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與課時】第一單元步入化學殿堂 第一節 化學真奇妙 第 1 課時【課標要求】1.認識化學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了解化學科學對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價值。2.知道物質是在不斷變化的,物質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認識物質的變化過程伴隨著能量變化,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可以實現物質轉化。3.了解物質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學習目標】1.通過小組討論,了解化學在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的作用。2.通過實驗探究,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了解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評價任務】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學習過程】資源與建議(1)本節課是九年級化學的第一課,也是整個化學學習的啟蒙課。因此,在整個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一開始就喜歡上化學,認識化學的特殊價值,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和學習動機。課程標準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是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之一。因而,本章節是初中化學教學必須處理好的重點章節之一。 (2)本節課的重點是激發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認識學習化學的價值。難點是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形成可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3)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是:教要耦合于學。用探究和交流討論的方法,更有利于本課的學習。課前預習收集有關化學的資料,談一談對化學的初步認識。課中學習觀看投影,交流課前預習(診斷認識水平)。學習任務一 化學改變了世界【觀察思考1-1】教室中物體原料的來源,感受人類日常生活離不開化學。1.說一說哪些是由自然界中本來就有的物質制成的,哪些是由化學方法制成的。我們教室內的物體, 、 等都是自然界中本來就有的物質, 、 等都是來自化學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質。2.假設周圍所有化學制品在一瞬間全部消失,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我們生活將 。【多識一點】創造的化學,舉例說明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對點訓練1】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化學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下面四個同學的觀點中,你認為錯誤的是( )A. B. C. D.學習任務二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閱讀P6教材,填空:叫做化學變化,又叫 , 叫做物理變化。【觀察思考1-2】觀察化學變化的現象,填寫表格:序號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實驗1 點燃鎂條 劇烈燃燒,發出 ,生成 ,放出大量的熱。 在化學變化中伴隨著 、 現象。實驗2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再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液體由無色變為______。 在化學變化中伴隨著 現象。實驗3 將幾顆鋅粒放入試管中,再加入1-2mL稀鹽酸 金屬表面產生 ,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 在化學變化中伴隨著 現象。實驗4 向試管中加入1-2mL硫酸銅溶液,再用滴管滴加4-5滴氫氧化鈉溶液 溶液中出現_________。 在化學變化中伴隨著 現象。【方法導引】化學實驗中的觀察【對點訓練2】能說明鎂條燃燒發生化學變化的實驗現象是( ) A. 發出白光 B. 放出大量熱 C. 產生白色固體 D. 生成氧化鎂閱讀P8教材,找出并理解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填寫下表: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概念 物質在_____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____發生化學反應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區別 是否需要通過____________才能表現出來 實例 、 、酸性、堿性、毒性、腐蝕性、氧化性、穩定性、金屬活動性、酸堿性、能與什么物質反應、能發生分解 如鐵會生銹、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渾濁(XX能與YY反應)等 顏色、 、氣味 兩點( 、 ) 兩度( 、 )延展性、導電性、導熱性、揮發性、溶解性、吸附性等【思考】你認為“紙張燃燒”與“紙張能燃燒”這兩句話表達的意思一樣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技巧】化學性質的描述一般會帶“能、會、可以、易、難”等文字,如:(1)“木碳燃燒”是化學_______________,“木碳能燃燒”是化學___________。(2)鐵生銹是化學_________,鐵(在潮濕的空氣里)易生銹是化學____________。【檢測與作業】1.(2024 寧夏)下列屬于化學研究領域的是( )A.物體運動 B.研制化肥 C.植物分類 D.人體結構2.(2024 青島)下列對酒精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液體B.有特殊氣味C.易揮發D.能燃燒3.(2024 宿遷)下列探月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點火起航 B.箭器分離 C.月背著陸 D.采集月壤4.(2024 自貢)詩詞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下列詩句描寫場景中主要含化學變化的是( )A.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C.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D.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5.認真觀察如圖,判斷下列過程中各發生了什么變化(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1)鎂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鎂帶點燃,如圖1所示,描述鎂帶燃燒的現象: 。鎂帶燃燒發生的變化是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理由是 。(2)圖2中蠟燭燃燒屬于 ,蠟燭熔化屬于 。(3)圖3中發生的變化是 ,可見發光、放熱的變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4)由此可以得出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 。【學后反思】 新物質【課題與課時】第一單元 步入化學殿堂 第一節 化學真奇妙 第 2 課時【課標要求】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其特征是從分子層次認識物質,通過化學變化創造物質。【學習目標】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2.了解化學的學習內容。【評價任務】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學習過程】資源與建議(1)初步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系的思維方式是本課時的關鍵。在本節課之前,對物質和變化的觀念和有待建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利用“先入為主”的心理特點,積極運用類比、模型化的方法,將不可見的、靜態的變為動態的,努力在學習化學之初就建立這種思維方式,學會從微觀和宏觀相結合的角度認識世界。 (2)本節課的重點是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難點是初步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系的思維方式。(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只有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習中要注意分析問題情景,總結物質的組成特點,努力建立一個微觀世界。課前預習說出身邊常見的一些物質,并思考這些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課中學習觀看投影,交流課前預習(診斷認識水平)。學習任務一 物質的構成自學課本,探究新知——水分子模型演示:1.拿出一個水分子模型,讓學生觀看,說明水分子“H2O”的化學符號表示,同時也要說明H、O的意思。2.取下水分子模型的三個小球,請學生回答現在還是不是水分子。3.指出現在不再是水分子,現在得到的是三個原子,一個O原子,兩個H原子。4.依次操作:將原子按原樣組合;將兩個H原子串聯組合再安在O原子上;只安裝一個H原子。【點撥】【對點訓練1】宏觀物質都是由____組成的,又是由極其微小的_____構成的;構成物質的粒子有_____、_______等;分子都是由______構成的。例如、我們熟悉的物質水就是由大量的_____聚集而成的。而每個水分子又是由兩個_____和一個_____構成的。自然界中的氫氣是由______構成的,氧氣是由_____構成的。每個氫分子又是由兩個_____構成的,每個氧分子又是由兩個_____構成的。學習任務二 化學的學習內容自學課本,找到化學的學習內容,想一想與其他學科的區別。【點撥】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分子、原子的樣子,注意這些不是模型而是實實在在能觀察到的,我們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到原子和分子的時候,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微觀世界,這是化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對點訓練2】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出艙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維修工作,這是我國航天員首次完成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的維修任務。下列主要屬于化學研究領域的是( )A.火箭控制系統的研發 B.航天員所穿航天服材料的研制C.空間站軌道高度的設定D.長期失重對航天員健康的影響【檢測與作業】1.下列符號中,表示水分子的是( )A.O2 B.O C.H2O D.H2.下列能表示氧分子模型的是( )3.從不同角度研究一塊大理石,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領域的是( )A.產地 B.成分和組成 C.性質和用途 D.微觀結構4.1993年8月,我國科學家利用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一塊晶體硅(Si)的表面通過探針的作用搬走原子,寫下了“中國”兩個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上述操作中發生了化學變化上述操作中只發生了物理變化這兩個漢字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漢字D.這標志著我國科學已進入操縱原子的階段【學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