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 單元考點大通關 第三單元岳 陽 樓 記一、知識梳理:文學常識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有《范文正公集》傳世。代表作《岳陽樓記》是千古名篇,文章以凝練優美的語言勸勉友人學習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并抒發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文體知識記:古代的一種散文體裁。可以狀物,如《核舟記》;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以將寫景、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如《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字音字形【易錯讀音】謫守(zhé) 怒號(háo) 皓月(hào) 屬予作文(zhǔ) 霪雨霏霏(yín) 檣傾楫摧(qiáng jí) 薄暮冥冥(míng) 浩浩湯湯(shāng shāng) 岸芷汀蘭(tīng) 心曠神怡(yí) 浮光躍金(yuè)【易錯字詞】百廢具興 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 錦鱗游泳 靜影沉璧 寵辱偕忘名句積累1.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 文中表作者闊達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兩句體現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主題識記本文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以“記”為名、借題發揮,通過對遷客騷人登樓時或喜或悲的“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對滕子京的慰勉和規勸之意。二、重點講解 課文重點句子 賞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景物描寫:“銜遠山,吞長江”寫盡洞庭湖的大觀勝覽。“銜”“吞”寫出洞庭湖的氣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極言水波壯闊。“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概說陰晴變化,簡練而又生動。文章從空間、時間的角度,寫出洞庭湖的壯觀景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優其民,處江湖之遠則優其君。 對比、對偶:寫古仁人”的胸襟和抱負,贊美其高尚品質。對偶句兩兩比照,鮮明突出。突破了單一寫山水樓觀局限,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提升了文章的境界。噫!徽斯人,吾誰與歸 抒情:表達出向“古仁人”學習的愿望,希望做一個有寬廣胸懷和遠大抱負的人。三、素養提升文中出現多處對比:(1)描寫登岳陽樓所看到的洞庭湖景色時的陰與晴的對比;(2)描寫“覽物之情”時的“遷客騷人”的悲與喜的對比;(3)“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的或喜或悲與“古仁人”的“覽物之情”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比。作者用這幾處對比有力地表現了文章的主旨,進而表達出自己的豁達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中國四大文化名樓及相關詩文名句(一)山西:鸛雀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二)湖北:黃鶴樓;《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三)湖南:岳陽樓;《岳陽樓記》(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四)江西:滕王閣;《滕王閣序》(唐)王勃(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四、文言現象例句 解析通假字 百廢具興 “具”同“俱”,全、都。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同“囑”,囑托。古今異義 增其舊制 古義:規模;今義:制度。屬予作文以記之 古義:寫文章;今義:文章。則有去國懷鄉 古義:國都;今義:國家。微斯人 古義:如果沒有;今義:細小,輕微。 一詞多義 和 政通人和 形容詞,和樂。至若春和景明 形容詞,和煦。 極 此樂何極 名詞,盡頭。南極瀟湘 動詞,至,到達。 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名詞,景象。予觀夫巴陵勝狀 動詞,看。 以 屬予作文以記之 連詞,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詞,因為。詞類活用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名詞作狀語:向北;向南。而或長煙一空 形容詞作動詞,消散。百廢具興 形容詞作名詞,荒廢的事業。 文言句式 判斷句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也”表判斷。 倒裝句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狀語后置,語序應為: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多會于此 狀語后置,語序應為:多于此會。吾誰與歸 語序應為:吾與誰歸?固定句式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得無……乎,表推測語氣。省略句 屬予作文以記之 省略主語,滕子京。五、全文翻譯岳陽樓記①文 | 范仲淹慶歷四年②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③。越明年④,政通人和⑤,百廢具⑥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⑦,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⑧予作文以記之。①選自《范仲淹全集》。岳陽樓,湖南岳陽西門城樓,扼長江,臨洞庭。始為三國時吳國都督魯肅訓練水師時構筑的閱兵臺。唐開元四年(716)在閱兵臺舊址建樓。唐床以后此樓多次重修,現存建筑為清同治六年(1867)建。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號文正,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有《范文正公集》傳世。②[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慶歷,宋仁宗趙禎的年號(1041-1048)。本文結尾“時六年”,指慶歷六年。③[滕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貶官到岳州做知州。騰子京(991-1047),名宗諒,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謫,貶官。守,指做州郡的太守,這里襲用前代的稱呼。巴陵郡,古郡名,今湖南岳陽。④[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歷五年(1045)。越,到。⑤[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⑥[具]同“俱”,全、皆。⑦[增其舊制]擴大它原有的規模。制,規模。⑧[屬]同“囑”,囑咐。【譯】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官做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增它舊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予觀夫巴陵勝狀①,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②,橫無際涯③;朝暉夕陰④,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⑤也,前人之述備矣⑥。