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六上2.1《我們的地球模型》教案課題 我們的地球模型 單元 二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上冊《地球的運動》單元的第1課,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隸屬于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的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旨在讓學生了解地球自轉與公轉的特征及其產生的自然變化規律。本課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是從介紹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開始的。學生先整理關于地球的已有認知,再通過對比、討論發現并提出問題,然后根據問題展開后續的研究學習。這是一種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開篇設計,也是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開篇設計。 由于地球與宇宙中的有關現象、事物和規律,具有時間和空間的復雜性,我們常常通過制作模型與模擬實驗進行宇宙科學領域的學習。而科學家在進行此領域的研究時,也會把已有認知表達在模型上,并利用模型進行模擬實驗,從而得出新知,再通過實踐觀察驗證新知。本課也是通過模型制作幫助學生整理已掌握的知識,并希望學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應用在后續的各個主題的研究中,從而獲得新知。學情分析 在小學階段,絕大多數學生的空間感尚未完全建立,空間感知能力、想象力非常有限。受此影響,學生在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我們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宏觀物體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規律。 動手制作各種類型的地球模型,并展示分享自己的模型,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內容,難度較低,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整個單元的學習積蓄強大的學習動力。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1.知道地球的結構由地核、地幔、地殼以及大氣層組成。2.知道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陸地構成。科學探究目標1.能用思維導圖表達并整理已學的地球知識。2.能通過制作模型表達、概括已學知識。3.能從地球的結構、運動、氣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科學態度目標1.對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內容探究保持好奇心與探究熱情。2.愿意與小組成員分享和交流,有綜合考慮他人意見的習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知道技術與科學探究相互促進的關系。重點 重點:利用氣泡圖整理已知的地球知識,制作簡單的地球模型表達已知的地球知識。難點 難點:制作簡單的地球模型。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橡皮泥、地球儀、泡沫球(或塑料球)、彩筆、橙子、勺子、吸管、小刀等。教師準備:教學課件、班級記錄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聚焦 1.引入:(教學提示:出示教材單元首頁的地球圖片。)對于地球,我們十分熟悉,現在我們將視角投向外太空,從外部觀察我們生活的地球。2.提問:地球的形狀是怎樣的?(預設:球形。)地球是怎樣運動的?(預設:地球自轉;地球圍繞太陽轉。)3.追問: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地球的知識?關于地球你又有哪些疑問?(預設:地球超過40億歲。晝夜是如何形成的?為什么夏季白天的時間比冬季長呢?)4.揭題:我們能做一個地球模型來表達所知道的地球知識嗎?(板書:我們的地球模型) 學生獨立思考科學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寫下“我知道和感興趣的地球知識”1.過渡:在此之前,你對地球的知識了解多少?這是我們的課前調查,仔細閱讀并提出你的問題。2.展示:展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課前調查表并匯總大家的觀點。3.交流:指導學生小組研討、交流。組內研討幫助卡主持人:地球的形狀是怎樣的?地球是怎樣運動的?學生1:我認為地球是球體;地球會自轉,也會繞著太陽轉。主持人: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地球的知識?關于地球你又有哪些疑問?學生2:我知道地球超過40億歲了。學生3:我想知道晝夜是如何形成的。學生4:我想知道為什么夏季白天的時間比冬季長。主持人匯總大家的發言。4.小結:大家對于地球的知識的了解很多也很雜,接下來我們一起利用氣泡圖對相關知識進行初步的整理。探索二:制作一個簡單的地球模型1.過渡:科學家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會根據觀測的數據或假設,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據新的數據,不斷地加以修正。今天,我們就是小小科學家,請大家根據自己想要表達的地球知識,選擇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2.指導:展示活動幫助卡和實驗器材,指導學生小組制作簡單的地球模型。(教學提示:此處要求學生細化步驟,一定要有具體的操作,不能只有大概的思路。)3.研討匯報:指導學生小組研討、交流,根據集體匯報幫助卡進行匯報,其他小組補充。集體匯報幫助卡主持人:我們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們的模型可以解釋地球的什么知識?小組1:我們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結構模型;用不同顏色在塑料球體上繪制地球上海洋和陸地分布情況,制作地球海陸分布模型;利用橙子和吸管等,制作地球自轉模型。我們的模型有的切開后能直觀地反映地球的圈層結構;有的能反映地球表面的海陸面積比例;有的能讓我們更直觀地觀察地球自轉現象,探究相關問題。主持人:對比不同的模型,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小組2: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表達的地球知識不同,表達的研究方向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同;相同的是它們都能表達某一類的地球知識,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是一個球體,都能用于科學研究。主持人:我們的地球模型還可以如何改進?小組3:我們可以在制作地球結構模型時,嚴格按照比例制作,更精確地表達地球知識;可以把地球海陸分布模型制作得更美觀;可以在制作地球自轉模型時,用輪軸代替吸管,使“地球”轉動得更方便。主持人:大家還有什么補充嗎?請小組代表回答。其他小組:沒有。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發言,匯報活動結束。4.小結:制作模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地球以及檢驗我們對于地球的認知是否正確。往后,我們要積極嘗試制作其他的模型,幫助我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用模型準確表達所學知識的能力。 學生小組研討、交流學生小組制作簡單的地球模型 設計意圖:整理和分析已知的知識讓其結構化,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還為模型制作提供正面的引導。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制作,讓學生把已知的地球知識表達在模型中,并在制作過程中不斷強化與內化知識。拓展 1.小結:地球是一個圍繞著太陽轉的超過40億歲的球體。2.布置任務:展示地球儀,引導學生觀察常用的地球儀。3.提問:說說我們可以從這個地球模型上獲得哪些知識 (預設:陸地和海洋名稱、國家名稱及其分布、南北半球、經緯線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地球儀是一次知識的拓展、能力的拓展,也是活動的總結。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復習了地球的內部結構由地核、地幔、地殼和大氣層組成的;地球的表面分布著陸地與海洋;地球儀是最常見的地球模型,地球儀能轉動。另外,我們知道了模型是研究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常用工具。今天我們制作的地球模型將會在我們后續學習的探究實驗中繼續使用。板書教學反思 本課是單元的起始課。學生通過之前不斷地學習、積累,對地球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定了解,但還是雜亂的。因此,先做課前調查,再課上討論、整理,最后完成已知地球知識的氣泡圖,能幫助學生整理和分析已知的知識并讓其結構化。而動手制作各種類型的地球模型并展示、分享自己的模型,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內容,難度較低,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奠定基礎。另外,老師注意及時引導和鼓勵。由于學生知識掌握不夠全面,且有關宇宙的知識比較深奧,學生難以理解,在討論時可能會出現錯誤觀點。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學生的錯誤認知應做適當引導。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