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1世界的物質性(分層精練)(含答案)2024高二政治高效課堂優質課件+教學設計+分層精練(統編版必修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1世界的物質性(分層精練)(含答案)2024高二政治高效課堂優質課件+教學設計+分層精練(統編版必修4)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1 世界的物質性 分層精練
基礎過關
1.中國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中國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鄉村環境更加宜人,農民生活更加富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基于( )
①自然界是客觀的,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②人類只能適應自然變化而不能改變自然
③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④人類的破壞性活動使自然界失去客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選項能集中體現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的是( )
A.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B.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都是客觀的
C.勞動在從猿到人的演化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D.自然界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
3.恩格斯:“物、物質無非是各種物質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正確理解物質的概念,需要認識到( )
①物質就是各種物相加的總和
②物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③物質存在于一切物質具體形態之中
④物質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國從1999年起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2014年老齡人口達到了2億,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3億,2037年將超過4億,2051年將達到最大值。基于此,人社部和老齡辦啟動對延遲退休問題的研究,專家建議出臺延長退休年齡的方案。上述材料體現了( )
A.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B.物質依賴意識
C.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D.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1-4 B B D C
5.《極簡人類史》中寫道:“我們的星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之久,生命的出現也有約35億年。相比之下,人類的出現則是比較晚才發生的事情,不過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間。盡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生物中,人類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種之一。在近40億年里,我們是第一個能將知識代代相傳的物種?!辈牧险f明( )
①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②人類具有區別于其他生物的主觀能動性
③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④勞動在從古猿到人的演變中起決定作用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先有自然界,后有人類社會,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但不能說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不可分割,①說法錯誤。
②:人是有意識的,人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根本標志之一是其具有主觀能動性,②正確。
③:人類的出現則是比較晚才發生的事情,不過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間,說明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③正確。
④:材料未體現勞動在從古猿到人的演變中起決定作用,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6.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院士團隊近十年來,先后在重慶、貴州等地的志留紀早期地層中發現了距今約4.39億至4.36億年的魚類化石,這些化石主要包括無頜的盔甲魚類“靈動土家魚”、被稱為“奇跡秀山魚”的盾皮魚、被稱為“蠕紋沈氏棘魚”的軟骨魚類等。這些資料揭示了有頜脊椎動物起源與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從而在“從魚到人”的探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材料說明( )
①人是地球上從魚演化而來的新物種
②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③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有著相互依靠密不可分的聯系
④從魚到人的轉變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①:材料強調這些資料揭示了有頜脊椎動物起源與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在“從魚到人”的探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未涉及人是地球上從魚演化而來的新物種,①錯誤。
②④:在早期地層中發現了古老的魚類化石,說明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這些資料在“從魚到人”的探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②④正確。
③:自然界可以離開人類社會而存在,不能說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③錯誤。
故答案選D。
7.從簡單重復的電話客服,到需要抽象思維的設計行業,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逐步取代人類工作。這從一個側面佐證了( )
A.人工智能能模仿人腦的部分功能 B.人工智能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C.人工智能的意識能力正逐漸增強 D.人工智能的思維能力正日趨完善
【答案】A
【詳解】A:從簡單重復的電話客服,到需要抽象思維的設計行業,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逐步取代人類工作。這從一個側面佐證了人工智能能模仿人腦的部分功能,A符合題意。