然則⑦北通巫峽,南極瀟湘⑧,遷客⑨騷人⑩,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①[勝狀]勝景,美景。勝,美好。②[浩浩湯(shāng)湯]水勢浩大的樣子。③[橫無際涯]寬闊無邊,際涯,邊際。④[朝暉夕陰]早晚陰晴多變。暉,日光。⑤[大觀]壯麗景象。⑥[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說的“唐賢今人詩賦”。⑦[然則]雖然如此,那么。⑧[南極瀟湘]南面直到瀟水、湘水。瀟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極,至、到達。⑨[遷客]被降職到外地的官員。遷,貶謫、降職。⑩[騷人]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稱屈原或《楚辭》作者為“騷人”。后泛指文人。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恐怕會有所不同吧?得無,表推測。【譯】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一個洞庭湖上。它包含著遠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水流,水勢浩大,寬廣無邊;早晴晚陰,景象千變萬化。這是岳陽樓盛大壯觀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湘,被貶的政客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不同吧?若夫①淫雨②霏霏③,連月不開④,陰風怒號,濁浪排空⑤,日星隱曜⑥,山岳潛形⑦,商旅不行,檣傾楫摧⑧,薄暮冥冥⑨,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⑩,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①[若夫]用在一段話開頭,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用法與此相同。②[淫雨]連綿不斷的雨。③[霏(fēi)霏]雨雪紛紛而下的樣子。④[開]指天氣放量晴。⑤[排空]沖向天空。⑥[日星隱曜(yào)]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曜,光芒。⑦[山岳潛形]山岳隱沒在陰云中。⑧[檣(qiáng)傾楫(jí)摧]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傾,倒下。摧,折斷。⑨[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冥冥,昏暗。⑩[去國懷鄉,憂讒畏譏]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被說壞話,懼怕被批評指責。國,指國都。【譯】像那陰雨連綿,一整月都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辰都隱藏起了光輝,山岳也潛藏起形體;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迫近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在咆哮,猿猴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讒言、懼怕譏諷的情懷,(會覺得)滿眼都是蕭條景象,感慨到極點而心生悲涼啊。至若春和景①明,波瀾不驚②,上下天光,一碧萬頃③,沙鷗翔集④,錦鱗⑤游泳,岸芷汀蘭⑥,郁郁⑦青青。而或長煙一空⑧,皓月千里,浮光躍金⑨,靜影沉璧⑩,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①[景]日光。②[波瀾不驚]湖面平靜,沒有風浪。③[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萬頃,極言廣闊。④[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停息。⑤[錦鱗]美麗的魚。鱗,代指魚。⑥[岸芷(zhǐ)汀(tīng)蘭]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芷,白芷,一種香草。汀,小洲。⑦[郁郁]形容草木茂盛。⑧[長煙一空]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一,全。⑨[浮光躍金]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這是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⑩[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這是寫無風時水中的月影。璧,圓形的玉。 [何極]哪有盡頭。 [寵辱偕忘]榮耀和屈辱一并忘掉。寵,榮耀。偕,一起。 [把酒臨風]端著酒,迎著風。把,持、執。【譯】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暢游;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枝繁葉茂,一片青翠。而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湖面上浮動的光像跳動著的金子,靜靜的月影映入水底,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感到心胸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著酒,迎著風,那種喜悅真是令人得意啊。嗟夫!予余嘗求①古仁人②之心,或異二者之為③,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④,居廟堂之高⑤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⑥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⑦!噫!微斯人,吾誰與歸⑧?時六年九月十五日。①[求]探求。②[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③[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或,或許、也許,表示委婉的語氣。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界環境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或喜或悲。⑤[居廟堂之高]處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廟堂,指朝廷。下文的“進”,即指“居廟堂之高”。⑥[處江湖之遠]處在僻遠的江湖間,意思是被貶謫到邊遠地區做地方官。下文的“退”,即指“處江湖之遠”。⑦[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⑧[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微,如果沒有。誰與歸,就是“與誰歸”。【譯】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們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這兩種表現,為什么呢?(是由于他們)不因為外界環境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或喜或悲,處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處在偏遠的江湖中(被貶謫到邊遠地區做官),就替君主擔憂。這樣(他們)在朝廷做官也憂慮,不在朝廷做官也憂慮。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享樂之后才快樂”吧。啊!(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和誰一道(志同道合)呢?醉 翁 亭 記一、知識梳理:文學常識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死后謚“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唐宋八大家”之一。