國家、合乎時宜之事
今義:指某一方面的價值低廉。
②秦所以失,漢所以興者
古義:……的原因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下半句表示結果。
③欲以觀其能口對向應無窮者
古義:像回聲一樣應和
今義:用言語行動表示贊同、支持某種號召或倡議。
④吏不當如此邪?尉亡賴
古義:沒有才干;不中用
今義:指撒潑放刁等惡劣的行為。
⑤爭口辯,亡其實
古義:實際情況
今義: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也有“實在”“確實”的意思。
⑥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向
古義:影子和回聲
今義:對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偏義復詞
【考點精講】
古漢語中,有的合成詞是由兩個同義或反義的單音語素合成,而意義卻偏在其中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是起陪襯作用。
1.兩個語素意義相對。
如:“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句中的“出入”為偏義復詞,用義偏在“入”,不在“出”。
2.兩個語素意義相近。
如:“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園”是種樹的地方,“圃”是種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園”這個語素意義,“圃”只作陪襯。
需注意的是,兩個語素意義相近的偏義復詞和同義復詞要區別開來。如《孔雀東南飛并序》中,“舉動自專由”“會不相從許”。“專由”,就是說“自專”或“自由”,“從許”即是“相從”“相許”,此為同義復詞。
閱讀時,遇到偏義復詞,必須依據上下文確定什么語素表示詞義,什么語素不表示詞義,然后予以正確解釋。
[即時訓練1]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義復詞,并加以解釋。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答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義在“崩”,“殂”是襯字。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答 存亡:偏義在“亡”,“存”是襯字。意為“滅亡”。
3.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東南飛》)
答 父兄:偏義在“兄”,“父”是襯字。指哥哥。
4.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答 公姥:偏義在“姥”,“公”是襯字。指婆婆。
5.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
答 遠近:偏義在“遠”,“近”是襯字。意為“遠”。
6.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答 少長:偏義在“長”,“少”是襯字。意為“誰的年齡大”。
7.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答 異同:偏義在“異”,“同”是襯字。意為“不同”。
【技法點撥】
理解偏義復詞要“3判斷”
[即時訓練2]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李逢吉為相,內①結②知樞密王守澄,勢傾③朝野。惟翰林學士④李紳,每承⑤顧問⑥,常排抑⑦之。擬狀至內庭,紳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遠也。會⑧御史中丞缺,逢吉薦紳清直⑨,宜居風憲⑩之地。上以 中丞亦 次對官 ,不疑而可 之。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朋黨之禍》,有刪改)
指出語段中畫橫線句子中的偏義復詞,并解釋全句。
①偏義復詞:臧否 偏在否
②譯文:(李逢吉)擬好的呈狀送到內庭,李紳多有批評。李逢吉對此感到憂慮,但皇上對待李紳正十分看重,李逢吉無法使皇上疏遠他。
推斷文言實詞含義的方法
(一)語境推義
語境推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根據一個多義詞在句子中的上下文來確定該詞在這一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利用語境推義法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馬文升)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明史·馬文升傳》):朝官/望其項背
(2)崔杼與慶封謀殺齊莊公。莊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慶封又欲殺崔杼而代之相……慶封相景公,景公苦之。慶封出獵,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公孫蠆誅封。封以其屬斗,不勝,走如魯(《呂氏春秋·慎行》):討伐
(3)前守滕宗諒大興學校,費錢數十萬。宗諒去,通判、僚吏皆疑以為欺,不肯書歷。宿(指傳主胡宿)誚之曰:“君輩佐滕侯久矣,茍有過,盍不早正?乃陰拱以觀,俟其去而非之,豈昔人分謗之意乎?”(《宋史·胡宿傳》):責備
理解實詞含義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語境原則。需要強調的是,語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語境即詞語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語境就是詞語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語境即詞語所在句子的所有相關文句。有時候,對詞語的解釋符合小語境,甚至符合上下句構成的語境,但不一定符合完整的大語境。這種符合局部語境,但與整體語境不符的情況極具迷惑性。所以,結合語境來辨析詞語解釋時,絕不能只將解釋代入句中,看其在本句中是否恰當,也不能只滿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須找到所有相關語句,在完整語境中進行揣摩。
(二)句法推義
1.對稱推義
充分利用句子中加“△”的字來推斷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
(1)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津,青雀黃龍之軸(《滕王閣序》):滿
(2)則思始而敬終(《諫太宗十思疏》):慎重
(3)忠不必兮,賢不必以(《九章·涉江》):任用
(4)人車輿,萬物殷富(《史記·南越列傳》):眾多
(5)父未嘗笞,母未嘗,閭里未嘗讓(《論衡·自紀篇》):責備
(6)又況天地之無倪,陰陽之無 (《非國語》):邊際
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詞句對舉的語言現象很多。在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相反或相對,因此,通過對已知詞語的詞性、詞義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
2.語法推義
利用語法推義法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皆克之(《明史·花云傳》):掠取
(2)太祖將取滁州,率數騎前行,云(指傳主花云)從。猝遇賊數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明史·花云傳》):保護
(3)諸山越(指偏遠地方)不賓,有寇難之縣,輒用蓋(指傳主黃蓋)為守長(《吳書·黃蓋傳》):歸順,服從
(4)天下之勢,譬猶病者,陛下既得良醫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壽民(《宋史·蔡襄傳》):愈,使……痊愈;壽,使……長壽
句子的結構是固定的,組合是有規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等。
(1)劃分句子成分法
①信義著于四海(“信義”作主語,可判斷“信”是名詞,作“信用”講)
②煙濤微茫信難求(狀語,確實)
③楚王貪而信張儀(謂語,相信)
(2)看搭配
“輟耕之壟上”,“之”后接表地點的“壟上”,很明顯,“之”在這里只能譯成動詞“到”才能與之搭配。
“自放驢,取樵炊爨”,“樵”前面有動詞“取”,后面有動詞“炊爨”,聯系上下文,不難推斷出它處于賓語的位置,是名詞,應該是“木柴”的意思。
(三)語匯推義
1.鄰字推義
利用鄰字推義法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百姓怨望而海內叛矣(《過秦論》):與“怨”同義,怨恨
(2)過蒙拔擢,寵命優渥(《陳情表》):與“拔”同義,提拔
(3)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蘭亭集序》):與“短”反義,長
(4)雖蒙寬宥,猶執謙退(《后漢書·王梁傳》):與“寬”同義,寬恕
(5)議治亂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潤州謝上表》):與“亂”反義,安定
(6)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與“消”反義,生長
(7)今主上幼沖,賊臣虎據,華夏震慄,雄才奮用之秋也(《三國志·常林傳》):與“幼”同義,年幼
(8)益跅(tuò)弛,不問生產,遂大困,尋死富陽(《周維城傳》):與“弛”同義,放縱
(9)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糾劾之(《顏氏家訓》):與“劾”同義,檢舉、告發
在文言文中,兩個詞連用往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鄰字連用表達同一個意思,這時可以借助其中一個實詞的意義來推斷另一個較為生疏的實詞的意義。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諏”(《后漢書·章帝紀》),“諏”與“咨”同義,意為“咨詢”。另一種是鄰字連用表達相反或相對的意思,這時可以借助其中一個實詞的意義來推斷另一個實詞的意義。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陟”與“罰”反義,意為“提拔”;“臧”與“否”反義,意為“善”。鄰字推義法在翻譯中運用較廣。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閱讀中,“乖謬已多”中的“乖”“謬”為鄰字,“乖”字不易理解,那么可由熟悉的“謬”推知“乖”意為“錯誤”,該句譯為“犯的錯誤已經很多了”。
同義復詞(同義組合)
儕(chái)輩:同輩     褫(chǐ)奪:剝奪
蠲(juān)免:免除 畋(tián)獵:打獵
央浼(měi):央求,請求
2.成語推義
借助成語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氓》):接近、到。聯系成語“若即若離”
(2)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類。聯系成語“不倫不類”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九章·涉江》):迫近、接近。聯系成語“日薄西山”
(4)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促織》):要求。聯系成語“求全責備”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使用的、簡潔精辟的固定短語。成語,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漢語的烙印,是古漢語留給現代漢語的“活化石”。一些成語的含義并未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改變,這就為我們推斷文言實詞含義提供了方便,我們可以根據已掌握的成語的意義和用法來推求文言實詞的含義。
實詞推斷常常聯想到的成語
干名采譽(求取) 形影相吊(慰問)
嚴懲不貸(寬恕) 亟來問訊(屢次)
既往不咎(責備) 細大不捐(拋棄)
披荊斬棘(撥開) 不期而遇(約定)
不速之客(邀請) 毀家紓難(解救)
冠蓋相屬(連接) 屢試不爽(差錯)
不贊一詞(佐助) 垂簾聽政(管理)
求全責備(要求) 口誅筆伐(討伐)
(四)音形推義
利用音形推義法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歸去來兮辭并序》):看
(2)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歸去來兮辭并序》):田地
(3)生而眇者不識日(《眇者識日》):眼盲
(4)平民雖平價不能糴(《徐九思傳》):買進糧食
漢字是一種表意性質的文字,從字形可以推知字義。雖歷經演變,但漢字表意的功能并沒有喪失,漢字本身即為理解詞義的已知條件之一。因此,分析漢字的字形結構(主要是象形字、會意字和形聲字)可以幫助我們探求字的意義。如2020年全國Ⅰ卷譯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粥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其中“糶”是個疑難詞語,我們可以根據其形旁“出”“米”推測它可能與“賣出糧食”有關,再結合后文,就可以翻譯為“出售”。
字音推義法也叫通假推義法,針對文言字詞,有時還可以從語音上著眼,選擇文意翻得通的同音字進行替換。參見學案47活動一“Ⅱ.(一)通假字”部分。
常見形旁的詞義指向
钅(金)、木、氵(水)、(火)、土:與五行有關。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與兵器有關。
馬、牛、羊、犭、鳥、蟲、隹:與動物有關。
讠(言)、辶、忄(心)、彳(行):與行為有關。
纟:與絲麻有關。    貝:與金錢有關。
尸:與身體有關。 女:與婦人有關。
冖:與籠罩有關。 系:與捆綁有關。
求:與毛皮有關。 旨:與美味有關。
頁:與首有關。 目:與眼有關。
皿:與器具有關。 宀、戶:與房舍有關。
攴:與敲擊有關。 辛:與刑具有關。
歹:與死亡有關。 片:與文書、文件有關。
做題時要按照“語境推義→句法推義→語匯推義→音形推義”的順序來進行,注意綜合運用。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題目。(注意活用詞)
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孫叔敖正衣冠而出見之,謂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盡來賀,子獨后來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節選自劉向《說苑·敬慎》)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衣粗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冠白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來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王不知臣之不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題目。(注意古今異義和偏義復詞)
梁太祖即位,馬殷遣使修貢,太祖拜殷侍中兼中書令,封楚王。朗州雷彥恭召吳人攻平江,許德勛擊敗之。殷遣秦彥暉攻朗州,彥恭奔于吳,執其弟彥雄等七人送于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鄴、溆州昌師益等率溪洞諸蠻皆附于殷。殷請升朗州為永順軍,表張佶節度使。殷乃請依唐太宗故事,開天冊府,置官屬。唐莊宗滅梁,殷遣其子希范修貢京師,上梁所授都統印。莊宗問洞庭廣狹,希范對曰:“車駕南巡,才堪飲馬爾。”莊宗嘉之。莊宗平蜀,殷大懼,表求致仕,莊宗下璽書慰勞之。
——節選自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世家·楚世家第六》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馬殷遣使修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張佶節度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莊宗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殷大懼,表求致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殷乃請依唐太宗故事,開天冊府,置官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莊宗問洞庭廣狹,希范對曰:“車駕南巡,才堪飲馬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公諱經,字誠之,號怡庵,襄毅公長子。成化丁未成進士,明年,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命簡閱內庫。內庫向為豪貴人掌,公既至,循故實,稽錄羨余,無敢冒利者。比又視南城,南城肅然。為御史者七年,倔強有父風。移治臨江。臨江與袁、筠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沒其間,民無休居。公至,憫然曰:“夫臨江與太平異也,寇勿擊,民勿寧。”乃立捕諸豪賊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逾年,臨江饑,有司方請賑,公曰:“民饑甚矣,必請而賑,是坐以待斃也;賑而勿請,罪在太守。寧以一身活數萬人。”于是發府庫金五千有奇,建和糴之法,民賴以存治。而監司督賦方急,公入爭曰:“化理以民命為重,民憊矣,以杖驅之,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淵,直速死耳。民盡死,賦從何出?”繼而歲大稔,民感德報稱,賦入為諸郡先。
(節選自《項經傳》,有刪改)
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
(1)比又視南城,南城肅然   
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發府庫金五千有奇
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繼而歲大稔,民感德報稱
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理以民命為重
化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內庫向為豪貴人掌,公既至,循故實,稽錄羨余,無敢冒利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饑甚矣,必請而賑,是坐以待斃也;賑而勿請,罪在太守。寧以一身活數萬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晉出公十七年,智伯與趙、韓、魏共分范、中行地以為邑。出公怒,告齊、魯,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齊,道死。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孫驕為晉君,是為哀公。當是時,晉國政皆決智伯。
智伯益驕,請地韓、魏,韓、魏與之。請地趙,趙不與。智伯怒,遂率韓、魏攻趙。趙襄子[1]懼,乃奔保晉陽。
三家以國人圍晉陽,歲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2];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民無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參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絳水可以灌韓之平陽也。疵謂智伯曰:“韓、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讒人,欲為趙氏游說,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趙氏也。不然,夫二家豈不利朝夕分趙氏之田,而欲為危難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對曰:“臣見其視臣而趨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請使于齊。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率韓、魏以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謀泄,則禍立至矣。”張孟談曰:“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
晉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為諸侯。晉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后而三分其地。靜公遷為家人,晉絕不祀。
(取材于《史記》《資治通鑒》)
[注] [1]趙襄子:晉國臣子,趙地之主。后文的魏桓子、韓康子分別為魏地之主和韓地之主。[2]城不浸者三版:版,筑土墻用的夾板。墻未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塊夾板的高度。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B.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C.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D.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古代有多種紀年法,“晉出公十七年”屬于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
B.參乘,即“驂乘”。古時站在車右陪乘或擔任警衛的人。
C.“韓、魏翼而擊之”的“翼”指兩側,與《鴻門宴》中“翼蔽沛公”相同。
D.侯,古代的一種爵位等級。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春秋時晉國的臣子智伯,一直掌控著晉國的大權,并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
B.臣子疵見微知著,預見韓、魏必反,向智伯進言反被懷疑,便請求出使齊國。
C.張孟談用唇亡則齒寒的道理說服韓、魏二子,瓦解了智伯陣營,致使智氏滅族。
D.韓、趙、魏分別得到了諸侯封號,瓜分了晉國的國土,歷史的格局發生了改變。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二家豈不利朝夕分趙氏之田,而欲為危難不可成之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韓、魏二子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請從文中找出動作描寫的語句來加以佐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實詞活用的規律特點
Ⅰ.掌握名詞、動詞活用的規律特點
(一)名詞活用
1.名詞活用為狀語
在現代漢語中,名詞一般不直接用作狀語修飾謂語動詞,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卻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起修飾、限制作用。主要包括:①時間名詞,如“日”“夜”“月”“歲”等作狀語;②方位名詞,如“南”“北”“內”“外”“上”“下”等作狀語;③普通名詞作狀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詞活用為狀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東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良庖歲更刀:歲
(4)蟬蛻于濁穢:蟬
(5)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舟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
(8)大石側立千尺:側
規律和特點:名詞用在動詞前,如果不構成主謂關系,那么,它一定活用為狀語,或者說,只要是處于主語和謂語之間的名詞一定活用為狀語。
2.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主要有以下幾種現象:①名詞后帶賓語;②名詞前面有副詞;③名詞前面有能愿動詞(如“能”“可”“欲”等);④名詞后面跟介賓短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個“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第二個“師”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齒:齒
⑥未云何龍:云、龍
規律和特點:名詞前面有副詞(“不”“已”“相”等),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在現代漢語中,副詞不能修飾名詞,若修飾了,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飯
⑤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十步
規律和特點:能愿動詞(指“能”“可”“欲”等動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3)①沛公軍霸上:軍
②鷦鷯巢于深林:巢
③唐浮圖(和尚)慧褒始舍于其址:舍
④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質
⑤風乎舞雩:風
規律和特點:名詞前面沒有動詞,后接介賓短語(后無動詞),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4)①驢不勝怒,蹄之:蹄
②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函
③塞者鑿之,陡者級之:級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⑤我樹之成而實五石:樹
規律和特點:名詞后面帶“之”字,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5)①以膏澤斯民:膏澤
②武能網紡繳,檠弓弩:網、檠
③曾皙后:后
④籍吏民,封府庫:籍
⑤函梁君臣之首:函
規律和特點:兩個名詞(或一個名詞和一個名詞性短語)連用,則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至于哪個名詞活用,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6)①根拳而土易:拳
②扣舷而歌之:歌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東
規律和特點:“而”字前或后的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因為“而”字不能連接名詞和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它一般連接動詞和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二)動詞活用為名詞