B:本題強調人工智能能模仿人腦的部分功能,不是強調局限性,排除B。
CD:意識是人腦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沒有意識和思維能力,CD錯誤。
故本題選A。
8.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器能夠復制藝術家的風格來制作新圖像。只要在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器輸入畢加索、達·芬奇等作為指示后,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就能創建他們新的原創藝術品。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工智能雖然也有意識,但只能在某些方面取代人類
②人工智能是人類思維的產物,又可以超越人類思維
③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它能夠復制或放大人腦的某些功能
④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工智能創作是意識能動性表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①②: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人工智能不是人,沒有意識,人工智能是人類思維的產物,但不會超越人類思維,①②錯誤。
③: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器能夠復制藝術家的風格來制作新圖像,這說明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它能夠復制或放大人腦的某些功能,③符合題意。
④:只要在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器輸入畢加索、達·芬奇等作為指示后,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就能創建他們新的原創藝術品,這說明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工智能創作是意識能動性表現,④正確。
故本題選D。
9.“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一杯奶茶”,網絡流行用語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事實上,每一個流行語背后都有一個飽受關注的社會事件。這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
①物質和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離
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③思維是世界的本原
④人的意識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②④:每一個流行語背后都有一個飽受關注的社會事件,這說明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也體現了人的意識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②④符合題意。
①:物質決定意識,先有物質,后有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但物質不依賴于人的意識,①說法錯誤。
③:物質(存在)是世界的本原,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0.提到夸張,李白曾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精彩詩句。語文老師在教我們寫作文時,也鼓勵我們發揮想象力。其實,人的主觀想象( )
A.都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B.都是對客觀事物的如實反映
C.都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臆造
D.都來源于聰明的人腦
【答案】A
【詳解】A: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人的主觀想象是人腦特有的機能,A符合題意。
BC: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而非“主觀臆造”。這種反映可能是如實的,也有可能是歪曲的,BC說法錯誤。
D: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人的任何想象都來源于客觀世界,D排除。
故本題選A。
11.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氣,萬物成于天地”的說法;宋代的朱熹則認為“理”是天地萬物的創造主,“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上述觀點( )
①是對世界本原是主觀精神還是客觀精神的認識
②從不同角度回答了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
③都認為客觀事物及整個世界不依賴于主觀精神
④體現了對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認識上的差異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②③:“天地成于元氣,萬物成于天地”認為元氣是本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拔从刑斓刂龋吘挂仓皇抢?,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認為客觀精神是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這兩種觀點從不同角度回答了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無論認為元氣是本原還是客觀精神是本原,二者都認為客觀事物不依賴于主觀精神,②③正確。
①:題中的兩種觀點反映了對世界本原是思維還是存在的不同認識,而不是對世界本原是主觀精神還是客觀精神的認識,①排除。
④:題中觀點體現了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認識上的差異,而不是對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認識上的差異,④排除。
故本題選C。
12.某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因其從寫論文到提供編碼建議的卓越能力而成為頭條新聞。但它并不完美,有時也會給出錯誤的答案。更有專家警告說,人工智能可能導致技術濫用,并引發某種形式的“軍備競賽”,對其安全性感到擔憂。對此,正確的認識是( )
A.人工智能的思維創造力相比人類可能更具優勢
B.應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科學應用人工智能
C.人工智能的泛濫將導致人類意識的退化
D.人工智能本質上是人類意識的工具性延伸
【答案】B
【詳解】A:人工智能本質上是人類意識的工具性延伸,其本身并沒有思維創造力,A錯誤。
B:人工智能可能導致技術濫用而帶來的危害,告訴我們應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科學應用人工智能,以防止其給人類造成災難,B符合題意。
C:人工智能的泛濫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但不會導致人類意識的退化,C錯誤。