知識鏈接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文壇領袖,除其之外還有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字音字形【易錯讀音】林壑(hè) 傴僂(lǚ)提攜(xié) 宴酣(hān)之樂 陰翳(yì) 飲少輒(zhé)醉 山肴野蔌(sù)【易錯字詞】峰回路轉 水落石出 觥籌交錯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本書的成語1.【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場面。 2.【峰回路轉】亦作「山回路轉」。①本義指山勢曲折,道路隨之迂回。 ②今常比喻事情經歷曲折后,出現新的轉機。 3.【醉翁之意不在酒】通常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也比喻別有用心。 4.【水落石出】本意是水位下降后石頭顯露出來。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5.【山肴野蔌】野味和野菜。亦作「山肴野湋」。6.【風霜高潔】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7.【前呼后應】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結構嚴謹,首尾呼應。名句積累1.奠定文章抒情基調的千古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 文中描寫山間朝暮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3. 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主題識記文章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心中抑郁的復雜感情。二、重點講解 課文重點句子 賞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核心句:表明“醉”是表象,“樂”是根本。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對仗:兩句前后相對,描寫出山里早晨和晚上的景色,句式整齊,有音樂美。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只樂其樂也。 主旨句:表明醉翁真正的快樂是與民同樂,因民之樂而樂。三、素養提升文章表現作者的“樂”趣:一是“山水之樂”,二是“宴酣之樂”,三是“樂人之樂”。這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四、文言現象 例 句 解 析古今異義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義:意趣,情趣;今義:意思,遠望。野芳發而幽香 古義:香花;今義:芳香。非絲非竹 古義:管樂器;今義:竹子。四時之景不同 古義:季節;今義:時間。頹然乎其見者 古義:形容醉態;今義:精神不振。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古義:離開;今義:到,往。 一詞多義 出 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動詞,出來。水落而石出者 動詞,顯露。 歸 云歸而巖穴暝 動詞,聚攏。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動詞,回去。 樂 山水之樂 名詞,樂趣。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形容詞,歡樂、高興。 秀 蔚然而深秀者 形容詞,秀麗。佳木秀而繁陰 形容詞,茂盛。 臨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動詞,居高臨下。臨溪而漁 動詞,靠近。 乎 在乎山水之間也 介詞,于。頹然乎其間者 介詞,在。 而 而年又最高 表遞進。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表承接。野芳發而幽香 表并列。朝而往,暮而歸 表修飾。而不知人知樂也 表轉折。 也 環滁皆山也 表判斷。山之僧智仙也 表陳述。在乎山水之間也 表陳述。 詞類活用 名詞作狀語 山行六七里 沿著山路。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像鳥張開翅膀。名詞作動詞 名之者誰 取名。至于負者歌于途 唱歌。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而不知太守樂其樂也 以……為快樂。 文言句式 判斷句 環滁皆山也 “……也”表判斷。有亭亦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者,……也”表判斷。頹然乎其見者,太守醉也 “……者,……也”表判斷。倒裝句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狀語后置,語序應為:至于負者于途歌,行者于樹休。醒能述以文者 狀語后置,語序應為:醒能以文述者。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省略“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醒能述以文者 省略賓語,應為:醒能述(之)以文者五、全文翻譯醉翁亭記①文 | 歐陽修環滁②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③。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④,有亭翼然臨于泉上⑤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⑥。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⑦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⑧。①選自《歐陽修全集》,歐陽修(107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環滁(chú)]環繞著滁州城。滁州,在安徽東部。③[蔚然而深秀者,瑯琊(lángyá)也]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蔚然,茂盛的樣子。④[峰回路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轉彎。回,曲折、回環。⑤[翼然臨于泉上](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臨,居高而下。⑥[太守自謂也]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⑦[意]意趣,情趣。⑧[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間,寄托在酒上。【譯】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順著山路行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而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轉彎,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建造這座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命名的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賓客們到這兒來飲酒,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為“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若夫日出而林霏開①,云歸而巖穴暝②,晦明變化③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④,佳木秀而繁陰⑤,風霜高潔⑥,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①[林霏開]樹林里的霧氣散開。