在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的修飾、限制,這就使它具有了名詞的特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動詞活用為名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追亡逐北:亡、北
(2)瓶無儲粟,生生所資:第二個“生”
(3)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
(4)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聽
(5)去國懷鄉,憂讒畏譏:讒、譏
(6)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畜
(7)而其見愈奇:見
規律和特點:一是兩個動詞連用,如構不成連動式,則后一個動詞一般活用為名詞;二是動詞前若有“其”“之”等代詞修飾,則該動詞活用為名詞。
Ⅱ.掌握形容詞活用及使動、意動的規律特點
(一)形容詞活用
1.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作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或特征,而表示具有某種性質或特征的人或事物。翻譯時應補出中心詞(名詞),讓形容詞作定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賢、少、長
(2)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賢
(3)此其志不在小:小
(4)屈平疾……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公、方正
(5)賓主盡東南之美:美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第一個“圣”和“愚”
規律和特點:當形容詞作主語或賓語時,該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1)(3)(4)(6);當形容詞用在“其”“之”后面,充當中心語時,則活用為名詞,如(2)(5)。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直接帶賓語,或者前面受能愿動詞或副詞修飾時,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而是表示相應的動作行為或變化發展。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第一個“明”
(2)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明
(3)不知東方之既白:白
(4)素善留侯張良:善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
(6)明道德之廣崇:明
規律和特點:當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4)(6);當形容詞放在能愿動詞后,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1)(2);當形容詞放在副詞(時間副詞或否定副詞)后,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3)(5)。
(二)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
1.使動用法
(1)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動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①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興、亡
②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卻
③外連衡而斗諸侯:斗
④宜皆降之:降
⑤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從
規律和特點:當不及物動詞后面帶了賓語,該動詞一般活用為使動用法。
(2)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形容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②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齊
③既來之,則安之:安
④則思正身以黜惡:正
規律和特點:當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形容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形容詞活用為使動用法。
(3)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名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①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第一個“封”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
③卻賓客以業諸侯:業
④闕秦以利晉:利
規律和特點:當名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名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名詞活用為使動用法。
2.意動用法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意動用法的形容詞、名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單于壯其節:壯
(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
(3)駝業種樹:業
(4)悅親戚之情話:悅
(5)吾從而師之:師
規律和特點:當形容詞、名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形容詞、名詞具有“認為(以為)賓語怎么樣”或者“把賓語當什么”(通常可譯為“認為……”“以……為……”“對……感到……”“把……當作……”等)的意思時,該形容詞、名詞活用為意動用法。
特別提醒 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區別
有些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較難區分,必須緊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所表達的意思,方能確定。例如下面兩個句子:

①句中的“小”是“使……小”,即“使大木小”。
②句中的“小”是“以……為小”,即“認為魯地小”“認為天下小”。
由以上兩句可以看出,使動側重于客觀行動,而意動側重于主觀感受,是個人的看法,事實未必如此。如“小天下”,其實天下并未變小,變小只是孔子的一種主觀感受罷了。
動詞的為(wèi)動用法
為動用法中,動詞不直接支配賓語,而是表示為(因、給、對)賓語而施行某一動作。簡言之,主語為賓語而動。只有動詞(包括活用了的名詞、形容詞)才有為動用法。其中“為”包括“為了”“因為”“給(替)”“對(向)”四個意思。如“死國可乎”中的“死”相當于“為……而死”,“名我固當”中的“名”相當于“給……命名”。
必修教材重點文言實詞梳理
[必修上冊]
1.薄
(1)助詞,無實義。
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2)迫近。
例: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陳情表》)
2.言:助詞,無實義。
例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例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
3.有:取得,獲得。
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芣苢》)
4.渠:他。
例: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插秧歌》)
5.匝
(1)布滿,遍及。
例: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插秧歌》)
(2)周,圈。
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6.存
(1)問候,探望。
例: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
(2)思念。
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屈原列傳》)
7.厭:滿足。
例: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短歌行》)
8.韻:氣質,情致。
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
9.方
(1)四周圍繞。
例: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歸園田居(其一)》]
(2)當。
例: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赤壁賦》)
(3)合乎禮儀的行事準則。
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10.橫:遮蔽。
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夢游天姥吟留別》)
11.拔
(1)超出。
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夢游天姥吟留別》)
(2)攻取。
例: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諫逐客書》)
12.殷
(1)震動。
例: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夢游天姥吟留別》)
(2)深。
例: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諫太宗十思疏》)
13.覺(jiào):醒。
例: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游天姥吟留別》)
14.須:等到。
例: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夢游天姥吟留別》)
15.故:舊,老。
例: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并序》)
16.暫:忽然,一下子。
例: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琵琶行并序》)
17.轉:更加,越發。
例: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琵琶行并序》)
18.酹:將酒灑在地上,表示憑吊。
例: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19.堪:可以,能夠。
例:如今有誰堪摘?(《聲聲慢》)
20.中(zhòng):合乎。
例1:木直中繩,以為輪。(《勸學》)
例2: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21.參:檢驗。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22.知
(1)同“智”,見識。
例: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2)同“智”,明智。
例: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23.疾
(1)勁疾。
例: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勸學》)
(2)憎恨。
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齊桓晉文之事》)
(3)痛心。
例: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屈原列傳》)
24.假
(1)借助。
例: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勸學》)
(2)憑借,利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促織》)
25.水:游泳。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勸學》)
26.絕
(1)橫渡。
例:而絕江河。(《勸學》)
(2)越過。
例:可以橫絕峨眉巔。(《蜀道難》)
27.生:同“性”,天性。
例: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
28.一
(1)專一。
例: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2)統一。
例: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
(3)把……看作一樣。
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蘭亭集序》)
(4)全,都。
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
29.道
(1)真理。
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道:天道,自然的規律。
例: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解牛》)
(3)取道。
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4)同“導”,引導。
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離騷(節選)》]
30.聞
(1)知道,懂得。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2)上報。
例:無何,宰以卓異聞。(《促織》)
(3)學識。
例: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屈原列傳》)
31.庸
(1)表示反問語氣。
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
(2)平庸無能。
例: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32.益
(1)更加,越發。
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師說》)
(2)漸漸。
例: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蘇武傳》)
33.身:自己。
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34.惑:糊涂。
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35.族
(1)類。
例:士大夫之族。(《師說》)
(2)眾;一般的。
例: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3)(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
例: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庖丁解牛》)
(4)滅族。
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36.齒:并列,排列。
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師說》)
37.徒:同類的人。
例: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38.賢
(1)才德優秀。
例: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2)超過。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39.通
(1)全面。
例: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師說》)
(2)遍,次。
例: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孔雀東南飛》)
40.嘉:贊許。
例1:余嘉其能行古道。(《師說》)
例2:武帝嘉其義。(《蘇武傳》)
41.貽:贈送。
例: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42.望:農歷的每月十五。
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賦》)
43.縱:放任。
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
44.如
(1)往。
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
(2)或者。
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3)至于。
例: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45.倚。
(1)循,依。
例: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賦》)
(2)斜倚;斜靠。
例: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
46.危
(1)端正。
例: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赤壁賦》)
(2)高。
例: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3)危害,使……處于險境。
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齊桓晉文之事》)
47.下
(1)攻占。
例: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赤壁賦》)
(2)降低身份。
例: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六國論》)
48.驟:一下子,很容易。
例: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赤壁賦》)
49.卒
(1)終究。
例: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赤壁賦》)
(2)完成,盡。
例: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孔雀東南飛》)
50.適
(1)享有。
例: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
(2)到某地去。
例: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屈原列傳》)
(3)女子出嫁。
例: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
(4)順從,依照。
例: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孔雀東南飛》)
(5)剛才。
例: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孔雀東南飛》)
(6)逢迎;周旋。
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
51.白
(1)明亮。
例: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
(2)告訴,稟告。
例: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52.乘
(1)讀chéng,冒(著)。
例: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登泰山記》)
(2)讀shèng,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例:千乘之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3)讀chéng,登上。
例:乘彼垝垣,以望復關。(《氓》)
53.限
(1)界限。
例: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登泰山記》)
(2)門檻。此處意為“像門檻一樣”。
例: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云。(《登泰山記》)54.云:助詞,無實義。
例:世皆謂之天門云。(《登泰山記》)
55.稍:逐漸。
例: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記》)
56.姝:美麗,漂亮。
例: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靜女》)
57.俟:等待。
例: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靜女》)
58.愛
(1)同“”,隱藏。
例: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
(2)吝惜,舍不得。
例1:百姓皆以王為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例2: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過秦論》)
59.孌:美好。
例:靜女其孌,貽我彤管。(《靜女》)
60.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斷。
例1: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靜女》)
例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氓》)
[必修下冊]
1.哂:微笑。
例: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同:諸侯一起朝見天子。
例:宗廟之事,如會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3.端
(1)古代的一種禮服。
例:如會同,端章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萌芽,發端。
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大學之道》)
4.相(xiàng):諸侯祭祀、會盟或朝見天子時,主持禮贊的司儀官。
例:愿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5.作
(1)起身,站起來。
例1: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例2: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無衣》)
(2)建造,興建。指大興土木、營建宮殿苑囿一類事情。
例: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諫太宗十思疏》)
6.撰:才能。
例:異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7.莫:同“暮”。
例: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8.詠:唱歌。
例: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9.異:對……感到奇怪。
例: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10.隱:痛惜,憐愛。
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11.擇
(1)區別。
例: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2)同“釋”,舍棄。
例: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諫逐客書》)
12.明
(1)視力。
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齊桓晉文之事》)
(2)彰明。
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之道》)
13.獨:偏偏,卻。
例: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齊桓晉文之事》)
14.形:表現。
例: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15.老
(1)敬愛。
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齊桓晉文之事》)
(2)老人。
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齊桓晉文之事》)
16.幼:愛護。
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齊桓晉文之事》)
17.御
(1)治理。
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齊桓晉文之事》)
(2)駕著;駕駛。
例: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18.權:稱量。
例:權,然后知輕重。(《齊桓晉文之事》)
19.抑
(1)表示反問,相當于“難道”。
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齊桓晉文之事》)
(2)或者,還是。
例1: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與妻書》)
例2: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五代史伶官傳序》)
20.辟
(1)開辟。
例:欲辟土地,朝秦楚。(《齊桓晉文之事》)
(2)不正。
例: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齊桓晉文之事》)
(3)批駁。
例: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答司馬諫議書》)
21.蒞:統治。
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齊桓晉文之事》)
22.若
(1)如此。
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2)你。
例:若知我不降明。(《蘇武傳》)
23.涂:同“途”道路。
例: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齊桓晉文之事》)
24.敏
(1)聰慧。
例:我雖不敏,請嘗試之。(《齊桓晉文之事》)
(2)勤勉。