D:材料強調人工智能可能導致技術濫用而帶來危害,不強調人工智能的本質,D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B。
13.近年來,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報告還強調,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五位一體”的文明建設,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
運用世界物質性的知識,說明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答案】①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前提。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國迫切需要通過轉變發展方式來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問題,實現科學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②社會的存在發展也是客觀的,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人們不能隨意選擇發展方式,受資源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制約,我們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
能力提升
1.(2023·浙江·高考真題)《爾雅》是由漢初學者編纂的一部術語詞典,闡釋了4300余個術語的內涵,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會、人事、學習和習俗等,依據其所釋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風貌。由此可知( )
①時代的進步推動術語研究發展
②意識活動具有能動創造性
③生產方式制約著社會生活面貌
④術語學也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②④:《爾雅》闡釋了4300余個術語的內涵,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會、人事、學習和習俗等,依據其所釋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風貌。由此可知,意識活動具有能動創造性,術語學也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通過這些術語可以探求當時社會的狀況,②④符合題意。
①:材料表明依據其所釋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風貌,不體現時代的進步推動術語研究發展,①與題意不符。
③:材料強調這些術語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風貌,不體現生產方式制約著社會生活面貌,③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D。
2.(2021·湖北·統考高考真題)湖北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在此迎來送往,觸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廣為流傳的送別詩篇,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等。這表明( )
①意識的內容可還原社會生活②意識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情感需求
③意識是社會歷史活動的產物④意識的形式可以由人們主動創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①:從意識的內容看,意識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映像,因此,意識的內容并不能還原社會生活,①錯誤。
②:人的情感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需求。因此,意識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人的情感需求,②錯誤。
③:湖北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是通過社會歷史體現出來,說明了意識是社會歷史活動的產物,③正確。
④:人們通過對湖北武漢的歷史的認識,觸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廣為流傳的送別詩篇,說明了意識的形式可以由人們主動創造,④正確。
故本題選D。
3.(2020·海南·高考真題)在距地球5.6億光年的類星體“馬卡良231”內,中外科學家聯手首次發現了氧氣,這次銀河系外氧氣的發現,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宇宙物質組成的認識。這一科學發現進一步佐證了( )
①世界是物質的世界
②物質依賴于人的感覺而存在
③物質是由人的意識產生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④:中外科學家聯手首次發現了氧氣,這次銀河系外氧氣的發現,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宇宙物質組成的認識,這佐證了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也佐證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①④正確且符合題意。
②:人的感覺屬于意識,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②錯誤。
③:物質第一性,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不是由人的意識產生的,③錯誤。
故本題選B。
4.(2021·福建·高考真題)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五年規劃的編制不僅展現了“中國之治”的巨大魅力,更潛藏著中國實現現代化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成功密碼。這表明五年規劃是( )
①關于我國不同階段經濟社會的能動反映
②有目的有步驟地實現現代化的客觀過程
③我國對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自覺選擇的結果
④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③:五年規劃的編制不僅展現了“中國之治”的巨大魅力,更潛藏著中國實現現代化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成功密碼,五年規劃是關于我國不同階段經濟社會的能動反映,是我國對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自覺選擇的結果,①③正確。
②:五年規劃屬于意識范疇,不能是客觀過程,②錯誤。
④:黨的指導思想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指南,④錯誤。
故本題選B。
5.(2023·湖北襄陽·三模)梵高用4個月完成流傳后世的《向日葵》,達·芬奇用4年精雕細琢成就《最后的晚餐》,如今人們利用AI生成技術只需4分鐘就能完成一幅色彩艷麗、別具韻味的AI畫作。有人認為,面對AI畫作的挑戰,手繪畫作依然更具生命力,因為它蘊含著繪畫者的情緒與思想,優秀的畫作還兼具學術和收藏價值。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科學技術取代藝術是畫作自我否定的必然結果
