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中國影視音樂教科書 人音版 高中音樂鑒賞學習目標1.審美感知:學生能夠通過聆聽《懷念戰友》、《大宅門》及《百鳥朝鳳》等經典影視音樂作品,深刻感受到不同音樂元素所傳達的情感波動,體會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獨特魅力,增強對美的自主發現和感悟能力。 2.藝術表現:學生能夠理解并分析這些影視音樂作品中的曲式、節奏、旋律等藝術特點,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音樂如何與影視畫面相結合,共同塑造作品氛圍,提升對藝術表現手法的認識和表達能力。 3.文化理解:學生在欣賞和分析過程中,能夠認識到中國影視音樂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如民族特色、時代精神等,從而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拓寬國際視野,理解音樂作為文化交流橋梁的重要性。課前學習任務1.探索影視音樂:觀看一部你喜歡的電視劇或電影,特別注意其中的主題曲、插曲或背景音樂,并思考這些音樂是如何與劇情相結合的,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2.音樂知識預習:查閱資料,了解電影音樂的發展歷程,特別是無聲電影時代和有聲電影時代的音樂特點,以及它們對電影藝術的影響。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影視音樂基礎認知 目標:理解影視音樂的概念及其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活動: 1.通過聆聽兩個音樂片段,分析影視音樂在渲染氣氛、強化情感基調、體現文化特色等方面的作用。 2.回顧電影音樂的發展歷程,討論無聲電影時代與有聲電影時代音樂的不同特點。 【學習任務二】經典影視音樂作品鑒賞 子任務1:《懷念戰友》鑒賞 目標:深入理解《懷念戰友》的藝術特點和情感表達。 活動:1.了解《懷念戰友》的作者雷振邦及其貢獻、創作背景和歷史意義。 2.完整聆聽歌曲,思考歌曲的速度、旋律起伏、民族特色等問題。 3.分析歌曲的節奏、旋律特點,討論其在影視劇中的作用和情感表達。 4.學唱歌曲第一段,進一步感受旋律的特點。 5.總結插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子任務2:《大宅門》主題曲鑒賞 目標:掌握主題曲的概念及其在音樂與劇情結合中的重要性。 活動:1.了解《大宅門》主題曲的創作背景和藝術特色。 2.哼唱開頭旋律,初步感受大宅門的京腔京韻。 3.欣賞《大宅門》主題曲,思考音樂風格特點及采用的戲曲元素。 4.討論《大宅門》主題曲中所展現的情感是什么?想要表達的是什么?以及在電 視劇中所起的作用? 5.總結主題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子任務3:《百鳥朝鳳》配樂鑒賞 目標:能自主體驗配樂在影視作品中的情感渲染作用。 活動:1.了解電影配樂作品——《百鳥朝鳳》背景相關知識。 2.欣賞配樂,沉浸式體驗。推薦的學習資源1.影視音樂相關書籍:《影視音樂藝術論》等,深入了解影視音樂的理論與實踐。 2.在線音樂平臺:如網易云音樂、QQ音樂等,搜索并聆聽更多經典影視音樂作品,擴展音樂鑒賞范圍。 3.影視作品資源:觀看《冰山上的來客》、《大宅門》等影視作品,結合課堂學習,更直觀地感受影視音樂的魅力。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中國影視音樂教科書 人音版高中音樂鑒賞作業練習一、音樂常識(基礎性作業) 1.選擇題 以下哪一項不是影視音樂的主要功能?( ) 渲染氣氛 B. 概括全劇情節 C. 強化情感基調 D. 體現文化特色 答案:B 2.填空題 中國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雷振邦,為電影《____》創作了插曲《懷念戰友》,該曲展現了濃郁的____族風情。 答案:《冰山上的來客》;塔吉克 3.連線題 將以下影視音樂作品與其對應的情感或特色連線: 《懷念戰友》 主題曲 豪情、歷史感 《大宅門》 喜慶、生活氣息 《百鳥朝鳳》 悲壯、懷念 答案: 《懷念戰友》 悲壯、懷念 《大宅門》 主題曲 豪情、歷史感 《百鳥朝鳳》 喜慶、生活氣息 二、基礎鞏固(提升性作業) 4.分析題 《懷念戰友》中使用了哪些音樂手法來表達失去戰友的悲痛之情?請結合歌曲中的具體例子進行分析。 答案示例:歌曲通過慢速的節奏、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旋律結構、多數句尾的下滑音以及強烈的對比手法(如“瓜秧斷了哈密瓜依然香甜,琴師回來都它爾還會再響”與“當我永別了戰友的時候,好像那雪崩飛滾萬丈”)來表達失去戰友的悲痛之情。 5.選擇題 在《百鳥朝鳳》中,嗩吶的吹奏主要模擬了什么自然現象? A. 風雨交加 B. 溪流潺潺 C. 鳥鳴聲 D. 雷鳴電閃 答案:C 6.填空題 《大宅門》主題曲通過其____的旋律和____的歌詞,生動描繪了清末至民國時期北京中醫藥世家的傳奇故事。 答案:跌宕起伏;大氣磅礴 三、創新實踐(綜合性作業) 7.綜合賞析與編創題 任務描述:假設你是一名電影導演,正在籌備一部反映當代中國農村生活的影片。請選取一段你認為能夠代表影片情感基調的場景(如豐收慶典、家庭團聚等),并設計一段配樂。要求: 描述場景:簡要描述你選擇的場景及其情感氛圍。 配樂構思: 選擇一種或幾種主要樂器(可以是傳統民族樂器,也可以是現代樂器)。 設計配樂的旋律走向、節奏變化及和聲運用,以符合場景的情感需求。 闡述配樂如何與畫面結合,增強影片的藝術表現力。 示例答案: 場景描述:我選擇的是秋季豐收慶典的場景,村民們歡聚一堂,慶祝一年的辛勤勞動換 來的豐碩成果,情感氛圍熱烈而喜慶。 配樂構思: 1.主要樂器:嗩吶、二胡、鼓、電子合成器(模擬自然聲響如風聲、蟲鳴)。 2.旋律走向:以嗩吶的高亢旋律引領全曲,表現慶典的熱鬧與喜慶;二胡加入柔和的旋律線,增添一絲溫馨與懷舊感;鼓點穩健有力,推動音樂節奏向前發展。 3.節奏變化:從慢到快,逐漸加速,模擬慶典氣氛的高漲;高潮部分使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增強音樂的動感和緊張感。 4.和聲運用:采用中國民族五聲調式為基礎,加入現代和聲元素,使音樂既有傳統韻味又不失時代感。 5.與畫面結合:配樂在村民歡笑的畫面中緩緩升起,隨著慶典活動的推進,音樂逐漸加強,高潮部分與村民們共同舉杯、舞蹈的畫面同步,達到音畫交響的效果,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和觀眾的情感共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單元 音畫交響—影視音樂(學習任務單)—2024--2025學年高中《音樂》·必修1音樂鑒賞(人音版).docx 第六單元 音畫交響—影視音樂(課后練習)—2024--2025學年高中《音樂》·必修1音樂鑒賞(人音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