例: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學而》)
25.放:放縱。
例: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齊桓晉文之事》)
26.侈:過度。
例: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齊桓晉文之事》)
27.畜(xù):養活。
例: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齊桓晉文之事》)
28.輕:容易。
例: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齊桓晉文之事》)
29.贍:足。
例:此惟救死而恐不贍。(《齊桓晉文之事》)
30.時:季節。
例: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齊桓晉文之事》)
31.申:申誡,告誡。
例:申之以孝悌之義。(《齊桓晉文之事》)
32.戴:用頭頂著物件。
例: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
33.奏:進。
例:砉然向然,奏刀然。(《庖丁解牛》)
34.進
(1)超過。
例: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解牛》)
(2)進奉。
例: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促織》)
35.遇:接觸。
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庖丁解牛》)
36.郤
(1)同“隙”,空隙。
例: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庖丁解牛》)
(2)同“隙”,隔閡,嫌怨。
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鴻門宴》)
37.經:指經脈。
例:技經肯綮之未嘗。(《庖丁解牛》)
38.肯:附在骨頭上的肉。
例:技經肯綮之未嘗。(《庖丁解牛》)
39.陪:增加。
例: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秦師》)
40.共:同“供”,供給。
例: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41.肆:延伸,擴張。
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燭之武退秦師》)
42.闕:侵害,消減。
例: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43.唯:表示希望、祈請。
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44.敝:損害。
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45.饗:用酒食款待賓客。這里是“犒勞”的意思。
例: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
46.幸
(1)指君主寵愛女子。
例: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鴻門宴》)
(2)幸虧,幸而。
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3)希望。
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蘇武傳》)
47.鯫:淺陋,卑微。
例:鯫生說我曰。(《鴻門宴》)
48.距:同“據”,據守。
例: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鴻門宴》)
49.內:同“納”,接納。
例1: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鴻門宴》)
例2: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諫逐客書》)
50.倍:同“背”,背棄。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51.謝
(1)道歉。
例: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
(2)辭別。
例: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孔雀東南飛》)
(3)告訴,告知。
例: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52.數
(1)讀shuò,屢次,多次。
例:范增數目項王。(《鴻門宴》)
(2)讀shù,天數。
例: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六國論》)
53.目
(1)遞眼色。
例:范增數目項王。(《鴻門宴》)
(2)條目,細則。
例:顏淵曰:“請問其目。”(《論語·顏淵》)
54.竊: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辭。
例: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55.讓:責備。
例1: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例2: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傳》)
56.來:招致,招攬。
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諫逐客書》)
57.并
(1)兼并,吞并。
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諫逐客書》)
(2)全,都。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蘇武傳》)
58.包:吞并,囊括。
例:包九夷,制鄢、郢。(《諫逐客書》)
59.施
(1)讀yì,延續。
例:使之西面事秦,公施到今。(《諫逐客書》)
(2)讀shī,用。
例: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
60.杜:堵塞,封閉。
例:強公室,杜私門。(《諫逐客書》)
61.卻
(1)推辭,拒絕。
例: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諫逐客書》)
(2)使……退卻。
例:卻匈奴七百余里。(《過秦論》)
(3)退下。
例: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孔雀東南飛》)
62.建:樹立。
例: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諫逐客書》)
63.傅:附著,加上。
例:傅璣之珥。(《諫逐客書》)
64.搏:擊打,拍打。
例: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諫逐客書》)
65.充:豐裕,繁盛。
例: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諫逐客書》)
66.資
(1)資助,供給。
例: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諫逐客書》)
(2)憑借。
例:生生所資,未見其術。(《歸去來兮辭并序》)
67.業:使……成就霸業。
例:卻賓客以業諸侯。(《諫逐客書》)
68.藉:同“借”。
例: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諫逐客書》)
69.赍:送給,付與。
例1: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諫逐客書》)
例2: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孔雀東南飛》)
70.竟:完成。
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與妻書》)
71.彀:同“夠”。
例:稱心快意,幾家能彀?(《與妻書》)
72.第:只是。
例:第以今日事勢觀之。(《與妻書》)
73.肖:像。
例: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與妻書》)
74.旁(bàng):靠近。
例: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與妻書》)
75.尚
(1)尊崇,崇尚,愛好。
例: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促織》)
(2)高出,超出。
例:好仁者無以尚之。(《論語·里仁》)
(3)特指品行高尚,超出常人。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
(4)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婚配。
例:平陽侯曹壽尚武帝妹陽信長公主。(《漢書·衛傳》)
(5)自高自大。
例: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
(6)尚且。
例: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7)還。
例: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尚饗】希望死者來享用祭品。后世祭文結語多用“尚饗”二字。
【尚主】娶公主為妻。
76.里:古代基層行政組織。
例:令以責之里正。(《促織》)
77.丁:明清時期年滿十六周歲的男子。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促織》)
78.口:女子及未滿十六周歲的男子。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促織》)
79.昂:抬高。
例: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促織》)
80.操
(1)從事。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促織》)
(2)持。
例:所操之術多異故也。(《答司馬諫議書》)
81.售
(1)考試得中。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促織》)
(2)施展,實現。
例:夫人必以夜半泣而訴君,若為譽世子者,而因加誣焉,庶幾說可售矣。(《東周列國志》)
(3)買。
例: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促織》)
(4)引申為酬謝。
例:一日,以花來獻,予售以斗酒。(《寓簡》)
(5)推行,施展,顯露。
例: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小石城山記》)
(6)指女子得嫁。
例:去此六十里,有吳村衛氏女,年十八矣,高其價,故未售也。(《紅玉》)
【售謗】散布詆毀誹謗他人的話。
82.款:規格。
例: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織》)
83.迄:最終。
例: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促織》)
84.行
(1)做,從事。
例:并蟲亦不能行捉矣。(《促織》)
(2)同“形”。
例: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大學之道》)
(3)讀háng,輩。
例: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
(4)將要。
例: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并序》)
85.祝:禱告。
例: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促織》)
86.逼:非常。
例:與村東大佛閣真逼似。(《促織》)
87.趁:追逐。
例:成益愕,急逐趁之。(《促織》)
88.躡
(1)追隨。
例: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促織》)
(2)穿。
例: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孔雀東南飛》)
89.啻:比得上。
例: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促織》)
90.塞:充抵。
例:留待限期,以塞官責。(《促織》)
91.裁:同“才”。
例: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促織》)
92.諦:細察。
例:審諦之,短小。(《促織》)
93.造:到。
例: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促織》)
94.翹:舉。
例:蟲翹然矜鳴,似報主知。(《促織》)
95.瞥:突然,倏然。
例:方共瞻玩,一雞瞥來,徑進以啄。(《促織》)
96.俾:使。
例:又囑學使俾入邑庠。(《促織》)
97.賚:贈送,賞賜。
例:撫軍亦厚賚成。(《促織》)
98.當
(1)主持,掌握。
例:人君當神器之重。(《諫太宗十思疏》)
(2)同“嘗”,嘗試。
例:當察亂何自起?(《兼愛》)
(3)判處。
例: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蘇武傳》)
(4)承受。
例: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燕歌行并序》)
99.休
(1)喜慶,福祿。
例: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諫太宗十思疏》)
(2)終結。
例: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并序》)
100.董:督察。
例: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諫太宗十思疏》)
101.牧:養。
例: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諫太宗十思疏》)
102.盤:快樂。
例: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諫太宗十思疏》)
103.敬:慎。
例: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諫太宗十思疏》)
104.每:常常。
例: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答司馬諫議書》)
105.術
(1)方法,主張。
例:所操之術多異故也。(《答司馬諫議書》)
(2)指營生的本領。
例:生生所資,未見其術。(《歸去來兮辭并序》)
106.辨:同“辯”,分辯。
例: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答司馬諫議書》)
107.難:排斥。
例: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答司馬諫議書》)
108.前:預先。
例:則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馬諫議書》)
109.恤:顧念,憂慮。
例: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答司馬諫議書》)
110.義
(1)適宜。
例:度義而后動。(《答司馬諫議書》)
(2)做事合乎情理。
例:武帝嘉其義。(《蘇武傳》)
(3)善,好。
例: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孔雀東南飛》)
111.是:認為正確。
例:是而不見可悔故也。(《答司馬諫議書》)
112.走:通達。
例: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賦》)
113.回:曲折。
例:廊腰縵回,檐牙高啄。(《阿房宮賦》)
114.輦:君王及后妃所乘的車。
例:辭樓下殿,輦來于秦。(《阿房宮賦》)
115.剽:搶劫,掠奪。
例: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阿房宮賦》)
116.庾:谷倉。
例: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阿房宮賦》)
117.遞:依次傳遞。
例: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阿房宮賦》)
118.互:相繼。
例: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
119.率:全都,一概。
例: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
120.完:保全。
例: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六國論》)
121.判:決定,確定。
例: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六國論》)
122.速:招致。
例: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123.洎:及,等到。
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六國論》)
124.理:天數,命運。
例: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六國論》)
125.較:較量。
例: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126.劫:脅迫,挾持。
例: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127.坼:分裂。
例: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
128.挹:舀(水)。
例: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念奴嬌·過洞庭》)
易混易錯歸納
1、易錯原因:
【01】教材實詞積累差。
不能很好的積累文言實詞,對教材的文言實詞要一一過關。
【02】不明答題方法。
應該先明確教材詞語含義,然后把教材詞語含義帶入文中詞語,看是否通順。
2、常見錯誤類型:
【01】表述錯誤。
這種錯誤現象在歷年真題中出現頻率較高,同時需要靠知識積累來應對。表述錯誤往往直接改變加點詞語的含義,或是在補充說明的部分設置誤區。如果考生基礎扎實、文史常識積累豐富且較為全面 那么在解決這類題時往往得心應手;如果基礎較為薄弱,則很難選出錯誤選項。
【02】魚目混珠。
這是一種在歷年考題中很常見的設置陷阱的方法,出題人在解說詞語時,往往用同類或相似事物代替詞語正確釋義中的一個或幾個事物。
【03】形近替換。
形近替換是文化常識題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陷阱設置。出題人會利用詞匯的古今異義或者一詞多義等特點來設置陷阱,一般有兩種典型做法,第一種是以今義帶入古義,即用現代漢語思維去解釋古代漢語詞匯;第二種是想當然地做出一些論斷,往往忽略了其內涵和文化背景。這種錯誤選項似是而非,難以分辨,考生在審題時應注意結合原文,同時在日常學習中應注重重加強對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積累。
【04】混淆感彩。
混淆感彩是文化常識題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陷阱設置。混淆感彩具體體現為將中性義與褒義、貶義進行互換。這種改變往往是不易察覺的,考生在作答時應子細審題,必要時還可以結合上下文進行判斷。
下列文言實詞高考多次重復考查,需重點掌握,以便在文言文翻譯中準確落實。
01屬(10年11考)
[課本回扣]
(1)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赤壁賦》)________
(2)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________
(3)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滕王閣序》)________
(4)衡少善屬文(《張衡傳》)________
(5)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________
(6)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過秦論》)________
(7)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________
(8)然亡國破家相隨屬(《屈原列傳》)________
02居(10年10考)
[課本回扣]
(1)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________
(2)自吾氏三世居是鄉(《捕蛇者說》)________
(3)佛印居右,魯直居左(《核舟記》)________
(4)昂其值,居為奇貨(《聊齋志異·促織》)________
(5)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梓人傳》)________
(6)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記》)________
(7)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________
(8)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張衡傳》)________
(9)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________
(10)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諫太宗十思疏》)________
03故(10年8考)
[課本回扣]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閣序》)________
(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________
(3)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見蔡桓公》)________
(4)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________
(5)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________
(6)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________
(7)大人故嫌遲(《孔雀東南飛》)________
(8)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________
(9)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________
04度(10年7考)
[課本回扣]
(1)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過秦論》)________
(2)一年一度秋風勁(《采桑子·重陽》)________
(3)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揚州慢》)________
(4)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過秦論》)________
(5)卒其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________
(6)道不通,度已失期(《陳涉世家》)________
(7)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________
(8)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錄〉后序》)________
05知(10年7考)
[課本回扣]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________
(2)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________
(3)其真不知馬也(《馬說》)________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________
(5)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勾踐滅吳》)________
(6)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________
(7)素與副張勝相知(《蘇武傳》)________
(8)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列子·兩小兒辯日》)________
06除(10年7考)
[課本回扣]
(1)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________
(2)扶輦下除,觸柱折轅(《蘇武傳》)________
(3)攘除奸兇,興復漢室(《出師表》)________
(4)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日》)________
(5)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________
07多(10年6考)
[課本回扣]
(1)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寡人之于國也》)________
(2)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陳涉世家》)________
(3)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________
(4)絕山獻多生怪柏(《三峽》)________
(5)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韓非子》)________
08當(10年6考)
[課本回扣]
(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短歌行》)________
(2)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________
(3)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廉頗藺相如列傳》)________
(4)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陳情表》)________
(5)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蘇武傳》)________
(6)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蘭亭集序》)________
(7)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傳》)________
(8)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________
(9)副有罪,當相坐(《蘇武傳》)________