②主客體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
③AI畫作不會有生命力是因其沒有人的意識參與
④畫作傳遞的思想等信息不同會使其價值有差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面對AI畫作的挑戰,手繪畫作依然更具生命力,因為它蘊含著繪畫者的情緒與思想,優秀的畫作還兼具學術和收藏價值,科學技術會促進藝術的發展,而不是取代藝術,這也不是畫作自我否定,①不選。
②④:有人認為,手繪畫作依然更具生命力,因為它蘊含著繪畫者的情緒與思想,優秀的畫作還兼具學術和收藏價值,這表明主客體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而畫作傳遞的思想等信息不同會使其價值有差異,②④入選。
③:AI畫作也是在人的意識的指導下完成的,是人的意識參與的結果,③不選。
故本題選C。
6.(2023·河北·模擬預測)從蘇東坡“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的感慨,到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悲劇,世間一直在演繹“世人神機卻無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實?!奥斆魅恕钡谋瘎≡谟跊]有看到( )
①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②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
③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認識現實世界
④意識反作用于物質,正確的意識才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詳解】①④:“聰明人”過于強調意識的作用,不能正確認識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沒有認識到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①④符合題意。
②: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這是強調意識的重要性,②不符合題意。
③:該項強調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以及世界的可知性,材料沒有體現,③不合題意。
故本題選B。
7.(2023·浙江·模擬預測)杭州一名小學生在作文中指出,吳承恩撰寫的《西游記》有一個很大的“知識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國的菜名竟然絕大多數是“中餐”,而且主要是吳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飯、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頭、蘿卜幾乎是師徒四人每頓必點菜品。這從一個方面說明(  )
①意識在本質上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②意識的內容主要取決于人們的反映方式
③意識反映的主動創造性帶來內容的多樣性
④意識的內容根源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詳解】①④:吳承恩撰寫的《西游記》中涉及的遍布于西域各國的菜名絕大多數是“中餐”,而且主要是吳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這表明意識在本質上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內容根源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①④正確。
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意識的內容主要取決于人們的反映方式”的說法錯誤,故②錯誤。
③:意識內容的多樣性帶來意識反映的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意識反映的主動創造性帶來內容的多樣性”的說法錯誤,故③錯誤。
故本題選B。
8.(2023·河北唐山·開灤第二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山東大學聯合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據我國航天帶回的月球樣品特點和探月工程探測數據,成功繪制出比例尺為1:250萬的月球全月巖石類型分布圖。這一研究成果發表于知名期刊《科學通報》上。這( )
①反映了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體現尊重客觀實際是規律起作用的前提
③表明意識反映客觀事物離不開特定條件
④說明正確意識凌駕于反映對象之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根據我國航天帶回的月球樣品特點和探月工程探測數據,成功繪制出月球全月巖石類型分布圖。體現了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故①符合題意。
②: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客觀的,無論人們是否尊重客觀實際,規律都會發生作用,故②表述錯誤。
③:我國航天帶回了月球樣品特點和探月工程探測數據,在這一條件下,才繪制出月球全月巖石類型分布圖,體現了意識反映客觀事物離不開特定條件,故③符合題意。
④:正確意識是對客觀對象的反映,不能凌駕于反映對象之上,故④表述錯誤。
故本題選B。
9.(2023·全國·模擬預測)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困難大的實際,2022年9月26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實行階段性緩繳,通過《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草案)》。材料表明( )
①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質決定意識,要從實際出發
③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④主觀思維和客觀存在相互依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②: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困難大的實際,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實行階段性緩繳,通過《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草案)》,說明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物質決定意識,要從實際出發,①②符合題意。
③:材料強調了物質決定意識,沒有體現意識反作用,故③排除。
④:思維依賴于存在,但存在不依賴于思維,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0.(2022·湖北·模擬預測)現如今,各式各樣的網絡熱詞和流行語令人目不暇接,了解這些詞的意思、用法,幾乎成了網上沖浪的必修課?!澳嫘姓摺敝复晃菲D險、迎難而上的勇者;”逆襲”展現扭轉局勢、轉敗為勝的韌性;在表現愛國情懷與英雄氣概的視頻里,網友們“超燃”“太燃了”的點評不斷刷屏。層出不窮的熱詞的背后是充滿生機的生活。這充分說明( )
①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②意識的內容都來源于客觀世界
