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2社會歷史的發展 分層精練基礎過關1.“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這段論述表明( )①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哲學的發展是具體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③哲學社會科學對經濟發展具有指導作用④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下列表述與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①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②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③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 ④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新質生產力作為新質態的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要破除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克服影響區域協調發展的不利因素,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法治建設,為新技術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著力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這是因為( )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變量B.新質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中國化和時代化C.新質生產力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D.調整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有利于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正是這種變革和開放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下列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①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②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實現從實踐到理論的飛躍③不斷完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密碼④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會指出、黨的二十大對深化機構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而深遠。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①體現了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組織原則②表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主要通過改革來解決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④旨在使上層建筑更好地適應經濟基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要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切實摸清底數,加快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妥善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此舉有利于( )①加強規范管理以促進鄉村振興 ②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③調整生產關系以增強農村活力 ④化解矛盾以維護農民土地所有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種通過學習大規模數據集生成新的原創內容的新型人工智能,是基于算法、模型、規則生成文本、圖片、聲音、視頻、代碼等內容的技術。央視導演與科研人員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作了演繹中華經典古詩詞的動畫節目《千秋詩頌》。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作這樣的動畫節目,制作效率比運用傳統動畫制作技術提升三倍。生成式人工智能( )A.能推進科學家和藝術家的跨界合作,消除技術與藝術的界限B.通過實現生產方式的徹底變革,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C.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價值,彰顯出新質生產力的獨特優勢D.使動畫制作技藝達到了發展頂峰,引領媒體行業的迭代升級8.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對“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的正確理解是( )①中國式現代化,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緊連在一起的②這是由新時代以來我國的主要矛盾發生的變化決定的③體現了上層建筑要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④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2024年1月21日,為深入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出臺的哲學依據是(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②調整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④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先進的生產關系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3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是一部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全面保障的專項性法律,對保障我國糧食有效供給,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該法的制定蘊含的唯物史觀道理是( )①上層建筑的變革總是先于經濟基礎的變革②上層建筑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③上層建筑為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④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和生產力發展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近年來,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少民營企業發展面臨問題和困難。2023年9月4日,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改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其主要職責是: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將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落地見效,鞏固拓展現有工作成果,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優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進而促進民營經濟在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結合材料并運用“社會歷史的發展”知識,說明國家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能力提升1.(2024·浙江·高考真題)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貴州,落后的交通曾經是長期制約發展的突出瓶頸。而今,“萬橋架”突破山水阻隔,覆蓋于千溝萬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續鋪就,當地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此可見( )①地理環境是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之一②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③實踐能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④實踐能夠突破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的制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遼寧·高考真題)遼沈戰役是黨中央及時抓住戰略決戰時機打響的具有決定意義的重要戰役,歷時52天血與火的洗禮取得勝利,使全國軍事形勢達到一個新的轉折點。歷史昭示未來。這啟示我們,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中要( )①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抓住機遇,努力實現振興發展新突破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③以頑強斗爭贏得主動,努力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有力支撐④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緊緊依靠改革創新探索合適的發展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福建·高考真題)1923年,年僅31歲的林祥謙在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中被捕后英勇就義,是第一位中國共產黨烈士。一百多年來,無數像林祥謙這樣的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終身,是因為他們堅信共產主義( )①符合生產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②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③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④是實現全人類解放的崇高事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遼寧·高考真題)植保無人機、北斗導航、免耕播種機……各種新農具正成為農業生產的“新武器”,操作新農具的多是被稱為“新農人”的大學生,他們依靠科技和專業知識成為農村致富帶頭人,其輻射效應推動了鄉村面貌的嬗變和農業發展的全方位轉型。這表明( )①新農具是推動農業生產關系變革的物質條件②農業新技術構成了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新動力③新農人的出現有利于優化農業生產力的結構④新農人的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活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貴州·二模)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從我國40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來看,改革能破除制約生產力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讓一切生產要素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據此可知( )①新質生產力是社會實踐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②新質生產力以創造巨大社會財富為顯著特點③改革是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內在動力④改革決定了新型生產關系的形成與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寧夏·模擬預測)近年來,青藏高原生態修復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持續改善、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已具雛形,但草地退化、冰川融化、水土流失等威脅依舊不減。2023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正式施行。作為我國首部聚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法律,它從立法層面守護青藏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以法治手段有效推動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進展。這體現了( )①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自覺遵循自然發展規律②源于實踐的認識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生產力的發展是引起生產關系變革的決定性因素④調整完善上層建筑能夠助力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山東·二模)2024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詞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不要搞一種模式”。這體現了( )①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抓住主要矛盾,做最重要的事和合適的事②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措施要寓于上級的一般號召之中③要著力發展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各種新質生產力④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具體把握矛盾的特殊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江西·模擬預測)隨著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傳統土地承包制度暴露出土地分散、流轉困難等問題。在此背景下,試點“一戶一田”即在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前提下,整合分散的小塊土地,實現耕地合并,鼓勵土地流轉。這不僅能優化土地資源和降低勞動成本,還能提高土地質量與生態效益,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持。這說明( )①生產力發展導致生產關系與其完全不相適應②農村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推動上層建筑的改革③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④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才能推動生產力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吉林·模擬預測)“資本家用貨幣購買勞動力,讓勞動力淪為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資本就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貨幣。勞動力商品不僅能創造出價值,而且能夠創造出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為他的購買者帶來剩余價值。”馬克思主義的上述內容( )①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價值②說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的根本動力③闡述了人類社會普遍規律和資本主義特殊規律的統一④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對立的根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2·湖北·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歷史上,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為了進行生產生活,不斷地砍伐森林、毀草開荒、填湖造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過多依賴物質資源消耗、規模粗放擴張和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方式,給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實現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一方面,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我國已形成了現代化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在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另一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我國建立健全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動建立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目前已具備解決好生態環境問題的條件和能力。社會的變遷推動著生態觀念的改變。從古代的“天人合一”,到如今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結合材料,運用生產方式的相關知識,說明為什么我國目前已具備解決好生態環境問題的條件和能力。(2)從“天人合一”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深化發展。結合材料,運用認識的無限性觀點對此加以說明。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