(10)北邀當國者相見(《〈指南錄〉后序》)________
(11)當窗理云鬢(《木蘭詩》)________
(12)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________
09易(10年6考)
[課本回扣]
(1)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廉頗藺相如列傳》)________
(2)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涉江》)________
(3)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滕王閣序》)________
(4)賊易之,對飲酒,醉(《童區寄傳》)________
(5)由是賊中險易遠近虛實盡知之(《李愬雪夜入蔡州》)________
(6)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種樹郭橐駝傳》)________
(7)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伶官傳序》)________
10事(10年6考)
[課本回扣]
(1)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學而》)________
(2)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________
(3)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過秦論》)________
(4)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孔雀東南飛》)________
(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________
(6)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觸龍說趙太后》)________
(7)著我繡夾裙, 事事四五通(《孔雀東南飛》)________
(8)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史記》)________
11數(10年5考)
[課本回扣]
(1)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寡人之于國也》)________
(2)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六國論》)________
(3)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隆中對》)________
(4)范增數目項王(《鴻門宴》)________
(5)愿令得補黑衣之數(《觸龍說趙太后》)________
(6)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寡人之于國也》)________
(7)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琵琶行》)________
(8)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滕王閣序》)________
(9)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逍遙游》)________
12期(10年5考)
[課本回扣]
(1)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蘭亭集序》)________
(2)未登程先問歸期(《長亭送別》)________
(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陳情表》)________
(4)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________
(5)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陳涉世家》)________
(6)帝鄉不可期(《歸去來兮辭》)________
(7)匪我愆期,子無良媒(《詩經·氓》)________
(8)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________
13善(10年5考)
[課本回扣]
(1)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蘇武傳》)________
(2)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________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________
(4)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________
(5)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張衡傳》)________
(6)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鴻門宴》)________
(7)先主曰:“善!”(《隆中對》)________
(8)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________
(9)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________
14鄙(10年5考)
[課本回扣]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________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________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________
(4)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________
(5)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論戰》)________
(6)孔子鄙其小器(《訓儉示康》)________
(7)敢竭鄙懷,恭疏短引(《滕王閣序》)________
(8)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荊軻刺秦王》)________
15堪(10年5考)
[課本回扣]
(1)不堪母驅使(《孔雀東南飛》)________
(2)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指南錄〉后序》)________
(3)可堪回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________
(4)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雨霖鈴》)________
(5)千載誰堪伯仲間(《蜀相》)________
16行(10年5考)
[課本回扣]
(1)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十則》)________
(3)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列傳》)________
(4)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師表》)________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海》)________
(6)琵琶行(《琵琶行》)________
(7)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出師表》)________
(8)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________
(9)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________
(10)余嘉其能行古道(《師說》)________
17薄(10年5考)
[課本回扣]
(1)狐裘不暖錦衾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________
(2)兒已薄祿相(《孔雀東南飛》)________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出師表》)________
(4)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陳情表》)________
(5)門衰祚薄(《陳情表》)________
(6)薄其稅斂,民可使其富也(《孟子》)________
(7)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詩經》)________
(8)鄰之厚,君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________
(9)朕追念前事,薄物細故(《史記·匈奴列傳》)________
(10)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涉江》)________
(11)歲種薄田一頃余(《杜陵叟》)________
(12)矢溺皆閉其中,與飲食之氣相薄(《獄中雜記》)________第11講 文言實詞的理解和積累
目 錄
01 考情分析·備考策略 2
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
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熱考題型·解題策略 4
05 真題感悟·命題洞見 5
學習目標:
1.回歸教材,積累高考必備文言實詞;
2.掌握判斷文言實詞的技法;
3.學以致用,運用掌握技巧解決難題。
【考情診斷】
復習任務 掌握理解五類實詞(古今異義詞、多義實詞、通假字、偏義復詞、活用詞)的方法。
年份 卷別 設題角度 提問方式 命題特點
2023 新高考Ⅰ卷 古今異義詞:勸、誣說實詞用法:圍(被圍) 冷僻實詞:具臣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1)實詞題已連續兩年單獨設題。考查重點放在古今異義詞、多義實詞上。 (2)2023年高考實詞題有新變化: ①單音節詞、雙音節詞甚至短語都考到了。 ②不再限于實詞含義,兼及用法。 ③文化常識退到很小的位置。 (3)高度重視與教材的關聯,與成語的關聯。
新高考Ⅱ卷 多義實詞:平易、片、果
2022 新高考Ⅰ卷 多義實詞:蔽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新高考Ⅱ卷 古今異義詞:尊重
“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古代文閱讀中每年必考考點。“常見”,這是規定的考查范圍,實詞規定為120個,“在文中”,強調的是根據具體語境來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其含義或用法。
一、了解詞語理解命題特點
1.注重“教考銜接”。雖然試題考查的加點詞語都出自課外,但與教材內容高度相關。試題有可能要求考生將加點詞語與課內詞語進行比較,判斷異同,是否能夠準確掌握課內詞語直接關系到能否正確作答;試題也有可能要求考生判斷選項中關于加點詞語的表述是否正確,考生往往能夠在語文教材中找到該詞語,雖然所在語句不同但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通過遷移課內知識就能破解課外詞語。試題在以這樣的方式告訴考生要重視課內知識的學習和遷移。
2.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該題考查范圍廣,不僅包含對文言文重要詞語意義的考查,而且包含對與之相關的各種文言現象等內容的考查,同時關涉對成語、文化常識等知識點的考查。雖然關聯的考點眾多,但都指向文言文的基礎知識。本題的設置有利于引領學生積累文言詞語、梳理文言現象、掌握古代漢語的基本語法知識,夯實基本功。
3.注重比較分析。該題的相當一部分選項需要考生將考試遇到的新問題和日常學習應知應會的舊知識展開比較,這種命題方式除引導學生重視教材學習外,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和對舊知識的鞏固,有利于學生結合語境辨別重要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也便于學生開闊眼界,舉一反三,形成知識體系。
二、了解文言詞語考查新題型
考查題型是把考試材料中的一個實詞與教材內的同一個實詞進行詞義異同比較,進而形成正確判斷。這種題型答題的主要方法是以熟推生法:把教材內實詞的詞義代入那個陌生例句中去,再把該實詞例句代入上下文中看是否合適。當然,此法使用的前提是熟知教材例句中該實詞的詞義。
三、掌握文言實詞方法攻略
文言實詞主要指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量詞。這些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是學習文言文的關鍵。常見文言實詞數量多,變化多,而且文言實詞絕大部分是一詞多義的,詞義是不定項的,完全采用逐詞逐義識記,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結合上下文來判定實詞的含義,上下文這個語境是相對穩定的,語境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詞義的。對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斷句的考查、語句翻譯的考查,都是基于對實詞含義的理解;沒有對實詞含義的正確理解,就無法正確解答這些題目。
文言實詞積累方法
1.分類記憶法
文言實詞浩繁復雜,適當地歸類識記,效果很好。例如古代表示官職調動的詞語,表授予的,如征、召、辟、拜、除等;表罷免的,如黜、罷、免、削、奪、廢等;表調動的,如遷、調、改、轉、出、徙等。例如表示人物類的詞語,表年齡的,如孩提、豆蔻、及笄、加冠、而立;表性情的,如直、清、聰、狡、佞、貪等;表修養、才華的,如精、修、通、博涉、善屬文等。又例如表示社會狀態的詞語,如治、亂、興、衰、盛等。
2.源流識記法
對于多義實詞,可以根據其本義,再引申到其他義項,由源通流,十分好記。
3.故事助記法
對于復雜的多義詞,可以把它們編成一個個小故事來記憶。如對于常見的120個實詞,已有完整的一套故事集。如“疾”:
蔡人有足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尋醫。鎮上有醫,術高,常解民之疾(病痛)苦。后蔡人愈,家人謝醫曰:“鄉間有庸醫,嘗疾(嫉妒)爾術,所幸未聽之也。”醫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
2025年備考策略
《考試大綱》要求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自2015年起,全國新課標卷沒有單獨設題考查此考點,但高考試卷中的文言文閱讀題,從閱讀到理解到答題,自始至終都涉及對常見文言實詞詞義的理解。特別是文言文翻譯,更是與理解實詞含義密切相關。
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蘇卷和浙江卷都有考查實詞的釋義,以選擇題的形式出題。除此外,上海卷文言文閱讀第一題設置的是加點字詞的直接釋義,兩小題兩分。
《考試大綱》中規定了考生要掌握的120個文言實詞。一定要在牢牢掌握這120個實詞的基礎上,領悟理解實詞含義的一般方法,以求收到聞一知十的奇效。翻譯文言句子往往將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設置為得分點,其中重點是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復詞。
命題走勢
①選材趨于多樣,記敘文、議論文均有涉及;且為非連文本,兩則或兩則以上材料。
②詞語文常等選擇題,關聯初高中教材、成語等,還會涉及字詞的特殊用法等。
③文意理解題,注重對詞語句式、邏輯省略、張冠李戴等的考查。
④翻譯題,突出對重點實詞、詞語活用、特殊句式的考查。
⑤主觀題,或者求異,考查多角度思考;或者求同,考查對材料共同點的概括。
備考建議
注意抓實180個實詞,落實課內文言學習。注意積累成語中的重點詞、句式和活用等,落實語文學習的綜合性要求。注意趣味化、應用化掌握文常。注意文言文記敘、議論的比較,互文閱讀。注意區分議論文中是作者觀點還是文中人物觀點;注意區分記敘文中多個人物、時間、地點的“相互混淆”。注意專題積累,針對每類試題積累相關知識。
必備知識
[指津1]通假字:據音悟義
通假字是指本當用甲字,卻借用與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種語言現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句中本該用“早”字,卻用音同的“蚤”替代。
還有一種情形,一個漢字(古字)原本有好幾個意義,后為了區別不同義項,另造一個新字(今字)來表示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意義。如“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蘇軾《石鐘山記》),“莫”是會意字,從字形結構分析,就是“太陽墜入草叢中”,后來為了區別其他義項,才又造了一個“暮”字專門表示“太陽落山的時刻,即傍晚”這個意思。因此,這兩個字的關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中學教學中,把古今字也視為通假字。
應該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語音的演變,有的通假字現在的讀音已與本字讀音相差甚遠,甚至完全不同。如“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中的“生”通“性”,其聲母、韻母、聲調都不相同,這類字在平時就應著重識記。
因為通假字和本字多沒有意義上的必然聯系,所以在閱讀時如遇到按其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等都解釋不通的字時,就要考慮這個字是不是某個字的通假字。
[指津2]一詞多義:據境斷義
文言實詞,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在詞典中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而這些義項,又可以分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等等。而文中的實詞,確切的含義只有一個。閱讀時,應根據該詞的特定語境來斷定其特定的含義。
(1)參照上下文意
根據上下文意,看時間、地點、什么人說、為什么說、對誰說、怎么說等語言環境。不但要看該詞的含義在句中能否講通,而且要看其與全段乃至全篇表達的思想內容是否協調,前后是否一致。如:
①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禮記·檀弓下》)
②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句①說的是孔子路過泰山腳下,聽到有婦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卻又不肯離開這“無苛政”之地,于是便發出感嘆,且用命令語氣教育自己的學生應該記住這句話,“識”在此處的含義應是“記住”。句②說的是蘇軾月夜泛舟游石鐘山的切身體會,游到興起便笑著問兒子蘇邁:“你明白嗎?”“識”在此處應當作“明白”“懂得”來理解。
(2)依據語法結構
借助語法結構,看它充當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詞語搭配,構成什么語法關系。如:
①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史記》)
②太子即位為帝,謁高廟。元年,號令一出太后。(《史記》)
按句法結構,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現代漢語語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詞和能愿動詞修飾,說明“一”在句中不是數詞而是動詞,是“統一”的意思,“之”是它的賓語。句②中“號令一出太后”,實際是“號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動詞,“一”在動詞前便是作為副詞修飾動詞“出”,是“完全,一概”之義。
(3)利用互文辨義
所謂互文,是指兩個相同的語言結構互相闡發、互相補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對應的詞,含義往往相近、相同或互為補充。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這一特點來推斷詞義。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五蠧》)
句中前后兩句為互文,“去”與“息”位置相對應,含義亦相同,“去”的含義為“拋棄”,那么“息”也應作“拋棄”理解。
(4)了解歷史淵源
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義。如“百姓”一詞,在周秦時是“貴族”的總稱,平民無姓氏,平民只能稱之為“黎民”。
[指津3]古今異義詞:明詞義演變規律
文言文中出現的某個詞語,在形式上與現代漢語某個詞語完全一致,但在古代與在現代的意義與用法有差異或者不相同,叫做古今異義詞。特別是現代有些雙音節詞在古代很可能是兩個單音節詞。當這部分詞出現在高考翻譯題中時,部分考生往往容易犯望文生義、以今釋古的錯誤。因此,在運用“據境斷義”法的同時,有必要掌握詞義的演變規律。
(1)詞義擴大
如“中國”,古義一般指中原地區,也指京師;今義則指整個中國。“江”“河”,古義一般特指長江、黃河,如“江東”“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門宴》);今義則泛指一般的江河。
(2)詞義縮小
如“谷”,原是莊稼和糧食的總稱;現在北方的“谷”專指小米,南方的“谷”則專指稻谷了。“臭”古代泛指氣味,如“乳臭未干”“銅臭”;現在專指難聞的氣味。
(3)詞義轉移
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現在專指“書信”,而“送信的人”這個意思已經消失了。“涕”,古代指眼淚、鼻涕,如“士皆垂淚涕泣”(《荊軻刺秦王》);現在一般指鼻涕。
(4)詞義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義是“重病”,輕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現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現不正常的情況,都通稱為“病”,不含有“重病”這個意思。
(5)詞義強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遺憾、不滿意的意思;現在則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
(6)感彩變化
如“卑鄙”,古時指身份低微,見識短淺,無貶義;現在指(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變為貶義詞了。
(7)名稱說法改變
如“目”改稱“眼睛”,“寡”改稱“少”。
[解題指津4]偏義復詞:扣語境,細揣摩
古漢語中有少量的雙音節詞,偏義復詞是其中特殊的一類。這類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關或相反的語素構成,而在特定的語境中,其詞義卻偏在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起陪襯作用。不了解這類詞的特點,就會產生誤解。為避免誤解,要緊扣語境加以揣摩。例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中的“異同”只有“異”的意義,“同”為襯字。再如“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義,“出”為襯字。
一詞多義
【考點精講】
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是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如果能弄清其詞義衍變的規律和特點,那么,無論是記憶還是臨場推斷,效果都會大大增強。
1.詞的本義,就是詞的本來意義,即詞產生時的最初的根本的意義。如“道”的本義是“路途、道路”,“本”的本義是“樹木的根”。
2.詞的引申義,就是詞由本義派生出的與本義相關的其他意義。如“道”的本義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為其引申義;“本”的本義是“樹木的根”,“根本、本來、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義。又如“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中,“關”本指“門閂”,由于作用相似引申為“關卡”。
3.詞的比喻義,就是詞建立在比喻基礎上所產生的意義。如“爪牙”的本義是“鳥獸的爪子和牙齒”,比喻義是“得力的幫手或武士”,現在屬貶義詞;“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義是“野草”,比喻義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即時訓練1]
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①有碑仆道(《游褒禪山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過秦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名詞,路,道路 ②動詞,說,講 ③名詞,道理 ④名詞,主張,思想,學說 ⑤名詞,正確的方法 ⑥動詞,取道 ⑦名詞,道義 ⑧名詞,天道,自然的規律 ⑨名詞,風尚
【技法點撥】
解答一詞多義“2方法”
[即時訓練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初,淮陰人韓信,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數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一二日何來謁王,王且怒且喜,何曰:“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再拜賀曰:“項王喑惡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于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高帝滅楚》)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王:稱王,自立為王。(2)顧:視,看。(3)必:果真,假使。(4)再拜:拜了兩次。(5)特:只,僅,獨,不過。(6)東:向東去。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信度何等已數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關鍵得分點:(1)度,推測;數,多次;王不我用,賓語前置句;亡,逃亡,逃跑。(2)誠,如果;任,任用;何所,哪里有。
答案 (1)韓信推測蕭何等人多次向漢王舉薦過他,但漢王一直沒有重用韓信,于是韓信逃跑了。
(2)現在大王如果確實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將士,那還有什么敵人不能被誅滅!