③意識是人腦對事物的能動反映 ④意識和物質兩者是相互依賴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層出不窮的熱詞的背后是充滿生機的生活,這充分說明意識是人腦對事物的能動反映,意識的內容都來源于客觀世界,②③正確。①:材料強調意識的內容,沒有強調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①排除。④:意識依賴于物質,但物質不依賴于人的意識,④錯誤。故本題選C。
11.(2022·云南·曲靖市第二中學二模)詩歌創作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新冠疫情暴發初期,疫情被作為一種“偶然性”現象來對待,詩歌創作更注重即時的精神世界,抒情詩與敘事詩較為常見。隨著疫情的變化并可能向常態化演變時,人們開始用詩歌表達對“理”的思考與論述,出現了論理詩。由此可見( )
①詩歌內容的變化本質是詩人創作方式的變化
②詩歌內容的變化是社會生活變化的如實反映
③詩人對現實的反思影響詩歌創作形態的變化
④詩歌創作形態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的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詩歌內容的變化本質是社會實踐的變化,詩人創作方式的變化不屬于本質變化,①錯誤。②:詩歌內容的變化是社會生活變化的反映,但并不一定是如實的,②錯誤。③④:隨著疫情的變化并可能向常態化演變時,人們開始用詩歌表達對“理”的思考與論述,出現了論理詩。由此可見詩人對現實的反思影響詩歌創作形態的變化,詩歌創作形態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的變化,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
12.(2022·海南·高考真題)辨析題。
“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擁有完整運行的社會和經濟系統?,F實中的人能以數字化身的形式進入“元宇宙”,進行娛樂、社交、消費、內容創作等,并獲得無限接近于真實的體驗。現代科技的運用、發展與整合,為“元宇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有人認為,未來人類會生活在現實世界和“元宇宙”中,成為現實與數字的兩棲物種。結合材料,運用哲學唯物論的知識對以上觀點加以辨析。
【答案】①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反映,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②“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能以數字化身的形式進入“元宇宙”進行娛樂、社交、消費、內容創作等,并獲得無限接近于真實的體驗。這說明意識具有能動創造性,是對客觀存在的能動反映。
③人是現實社會中的人,“元宇宙”中的人不能離開現實社會中的人而獨立存在,它是對現實社會中的人的一種反映,人不能脫離現實而生活在虛擬世界中。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有人認為,未來人類會生活在現實世界和“元宇宙”中,成為現實與數字的兩棲物種。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哲學唯物論的知識對以上觀點加以辨析。屬于辨析類主觀題,知識限定明確,屬微觀考查。解答時,考生可根據觀點內容調動教材知識加以辨析。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現實中的人能以數字化身的形式進入“元宇宙”,進行娛樂、社交、消費、內容創作等,并獲得無限接近于真實的體驗。現代科技的運用、發展與整合,為“元宇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可從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反映,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角度說明觀點的正確性。
有效信息②:“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有人認為,未來人類會生活在現實世界和“元宇宙”中,成為現實與數字的兩棲物種→可從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角度說明觀點具有片面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解答本題,考生可根據設問要求,運用哲學唯物論相關知識,結合材料內容中和題中觀點,從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角度對觀點進行辨析。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1 世界的物質性 分層精練
基礎過關
1.中國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中國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鄉村環境更加宜人,農民生活更加富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基于( )
①自然界是客觀的,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②人類只能適應自然變化而不能改變自然
③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④人類的破壞性活動使自然界失去客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選項能集中體現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的是( )
A.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B.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都是客觀的
C.勞動在從猿到人的演化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D.自然界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
3.恩格斯:“物、物質無非是各種物質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闭_理解物質的概念,需要認識到( )
①物質就是各種物相加的總和
②物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③物質存在于一切物質具體形態之中
④物質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國從1999年起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2014年老齡人口達到了2億,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3億,2037年將超過4億,2051年將達到最大值?;诖?,人社部和老齡辦啟動對延遲退休問題的研究,專家建議出臺延長退休年齡的方案。上述材料體現了( )
A.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B.物質依賴意識
C.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D.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5.《極簡人類史》中寫道:“我們的星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之久,生命的出現也有約35億年。相比之下,人類的出現則是比較晚才發生的事情,不過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間。盡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生物中,人類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種之一。在近40億年里,我們是第一個能將知識代代相傳的物種。”材料說明( )
