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2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教學設計一、【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2.科學精神:準確把握真理的特征,并能夠對認識、真理進行判斷和辨別,堅持真理,懂得在實踐中追求和發現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不斷培養科學理性精神。3.公共參與:積極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二、【重難點】教學重點:1、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2、真理的屬性3、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教學難點:1、真理和謬誤的關系2、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的條件性、具體性3、認識的反復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三、【學習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四、講授新課1、導入新課禾下乘涼夢是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對雜交水稻高產的一個理想追求,是袁隆平的中國夢,夢想到禾下乘涼,夢里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觀看視頻《禾下乘涼夢》,思考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會實現嗎?2、【學習過程】總議題:禾下乘涼夢——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議題一:禾下乘涼不是夢——認識真理探究與分享:為了圓自己的雜交水稻夢,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殫精竭慮,苦心孤詣,攻關不止。為爭取更多的研究時間,他像候鳥一樣每年冬天從寒冷的長沙轉移到溫暖的海南島,他一年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農田里勞作、觀察和研究。從播種到收獲,袁隆平每天至少下田兩次,曬得又黑又瘦,像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從雜交水稻到超級雜交水稻,他每前進一步,都是創新的結果,都是通過創造性思維得出來的,袁隆平40多年雜交水稻科研生涯,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漫長過程。如果硬要說雜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袁隆平自己的觀點:“第一秘訣”就是不囿于現存結論的創新思維。正是他在秈型三系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超級雜交水稻等方面的戰略構想和創新思維,直接推動和指導著水稻雜種優勢利用事業,使中國的雜交水稻研究和利用,40年來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在中國大面積推廣種植后,累計增產糧食4000多億公斤。探究問題:袁隆平為什么敢有這樣的夢想?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學生交流并回答。教師點撥:1.真理(1)含義: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2)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同的人認識不同的原因)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駁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2.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具有相對性)⑴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⑵真理都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并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⑶方法論:①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②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正確對待錯誤。知識小結:板書:“一、真理”……細節提示:【注意】意識、認識、真理、科學理論的區別和聯系。區別:①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屬于唯物論。②認識是人腦對客觀對象的反映,屬于認識論。③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④真理的系統化、理論化,就是科學理論。意識、認知、理論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真理和科學理論都是正確的聯系: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議題二:禾下乘涼日可期——追求真理探究與分享:作為“雜交水稻之父”名滿天下的袁隆平,直到去世前,還在一次次刷新著自己團隊創造的紀錄。2010年3月,袁隆平團隊和張啟發團隊合作,共同研究轉基因水稻。為了消除公眾對轉基因抗蟲稻米安全性的顧慮,袁隆平公開表示,愿意作為第一個志愿者來試吃。在2017年國家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上,袁隆平宣布了一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2020年6月,袁隆平團隊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試種的高寒耐鹽堿水稻(又稱海水稻)在鹽堿地里長出了水稻。2020年11月,袁隆平領銜研發的雜交水稻,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的雙季測產達到畝產1530.76公斤。探究問題1.水稻增產的探索為什么要經歷如此長的發展過程 這說明了什么 2.我們對水稻增產的認識會止步于此嗎 “禾下乘涼夢”會實現嗎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學生交流并回答。教師點撥:二、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1)認識具有反復性: 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認識具有反復性。①從認識的主體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總要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心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②從認識的客體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③這就決定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2)認識具有無限性:①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②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③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3)認識的發展具有上升性:①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認識不是直線前進,也不是循環運動)②但是,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3、知識小結:板書:“二、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4、【注意】①真理作為正確認識,對人們的實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是有用的。但不能說有用的認識就是真理,因為它否定了真理的判斷標準。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表明承認人的認識上的主觀性和差別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觀真理。③真理都是客觀與主觀、實踐與理論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的觀點是錯誤的。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不能認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錯誤的內容。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已經確定的真理,在它的適用條件和范圍下,永遠是真理。⑤圖示法解讀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反復性 人們對某一事物的認識過程:實踐——認識………實踐——認識 (對一個事物的認識結束)無限性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認識過程:實踐——認識………實踐——認識……(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永遠不會結束)人類認識無限發展上升性 人們對某一事物的認真或對整個世界的認識 從深度上看:認識不斷深化;從廣度上看:認識不斷擴展;從進程上看;認識不斷向前推移:實踐——認識………實踐——認識……… 認識的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課堂小結】【課堂練習】1.【2021年山東卷】歷經9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經歷了驚心動魄的關鍵9分鐘,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表面,其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將在火星上開展地表成分、 物質類型分布、地質結構以及火星氣象環境等探測工作,火星探測不僅僅是太空技術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學領域的突破,更是人類活動空間的拓展和延伸。材料表明(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基本問題②宇宙探索活動將不斷地刷新世界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③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④認識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2023秋·山東威海·高二統考期末)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科學家以開創性的實驗證實:量子糾纏是一種奇怪的量子力學現象,處于糾纏態的兩個量子不論相距多遠都存在一種關聯,其中一個量子狀態發生改變,另一個的狀態會瞬時發生相應改變,這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超越光速,顛覆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這一科學研究說明( )①認識的發展是反復性和無限性的統一 ②權威觀點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③否定已有認識才能推動真理向前發展 ④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發展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真理之川從它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如果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時,真理也就被關在門外”。這兩句名言共同告訴我們( )①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要堅持真理,反對謬誤③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④真理以謬誤為基礎而存在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參考答案】BBA【布置作業】(一)必做:1、整理本節課知識,并理解記憶。2、完成分層作業第一部分:基礎檢測10個小題.(二)選做:結合所學知識并搜索資源,以“今日別后,我愿做你的禾苗”為題寫一篇演講稿。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200字左右。【教后反思】第一,圍繞議題組織活動型教學。議題作為探究的有效載體,承載著教學內容,對于推進、拓展學生的思維起著重要作用。整堂課能夠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將有形的預設自然融入無形的動態生成中,捕捉學生的思維火花。本節課設計了四個環節,在環節中設計了具有開放性、引領性的問題與活動,如資料搜集、分組探究、模擬辯論、方案設計等,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維,有效達成教學目標,使課堂有了“鏈”。第二,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是思想政治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科核心素養落地,有效提升學生的素養和能力,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把握的關鍵問題。本課教學試圖將“小課堂”變成與社會有機結合的“大課堂”,建構“課堂教學積極引領,課外活動延伸拓展,社會實踐鍛煉成長”的全方位、立體式、多元化教育路徑。將議題與情境作為培育核心素養的介質,滲透于教學各個環節之中,使課堂有了“魂”。第三,注重學科邏輯與實踐邏輯的緊密結合。首先,以社會熱點為情境。使學生對陌生的教學內容有了親切感和探究欲望,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思想政治課上的理論,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其次,注重活動體驗的開展。學生通過問卷調查、分享交流、課堂辯論等活動,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實現課程的動態化、過程化、生活化、實踐化,使得理論觀點與生活經驗實現了有效對接,使課堂有了“根”。當然,一節優質課教師不僅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變化,讓課堂更加靈動。可以在課前的預設和鋪陳上準備更充分一些,以利于學生更加積極、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議題情境呈現之后,問題的設置可以更貼近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同時注重教材知識與情境的關聯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