【參考譯文】
當初,淮陰人韓信,家里貧窮沒有什么善行,不能被推選擔任官吏。漢王劉邦進入蜀地之后,韓信又逃離楚軍歸屬到漢王,韓信數次與蕭何談話,蕭何感到他不同尋常。韓信推測蕭何等人多次向漢王舉薦過他,但漢王一直沒有重用韓信,于是韓信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漢王報告,自己便去追趕他。過了一兩天蕭何回來拜見漢王,漢王又惱怒又驚喜,蕭何說:“漢王如果您只是想在漢中稱王,必然不會用到韓信;如果您想爭奪天下,非韓信不可,其他沒有人能和您共謀大業。這就看漢王您的選擇了。”于是漢王想召見韓信任命他官職。蕭何說:“漢王平日向來傲慢無禮,今天要任命大將軍,如同招呼小孩兒一樣,這就是韓信要離去的原因啊!漢王如果任命他官職,必須選擇一個良辰吉日,沐浴齋戒,設置壇場拜將,舉行授職的儀式才行。”漢王答應了蕭何的要求。韓信被拜為大將軍的儀式結束后,坐在上座。漢王說道:“丞相多次向我說到將軍,將軍有什么計策來教導我呢?”韓信拜了兩拜,稱贊地說:“項王發怒大吼,厲聲呵斥時,上千的人都膽戰心驚,但是他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將領,這只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現在大王如果確實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將士,那還有什么敵人不能被誅滅!將天下的城邑封給有功的將士,那還有什么人會不心服口服呢!現在大王舉兵東進,三秦之地只要發布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漢王聽了大喜,自認為得到韓信太晚了。
通假字
【考點精講】
通假,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對于通假字,除靠平時的積累外,還要依據通假條件,判斷該字是否通假。這兩個條件是:
①通假字自身特點:a.讀音相通(有些字因語音演變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
②語境條件,在具體句子中,當某個字用它的本義、引申義等義項都講不通時,就可以考慮通假。
[即時訓練1]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倍”通“背” 背叛,忘記
2.舉酒屬客(《赤壁賦》)
“屬”通“囑” 勸人喝酒
3.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共”通“供” 供給
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受”通“授” 傳授
5.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鴻門宴》)。
“坐”通“座” 座位
【技法點撥】
分析通假字要注意“3法”
[即時訓練2]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朱然,字義封。嘗與權同學書,結恩愛。至權統①事,以然為余姚長。后遷②山陰令,督③五縣。權奇④其能,分丹楊為臨川郡,然為太守。會⑤山賊盛起,然平討,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遷昭武將軍。虎威將軍呂蒙病篤⑥。權問曰:“卿如不起,誰可代者?”蒙對曰:“朱然膽守有余,愚⑦以為可任。”蒙卒,權假⑧然節,鎮⑨江陵。魏遣張郃等攻江陵,郃圍江陵,然中外斷絕。時然城中兵多腫病,堪戰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樓櫓臨城,弓矢雨⑩注,將士皆失色,然晏如而無恐意,方厲吏士,伺間隙攻破兩屯。江陵令姚泰領兵備城北門,見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盡,因與敵交通,謀為內應。垂發,事覺,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徹攻退還。由是然名震于敵國,改封當陽侯。
(節選自《三國志·吳書·朱然傳》,有刪改)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①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
“禽”通“擒” 捕捉、捉拿
②堪戰者裁五千人
“裁”通“才” 僅僅
③方厲吏士,伺間隙攻破兩屯
“厲”通“勵” 激勵,勉勵
④郃等不能克,乃徹攻退還
“徹”通“撤” 撤退
【參考譯文】
朱然,字義封。曾經與孫權一同學習,結下深厚的友誼。到了孫權統領事務時,孫權任用朱然擔任余姚的長官。后來升遷為山陰令,監管五個縣。孫權非常驚奇朱然的才能,把丹楊劃分到臨川郡,朱然擔任太守。適逢山賊興起作亂,朱然討伐他們,十天就平定了。建安二十四年,跟隨討伐關羽,另外和潘璋到臨沮擒獲了關羽,升遷為昭武將軍。虎威將軍呂蒙病重。孫權問:“愛卿如果一病不起,誰可代替您?”呂蒙回答說:“朱然膽識不凡,我認為可以接任。”呂蒙去世,孫權授予朱然節杖,鎮守江陵。魏派遣張郃等將進攻江陵,張郃包圍了江陵,朱然內外斷絕。當時朱然城中的士兵有許多得了浮腫病,能夠作戰的只有五千人。張郃等堆起土山,靠近城池立起樓櫓,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內,將士都大驚失色,朱然鎮定自若無一絲恐懼,激勵官吏士兵,趁機攻破了魏軍兩座軍營。江陵令姚泰帶領軍隊在北門防守,見敵人眾多,城中人少,糧食幾盡,(姚泰)于是和敵人勾結,謀劃作為內應。將要起事時,事情被發現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殺了姚泰。張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從此,朱然名震敵國,改封為當陽侯。
古今異義
【考點精講】
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有些詞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其詞義的演變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詞義擴大。如“河”,原來專指黃河,后來由專名變成通名,泛指一切河流。
第二,詞義縮小。如“谷”,原是谷類的總稱,現在北方的“谷”專指小米,南方的“谷”則專指稻谷了。
第三,詞義轉移。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后來“信”由“音信”的意思轉指“書信”,而“信使”的意思必須和“使”字連用,單用就沒有這個意思了。
第四,詞義弱化。如“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到現在則表示埋怨、責備。
第五,詞義強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遺憾、不滿意,現在則表示仇恨、懷恨的意思。
第六,感彩變化。如“卑鄙”,古時指地位低下,見識淺陋,無貶義,現在指品行惡劣,變為貶義詞了。
第七,名稱說法改變。如“目”改稱“眼睛”,“寡”改稱為“少”等。
漢語詞匯中有一部分詞,古今均用,但意義往往不同,我們稱之為“古今異義”現象。這部分詞是考查的主要對象。做這類題,最忌望文生義,以今律古,以致曲解文意。
[即時訓練1]
解釋下面詞語的古今義。
1.行李: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古義:使者,出使的人。
今義: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2.婚姻:約為婚姻。(《鴻門宴》)
古義:兒女親家,男方之父為婚,女方之父為姻。
今義:多指結婚的事或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
3.非常: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程度副詞。
4.學者: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禪山記》)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5.博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古義:廣博地學習。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6.征夫:問征夫以前路。(《歸去來兮辭》)
古義:行人。
今義:出征的人。
【技法點撥】
理解古今異義注意“3法”
[即時訓練2]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張釋之,字①季,南陽堵陽人也。釋之既②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③之,毋④甚高論,令今可行也。”于是釋之言秦漢之間事,秦所以失,漢所以興者。文帝稱善,拜釋之為謁者仆射。從⑤行,上登虎圈,問上林尉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薄甚悉⑥,欲以觀其能口對⑦向應無窮者。文帝曰:“吏不當如此邪?尉亡賴!”詔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曰:“今陛下以嗇夫口辯⑧而超遷⑨之,臣恐天下隨風靡⑩,爭口辯,亡 其實。且下之化 上,疾 于景向,舉錯 不可不察 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嗇夫。
(節選自《漢書·張釋之傳》,有刪改)
解釋語段中加點實詞的含義。
①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
古義:有利于國家、合乎時宜之事
今義:指某一方面的價值低廉。
②秦所以失,漢所以興者
古義:……的原因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下半句表示結果。
③欲以觀其能口對向應無窮者
古義:像回聲一樣應和
今義:用言語行動表示贊同、支持某種號召或倡議。
④吏不當如此邪?尉亡賴
古義:沒有才干;不中用
今義:指撒潑放刁等惡劣的行為。
⑤爭口辯,亡其實
古義:實際情況
今義: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也有“實在”“確實”的意思。
⑥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向
古義:影子和回聲
今義:對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參考譯文】
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人。張釋之朝見完畢后,趁機上前陳述便國宜民的事。文帝說:“淺顯一些,不要說一些過高難行的意見,要講當前能夠實行的。”于是張釋之就談論起秦、漢之間的事,講起秦朝滅亡、漢朝興起的原因。文帝稱好,便提升張釋之為謁者仆射。張釋之跟隨皇上出行,皇上參觀虎圈,詢問上林尉禽獸冊子的情況,提了十幾個問題,上林尉左右瞧看,都回答不出來。看管虎圈的嗇夫在旁邊代替上林尉回答了皇上所問的禽獸冊子,很詳細,想以此來顯示自己對答如流猶如回響應聲一樣無窮。文帝說:“官吏不應該像這樣嗎?上林尉不行!”于是命張釋之授予嗇夫為上林令。張釋之說:“如今陛下因嗇夫口齒伶俐就越級提拔他,我擔心天下人會跟隨附和這種風氣,爭相施展口舌,而不講求實際。況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子隨形和回響的應聲還要快,陛下任用與罷黜不能不明察啊。”文帝說:“好。”于是不再提拔嗇夫。
偏義復詞
【考點精講】
古漢語中,有的合成詞是由兩個同義或反義的單音語素合成,而意義卻偏在其中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是起陪襯作用。
1.兩個語素意義相對。
如:“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句中的“出入”為偏義復詞,用義偏在“入”,不在“出”。
2.兩個語素意義相近。
如:“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園”是種樹的地方,“圃”是種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園”這個語素意義,“圃”只作陪襯。
需注意的是,兩個語素意義相近的偏義復詞和同義復詞要區別開來。如《孔雀東南飛并序》中,“舉動自專由”“會不相從許”。“專由”,就是說“自專”或“自由”,“從許”即是“相從”“相許”,此為同義復詞。
閱讀時,遇到偏義復詞,必須依據上下文確定什么語素表示詞義,什么語素不表示詞義,然后予以正確解釋。
[即時訓練1]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義復詞,并加以解釋。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答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義在“崩”,“殂”是襯字。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答 存亡:偏義在“亡”,“存”是襯字。意為“滅亡”。
3.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東南飛》)
答 父兄:偏義在“兄”,“父”是襯字。指哥哥。
4.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答 公姥:偏義在“姥”,“公”是襯字。指婆婆。
5.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
答 遠近:偏義在“遠”,“近”是襯字。意為“遠”。
6.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答 少長:偏義在“長”,“少”是襯字。意為“誰的年齡大”。
7.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答 異同:偏義在“異”,“同”是襯字。意為“不同”。
【技法點撥】
理解偏義復詞要“3判斷”
[即時訓練2]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李逢吉為相,內①結②知樞密王守澄,勢傾③朝野。惟翰林學士④李紳,每承⑤顧問⑥,常排抑⑦之。擬狀至內庭,紳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遠也。會⑧御史中丞缺,逢吉薦紳清直⑨,宜居風憲⑩之地。上以 中丞亦 次對官 ,不疑而可 之。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朋黨之禍》,有刪改)
指出語段中畫橫線句子中的偏義復詞,并解釋全句。
①偏義復詞:臧否 偏在否
②譯文:(李逢吉)擬好的呈狀送到內庭,李紳多有批評。李逢吉對此感到憂慮,但皇上對待李紳正十分看重,李逢吉無法使皇上疏遠他。
【參考譯文】
李逢吉擔任宰相,在宮中結交知樞密王守澄,權勢壓倒朝廷和地方上的所有人。只有翰林學士李紳在每次接受皇帝詢問時,經常排斥貶抑李逢吉。(李逢吉)擬好的呈狀送到內庭,李紳多有批評。李逢吉對此感到憂慮,但皇上對待李紳正十分看重,李逢吉無法使皇上疏遠他。適逢御史中丞一職空缺,李逢吉便推薦李紳,說他清廉正直,適合在御史臺任職。皇上考慮到御史中丞也是次對官,未加懷疑就同意了。
推斷文言實詞含義的方法
(一)語境推義
語境推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根據一個多義詞在句子中的上下文來確定該詞在這一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利用語境推義法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馬文升)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明史·馬文升傳》):朝官/望其項背
(2)崔杼與慶封謀殺齊莊公。莊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慶封又欲殺崔杼而代之相……慶封相景公,景公苦之。慶封出獵,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公孫蠆誅封。封以其屬斗,不勝,走如魯(《呂氏春秋·慎行》):討伐
(3)前守滕宗諒大興學校,費錢數十萬。宗諒去,通判、僚吏皆疑以為欺,不肯書歷。宿(指傳主胡宿)誚之曰:“君輩佐滕侯久矣,茍有過,盍不早正?乃陰拱以觀,俟其去而非之,豈昔人分謗之意乎?”(《宋史·胡宿傳》):責備
解析 (1)“班列”原指“朝班的行列”,又可指“朝廷”或“朝官”,這里根據上下文可譯為“朝官”。“望”作為動詞,有“看”“期望”等義,聯系前文“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因此在這里“望”是“望其項背”義。
(2)“誅”是“殺”義,單看它在這個句中很恰當,但結合大語境,尤其是結合下文看,解釋為“殺”講不通,因為慶封逃到魯國了,因此“誅”在這里應解釋為“討伐”。
(3)將“誚”解釋為“譏誚,諷刺”,仿佛順理成章。之所以給人這種感覺,一是因為“誚”的常用義為“譏誚”;二是因為將“譏誚”義代入句中,說通判、僚吏處事不當,使得胡宿“譏誚”他們,似乎也未嘗不可。但全面聯系語境,特別是準確把握下文胡宿所說的一番話,就可以判定“誚”解釋為“譏誚,諷刺”是否正確了。揣摩胡宿話語的意思,是直接指出通判、僚吏的錯誤,這不是在“譏誚,諷刺”,而是在“責備”。因此,“誚”在這里應解釋為“責備”。
理解實詞含義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語境原則。需要強調的是,語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語境即詞語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語境就是詞語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語境即詞語所在句子的所有相關文句。有時候,對詞語的解釋符合小語境,甚至符合上下句構成的語境,但不一定符合完整的大語境。這種符合局部語境,但與整體語境不符的情況極具迷惑性。所以,結合語境來辨析詞語解釋時,絕不能只將解釋代入句中,看其在本句中是否恰當,也不能只滿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須找到所有相關語句,在完整語境中進行揣摩。
(二)句法推義
1.對稱推義
充分利用句子中加“△”的字來推斷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
(1)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津,青雀黃龍之軸(《滕王閣序》):滿
(2)則思始而敬終(《諫太宗十思疏》):慎重
(3)忠不必兮,賢不必以(《九章·涉江》):任用
(4)人車輿,萬物殷富(《史記·南越列傳》):眾多
(5)父未嘗笞,母未嘗,閭里未嘗讓(《論衡·自紀篇》):責備
(6)又況天地之無倪,陰陽之無 (《非國語》):邊際
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詞句對舉的語言現象很多。在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相反或相對,因此,通過對已知詞語的詞性、詞義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
2.語法推義
利用語法推義法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皆克之(《明史·花云傳》):掠取
(2)太祖將取滁州,率數騎前行,云(指傳主花云)從。猝遇賊數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明史·花云傳》):保護
(3)諸山越(指偏遠地方)不賓,有寇難之縣,輒用蓋(指傳主黃蓋)為守長(《吳書·黃蓋傳》):歸順,服從
(4)天下之勢,譬猶病者,陛下既得良醫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壽民(《宋史·蔡襄傳》):愈,使……痊愈;壽,使……長壽
句子的結構是固定的,組合是有規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等。
(1)劃分句子成分法
①信義著于四海(“信義”作主語,可判斷“信”是名詞,作“信用”講)
②煙濤微茫信難求(狀語,確實)
③楚王貪而信張儀(謂語,相信)
(2)看搭配
“輟耕之壟上”,“之”后接表地點的“壟上”,很明顯,“之”在這里只能譯成動詞“到”才能與之搭配。
“自放驢,取樵炊爨”,“樵”前面有動詞“取”,后面有動詞“炊爨”,聯系上下文,不難推斷出它處于賓語的位置,是名詞,應該是“木柴”的意思。
(三)語匯推義
1.鄰字推義