①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②人類具有區別于其他生物的主觀能動性
③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④勞動在從古猿到人的演變中起決定作用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院士團隊近十年來,先后在重慶、貴州等地的志留紀早期地層中發現了距今約4.39億至4.36億年的魚類化石,這些化石主要包括無頜的盔甲魚類“靈動土家魚”、被稱為“奇跡秀山魚”的盾皮魚、被稱為“蠕紋沈氏棘魚”的軟骨魚類等。這些資料揭示了有頜脊椎動物起源與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從而在“從魚到人”的探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材料說明( )
①人是地球上從魚演化而來的新物種
②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③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有著相互依靠密不可分的聯系
④從魚到人的轉變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從簡單重復的電話客服,到需要抽象思維的設計行業,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逐步取代人類工作。這從一個側面佐證了( )
A.人工智能能模仿人腦的部分功能 B.人工智能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C.人工智能的意識能力正逐漸增強 D.人工智能的思維能力正日趨完善
8.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器能夠復制藝術家的風格來制作新圖像。只要在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器輸入畢加索、達·芬奇等作為指示后,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就能創建他們新的原創藝術品。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工智能雖然也有意識,但只能在某些方面取代人類
②人工智能是人類思維的產物,又可以超越人類思維
③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它能夠復制或放大人腦的某些功能
④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工智能創作是意識能動性表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一杯奶茶”,網絡流行用語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事實上,每一個流行語背后都有一個飽受關注的社會事件。這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
①物質和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離
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③思維是世界的本原
④人的意識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提到夸張,李白曾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精彩詩句。語文老師在教我們寫作文時,也鼓勵我們發揮想象力。其實,人的主觀想象( )
A.都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B.都是對客觀事物的如實反映
C.都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臆造
D.都來源于聰明的人腦
11.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氣,萬物成于天地”的說法;宋代的朱熹則認為“理”是天地萬物的創造主,“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上述觀點( )
①是對世界本原是主觀精神還是客觀精神的認識
②從不同角度回答了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
③都認為客觀事物及整個世界不依賴于主觀精神
④體現了對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認識上的差異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某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因其從寫論文到提供編碼建議的卓越能力而成為頭條新聞。但它并不完美,有時也會給出錯誤的答案。更有專家警告說,人工智能可能導致技術濫用,并引發某種形式的“軍備競賽”,對其安全性感到擔憂。對此,正確的認識是( )
A.人工智能的思維創造力相比人類可能更具優勢
B.應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科學應用人工智能
C.人工智能的泛濫將導致人類意識的退化
D.人工智能本質上是人類意識的工具性延伸
13.近年來,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眻蟾孢€強調,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五位一體”的文明建設,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
運用世界物質性的知識,說明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能力提升
1.(2023·浙江·高考真題)《爾雅》是由漢初學者編纂的一部術語詞典,闡釋了4300余個術語的內涵,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會、人事、學習和習俗等,依據其所釋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風貌。由此可知( )
①時代的進步推動術語研究發展
②意識活動具有能動創造性
③生產方式制約著社會生活面貌
④術語學也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1·湖北·統考高考真題)湖北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在此迎來送往,觸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廣為流傳的送別詩篇,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等。這表明( )
①意識的內容可還原社會生活②意識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情感需求
③意識是社會歷史活動的產物④意識的形式可以由人們主動創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0·海南·高考真題)在距地球5.6億光年的類星體“馬卡良231”內,中外科學家聯手首次發現了氧氣,這次銀河系外氧氣的發現,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宇宙物質組成的認識。這一科學發現進一步佐證了( )
