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9.2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教學設計一、【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科學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外優秀文化的資源。公共參與: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二、【重難點】教學重點: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教學難點: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三、【學習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四、講授新課1、導入新課2023年9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以志愿軍群像為主線,全景式呈現了新中國成立一周年之際,在各個戰線上保衛祖國的英雄兒女,講述抗美援朝戰爭三年的恢宏史詩。請思考:1、《志愿軍:雄兵出擊》為何能口碑和票房雙贏?2、主旋律電影爆火對文化發展有何啟示?2、【學習過程】總議題: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議題一: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探究與分享:1、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習近平2、文藝工作者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謳歌奮斗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習近平 議學問題:文藝創作為什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2、文化和人民有什么樣的關系?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學生交流并回答。教師點撥:一、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文化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 從文化發展的主體看: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2. 從文化創作的源泉看: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是主題。3. 從文化發展的目的看: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社會主義文化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質,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三)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主體)要求: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貼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 (文藝創作者)(四)文化發展要為了人民1.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貼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2(國家)①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文化事業)②生產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豐富高品質文化消費產品的供給,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文化產業)知識小結:板書:“一、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議題二: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探究與分享:結合視頻《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優秀作品展》和教材思考:1、這些文化作品為什么能夠得到廣泛認可和贊揚 2、對我國文化發展有什么啟示?探究提示: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學生交流并回答。教師點撥:二、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立足時代之基的原因 ①每一種文化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時代精神的展現 ②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類歷史前進的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回答時代問題的原因 ①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 ②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只有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 ③只有傾聽特定的時代聲音,才能吹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號角文化的時代性:1.文化的時代性的內涵社會群體文化的存在具有時代特征,代表著時代特色,有深刻的時代背景。2. 文化的時代性表現①文化的存在是時代性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要求和文化特色。②文化的創造是時代性的。所有的文化都是在具體的時代被創造出來的。③文化的傳承和淘汰取決于時代。文化的傳承和淘汰并不是對文化形態或文化內容一味地全盤接受或否定,而是對其核心部分進行傳承、改進、改造。傳承與淘汰是同時進行的,但從本質上看取決于時代的需要。注意:1.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源泉。 文化創新的源泉是社會實踐。2.創新不是目的,目的是服務實踐。3.文化對時代是影響,不是決定。3、知識小結:板書:“二、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議題三: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探究與分享:議學提示:1、這些優秀文藝創作共同的特點就是----將傳統文化與流行元素融合,或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借鑒國外科幻、動作電影元素……2、三 文化發展要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學生交流并回答。教師點撥:三、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1)融通不同資源的要求: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資源。(2)實現綜合創新的要求原則 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處理兩對關系 向內看 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向外看 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向前看 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向后看 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效果 通過綜合創新,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注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本來”,既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源頭,也涵蓋在此基礎上產生并發展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歸納總結:文化發展的路徑(要求)①指導思想: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②發展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文化強國。③根本途徑: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④創作導向(主體):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做到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⑤關鍵路徑: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促進時代發展。⑥基本路徑: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原則,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⑦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⑧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板書:三、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課堂小結】【課堂練習】1.(2022·天津)自1987年創辦以來,中國藝術節始終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辦節宗旨,通過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藝術惠民活動和特色文旅活動,致力于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國家開展藝術惠民活動是基于( )①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 ②人民是文化創作的源泉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 ④發展文化產業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023年“五一”假期,湖北省博物館掀起了年輕人的“博物館熱”內容上營造歷史文化語境詮釋文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語言建構上以大眾易于理解和喜愛的方式與年輕人“共享文化”,以“專業內容十創意策劃”讓年輕人愛上文物、愛逛博物館。這說明( )①具有豐富故事的文物才有吸引力②文化傳承要堅持以年輕人為中心③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④堅持大眾化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央視文化節目《遇鑒文明》,以傳統建筑、文學、器物等中外文明載體為主題,精選一中一外兩個文明符號,進行中外文明交流對話。如第二期《道器之合:瓷器與玻璃器》,以器物為載體,帶領觀眾揭秘中國百窯難出一件的郎窯紅,同時還原西方玻璃器的杰出代表作古羅馬波特蘭花瓶。《遇鑒文明》( )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增進文化互信②堅持國際創作導向,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③體現不同的藝術形式能夠賦予文化不同的內涵④融通中外文化資源,展現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CDB【布置作業】(一)必做:1、整理本節課知識,并理解記憶。2、完成分層作業第一部分:基礎檢測10個小題.(二)選做:近年來,河南省在弘揚傳統文化上不斷創新表達方式,激發文化遺存活力,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傳統文化、歷史遺存融入當代人的生活。河南博物院推出“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讓游客挖“寶”;“婦好鸮尊”“云紋銅禁”化身冰箱貼、胸針、項鏈;端午節的特別節目《端午奇妙游》更是火爆全網。結合所學知識并搜索資源,以“河南文旅為什么火爆出圈”為題寫一篇述評。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250字左右。【教后反思】總體來說,這節課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態度好,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分析、發言,利用多媒體教學課堂活動參與活躍、有序,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輕松學的愉快、在小組合作時,學生積極性很高,在小組討論環節,各組成員都能夠積極主動的發言,進行小組成果展示,交流廣泛思維活躍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但本課在進行小組活動時,有些地方環節連接不夠緊密,沒有能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發言的時間,這是本節課的遺憾。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