利用鄰字推義法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百姓怨望而海內叛矣(《過秦論》):與“怨”同義,怨恨
(2)過蒙拔擢,寵命優渥(《陳情表》):與“拔”同義,提拔
(3)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蘭亭集序》):與“短”反義,長
(4)雖蒙寬宥,猶執謙退(《后漢書·王梁傳》):與“寬”同義,寬恕
(5)議治亂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潤州謝上表》):與“亂”反義,安定
(6)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與“消”反義,生長
(7)今主上幼沖,賊臣虎據,華夏震慄,雄才奮用之秋也(《三國志·常林傳》):與“幼”同義,年幼
(8)益跅(tuò)弛,不問生產,遂大困,尋死富陽(《周維城傳》):與“弛”同義,放縱
(9)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糾劾之(《顏氏家訓》):與“劾”同義,檢舉、告發
在文言文中,兩個詞連用往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鄰字連用表達同一個意思,這時可以借助其中一個實詞的意義來推斷另一個較為生疏的實詞的意義。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諏”(《后漢書·章帝紀》),“諏”與“咨”同義,意為“咨詢”。另一種是鄰字連用表達相反或相對的意思,這時可以借助其中一個實詞的意義來推斷另一個實詞的意義。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陟”與“罰”反義,意為“提拔”;“臧”與“否”反義,意為“善”。鄰字推義法在翻譯中運用較廣。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閱讀中,“乖謬已多”中的“乖”“謬”為鄰字,“乖”字不易理解,那么可由熟悉的“謬”推知“乖”意為“錯誤”,該句譯為“犯的錯誤已經很多了”。
同義復詞(同義組合)
儕(chái)輩:同輩     褫(chǐ)奪:剝奪
蠲(juān)免:免除 畋(tián)獵:打獵
央浼(měi):央求,請求
2.成語推義
借助成語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氓》):接近、到。聯系成語“若即若離”
(2)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類。聯系成語“不倫不類”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九章·涉江》):迫近、接近。聯系成語“日薄西山”
(4)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促織》):要求。聯系成語“求全責備”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使用的、簡潔精辟的固定短語。成語,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漢語的烙印,是古漢語留給現代漢語的“活化石”。一些成語的含義并未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改變,這就為我們推斷文言實詞含義提供了方便,我們可以根據已掌握的成語的意義和用法來推求文言實詞的含義。
實詞推斷常常聯想到的成語
干名采譽(求取) 形影相吊(慰問)
嚴懲不貸(寬恕) 亟來問訊(屢次)
既往不咎(責備) 細大不捐(拋棄)
披荊斬棘(撥開) 不期而遇(約定)
不速之客(邀請) 毀家紓難(解救)
冠蓋相屬(連接) 屢試不爽(差錯)
不贊一詞(佐助) 垂簾聽政(管理)
求全責備(要求) 口誅筆伐(討伐)
(四)音形推義
利用音形推義法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歸去來兮辭并序》):看
(2)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歸去來兮辭并序》):田地
(3)生而眇者不識日(《眇者識日》):眼盲
(4)平民雖平價不能糴(《徐九思傳》):買進糧食
漢字是一種表意性質的文字,從字形可以推知字義。雖歷經演變,但漢字表意的功能并沒有喪失,漢字本身即為理解詞義的已知條件之一。因此,分析漢字的字形結構(主要是象形字、會意字和形聲字)可以幫助我們探求字的意義。如2020年全國Ⅰ卷譯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粥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其中“糶”是個疑難詞語,我們可以根據其形旁“出”“米”推測它可能與“賣出糧食”有關,再結合后文,就可以翻譯為“出售”。
字音推義法也叫通假推義法,針對文言字詞,有時還可以從語音上著眼,選擇文意翻得通的同音字進行替換。參見學案47活動一“Ⅱ.(一)通假字”部分。
常見形旁的詞義指向
钅(金)、木、氵(水)、(火)、土:與五行有關。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與兵器有關。
馬、牛、羊、犭、鳥、蟲、隹:與動物有關。
讠(言)、辶、忄(心)、彳(行):與行為有關。
纟:與絲麻有關。    貝:與金錢有關。
尸:與身體有關。 女:與婦人有關。
冖:與籠罩有關。 系:與捆綁有關。
求:與毛皮有關。 旨:與美味有關。
頁:與首有關。 目:與眼有關。
皿:與器具有關。 宀、戶:與房舍有關。
攴:與敲擊有關。 辛:與刑具有關。
歹:與死亡有關。 片:與文書、文件有關。
做題時要按照“語境推義→句法推義→語匯推義→音形推義”的順序來進行,注意綜合運用。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題目。(注意活用詞)
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孫叔敖正衣冠而出見之,謂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盡來賀,子獨后來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節選自劉向《說苑·敬慎》)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衣粗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冠白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來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王不知臣之不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答案 (1)名詞活用為動詞,穿 (2)名詞活用為動詞,戴 (3)拜訪 (4)不才
2.答案 當了大官對人驕傲的人,百姓就會離開他。職位高而大權獨攬的人,國君就會厭惡他。
【參考譯文】
孫叔敖擔任楚國的令尹,全國的官吏和百姓都來祝賀。有一個老人,穿著麻布制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最后來拜訪。孫叔敖整理好衣帽出來接見了他,對老人說:“楚王不了解我沒有才能,讓我擔任令尹這樣的高官,人們都來祝賀,只有您最后來拜訪,莫非有什么要說的嗎?”老人說:“是有話說。當了大官對人驕傲的人,百姓就會離開他。職位高而大權獨攬的人,國君就會厭惡他。俸祿優厚卻不滿足的人,禍患就隱伏在那里。”孫叔敖向老人拜了兩拜,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指教,還想聽聽您其他的意見。”老人說:“地位越高,越要將自己看低;官職越大,處事越要小心謹慎;俸祿已很豐厚,就不應索取分外的財物。您嚴格地遵守這三條,就能夠把楚國治理好。”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題目。(注意古今異義和偏義復詞)
梁太祖即位,馬殷遣使修貢,太祖拜殷侍中兼中書令,封楚王。朗州雷彥恭召吳人攻平江,許德勛擊敗之。殷遣秦彥暉攻朗州,彥恭奔于吳,執其弟彥雄等七人送于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鄴、溆州昌師益等率溪洞諸蠻皆附于殷。殷請升朗州為永順軍,表張佶節度使。殷乃請依唐太宗故事,開天冊府,置官屬。唐莊宗滅梁,殷遣其子希范修貢京師,上梁所授都統印。莊宗問洞庭廣狹,希范對曰:“車駕南巡,才堪飲馬爾。”莊宗嘉之。莊宗平蜀,殷大懼,表求致仕,莊宗下璽書慰勞之。
——節選自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世家·楚世家第六》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馬殷遣使修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張佶節度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莊宗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殷大懼,表求致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殷乃請依唐太宗故事,開天冊府,置官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莊宗問洞庭廣狹,希范對曰:“車駕南巡,才堪飲馬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3.答案 (1)獻納貢品 (2)上表 (3)贊賞 (4)表示辭去官職。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4.答案 (1)馬殷于是請求依照唐太宗舊例,開設天冊府,設置屬官
(2)唐莊宗詢問洞庭的寬廣,馬希范回答說:“你的車駕向南巡視,洞庭水只夠喂馬罷了。”
解析 (1)“乃”,于是;“故事”,舊例;“置”,設置。(2)“廣狹”,偏義復詞,語義偏向“廣”,解釋為寬廣;“南”,名詞作狀語,向南;“堪”,能夠。
【參考譯文】
梁太祖即位,馬殷派使臣進貢,梁太祖封馬殷為侍中兼中書令,封為楚王。朗州雷彥恭召吳人攻打平江,許德勛打敗了他們。馬殷派秦彥暉攻打朗州,雷彥恭投奔到吳,抓獲他的弟弟彥雄等七人送到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鄴、溆州昌師益等人率領溪洞各蠻夷部族都歸附馬殷。馬殷請求升朗州為永順軍,表奏張佶為節度使。馬殷于是請求依照唐太宗舊例,開設天冊府,設置屬官。唐莊宗滅掉梁,馬殷派他的兒子馬希范到京師進貢,獻上梁授給的都統印。唐莊宗詢問洞庭的寬廣,馬希范回答說:“你的車駕去那里巡視,洞庭水只夠喂馬而已。”唐莊宗贊賞他。唐莊宗平定蜀,馬殷十分害怕,上表請求辭官,唐莊宗下詔書慰勞他。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公諱經,字誠之,號怡庵,襄毅公長子。成化丁未成進士,明年,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命簡閱內庫。內庫向為豪貴人掌,公既至,循故實,稽錄羨余,無敢冒利者。比又視南城,南城肅然。為御史者七年,倔強有父風。移治臨江。臨江與袁、筠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沒其間,民無休居。公至,憫然曰:“夫臨江與太平異也,寇勿擊,民勿寧。”乃立捕諸豪賊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逾年,臨江饑,有司方請賑,公曰:“民饑甚矣,必請而賑,是坐以待斃也;賑而勿請,罪在太守。寧以一身活數萬人。”于是發府庫金五千有奇,建和糴之法,民賴以存治。而監司督賦方急,公入爭曰:“化理以民命為重,民憊矣,以杖驅之,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淵,直速死耳。民盡死,賦從何出?”繼而歲大稔,民感德報稱,賦入為諸郡先。
(節選自《項經傳》,有刪改)
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
(1)比又視南城,南城肅然   
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發府庫金五千有奇
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繼而歲大稔,民感德報稱
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理以民命為重
化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內庫向為豪貴人掌,公既至,循故實,稽錄羨余,無敢冒利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饑甚矣,必請而賑,是坐以待斃也;賑而勿請,罪在太守。寧以一身活數萬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5.答案 (1)等到 (2)打開 (3)豐收 (4)教化治理
解析 本題可采用“語法推斷法”,根據語法推斷詞義。(1)副詞,等到;(2)動詞,作謂語,打開;(3)稔:豐收;(4)“化理”是兩個詞,教化和治理。
6答案 (1)皇宮的府庫一向被有勢力的權貴掌管,項公上任后,按照原來的實際情況,核查記錄賦稅的盈余,沒有人敢貪占利益。(2)百姓已經非常饑餓了,一定要請示后才能賑濟,這就像坐著等死;賑濟百姓卻不請示,罪責在太守。我寧愿用一人性命救活數萬百姓。
解析 (1)采分關鍵點:“向”“循”“稽”“冒利”。(2)采分關鍵點:“民饑甚矣,必請而賑”“是坐以待斃也”“賑而勿請”“罪在太守”“寧以一身活數萬人”。
【參考譯文】
項公名經,字誠之,號怡庵,是項公項襄毅(謚號)的長子。成化年間丁未年考取進士,第二年,被授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皇上命令檢查皇宮的府庫。皇宮的府庫一向被有勢力的權貴掌管,項公上任后,按照原來的實際情況,核查記錄賦稅的盈余,沒有人敢貪占利益。等到又到南城巡視時,南城已經做得很好。他擔任御史有七年,有他父親的倔強風骨。等到他調任管理臨江。臨江跟袁、筠各個郡縣接壤,土匪強盜任意搶劫,在那里出沒。百姓們不能安居樂業。項公到后,憐憫地說:“臨江與太平不同,盜匪們不打擊,百姓不得安寧。”于是馬上捕捉各方盜匪一百八十人,按法處置他們,全郡就治理好了。一年后,臨江鬧饑荒,有關部門正要請求賑災,項公說:“百姓已經非常饑餓了,一定要請示后才能賑濟,這就像坐著等死;賑濟百姓卻不請示,罪責在太守。我寧愿用一人性命救活數萬百姓。”于是打開府庫拿出五千多兩銀子,設立了和糴之法,百姓們就依靠這來生活。而上級監管部門催繳賦稅正著急,項公就進去爭辯說:“教化治理百姓,以百姓的性命為重,百姓疲憊,還在用鞭子驅趕他們,這就像在羊身上捆綁了石頭后把它沉入深淵啊,只是加速死亡啊。百姓全死了,賦稅從哪里來?”后來這年大豐收,百姓們感念項公的恩德都要報答他,賦稅征收領先于其他郡縣。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晉出公十七年,智伯與趙、韓、魏共分范、中行地以為邑。出公怒,告齊、魯,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齊,道死。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孫驕為晉君,是為哀公。當是時,晉國政皆決智伯。
智伯益驕,請地韓、魏,韓、魏與之。請地趙,趙不與。智伯怒,遂率韓、魏攻趙。趙襄子[1]懼,乃奔保晉陽。
三家以國人圍晉陽,歲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2];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民無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參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絳水可以灌韓之平陽也。疵謂智伯曰:“韓、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讒人,欲為趙氏游說,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趙氏也。不然,夫二家豈不利朝夕分趙氏之田,而欲為危難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對曰:“臣見其視臣而趨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請使于齊。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率韓、魏以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謀泄,則禍立至矣。”張孟談曰:“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
晉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為諸侯。晉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后而三分其地。靜公遷為家人,晉絕不祀。
(取材于《史記》《資治通鑒》)
[注] [1]趙襄子:晉國臣子,趙地之主。后文的魏桓子、韓康子分別為魏地之主和韓地之主。[2]城不浸者三版:版,筑土墻用的夾板。墻未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塊夾板的高度。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B.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C.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D.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古代有多種紀年法,“晉出公十七年”屬于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
B.參乘,即“驂乘”。古時站在車右陪乘或擔任警衛的人。
C.“韓、魏翼而擊之”的“翼”指兩側,與《鴻門宴》中“翼蔽沛公”相同。
D.侯,古代的一種爵位等級。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春秋時晉國的臣子智伯,一直掌控著晉國的大權,并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
B.臣子疵見微知著,預見韓、魏必反,向智伯進言反被懷疑,便請求出使齊國。
C.張孟談用唇亡則齒寒的道理說服韓、魏二子,瓦解了智伯陣營,致使智氏滅族。
D.韓、趙、魏分別得到了諸侯封號,瓜分了晉國的國土,歷史的格局發生了改變。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二家豈不利朝夕分趙氏之田,而欲為危難不可成之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韓、魏二子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請從文中找出動作描寫的語句來加以佐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7.D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們讓韓、魏兩國的軍隊跟我們一起攻打趙國,趙國滅亡之后,災難就要落到韓國和魏國頭上。現在約定戰勝趙國后,三家瓜分趙國土地,現在,城墻沒有淹沒的只剩下三版高了,趙國投降指日可待,但是這兩人不但沒有高興地心思,反而有擔憂的神色,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中的“難”指災難,做“必及韓魏矣”的主語,所以要斷開,故排除AC。“無喜志,有憂色”句式對稱,所以在“志”后要斷開,故排除B。故選D。]
8.C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及重點詞的含義的能力。C.第一個“翼”意為“從旁進行蔽護或輔佐”,第二個“翼”意為“像翅膀一樣”。二者含義不同。句意:韓國和魏國從側面攻打/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掩護劉邦。故選C。]
9.A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一直掌控著晉國的大權”有誤。原文是“當是時”,意思是只一度掌控了晉國的大權。故選A。]
10.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利”,意為“以……為利”;“豈……乎”,意為“難道……嗎?”