霏,彌漫的云氣。②[云歸而巖穴暝(míng)]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③[晦明變化]意思是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④[野芳發而幽香]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⑤[佳木秀而繁陰]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密的綠蔭。秀,茂盛。⑥[風霜高潔]指天高氣爽,霜色潔白。【譯】至于太陽升起,樹林里的霧氣就散開了,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濃密的綠蔭,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景色不同,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至于負者①歌于途,行者休于樹②,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④,山肴野蔌⑤,雜然而前陳⑥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⑦,射⑧者中,弈⑨者勝,觥籌交錯⑩,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 白發,頹然乎其間 者,太守醉也。①[負者]背著東西的人。②[休于樹]在樹下休息。③[傴僂(yǔ lǚ)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傴僂,彎腰曲背,這里指老人。提攜,牽扶,這里指被牽扶的人,即兒童。④[洌(li)]清。⑤[山肴野蔌(sù)]野味野菜。⑥[陳]陳列,擺開。⑦[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宴中歡飲的樂趣,不在于音樂。酣,盡興地喝酒。絲,弦樂器。竹,管樂器。⑧[射]這里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投向壺中,中多者為勝,負者按照規定的杯數喝酒。⑨[弈(yì)]下棋。⑩[觥(gōng)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觥,酒杯。籌,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的籌碼。 [蒼顏]容顏蒼老。 [頹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頹然,原指精神不振,這里形容醉態。【譯】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打招呼,后面的回應,老老少少的行人,來往不斷,是滁州城的人在游玩。到溪邊釣魚,溪水深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香而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雜亂地在面前擺開,這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中歡飲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頭發花白的老人,醉倒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①,鳴聲上下②,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③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④,太守也。太守謂⑤誰?廬陵⑥歐陽修也。①[陰翳(yì)]形容枝葉茂密成蔭。翳,遮蓋。②[鳴聲上下]指飛鳥上上下下鳴叫。③[樂其樂]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④[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后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事的人。⑤[謂]為, 是。⑥[廬陵]廬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譯】不久太陽下山,人影散亂,太守回去了,賓客們也跟隨著走了。樹林中枝葉茂密成蔭,禽鳥在高處低處鳴叫,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人們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呢?廬陵歐陽修。湖 心 亭 看 雪一、知識梳理文學常識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文學家。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之家,好山水,曉音樂。作品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字音字形【易錯讀音】更定(ɡēnɡ) 擁毳衣(cuì) 崇禎(zhēn) 沆碭(hànɡdànɡ)對坐強(qiánɡ)飲【易錯字詞】與余舟一芥 蘇堤 鋪氈 霧凇主題識記文章描寫了湖心亭悠遠脫俗的雪景,敘述了在湖心亭的奇遇,敘事、寫景、抒情有機結合,表達了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逸致。二、重點講解 課文重點句子 賞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白描:“一痕”“一點”““芥”“兩三粒”使用白描手法,表現人與自然構成的富有意境的藝術畫面以及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態度。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語言描寫:“癡”字是指癡迷于天人合一的逸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話,飽含了對“癡”字的贊賞,同時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緒。三、素養提升文章用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描寫,表現了作者喜悅之情,特別是“強飲”表現了作者豪邁的心情。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筆墨,寫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四、文言現象 例句 解析古今異義詞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古義:這里是“痛快”;今義:勉強。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古義:酒杯,這里代指酒;今義:顏色,與“黑”相對。 一 詞 多 義 是 是日更定 代詞,這。問其姓氏,是金陵人 判斷動詞,是。白 上下一白 形容詞,白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古時罰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 見余大喜 程度副詞,非常。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形容詞,與“小”相對。 絕 湖中人鳥聲俱絕 動詞,消失。佛印絕類彌勒 形容詞,極。 一 余拏一小舟 數詞,一。上下一白 副詞,全。詞類活用 大雪三日 名詞作動詞,下雪。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名詞作動詞,客居。 文言句式 省略句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別”前省略了“與之”。見余大喜曰 省略主語“兩人”。倒裝句 是金陵人,客此 “此”前省略了“于”,這里是介詞短語后置,語序應為:是金陵人,于此客。