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3節 運動的快慢(第2課時)1.知道機械運動的分類2.理解平均速度3.理解s-t 、v-t圖上點的物理意義復習小紅坐在勻速行駛的小汽車內,發現前方路旁停著一輛普通大客車,觀測到自己經過大客車的時間約為1s,則小汽車的速度最接近于( )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B【解析】大客車靜止,小汽車經過大客車行駛的路程等于大客車的長度,知道行駛時間,利用v= 求出小汽車的速度。體會課堂探究的樂趣,汲取新知識的營養,讓我們一起 吧!進走課堂列車沿直線運動過山車沿曲線運動 1.按照運動路線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一、機械運動的分類一、機械運動的分類 2.按照速度變化分為:勻速運動和變速運動。 沿直線行駛的兩輛小汽車運動有什么不同? 甲車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0010s20s30s40s300m600m900m1200m0010s20s30s40s200m1200m450m750m 乙車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同一、機械運動的分類1、哪個球運動的時間比較長?2、哪個小球運動的速度(即運動快慢)基本保持不變?3、哪個小球運動得越來越快?特點:同一照片中兩個球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同二、運動與頻閃照相甲乙三、勻速直線運動特點: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s - t 圖象是直線,且速度越大,直線越傾斜。三、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 v - t 圖象是直線,且速度越大,直線越高。三、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做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在任意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這種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變速運動可以用“平均速度”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表示物體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計算式四、變速直線運動例題下圖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次。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球從A點到F點的平均速度是 m/s。0.125s=12.50cm=0.125m例題我國某優秀運動員曾在雅典奧運會上勇奪110m跨欄金牌并打破奧運會紀錄,成績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v== 8.52m/s即他的平均速度是8.52m/s五、運動圖象判斷平均速度大小的方法五、運動圖象思考:如圖所示甲、乙兩物體的s—t圖象;誰運動得比較快?s/m103090甲乙t/s此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利用圖象比較速度大小計算速度比較速度坡度大的速度大五、運動圖象1.小華同學從家中出發到達小明家,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路程與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華步行的是 OA 段B.小華到小明家的距離是 1800 mC.小華走完全程的時間是 25 sD.小華騎自行車的速度是 6 m/s DO2.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分別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同一位置同時向上運動,兩物體運動的 s- t 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第 4 s 時兩者相距 16 mB.甲的速度比乙小C.乙做速度為 3 m/s 的勻速直線運動D.以甲為參照物乙豎直向下運動D3.甲、乙兩物體運動時,路程與時間關系的 s - t 圖象如圖所示,其中甲為曲線,乙為直線,在 t = 5 s 時兩線相交,則由圖象可知( )。A.兩物體在 t = 5秒時一定相遇B.兩物體在 5 秒內通過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體做曲線運動,乙物體做直線運動D.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做勻速運動D4.做直線運動的某物體,在前5min內的速度是15m/s,在接下來的5min內前進了1.5km。問:此物體在10min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由 得:s1= v1 t1 = 15m/s×300s=4500ms= s1+s2=4500m+1500m=6000mt=t1+t2=300s+300s=600s即10min中內的平均速度是10m/s。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定義: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特點: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速度計算公式:v=定義:速度大小變化的直線運動特點: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并不相等。平均速度計算公式:v=定值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