(2)“傷”,意為“妨害”;“潛”,意為“秘密地”;“期”,約定。
答案 (1)我們兩家難道不以盡快分到趙氏的地盤為利,反而要去做那些危險苦難不可能成功的事嗎?
(2)“計劃出自二位之口,只有我聽到,又有什么妨害呢!”二人于是秘密與張孟談商議,約定好日期就讓他回城了。
11.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信息的篩選概括能力。結合語境,“知其然”是早已知道智伯可能會來攻打韓國和魏國,從前文來看,“三家以國人圍晉陽,歲余,引汾水灌其城……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絳水可以灌韓之平陽也”中,可見,智伯知道可以引水灌城的方法,而桓子與康子都想到自己的國都也會容易被河流漫灌,二人沒有說話,只是“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即魏桓子用肘部碰了碰韓康子,韓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腳背,用這些細微的動作表明二人心中已然明白唇亡齒寒,智伯打敗趙國就將要攻打韓魏的道理。
答案 ①桓子肘康子;②康子履桓子之跗
【參考譯文】
晉出公十七年,智伯與趙鞅、韓不信、魏侈一起把范氏和中行氏瓜分,作為自己的采邑。晉出公非常憤怒,通告齊國和魯國,想要討伐智、趙、韓、魏四卿。四卿恐懼,于是反過頭去攻打晉出公。出公戰敗,逃向齊國的時候,死在路上。因此智伯就立晉昭公的曾孫姬驕為晉國國君,這就是晉哀公。那時候,晉國的政事都由智伯決定。
智伯愈加驕橫,向韓國和魏國要土地,韓國和魏國就劃分了土地給他。又向趙國要土地,而趙國沒給。智伯憤怒,于是就率領韓國和魏國攻打趙國。趙襄子害怕,于是就逃到晉陽退守。
三國圍困晉陽,一年多之后,引汾河的水灌晉陽城,城墻沒有淹沒的只剩下三版高了;城中的人只能把鍋掛起來做飯,交換子女來吃,但百姓都沒有反叛之心。智伯巡視水勢,魏桓子為他駕車,韓康子做護衛。智伯說:“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滅亡別人的國家呀。”魏桓子用肘部碰了碰韓康子,韓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腳背,因為汾河可以灌魏國的安邑,絳河可以灌韓國的平陽。疵對智伯說:“韓國和魏國一定會反叛的。”智伯說:“您怎么知道的?”疵說:“我是根據人之常情判斷的。我們讓韓、魏兩國的軍隊跟我們一起攻打趙國,趙國滅亡之后,災難就要落到韓國和魏國頭上。現在約定戰勝趙國后,三家瓜分趙國土地,現在,城墻沒有淹沒的只剩下三版高了,趙國投降指日可待,但是這兩人不但沒有高興地心思,反而有擔憂的神色,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伯把疵的話告訴了魏桓子和韓康子,二人說:“這是小人想為趙國游說,讓您懷疑我們,從而放松攻打趙國。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兩家難道不以盡快分到趙氏的地盤為利嗎?而要去做那些危險苦難并不可能成功的事嗎?”二人走后,疵進來問智伯:“主公怎么能把我的話告訴那兩個人呢?”智伯說:“您怎么知道的?”疵答道:“剛才我見他們一見到我就匆匆離開了,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我識破他們的心思了。”智伯沒有改變。疵請求出使齊國。
趙襄子派張孟談偷偷去見魏桓子和韓康子,說:“我聽說唇亡齒寒。現在智伯率領韓國和魏國來攻打趙國,趙國滅亡,那么就該輪到韓國和魏國了。”二人說:“我們也知道會這樣,只是擔心事情沒有完成而計劃先泄露,那么災禍立即就會到了。”張孟談說:“計劃出自二位之口,只有我聽到,又有什么妨害呢?”于是二人秘密與張孟談商議,約定好日期就讓他回城了。
趙襄子派人在夜里殺了守堤的官吏,決開堤口,用水灌智伯的軍營。智伯的軍隊因為救水而亂作一團,韓國和魏國從側面攻打,趙襄子率兵從正面攻擊,大敗智伯的軍隊,殺了智伯,又將智伯的家族全部誅殺。趙、韓、魏三國分割了智伯的土地。
晉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封趙、韓、魏為諸侯。晉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掉晉國,瓜分其土地。晉靜公被貶為庶人,晉國滅亡。
掌握實詞活用的規律特點
Ⅰ.掌握名詞、動詞活用的規律特點
(一)名詞活用
1.名詞活用為狀語
在現代漢語中,名詞一般不直接用作狀語修飾謂語動詞,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卻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起修飾、限制作用。主要包括:①時間名詞,如“日”“夜”“月”“歲”等作狀語;②方位名詞,如“南”“北”“內”“外”“上”“下”等作狀語;③普通名詞作狀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詞活用為狀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東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良庖歲更刀:歲
(4)蟬蛻于濁穢:蟬
(5)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舟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
(8)大石側立千尺:側
規律和特點:名詞用在動詞前,如果不構成主謂關系,那么,它一定活用為狀語,或者說,只要是處于主語和謂語之間的名詞一定活用為狀語。
2.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主要有以下幾種現象:①名詞后帶賓語;②名詞前面有副詞;③名詞前面有能愿動詞(如“能”“可”“欲”等);④名詞后面跟介賓短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個“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第二個“師”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齒:齒
⑥未云何龍:云、龍
規律和特點:名詞前面有副詞(“不”“已”“相”等),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在現代漢語中,副詞不能修飾名詞,若修飾了,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飯
⑤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十步
規律和特點:能愿動詞(指“能”“可”“欲”等動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3)①沛公軍霸上:軍
②鷦鷯巢于深林:巢
③唐浮圖(和尚)慧褒始舍于其址:舍
④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質
⑤風乎舞雩:風
規律和特點:名詞前面沒有動詞,后接介賓短語(后無動詞),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4)①驢不勝怒,蹄之:蹄
②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函
③塞者鑿之,陡者級之:級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⑤我樹之成而實五石:樹
規律和特點:名詞后面帶“之”字,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5)①以膏澤斯民:膏澤
②武能網紡繳,檠弓弩:網、檠
③曾皙后:后
④籍吏民,封府庫:籍
⑤函梁君臣之首:函
規律和特點:兩個名詞(或一個名詞和一個名詞性短語)連用,則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至于哪個名詞活用,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6)①根拳而土易:拳
②扣舷而歌之:歌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東
規律和特點:“而”字前或后的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因為“而”字不能連接名詞和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它一般連接動詞和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二)動詞活用為名詞
在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的修飾、限制,這就使它具有了名詞的特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動詞活用為名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追亡逐北:亡、北
(2)瓶無儲粟,生生所資:第二個“生”
(3)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
(4)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聽
(5)去國懷鄉,憂讒畏譏:讒、譏
(6)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畜
(7)而其見愈奇:見
規律和特點:一是兩個動詞連用,如構不成連動式,則后一個動詞一般活用為名詞;二是動詞前若有“其”“之”等代詞修飾,則該動詞活用為名詞。
Ⅱ.掌握形容詞活用及使動、意動的規律特點
(一)形容詞活用
1.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作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或特征,而表示具有某種性質或特征的人或事物。翻譯時應補出中心詞(名詞),讓形容詞作定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賢、少、長
(2)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賢
(3)此其志不在小:小
(4)屈平疾……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公、方正
(5)賓主盡東南之美:美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第一個“圣”和“愚”
規律和特點:當形容詞作主語或賓語時,該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1)(3)(4)(6);當形容詞用在“其”“之”后面,充當中心語時,則活用為名詞,如(2)(5)。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直接帶賓語,或者前面受能愿動詞或副詞修飾時,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而是表示相應的動作行為或變化發展。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第一個“明”
(2)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明
(3)不知東方之既白:白
(4)素善留侯張良:善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
(6)明道德之廣崇:明
規律和特點:當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4)(6);當形容詞放在能愿動詞后,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1)(2);當形容詞放在副詞(時間副詞或否定副詞)后,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3)(5)。
(二)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
1.使動用法
(1)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動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①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興、亡
②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卻
③外連衡而斗諸侯:斗
④宜皆降之:降
⑤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從
規律和特點:當不及物動詞后面帶了賓語,該動詞一般活用為使動用法。
(2)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形容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②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齊
③既來之,則安之:安
④則思正身以黜惡:正
規律和特點:當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形容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形容詞活用為使動用法。
(3)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名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①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第一個“封”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
③卻賓客以業諸侯:業
④闕秦以利晉:利
規律和特點:當名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名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名詞活用為使動用法。
2.意動用法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意動用法的形容詞、名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律和特點。
(1)單于壯其節:壯
(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
(3)駝業種樹:業
(4)悅親戚之情話:悅
(5)吾從而師之:師
規律和特點:當形容詞、名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形容詞、名詞具有“認為(以為)賓語怎么樣”或者“把賓語當什么”(通常可譯為“認為……”“以……為……”“對……感到……”“把……當作……”等)的意思時,該形容詞、名詞活用為意動用法。
特別提醒 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區別
有些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較難區分,必須緊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所表達的意思,方能確定。例如下面兩個句子:

①句中的“小”是“使……小”,即“使大木小”。
②句中的“小”是“以……為小”,即“認為魯地小”“認為天下小”。
由以上兩句可以看出,使動側重于客觀行動,而意動側重于主觀感受,是個人的看法,事實未必如此。如“小天下”,其實天下并未變小,變小只是孔子的一種主觀感受罷了。
動詞的為(wèi)動用法
為動用法中,動詞不直接支配賓語,而是表示為(因、給、對)賓語而施行某一動作。簡言之,主語為賓語而動。只有動詞(包括活用了的名詞、形容詞)才有為動用法。其中“為”包括“為了”“因為”“給(替)”“對(向)”四個意思。如“死國可乎”中的“死”相當于“為……而死”,“名我固當”中的“名”相當于“給……命名”。
必修教材重點文言實詞梳理
[必修上冊]
1.薄
(1)助詞,無實義。
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2)迫近。
例: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陳情表》)
2.言:助詞,無實義。
例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例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
3.有:取得,獲得。
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芣苢》)
4.渠:他。
例: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插秧歌》)
5.匝
(1)布滿,遍及。
例: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插秧歌》)
(2)周,圈。
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6.存
(1)問候,探望。
例: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
(2)思念。
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屈原列傳》)
7.厭:滿足。
例: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短歌行》)
8.韻:氣質,情致。
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
9.方
(1)四周圍繞。
例: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歸園田居(其一)》]
(2)當。
例: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赤壁賦》)
(3)合乎禮儀的行事準則。
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10.橫:遮蔽。
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夢游天姥吟留別》)
11.拔
(1)超出。
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夢游天姥吟留別》)
(2)攻取。
例: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諫逐客書》)
12.殷
(1)震動。
例: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夢游天姥吟留別》)
(2)深。
例: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諫太宗十思疏》)
13.覺(jiào):醒。
例: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游天姥吟留別》)
14.須:等到。
例: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夢游天姥吟留別》)
15.故:舊,老。
例: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并序》)
16.暫:忽然,一下子。
例: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琵琶行并序》)
17.轉:更加,越發。
例: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琵琶行并序》)
18.酹:將酒灑在地上,表示憑吊。
例: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19.堪:可以,能夠。
例:如今有誰堪摘?(《聲聲慢》)
20.中(zhòng):合乎。
例1:木直中繩,以為輪。(《勸學》)
例2: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21.參:檢驗。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22.知
(1)同“智”,見識。
例: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2)同“智”,明智。
例: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23.疾
(1)勁疾。
例: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勸學》)
(2)憎恨。
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齊桓晉文之事》)
(3)痛心。
例: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屈原列傳》)
24.假
(1)借助。
例: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勸學》)
(2)憑借,利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促織》)
25.水:游泳。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勸學》)
26.絕
(1)橫渡。
例:而絕江河。(《勸學》)
(2)越過。
例:可以橫絕峨眉巔。(《蜀道難》)
27.生:同“性”,天性。
例: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
28.一
(1)專一。
例: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2)統一。
例: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
(3)把……看作一樣。
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蘭亭集序》)
(4)全,都。
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
29.道
(1)真理。
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道:天道,自然的規律。
例: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解牛》)
(3)取道。
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4)同“導”,引導。
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離騷(節選)》]
30.聞
(1)知道,懂得。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2)上報。
例:無何,宰以卓異聞。(《促織》)
(3)學識。
例: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屈原列傳》)
31.庸
(1)表示反問語氣。
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
(2)平庸無能。
例: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32.益
(1)更加,越發。
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師說》)
(2)漸漸。
例: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蘇武傳》)
33.身:自己。
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34.惑:糊涂。
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35.族
(1)類。
例:士大夫之族。(《師說》)
(2)眾;一般的。
例: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3)(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
例: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庖丁解牛》)
(4)滅族。
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36.齒:并列,排列。
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師說》)