五、全文翻譯 湖心亭看雪①文 | 張岱崇禎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③矣,余拏④一小舟,擁毳衣爐火⑤,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⑥,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⑦、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①選自《陶庵夢憶》。張岱(1597-1689),字宗子,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家。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個小島上。②[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崇禎,明思宗朱由檢年號(1628-1644)。③[更(gēng)定]晚上八時左右。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舊時每晚八時左右,打鼓報告初更開始,稱為“定更”。④[拏(ná)]撐(船)。⑤[擁毳(cuì)衣爐火]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擁,裹、圍。毳,鳥獸的細毛。⑥[霧淞(sōng)沆碭(hàngdàng)]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霧淞,天氣寒冷時,霧凍結在樹木的枝葉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碭,白汽彌漫的樣子。⑦[長堤一痕]指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一道痕跡。【譯】明朝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的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人聲、和鳥聲都消失了。這天晚上八時左右,我撐著一條小船,穿著細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觀賞雪景。湖面上冰花的周圍彌漫著白汽,天空與白云、與山巒、與湖水渾然一體,上上下下全是白皚皚的。西湖上能看到的影子,只有長堤像一道痕跡,湖心亭像一個黑點,和我的小船像一片草葉,船上的兩三個人像米粒罷了。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①!”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②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③。及下船,舟子④喃喃曰:“莫說相公⑤癡,更有癡似相公者。”①[焉得更有此人]哪能還有這樣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焉得,哪能。更,還。②[三大白]大三杯酒。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這里代指酒。③[客此]客居此地。④[舟子]船夫。⑤[相公]舊時對士人的尊敬。【譯】到了湖心亭,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在著火溫酒,把酒燒得沸騰。那兩人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西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便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情喝了三大杯酒后與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客居此地。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低聲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啊!”詩 詞 三 首一、知識梳理:文學常識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世人稱其為“詩仙”,與杜甫合稱“李杜”。這首詩是他遭受讒毀,初離長安所寫組詩之一。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有“詩豪”之稱。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蘇軾北宋詞人,文學家,號東坡,“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主要代表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字音字形【易錯讀音】金樽 (zūn) 投箸(zhù) 歧路 (qí) 長精神 (zhǎng) 不勝寒 (shēng) 【易錯字詞】綺戶 宮闕 瓊樓 嬋娟 側畔名句積累1.《行路難》中象征人生路上布滿艱難險阻、作者壯志難酬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2.在生活中,人們在所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但我們要像李白所說“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那樣,要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借用典故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詩句是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4.“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一哲理。5.《水調歌頭》中描寫月光流轉的名句是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6.《水調歌頭》借明月表達詞人對天下人美好祝愿的語句是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主題識記《行路難》(其一)抒寫了詩人仕途受挫,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彷徨和抑郁悲憤之情,同時也表現了詩人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和執著追求理想的堅定信念。《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通過敘述詩人二十多年轉徙巴山楚水的坎坷遭遇并抒發無限感慨,流露出長期被貶謫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激不平之情,表現出不甘沉淪、奮發昂揚的進取精神和達觀態度。《水調歌頭》通過寫中秋飲酒賞月,以奇特的想象抒發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悶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傳達出作者由心有郁結到心境開闊的樂觀曠達的情懷,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二、重點講解 課文重點句子 賞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身夢日邊。 用典:姜太公姜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太陽旁邊經過,后被商湯任用,助商滅夏。這兩句用典,表示詩人對從政仍有所期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抒情、名句:表達詩人實現政治理想的決心。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用典:“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此處用典,借以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爛柯人”指晉人王質,此處用典,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比喻: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以千帆、萬木比喻新人。