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于2022新課標下的教學設計·八年級上冊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科目 歷史 年級 八年級 課型 新授 授課人課題 第9課 辛亥革命 課時 1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第三單元《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的第2課,包括革命志士的奮斗、武昌起義兩個子目。雖然武昌起義前的多次起義都失敗了,但是卻為武昌起義的成功總結了寶貴經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在革命勝利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革命志士付出了生命,其事跡可歌可泣,令人敬佩。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將本課設置為三個篇章,分別是:民主人士謀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驚天動地譜春秋——辛亥革命的過程、有花無果恨悠悠——辛亥革命的評價。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學生。通過先前學習,學生已經知道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斷加深的社會背景和不同階層進行救國圖存運動都沒有挽救中國的史實,這為學生學習辛亥革命的背景打下知識基礎。八年級學生初步具備材料分析和歷史解釋等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出示地圖、時間軸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辛亥革命的過程,培養時空觀念,也可以通過講授、引導、提問、過渡等方式巧妙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正確認識辛亥革命的評價,樹立唯物史觀,培育家國情懷。三、教學目標 2022年新課標: 通過了解孫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動、武昌起義及中華民國成立的史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基于2022年新課標設置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能夠運用歷史地圖從時空上分析革命志士的奮斗過程,并歸納出分布的特點。通過歷史地圖分析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的過程。(時空史觀、史料實證) 2.能夠運用相關史料,分析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3.感受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頑強不屈的革命勇氣與前赴后繼的犧牲精神。學習革命烈士為民族獨立解放而不懈努力的奮斗精神,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家國情懷)四、教學重點 辛亥革命的背景、過程和影響。五、教學難點 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辛亥革命的評價,學習革命志士的愛國精神。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問答法、啟發式教學、多媒體教學法。七、學習方法 討論法、表格法、合作探究、自主學習、材料研讀。八、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 新課導入 1911年10月10日的夜里,武昌城內響起了激烈的槍炮聲。次日清晨,革命黨人起義成功。隨后,其他各省紛紛響應,清政府的統治土崩瓦解。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無數革命志士進行了長期的武裝斗爭,付出了極大的犧牲,你了解他們的事跡嗎?讓我們共同學習第9課《辛亥革命》。 初步了解辛亥革命。 通過生動講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 新課講授 壹·民主人士謀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出示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圖片反映什么信息? 出示中國各階層救國圖存運動的照片,引導學生思考圖片反映什么信息? 【提問】中國社會各階層救亡圖存運動屢戰屢敗根源何在? 【提問】那究竟要通過什么方式推翻清政府? 出示地圖,請學生閱讀課文并結合地圖,說說革命黨人武裝起義的概況。 出示萍瀏醴起義地圖、文字材料和題綱,請學生結合課本和材料回答起義的時間、領導人、結果和影響,并將表格填寫完整。 出示徐錫麟、秋瑾圖片和文字材料,并請學生結合課本44頁內容,嘗試為大家介紹這場起義。 依次出示廣西起義、黃花崗起義的圖片和提綱內容,請學生結合課本,圍繞起義的時間、地點、人物、結果、影響等關鍵內容合作探究,并將表格填寫完整。 出示林覺民《與妻書》的內容,請學生閱讀并分享讀后感,提問學生林覺民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出示孫中山《<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文字材料,請學生閱讀材料,結合書本知識歸納黃花崗起義的歷史意義。 【回答】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回答】中國社會各階層救亡圖存運動一次次失敗。 【回答】腐朽落后的清政府! 【回答】革命! 【回答】1906萍瀏醴起義、1907安慶起義、1907廣西鎮南關起義、1911廣州黃花崗起義。 【回答】1906年劉道一、蔡紹南領導起義,結果失敗劉道一等長沙遇害。這是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同盟會聲望大振。 【回答】1907年夏,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在安慶發動起義,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起義人員與清軍激戰四小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徐錫麟死難。秋瑾拒絕逃走,在浙江紹興準備策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難。 結合課本,找到起義的信息,填寫表格。 【回答】舍生取義、追求理想、憂國憂民、視死如歸等等。 【回答】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通過出示材料,一步步引導的方式得出革命是推翻清政府統治的唯一方式。 運用歷史地圖從時空上分析革命志士的奮斗過程,培養時空觀念。 完成任務,填寫表格,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捕捉關鍵信息和歸納概況的能力。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培養學生材料分析和歷史解釋的能力。學習革命志士的英雄氣概,培養家國情懷。貳·驚天動地譜春秋——辛亥革命的過程1.條件2.時間3.主力 【過渡】雖然以上所講到的這些起義都失敗了,但革命志士并沒有放棄。辛亥革命爆發了,請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和課本46頁,思考辛亥革命爆發的條件有哪些? 出示文字材料,簡介四川保路運動。 【提問】辛亥革命何時爆發的?主力軍是誰? 出示文字材料,簡介湖北新軍。 【回答】① 革命思想廣泛傳播,革命形勢愈演愈烈;② 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與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積極謀劃起義;③ 四川保路運動造成武昌兵力空虛,為起義提供了契機。 【回答】1911年10月10日,主力軍是傾向革命的湖北新軍。 先學習四場起義,再學習辛亥革命,這樣的學習順序設置有助于學生理解辛亥革命爆發的條件。 了解四川保路運動和湖北新軍,豐富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4.過程 出示視頻,請學生觀看視頻,結合課本內容和出示的時間軸說出辛亥革命爆發的過程。 【強調】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我們要注意孫中山并沒有直接參與武昌起義! 出示圖片和文字材料。講述武昌起義不久后,湖北的政權、軍權逐步完全落到以黎元洪為首的舊官僚手上。請學生對此問題合作探究:黎元洪作為清王朝舊官僚,搖身一變卻成為了革命黨人的高階領袖,這反映了革命黨的什么問題? 【講授】出示地圖。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響應。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支持革命。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場革命叫“辛亥革命”嗎? 【回答】1911年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與共進會謀劃起義;1911.10.9孫武等在漢口租界制造炸彈時不慎爆炸,起義計劃泄露;1911.10.10新軍工程營革命黨人首先起義,奪取軍械庫,三鎮取得勝利;1911年11月下旬各省響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獨立。 【回答】革命黨人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革命的不徹底性! 【回答】1911 年是農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 通過觀看視頻,出示時間軸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培養時空觀念。 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歷史分析的能力。叁·有花無果恨悠悠——辛亥革命的評價1.意義 【提問】出示圖片和文字材料。有學者認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頒布的這道詔書……終結了秦始皇以來周而復始的王朝輪回,沒有流血漂櫓、尸橫遍野……以最小的代價,和平完成了政權的更迭。”由此可見,辛亥革命有什么意義?辛亥革命的性 【回答】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終結。②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回答】這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培養學生材料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質是什么? 【強調】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請注意辛亥革命結束的是封建帝制,而非封建制度! 出示課件,辨析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與封建制度。 依次出示材料和圖片,引導學生思考辛亥革命還有什么意義? 知道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不等于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我國封建制度的說法錯誤。 【回答】③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④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注意辨析,避免學生認知錯誤。拓展學術觀點,提升學生歷史素養。2.局限性 出示兩者文字材料和圖片,引導學生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回答】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有助于培養學生材料分析的能力。(三) 課堂小結 【小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回顧辛亥革命相關內容,做好筆記。 再次小結辛亥革命的深遠影響,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九、隨堂練習 4道選擇題(詳見配套課件)十、板書設計十一、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