37.徒:同類的人。
例: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38.賢
(1)才德優秀。
例: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2)超過。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39.通
(1)全面。
例: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師說》)
(2)遍,次。
例: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孔雀東南飛》)
40.嘉:贊許。
例1:余嘉其能行古道。(《師說》)
例2:武帝嘉其義。(《蘇武傳》)
41.貽:贈送。
例: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42.望:農歷的每月十五。
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賦》)
43.縱:放任。
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
44.如
(1)往。
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
(2)或者。
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3)至于。
例: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45.倚。
(1)循,依。
例: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賦》)
(2)斜倚;斜靠。
例: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
46.危
(1)端正。
例: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赤壁賦》)
(2)高。
例: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3)危害,使……處于險境。
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齊桓晉文之事》)
47.下
(1)攻占。
例: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赤壁賦》)
(2)降低身份。
例: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六國論》)
48.驟:一下子,很容易。
例: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赤壁賦》)
49.卒
(1)終究。
例: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赤壁賦》)
(2)完成,盡。
例: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孔雀東南飛》)
50.適
(1)享有。
例: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
(2)到某地去。
例: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屈原列傳》)
(3)女子出嫁。
例: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
(4)順從,依照。
例: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孔雀東南飛》)
(5)剛才。
例: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孔雀東南飛》)
(6)逢迎;周旋。
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
51.白
(1)明亮。
例: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
(2)告訴,稟告。
例: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52.乘
(1)讀chéng,冒(著)。
例: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登泰山記》)
(2)讀shèng,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例:千乘之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3)讀chéng,登上。
例:乘彼垝垣,以望復關。(《氓》)
53.限
(1)界限。
例: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登泰山記》)
(2)門檻。此處意為“像門檻一樣”。
例: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云。(《登泰山記》)54.云:助詞,無實義。
例:世皆謂之天門云。(《登泰山記》)
55.稍:逐漸。
例: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記》)
56.姝:美麗,漂亮。
例: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靜女》)
57.俟:等待。
例: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靜女》)
58.愛
(1)同“”,隱藏。
例: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
(2)吝惜,舍不得。
例1:百姓皆以王為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例2: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過秦論》)
59.孌:美好。
例:靜女其孌,貽我彤管。(《靜女》)
60.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斷。
例1: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靜女》)
例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氓》)
[必修下冊]
1.哂:微笑。
例: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同:諸侯一起朝見天子。
例:宗廟之事,如會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3.端
(1)古代的一種禮服。
例:如會同,端章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萌芽,發端。
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大學之道》)
4.相(xiàng):諸侯祭祀、會盟或朝見天子時,主持禮贊的司儀官。
例:愿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5.作
(1)起身,站起來。
例1: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例2: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無衣》)
(2)建造,興建。指大興土木、營建宮殿苑囿一類事情。
例: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諫太宗十思疏》)
6.撰:才能。
例:異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7.莫:同“暮”。
例: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8.詠:唱歌。
例: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9.異:對……感到奇怪。
例: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10.隱:痛惜,憐愛。
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11.擇
(1)區別。
例: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2)同“釋”,舍棄。
例: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諫逐客書》)
12.明
(1)視力。
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齊桓晉文之事》)
(2)彰明。
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之道》)
13.獨:偏偏,卻。
例: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齊桓晉文之事》)
14.形:表現。
例: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15.老
(1)敬愛。
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齊桓晉文之事》)
(2)老人。
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齊桓晉文之事》)
16.幼:愛護。
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齊桓晉文之事》)
17.御
(1)治理。
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齊桓晉文之事》)
(2)駕著;駕駛。
例: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18.權:稱量。
例:權,然后知輕重。(《齊桓晉文之事》)
19.抑
(1)表示反問,相當于“難道”。
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齊桓晉文之事》)
(2)或者,還是。
例1: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與妻書》)
例2: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五代史伶官傳序》)
20.辟
(1)開辟。
例:欲辟土地,朝秦楚。(《齊桓晉文之事》)
(2)不正。
例: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齊桓晉文之事》)
(3)批駁。
例: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答司馬諫議書》)
21.蒞:統治。
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齊桓晉文之事》)
22.若
(1)如此。
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2)你。
例:若知我不降明。(《蘇武傳》)
23.涂:同“途”道路。
例: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齊桓晉文之事》)
24.敏
(1)聰慧。
例:我雖不敏,請嘗試之。(《齊桓晉文之事》)
(2)勤勉。
例: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學而》)
25.放:放縱。
例: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齊桓晉文之事》)
26.侈:過度。
例: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齊桓晉文之事》)
27.畜(xù):養活。
例: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齊桓晉文之事》)
28.輕:容易。
例: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齊桓晉文之事》)
29.贍:足。
例:此惟救死而恐不贍。(《齊桓晉文之事》)
30.時:季節。
例: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齊桓晉文之事》)
31.申:申誡,告誡。
例:申之以孝悌之義。(《齊桓晉文之事》)
32.戴:用頭頂著物件。
例: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
33.奏:進。
例:砉然向然,奏刀然。(《庖丁解牛》)
34.進
(1)超過。
例: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解牛》)
(2)進奉。
例: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促織》)
35.遇:接觸。
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庖丁解牛》)
36.郤
(1)同“隙”,空隙。
例: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庖丁解牛》)
(2)同“隙”,隔閡,嫌怨。
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鴻門宴》)
37.經:指經脈。
例:技經肯綮之未嘗。(《庖丁解牛》)
38.肯:附在骨頭上的肉。
例:技經肯綮之未嘗。(《庖丁解牛》)
39.陪:增加。
例: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秦師》)
40.共:同“供”,供給。
例: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41.肆:延伸,擴張。
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燭之武退秦師》)
42.闕:侵害,消減。
例: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43.唯:表示希望、祈請。
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44.敝:損害。
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45.饗:用酒食款待賓客。這里是“犒勞”的意思。
例: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
46.幸
(1)指君主寵愛女子。
例: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鴻門宴》)
(2)幸虧,幸而。
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3)希望。
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蘇武傳》)
47.鯫:淺陋,卑微。
例:鯫生說我曰。(《鴻門宴》)
48.距:同“據”,據守。
例: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鴻門宴》)
49.內:同“納”,接納。
例1: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鴻門宴》)
例2: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諫逐客書》)
50.倍:同“背”,背棄。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51.謝
(1)道歉。
例: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
(2)辭別。
例: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孔雀東南飛》)
(3)告訴,告知。
例: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52.數
(1)讀shuò,屢次,多次。
例:范增數目項王。(《鴻門宴》)
(2)讀shù,天數。
例: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六國論》)
53.目
(1)遞眼色。
例:范增數目項王。(《鴻門宴》)
(2)條目,細則。
例:顏淵曰:“請問其目。”(《論語·顏淵》)
54.竊: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辭。
例: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55.讓:責備。
例1: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例2: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傳》)
56.來:招致,招攬。
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諫逐客書》)
57.并
(1)兼并,吞并。
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諫逐客書》)
(2)全,都。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蘇武傳》)
58.包:吞并,囊括。
例:包九夷,制鄢、郢。(《諫逐客書》)
59.施
(1)讀yì,延續。
例:使之西面事秦,公施到今。(《諫逐客書》)
(2)讀shī,用。
例: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
60.杜:堵塞,封閉。
例:強公室,杜私門。(《諫逐客書》)
61.卻
(1)推辭,拒絕。
例: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諫逐客書》)
(2)使……退卻。
例:卻匈奴七百余里。(《過秦論》)
(3)退下。
例: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孔雀東南飛》)
62.建:樹立。
例: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諫逐客書》)
63.傅:附著,加上。
例:傅璣之珥。(《諫逐客書》)
64.搏:擊打,拍打。
例: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諫逐客書》)
65.充:豐裕,繁盛。
例: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諫逐客書》)
66.資
(1)資助,供給。
例: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諫逐客書》)
(2)憑借。
例:生生所資,未見其術。(《歸去來兮辭并序》)
67.業:使……成就霸業。
例:卻賓客以業諸侯。(《諫逐客書》)
68.藉:同“借”。
例: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諫逐客書》)
69.赍:送給,付與。
例1: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諫逐客書》)
例2: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孔雀東南飛》)
70.竟:完成。
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與妻書》)
71.彀:同“夠”。
例:稱心快意,幾家能彀?(《與妻書》)
72.第:只是。
例:第以今日事勢觀之。(《與妻書》)
73.肖:像。
例: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與妻書》)
74.旁(bàng):靠近。
例: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與妻書》)
75.尚
(1)尊崇,崇尚,愛好。
例: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促織》)
(2)高出,超出。
例:好仁者無以尚之。(《論語·里仁》)
(3)特指品行高尚,超出常人。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
(4)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婚配。
例:平陽侯曹壽尚武帝妹陽信長公主。(《漢書·衛傳》)
(5)自高自大。
例: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
(6)尚且。
例: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7)還。
例: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尚饗】希望死者來享用祭品。后世祭文結語多用“尚饗”二字。
【尚主】娶公主為妻。
76.里:古代基層行政組織。
例:令以責之里正。(《促織》)
77.丁:明清時期年滿十六周歲的男子。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促織》)
78.口:女子及未滿十六周歲的男子。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促織》)
79.昂:抬高。
例: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促織》)
80.操
(1)從事。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促織》)
(2)持。
例:所操之術多異故也。(《答司馬諫議書》)
81.售
(1)考試得中。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促織》)
(2)施展,實現。
例:夫人必以夜半泣而訴君,若為譽世子者,而因加誣焉,庶幾說可售矣。(《東周列國志》)
(3)買。
例: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促織》)
(4)引申為酬謝。
例:一日,以花來獻,予售以斗酒。(《寓簡》)
(5)推行,施展,顯露。
例: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小石城山記》)
(6)指女子得嫁。
例:去此六十里,有吳村衛氏女,年十八矣,高其價,故未售也。(《紅玉》)
【售謗】散布詆毀誹謗他人的話。
82.款:規格。
例: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織》)
83.迄:最終。
例: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促織》)
84.行
(1)做,從事。
例:并蟲亦不能行捉矣。(《促織》)
(2)同“形”。
例: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大學之道》)
(3)讀háng,輩。
例: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
(4)將要。
例: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并序》)
85.祝:禱告。
例: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促織》)
86.逼:非常。
例:與村東大佛閣真逼似。(《促織》)
87.趁:追逐。
例:成益愕,急逐趁之。(《促織》)
88.躡
(1)追隨。
例: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促織》)
(2)穿。
例: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孔雀東南飛》)
89.啻:比得上。
例: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促織》)
90.塞:充抵。
例:留待限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阳县| 萨嘎县| 永安市| 兴宁市| 临沭县| 读书| 通道| 龙游县| 华阴市| 西盟| 河西区| 兖州市| 绥棱县| 武冈市| 遂溪县| 昌邑市| 龙南县| 金寨县| 上犹县| 象山县| 临武县| 灵川县| 获嘉县| 广东省| 宁安市| 天镇县| 梧州市| 怀来县| 林州市| 镇远县| 新乐市| 锡林郭勒盟| SHOW| 友谊县| 翁源县| 德江县| 宁津县| 正镶白旗| 讷河市| 灵台县|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