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詩人不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卻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抒情、借代:望大家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月光。詩人用“嬋娟”指代“月亮”,表達美好的祝愿。三、素養提升《行路難》(其一)寫作者在經過前面情感的反復回旋之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的調子,作者深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終會有實現的那一天,表現出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借用典故表達作者對舊友的懷念之情,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水調歌頭》作者借“月”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人生有歡聚,也有離別,也就像月亮一樣有圓有缺,這是自然規律,是不能苛求其圓滿的。那么就應理智地化悲怨為曠達,作者借“月光”表達樂觀曠達的情懷。四、文言現象 例 句 解 析通假字 玉盤珍羞直萬錢 “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同“值”,價值。 詞類活用 停杯投箸不能食 名詞作動詞,吃。懷舊空吟聞笛賦 形容詞作名詞,老朋友。病樹前頭萬木春 名詞作動詞,爭春。 一詞多義 安 今安在 疑問代詞,哪里。安得廣廈千萬間 怎么。風雨不動安如山 形容詞,安穩。古今異義 但愿人長久 古義:只,只是;今義:轉折連詞。 文言句式 省略句 停杯投箸不能食 省略了主語,“我”。轉朱閣,低綺戶 省略了主語,“月兒”。倒裝句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狀語后置,即“碧溪上垂釣、夢日邊成舟”。多歧路,今安在 “今安在”為賓語前置,即“今安在”。五、詩歌翻譯行路難(其一)①文 |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②,玉盤珍羞直萬錢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④,忽復乘舟夢日邊⑤。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⑥?長風破浪會有時⑦,直掛云帆⑧濟⑨滄海。①選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難,樂府古題,李白以此為題寫了三首詩,這是第一首。②[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金酒杯里盛著價格昂貴的清醇美酒。樽,盛酒的器具。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貴。③[玉盤珍羞直萬錢]玉盤里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同“值”,價值。④[閑來垂釣碧溪上]相傳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釣,后輔佐周武王滅商。⑤[忽復乘舟夢日邊]相傳伊尹受商湯任用前,曾夢見乘船經過太陽旁邊。⑥[今安在]如今身處何方?也可理解為:現在要走的路在哪里?⑦[長風破浪會有時]比喻終將實現遠大理想。《宋書·宗愨(què)傳》載,南朝時宗愨用“乘長風破萬里浪”來形容自己的抱負。會,一定、必然。⑧[云帆]高高的帆。⑨[濟]渡。【譯】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遙想當年,姜太公磻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①文 | 劉禹錫巴山楚水②凄涼地,二十三年③棄置身④。懷舊空吟聞笛賦⑤,到鄉翻似爛柯人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⑦,暫憑杯酒長⑧精神。①選自《劉禹錫集》。劉禹錫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在揚州遇到白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禹錫屢遭貶謫、懷才不遇的命運寄予深切的同情。劉禹錫作此詩答謝。酬,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②[巴山楚水]詩人曾被貶夔(kuí)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屬巴郡,朗州屬楚地,故稱“巴山楚水”。③[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寫到此詩時,共二十二個年頭,因第二年才能回到洛陽,所以說“二十三年”。④[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⑤[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馬氏集團殺害,向秀經過嵇康故居時,聽見有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一進作了《思舊賦》。⑥[爛柯人]指晉人王質。南朝梁任昉(fǎng)《述異記》協,王質上山砍柴,年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斧子柄已經朽爛。回到村里,才發現已經過了上百年,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去世了。柯,斧柄。⑦[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⑧[云帆]高高的帆。⑨[長(zhǎng)]增長,振作。【譯】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水調歌頭①文 | 蘇軾丙辰②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③。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④,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⑤,又恐瓊樓玉宇⑥,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⑦,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⑨。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①選自《東坡樂府箋》。水調歌頭,詞牌名。②[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③[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字子由。④[宮闕]宮殿。⑤[歸去]回到天上去。⑥[瓊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宮。⑦[起舞弄清影]意思是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隨著舞動。⑧[何似]哪里比得上。。⑨[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不能入睡的人(指詩人自己)。⑩[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兒)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編在人們不能團聚時圓呢?何事,為什么。 [嬋娟]本意指婦女容顏美好的樣子,這里指月亮。 【譯】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明月什么時候才會出現?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月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遺憾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