①世界是物質的世界
②物質依賴于人的感覺而存在
③物質是由人的意識產生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1·福建·高考真題)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五年規劃的編制不僅展現了“中國之治”的巨大魅力,更潛藏著中國實現現代化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成功密碼。這表明五年規劃是( )
①關于我國不同階段經濟社會的能動反映
②有目的有步驟地實現現代化的客觀過程
③我國對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自覺選擇的結果
④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湖北襄陽·三模)梵高用4個月完成流傳后世的《向日葵》,達·芬奇用4年精雕細琢成就《最后的晚餐》,如今人們利用AI生成技術只需4分鐘就能完成一幅色彩艷麗、別具韻味的AI畫作。有人認為,面對AI畫作的挑戰,手繪畫作依然更具生命力,因為它蘊含著繪畫者的情緒與思想,優秀的畫作還兼具學術和收藏價值。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科學技術取代藝術是畫作自我否定的必然結果
②主客體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
③AI畫作不會有生命力是因其沒有人的意識參與
④畫作傳遞的思想等信息不同會使其價值有差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河北·模擬預測)從蘇東坡“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的感慨,到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悲劇,世間一直在演繹“世人神機卻無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實。“聰明人”的悲劇在于沒有看到( )
①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②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
③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認識現實世界
④意識反作用于物質,正確的意識才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浙江·模擬預測)杭州一名小學生在作文中指出,吳承恩撰寫的《西游記》有一個很大的“知識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國的菜名竟然絕大多數是“中餐”,而且主要是吳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飯、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頭、蘿卜幾乎是師徒四人每頓必點菜品。這從一個方面說明(  )
①意識在本質上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②意識的內容主要取決于人們的反映方式
③意識反映的主動創造性帶來內容的多樣性
④意識的內容根源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3·河北唐山·開灤第二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山東大學聯合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據我國航天帶回的月球樣品特點和探月工程探測數據,成功繪制出比例尺為1:250萬的月球全月巖石類型分布圖。這一研究成果發表于知名期刊《科學通報》上。這( )
①反映了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體現尊重客觀實際是規律起作用的前提
③表明意識反映客觀事物離不開特定條件
④說明正確意識凌駕于反映對象之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全國·模擬預測)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困難大的實際,2022年9月26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實行階段性緩繳,通過《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草案)》。材料表明( )
①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質決定意識,要從實際出發
③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④主觀思維和客觀存在相互依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2·湖北·模擬預測)現如今,各式各樣的網絡熱詞和流行語令人目不暇接,了解這些詞的意思、用法,幾乎成了網上沖浪的必修課。“逆行者”指代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勇者;”逆襲”展現扭轉局勢、轉敗為勝的韌性;在表現愛國情懷與英雄氣概的視頻里,網友們“超燃”“太燃了”的點評不斷刷屏。層出不窮的熱詞的背后是充滿生機的生活。這充分說明( )
①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②意識的內容都來源于客觀世界
③意識是人腦對事物的能動反映 ④意識和物質兩者是相互依賴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2·云南·曲靖市第二中學二模)詩歌創作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新冠疫情暴發初期,疫情被作為一種“偶然性”現象來對待,詩歌創作更注重即時的精神世界,抒情詩與敘事詩較為常見。隨著疫情的變化并可能向常態化演變時,人們開始用詩歌表達對“理”的思考與論述,出現了論理詩。由此可見( )
①詩歌內容的變化本質是詩人創作方式的變化
②詩歌內容的變化是社會生活變化的如實反映
③詩人對現實的反思影響詩歌創作形態的變化
④詩歌創作形態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的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2·海南·高考真題)辨析題。
“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擁有完整運行的社會和經濟系統?,F實中的人能以數字化身的形式進入“元宇宙”,進行娛樂、社交、消費、內容創作等,并獲得無限接近于真實的體驗?,F代科技的運用、發展與整合,為“元宇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有人認為,未來人類會生活在現實世界和“元宇宙”中,成為現實與數字的兩棲物種。結合材料,運用哲學唯物論的知識對以上觀點加以辨析。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望江县| 武功县| 永宁县| 仲巴县| 太保市| 德保县| 晋城| 石家庄市| 军事| 湘阴县| 铜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稷山县| 湄潭县| 宜阳县| 神木县| 青田县| 六枝特区| 霍城县| 南木林县| 云和县| 连云港市| 垦利县| 兴海县| 高尔夫| 西贡区| 旬阳县| 宁远县| 东海县| 房产| 双桥区| 林口县| 拉萨市| 大田县| 安宁市| 收藏| 南靖县| 浙江省| 舞阳县|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